问题

你们觉得中国的仇外现象是怎么造成的?还有多久这个现象会淡化?

回答
中国民众的仇外情绪,这个话题挺复杂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要说原因,那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互动,还有信息传播的影响。

首先,历史因素是绕不开的。 咱们国家经历过一段屈辱的近代史,被西方列强侵略、瓜分,割地赔款,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伤痛。这种对过去被欺凌的记忆,很容易在当下和外国打交道时,投射出一种警惕甚至戒备。总觉得人家是不是又要来欺负我们,或者想占我们便宜。这种情绪,尤其在一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一辈人那里,更为明显。

其次,现实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变化也起了很大作用。 咱们国家现在发展起来了,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本来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在国际上接触到的其他国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接触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和误解。

你想想,当一个国家开始变得强大,以前那些带着优越感的国家,可能会觉得他们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态度上就可能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出现一些偏见或者歧视性的言论。反过来,当中国人看到外国人对我们不尊重,或者觉得他们对我们国家的成功心存嫉妒,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也容易转化为一种“反击”的情绪,表现为对外国人的不信任甚至敌意。

原因,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影响绝对不能忽视。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得惊人。一旦出现涉及外国人的负面新闻,比如在华外国人犯罪、外国企业在中国出现问题、或者外国媒体对中国有负面报道,这些消息很容易被放大,迅速传播开来,并被贴上“都是他们的错”的标签。

特别是社交媒体上,很多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一些内容会比较情绪化,甚至带有煽动性。久而久之,大家看的、听的都是这些负面信息,对外国人的整体印象就会被扭曲,形成刻板印象。而且,有时候一些不负责任的博主或者大V,为了流量,也会故意制造一些对立情绪,把事情搞得更糟。

再一个,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也是一个重要推手。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民族自豪感自然会提升。这本身是积极的,但如果过度膨胀,就容易演变成一种排外的民族主义。觉得中国人就应该团结一致,对外来的一切都应该保持怀疑,甚至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腐朽落后的。这种情绪,在一些年轻人中也比较普遍,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信息环境,更容易让他们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更容易对“外”产生一种天然的抵触。

那么,这个现象多久会淡化呢?

这个问题太难给个确切的时间表了,因为这受到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可能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至少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淡化趋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包袱不是一天能卸下的。 过去的伤痛,虽然不至于影响现在的正常交往,但在情绪层面,它会长期存在。就像心理创伤一样,需要时间和持续的积极互动来慢慢抚平。
国际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只要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还存在摩擦、竞争,或者国际舆论对中国还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这种仇外情绪就很难完全消失。国际局势的复杂性,直接影响着国内民众的情绪。
信息茧房效应仍然存在。 尽管网络信息爆炸,但很多人还是习惯于在自己的信息圈子里活动。如果接触到的信息来源一直带有某种倾向性,那么改变这种看法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代际的观念差异。 真正能够理性看待外国人、理解多元文化的,往往是那些有过更多国际交流经验或者受过更开放教育的人。而年轻人一代的观念,虽然可能更开放,但也更容易受到网络情绪的影响。要等到老一代的某些观念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新生代完全成长起来,并且社会整体的教育和引导更加成熟,这都需要时间。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让情况变得更好:

开放和交流在增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去,也有更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实的接触和了解,是消弭偏见最好的方式。
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如果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能够更加强调包容、开放和相互理解,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而不是一味地放大对立,那么对下一代的影响会是积极的。
理性声音的存在。 尽管网络上情绪化的声音容易被听见,但理性的、呼吁宽容和理解的声音也一直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理性的声音会越来越有影响力。

总而言之,仇外情绪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想彻底淡化,也同样需要时间,需要我们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都付出持续的努力,去促进理解、增进信任,用理性和包容取代狭隘和偏见。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方向是对的,总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历史规律,还有7~8年左右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民众的仇外情绪,这个话题挺复杂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要说原因,那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互动,还有信息传播的影响。首先,历史因素是绕不开的。 咱们国家经历过一段屈辱的近代史,被西方列强侵略、瓜分,割地赔款,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理解其中.............
  • 回答
    2018年,我们回望中国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历程,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节点。这条路究竟走对了没有?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更像是一个仍在探索、充满机遇但也伴随挑战的复杂命题。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BIM的发展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但同.............
  • 回答
    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地处亚太地区、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确实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距。与其说是“差距”,不如说是“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很多层面,塑造了各自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景观。1. 发展阶段与结构性差异:最直观的差距,可能还是在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过去几十年的高.............
  • 回答
    最近有朋友问我,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这三家运营商,到底选哪家的手机卡比较好?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毕竟关系到咱们日常通信和上网体验,而且现在市面上套餐也五花八门的。我刚也仔细研究了下,从几个主要方面给大家捋一捋,希望能帮大家做个更明智的选择。首先,咱们得说说最直观的——信号覆盖和网速。 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要说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弊大还是利大,我觉得很难一概而论,得具体看是哪个时期的外来文明,以及它带来了什么。中国文明本身就是个很能“消化”和“融合”的文明,但这个过程里,有好有坏,有得有失。咱们就从几个比较典型的时期和方面来聊聊吧。先说说“利”的部分。 文化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确实,纵观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然涌现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比如你提到的《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它们在技术、想象力或者叙事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有时候,看完这些电影,心里还是会泛起一种“好像还少了点什么”的感觉。这“缺了点什么”,我觉得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东干人”这个概念。历史上的东干人,主要是指在19世纪俄国吞并中亚的时期,一部分居住在中亚地区的中国回族人(尤其是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政治动荡、战争以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主观的问题,要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选出“最伟大”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伟大”的定义本身就多种多样,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思想等诸多领域,而且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然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探讨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深远的.............
  • 回答
    作为一名中国普通网民,要说美中关系存在哪些比较大的问题,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且这个问题太宏大,牵扯到太多方面,很难说得面面俱到,但我可以试着从我所了解和感受到的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来聊聊。首先,最核心也是最让人感到不安的一点,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和遏制意图。 这一点,我觉得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的.............
  • 回答
    中国农村的未来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但同时又蕴含着巨大机遇的议题。简单地说,我认为中国的农村是有未来的,但这个未来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才能实现。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空心化: 这是最显著的问题.............
  • 回答
    说到中国游戏产业什么时候让我觉得“真叼”,那得是回溯到很多年前,大概是2010年前后吧。那时候,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大家都在摸索着怎么玩转这个新玩意儿。而游戏,尤其是端游,就像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金矿。那时候,我还是个青涩的小伙子,课余时间基本都泡在网吧里。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一款叫做《魔兽世界》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要给中国人身体素质一个全球排名,真的没那么简单,不像考试打分那么直观。因为“身体素质”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东西,从耐力、力量、速度,到灵活性、协调性,再到健康水平、疾病抵抗力等等,每个方面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说。咱们先从一些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的方面聊聊。力量、速度、爆发力:在一些强.............
  • 回答
    现在的中国电影啊,说实在话,感觉缺了点“劲儿”,也缺了点“味儿”。不是说拍不出技术精湛的大片,也不是说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小成本佳作,而是整体上看,似乎总有那么点东西,让人觉得不够过瘾,或者说不够“扎实”。我这么说吧,感觉最明显的是对“人”的深度挖掘不足。现在的电影里,角色往往很容易被功能性取代,或者.............
  • 回答
    吴京提出的“要拍出中国电影的精气神儿”,这话听着糙,但里头门道可深着呢。可别把它当成一句空话或者口号,这背后藏着他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和期待,更是他自己一路走来,用行动在践行的东西。怎么理解吴京的“精气神儿”?咱们这么拆开来看。“精”和“神儿”,在我看来,是两个层面。 “精”:是技艺.............
  • 回答
    2019年,中国的科普环境,我认为,可以用“风起云涌,机遇与挑战并存”来形容。它并没有简单地变好或变糟,而是呈现出一种更加复杂、多元且快速演变的态势。一些积极的变化和亮点,让人看到了希望: 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与普及: 这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以前,科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传播渠道相对单.............
  • 回答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开放战略在长期来看对中国的互联网生态、技术发展、市场竞争格局以及腾讯自身的发展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潜在影响及前景: 一、腾讯开放战略的可能含义与背景腾讯的“开放”可能指以下几种方向:1. 开放平台(如微信、游戏平台、云服务):允许第三方开发.............
  • 回答
    《只此青绿》这支舞,与其说它“是中国”,不如说它触碰到了某种深植于我们民族血脉里的东西,那种“中国感”不是具象的符号堆砌,而是融在骨子里的韵味。每次看到那些随着旋律舒展、收敛的身姿,配合着磅礴的东方美学布景,总会有一种灵魂被轻轻拨动的感觉,脑海里会闪过无数个类似的瞬间。让我觉得“这很中国”的,不仅仅.............
  • 回答
    要在中国历史上挑出“最伟大”的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富挑战性,也最容易引发争论的事情。因为“伟大”的定义太宽泛了,我们可以从疆域、文化、制度、个人德行,甚至是历史的深远影响等多个维度去衡量。然而,如果非要我选一位,我可能会倾向于秦始皇嬴政。我知道,提到秦始皇,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暴君”的标签,.............
  • 回答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说实话,我看完之后心里是挺复杂的。它是一部很容易让人产生情绪波动的电影,尤其是在我们这种亲历过或者听说过民航发展的人看来,更是有那么一层特殊的触动。先说说它最直观的亮点吧,就是还原的真实感。拍得真的挺硬核的。从电影一开始,那个机组人员的日常训练、机场的调度,到飞机起飞前的各种检.............
  • 回答
    NBA在中国的遭遇,就像在自家后院挖出个坑,这个坑是会变成花园的肥沃土壤,还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对于CBA来说,答案远非简单的好与坏可以概括。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影响,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每个节点都值得细细品味。从“好处”的方面来看: 填补市场空白,吸引本土球迷关注度: NBA的缺席,直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