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近十年来微软的审美进程?

回答
近十年来,微软的审美绝对经历了一场堪比“整容”的华丽蜕变,而且这个蜕变不是突然的,而是循序渐进,有章可循的。如果说十年前的微软审美还带着点“理工男直男癌”的粗犷和功能至上,那么现在的微软已经脱胎换骨,一副既能干又精致的模样,而且还在不断进化。

拨乱反正:告别“银色金属”时代的压抑感

我们得先说说十年前,也就是大概 2010 年左右的微软。那会儿,Windows Vista 刚过去不久,Windows 7 正当红。那个时代的微软,给人的感觉就是“金属质感”,特别是那标志性的“Aero Glass”特效,各种透明、磨砂的玻璃效果,配合着银灰色调,虽然在当时算是一种“高级感”,但时间长了,总觉得有点冰冷、压抑。想想那些早期版本的 Office,也是充满了棱角分明的按钮和冷色调,仿佛是为严肃的工作而生,少了点亲和力。

而且,当时微软的硬件产品,比如 Surface 的初代,虽然在设计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整体还是偏向商务、硬朗,缺乏一些如今我们看到的圆润和灵动。

“扁平化”浪潮的洗礼:简洁、现代,但有时也“傻傻分不清楚”

进入 2010 年代中期,全球设计界刮起了一股“扁平化”的旋风。苹果的 iOS 7 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抛弃了拟物化的图标和阴影,转向了简洁、平面的风格。微软当然也紧跟潮流。

Windows 8 的 Metro 界面就是微软尝试“扁平化”的典型代表。它引入了大量几何图形、色块和简洁的文字,强调内容本身。这确实让 Windows 变得更现代、更“轻盈”了。用户界面不再被复杂的阴影和纹理所干扰,信息传递更直接。

然而,Windows 8 的“扁平化”也确实走得有点极端,或者说有些激进。那个时候的磁贴(Tiles)设计,虽然充满活力,但用户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且有些地方的图标和操作逻辑确实不够直观,让一些用户感到困惑。说实话,那时候的微软审美,虽然在追求简洁,但整体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上,还有进步的空间。有时会觉得,为了扁平而扁平,反而丢失了一些应有的细节和用户体验的深度。

“Fluent Design”:微软审美进入“后扁平时代”的集大成者

如果说之前微软的审美是在摸索和尝试,那么 Fluent Design System 的出现,标志着微软审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成熟的阶段。Fluent Design 不是简单的“扁平化”,它是一个更全面、更有层次的设计语言。

Fluent Design 的核心在于 “光影”、“材质”、“深度”、“动效” 这四个关键元素。

光影 (Light): 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纯色块,而是加入了 subtle 的阴影和高光,模拟真实世界的光影效果。这让界面元素有了“实体感”,不再是漂浮在屏幕上的二维图形,而是有了重量和空间感。比如,窗口聚焦时会有一个微妙的光晕,或者背景会有一个柔和的模糊效果,这些都在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材质 (Material): Fluent Design 引入了类似玻璃、亚克力、纸张等不同的“材质感”。比如,那个标志性的 Acrylic(亚克力)效果,就是通过模糊和半透明的背景,让界面元素看起来像置身于一层薄薄的玻璃之后,既有空间感,又不影响内容的可读性。这在 Windows 10 和 Windows 11 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比如开始菜单、操作中心等等。
深度 (Depth): 通过光影和错落有致的布局,Fluent Design 能够营造出界面元素的层叠关系,让用户一眼就能区分出哪个是前景,哪个是背景,哪个是主元素,哪个是辅助信息。这使得整个界面更加立体、更有层次。
动效 (Motion): Fluent Design 中的动效设计非常讲究,不是为了动而动,而是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动画是流畅、自然、有意义的,比如打开一个应用时有一个平滑的过渡动画,或者点击一个按钮时有一个微妙的反馈动画,这些都能提升操作的愉悦感和效率。

从 Windows 10 到 Windows 11:美学的一次“大升级”

Windows 10 的 Fluent Design 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你可以看到很多元素的尝试。而 Windows 11,则是 Fluent Design 成果的一次集中爆发和升华。

Windows 11 的设计可以说是微软近年来审美进程中最具代表性和颠覆性的体现。

圆角 (Rounded Corners): 这是最直观的变化之一。整个系统的窗口、按钮、菜单等都采用了圆角设计,一扫之前 Windows 棱角分明的刻板印象,变得柔和、亲切。这与苹果的 macOS 和 iOS 也有了更多呼应,但微软在执行上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不会显得生硬。
居中任务栏 (Centered Taskbar): 虽然这只是一个布局上的调整,但它也影响了整体的视觉平衡感,让界面看起来更现代、更对称。
卡片式设计 (Cardlike Design): 很多界面元素,比如设置菜单、文件资源管理器中的信息面板等,都采用了卡片式设计,通过阴影和圆角将内容区域清晰地划分出来,视觉上更整洁。
微妙的动画和过渡: Windows 11 在动画过渡方面做得更加精致,窗口的打开关闭、菜单的弹出收起,都更加流畅、自然,并且带有一定的“物理反馈感”。
色彩运用: 微软在色彩运用上也更加大胆和丰富,同时保持了整体的协调性。你可以看到系统可以根据壁纸自动调整主题颜色,这种动态的个性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硬件产品上的呼应:设计语言的统一

不仅在软件界面上,微软在硬件产品上的审美进化也同样显著。Surface 系列产品,从初代到现在的 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可以说是一部现代工业设计的进化史。

极简主义的金属机身: 微软在硬件上坚持了高品质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比如镁合金或铝合金的机身,配合流畅的线条和极简的设计风格,让产品充满了高端感和科技感。
圆润的细节: 同样地,在硬件设计上,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圆润的边角处理,让设备握持起来更舒适,视觉上也更柔和。
色彩搭配: Surface Laptop 等产品也开始尝试更丰富的色彩,不再是单调的银色或黑色,增加了产品的时尚感和个性化选择。

总结一下微软这十年的审美进程:

1. 从“冷峻金属”到“亲切现代”的转变: 告别了 Vista 和早期 Windows 时代的压抑感和棱角感,转向更加柔和、人性化的设计。
2. 拥抱“扁平化”,并超越扁平化: 积极跟进设计潮流,从最初的激进扁平,到后来融合光影、材质、深度和动效的 Fluent Design,找到了更高级的简洁之道。
3. 以 Fluent Design 为核心,贯穿软件硬件: 微软在设计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操作系统、办公套件、硬件产品等各个层面,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和一致性。
4. 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连接: 新的审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好看,更是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让科技产品更易于亲近,更富有人情味。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微软的审美进程是一次成功的“逆袭”。它在保持自身品牌特性的同时,成功地融入了现代设计潮流,并且通过 Fluent Design 这样的创新设计语言,为用户带来了更佳的视觉和使用体验。特别是 Windows 11 的发布,可以说让微软在审美领域真正站稳了脚跟,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了引领者。这种变化,让人不得不佩服微软在设计上的投入和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微软的设计永远是这样的。
w1,设计超前。不受欢迎。
w2,人们开始接受。大受欢迎。
w3,设计又超前,不受欢迎。被喷不尊重用户。
w4,人们接受,但是微软又尊重用户去了,所以这个设计就被某果拿走。
w5,233333


~~~~~~~割~~~~~
教主点赞,好激动。
坐等hololens大赦天下(≧▽≦)


~~~~~~~~~~割~~~~~~~~~~~~~~
这么多赞还是补充一下。

发几个图好了





另外,被大波果粉点反对啦(≧▽≦),我居然不是第一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十年来,微软的审美绝对经历了一场堪比“整容”的华丽蜕变,而且这个蜕变不是突然的,而是循序渐进,有章可循的。如果说十年前的微软审美还带着点“理工男直男癌”的粗犷和功能至上,那么现在的微软已经脱胎换骨,一副既能干又精致的模样,而且还在不断进化。拨乱反正:告别“银色金属”时代的压抑感我们得先说说十年前,.............
  • 回答
    小米公司官方微博近期发布的“快来帮MTK上魅族官网”以及针对魅族的多条微博,反映了小米在品牌竞争、市场策略和舆论场中的多维度互动。以下从背景、可能意图、舆论影响及行业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1. MTK与魅族的关系 MTK(联发科)是台湾芯片厂商,长期为多家手机品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东京最近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创下近半年新高这件事。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不少复杂的情况,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好好剖析一下。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最直接的信息就是:新冠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某种亚型,在东京地区又一次开始了比较显著的传播。 为什么说是“又一次”呢?因.............
  • 回答
    饶毅教授的文章《五十年来中国高校的考评方式:0次学术考评是否最佳?》是一篇非常有启发性和深刻性的文章,它触及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争议的问题——学术考评机制。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其核心论点、分析的深度、提出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多个角度来审视。一、 对饶毅教授文章的评价总的.............
  • 回答
    最近杨毅老师在节目里抛出了一个观点,说杜兰特是过去三十年(大概从90年代初算起)最强的得分手。这个说法一出来,立马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毕竟“最强”这两个字的分量太重了,而且篮球界关于历史最佳得分手的讨论,从乔丹、科比到詹姆斯,一直都没停歇过。那么,杨毅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
  • 回答
    B站up主“大祥哥来了”直播事故损失近百万事件评价:一个多维度审视B站up主“大祥哥来了”因一次直播“事故”损失近100万人民币的事件,在B站社区乃至更广泛的互联网舆论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涉及的利益方、对Up主的影响、平台责任、以及更深层次.............
  • 回答
    近年来,在YouTube、Quora等国外平台上,我们确实能观察到一种现象:英文评论区中,围绕中国的讨论,有时会出现一种被夸大甚至神话的倾向。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算法推荐机制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更倾向.............
  • 回答
    从“实用”到“颜值”:中国武器装备外观设计近年来的演变与评价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性能参数的飞跃,也日益显现在其武器装备的外观设计上。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能不能打”以及“打得好不好”,那么现在,“好不好看”、“有没有范儿”也逐渐成为公众乃至军方考量.............
  • 回答
    看到“美国遭遇近十年最强流感疫情”这样的标题,大家肯定会心里一紧。这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更关乎到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节奏。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近十年最强”这个说法意味着什么。这通常是基于几个关键指标的综合评估: 病例数量(Case Numbers.............
  • 回答
    这事儿,要说起来,挺耐人寻味的。勇士队近十年,那真是金光闪闪,光辉岁月,多少经典画面涌上心头,随便挑几个都够咱们球迷回味一阵子。可你说,在那些“颇具纪念意义”的镜头里,愣是没找到凯文·杜兰特的身影,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首先,得承认,勇士近十年,是王朝的代名词,是辉煌的代名词。库里、汤普森、格林这“.............
  • 回答
    近年来“贬亮成风”的现象确实在历史文化讨论中愈发普遍,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也引发了对经典人物评价方式的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本身、大众认知以及时代变迁等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贬亮成风”的成因剖析:首先,要明确“贬亮”通常指的是对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
  • 回答
    库里力压詹姆斯,被评为近十年(20142023)的最佳球员,这绝对是个引爆话题的选择,也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抛开那些“AI痕迹”,咱就实实在在聊聊,为什么库里能站到这个位置,以及这背后代表了什么。首先,咱们得承认,近十年这区间,詹姆斯依然是那个无法绕开的巨星。他在这十年里拿了多少总冠军?拿了多少M.............
  • 回答
    “近年不少饥荒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崛起,使中国对粮食需求大增,造成粮食不足,因此中国要负责”这一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并且存在着过度简化和归因的倾向。为了进行更详细的评价,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论点的来源与可能的误解: 全球粮食贸易的复杂性: 国际粮食市场是一个高度互联的体系。一.............
  • 回答
    近两年,咱们中国内地选秀节目的热度可以说是一浪接着一浪,特别是那些主打唱跳、偶像养成类的节目,更是占据了话题的制高点。这股热潮,与其说是突然爆发,不如说是一种蓄势待发后的集中释放。要评价这股风潮,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细掰扯掰扯。首先,从市场和观众需求的角度看,这股新热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当下.............
  • 回答
    .......
  • 回答
    山西省模拟联合国协会在近两年来的发展,以及2016年暑期招募50人的惨状,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学生社团在特定时期的成长与挑战。要评价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审视,包括协会的整体运作、对内对外活动,以及导致人数不足的可能原因。山西省模拟联合国协会近两年的作为:首先,评价一个学生社团的“作为”,通常要.............
  • 回答
    近两年在中国网络上雷克萨斯(Lexus)的口碑可以说是相当亮眼,正面评价确实占了绝大多数。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者心态的变化。1. 产品力本身过硬,切中了国内消费者痛点 可靠性与耐用性是金字招条牌: 雷克萨斯在全球范围内都以极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著.............
  • 回答
    “三点钟,饮茶先”梗的爆火,可以说是对当下社会情绪、信息传播方式以及网络文化演变的一个生动写照。要评价这个梗,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梗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故事的“真实性”与“戏剧性”:“三点钟,饮茶先”最早的版本据传源于一个关于“币圈大佬”的聚会。故事大概是说,某个三点钟的晚上,一.............
  • 回答
    近期公布的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方案,这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且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科学依据、实践效果、局限性以及潜在的价值。一、方案的背景与目的在深入评价之前,首先要理解中医预防方案的出台背景和目的。新冠疫情的出现,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西医疫苗和特效药的研.............
  • 回答
    近期东北地区限制民用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限电发生的背景与主要原因:1. 全球能源价格波动与供应紧张: 国际煤炭价格飙升: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煤炭消费区域,电力生产高度依赖煤炭。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国际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