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刘强东对快递员“交底”?

回答
刘强东对快递员的“交底”,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零售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具标志性的事件,也触及到了基层劳动者权益、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得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细细道来。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京东和刘强东的初心。京东早年是以自营模式起家,而强大的自营物流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保证极致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快速、可靠的配送,京东在早期不惜投入巨大的成本,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和雇佣自己的快递员。这一点,与很多其他平台依赖第三方快递公司的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刘强东本人在创业早期,经历过底层辛苦的阶段,他对基层劳动者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情感连接。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一线兄弟们的关怀,认为他们是京东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他对快递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老板”式的关怀,但也夹杂着他对行业竞争和自身商业模式的考量。

“交底”这个词,通常意味着坦诚相待,把事情的真相和一些不太好听但很重要的话,直接说出来。那么,刘强东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快递员“交底”呢?我们猜测,这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种场景:

为了传达公司战略和挑战: 公司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增大、政策法规调整等等。作为领导者,刘强东需要让一线员工了解公司的现状,明白他们肩负的责任,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种“交底”是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为了解决员工诉求与平衡各方利益: 快递员是服务消费者最直接的一环,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客户的投诉、恶劣的天气、超负荷的工作量。他们肯定有自己的诉求,比如提高收入、改善工作条件、更多人文关怀。刘强东作为CEO,需要听取这些声音,同时也要考虑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整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交底”可能是在解释公司为何这样做,或者如何努力解决问题。
为了设定明确的期望与绩效标准: 在高压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明确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刘强东可能会直接告诉快递员,公司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既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
回应外界的质疑和压力: 互联网平台的基层劳动者,尤其是快递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工作的艰辛、收入的稳定性、社保的缴纳等问题,常常被媒体和社会舆论放大。刘强东作为京东的代言人,可能需要直接面对这些质疑,向自己的员工“交底”,说明公司的立场和所做的努力,以稳定军心。

“交底”的具体内容推测与分析:

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交底”文本流传,但结合刘强东的过往言论和京东的实践,我们可以推测他“交底”的内容可能包括:

1. 强调艰辛与付出是必须的: 刘强东一直强调,做京东的快递员不容易,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可能会直言不讳地说,这份工作不是轻松的,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京东的口碑。这是一种“打预防针”,让员工做好心理准备,也树立一种吃苦耐劳的价值观。
2. 承诺与关怀并非没有底线: 尽管刘强东强调关怀,但他作为企业家,也需要考虑效率和成本。他可能会在“交底”时说明,公司的关怀是建立在公司能够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基础上。他可能会解释,为什么某些诉求公司暂时无法满足,或者为什么需要严格执行某些规章制度。
3. 明确公司的价值观和底线: 比如,在服务质量上,他可能会强调不能因为天气不好、人情关系就随意降低服务标准;在诚信上,不能有任何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公司财产上,不能有任何侵占。这些都是企业生存的基石。
4. 表达对员工的期望和信任: 在“交底”中,刘强东也可能传递一种“我们是一家人”的理念,表达对快递员的信任,希望他们能够同舟共济,共同面对困难。他可能会鼓励他们不断提升技能,争取更好的发展。
5. 解释公司政策背后的逻辑: 很多时候,员工不理解公司的某些政策,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背后的原因。刘强东可能会解释为什么公司要进行绩效考核、为什么要有罚款制度、为什么要有服务标准,以此来争取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社会评价与争议:

刘强东对快递员的“交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支持的声音: 很多人认为刘强东的“交底”是真诚的,体现了企业家的担当和对基层员工的责任感。他们认为,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够直接、坦诚地与员工沟通,是非常难得的。有人称赞他“有温度”,将快递员视为“兄弟”。
质疑的声音: 也有一些批评认为,这种“交底”可能带有一定的“老板”的权威色彩,是在强调公司的要求和困难,而对于如何真正解决快递员面临的困境,比如低收入、不稳定的工作状态、缺乏社会保障等,往往说得不够具体。批评者认为,真正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实际的政策调整和资源投入,而不是简单的“交底”或者精神上的鼓励。
对“工具人”还是“兄弟”的讨论: 这个事件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平台经济下的劳动者究竟是企业发展的“工具人”,还是应该被视为企业文化中的“兄弟”和“家人”?企业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应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这些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意义:

刘强东的“交底”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沟通案例,它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特别是平台经济蓬勃发展下,基层劳动者权益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劳动关系的重塑: 过去那种固定的雇佣关系正在被平台经济下的灵活就业所取代,这给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刘强东的“交底”在一定程度上是试图在新的劳动关系模式下,重新建立一种基于坦诚沟通和共同奋斗的员工关系。
企业家的角色定位: 在这个事件中,刘强东展现了企业家在面对基层员工时的复杂角色:既是决策者和管理者,也是一个具有朴素情怀的个体。他的言行,也让人们反思企业家应该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
对行业发展的启示: 这种“交底”式的沟通,如果能够真正转化为改善基层员工工作条件和待遇的实际行动,将是对整个行业的一种正面引领。反之,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则可能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看待刘强东对快递员的“交底”,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事件,既有其积极的方面,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它提醒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支撑起这一切的基层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应有权益。这需要企业、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找到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千禧年以后,新兴的小资市民阶层树立了新的消费观念,这个消费观念是跟娱乐产业一脉相承逻辑类似的,

就是自我的力量可以托起一个偶像,

消费者的力量也可以托起一个公司。


在以往,商品、文化产品是自上而下的官方指导市场,在当下市场扩大,充分竞争,消费者乐于看到行业革新者在自己的助力下发展壮大,未尝不是一种时代叛逆思潮作祟。

最早的培养基,一是超女,二是贝塔斯曼、当当、卓越。

前者让初高中生懂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年轻人拾柴火更旺的道理,后者则是让他们绕过了本地小书店的盘剥和匮乏的图书种类,感受到了新兴商业模式天然就存在的魅力。


电子商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死了无数炮灰。

当年读者意林封一的广告基本都是大厂承包,封底的就完全不这么高大上了,都是增高、武校、杂牌电子产品啥的。

邮购一直苟延残喘很多年。


学生时代智能机普及率非常之低,3G网络开始时资费很贵,用户比重也不高,淘宝初期页面简陋,各大银行的初代网银非常难用。

以至于维络城这样的灵光一闪竟然还红火了挺久。

大学时有个朋友安利我搞这个,在看了五十页几关于维络城的百度知道之后,我断定这玩意必死。

很简单,假如手机3G时代来临,谁的手机上还绑个小卡片呢,干嘛不把打折信息直接放网页上。


嗯………………百团大战开始了,

对了,百度知道也基本完蛋了。


消费的背后是有逻辑的。移动电商时代之前这十年间,种种手段都只是为了让商品跟需求者接上头,就像地下党找上线一样,得有个药铺当接头地点。

谁能接上,谁就获胜,这个过程消费者是绝对的主导,因为消费者负责提供需求。

比如我,注册淘宝找的,买的头一件东西是把扇子,因为我看了棋魂,觉得佐为手里的扇子太好看了。

我有找这样东西并且买单的需求。

书友会的月刊、维洛城、各地小团购网站,都是试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物,在这些东西出现之前,想买书只能去书店一排排闲逛,想吃饭只能满街乱转,

然后3G时代来临了,一个网页让你迅速找到资讯。

淘宝和美团或者点评,远交近攻,覆盖需求能力超越了维洛城上万倍。


对于后移动电商时代,消费逻辑变了。

私人化的需求去求助万能的淘宝,但购买力牢牢禁锢着消费欲的纾解,换言之对99%的人而言,双十一给他一张私人飞机满一亿减八百万的券,他也只是看看而已。

生产过剩的时候,并不是把消费者既有的购买欲跟商品连接起来,就会有业绩的,出于种种原因,人们普遍会选择稍微抑制一下,以免真的吃土。

所以在淘宝一家独大可以满足刚需的情况下,谁能在购买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成交,才是活下去的办法。

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主打便宜,逻辑类似两元店。

卖龙虾的粤菜酒楼老百姓不一定敢进去,沙县小吃没谁不敢去的,捋着菜单点也能出得了大门。

让三线城市,让底层人口敢逛的电商,才是普惠型电商。

看见维达实在便宜,家里有纸还得顺手囤一箱,这就是主妇逻辑,这逻辑证明能买活一家大电商企业。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创造需求,类似今日头条,

总是不停地丢你感兴趣又不贵的东西,和推送让人感兴趣的新闻,前者让人荷包鼓,后者让人整天刷。

看到五块八的“一心只蹦圣贤迪”,没动脑子就买了一把。

十几年前,为了买把七骨蝙蝠扇,请假公交去农行,开卡网银,注册淘宝,邮政邮寄,花了大几十才买到手,因为我自己想买的东西,我得费心买,让我一笑的东西,我可以无脑买。

这是后电商时代人们的想法变化。


终于说到京东。

现在看来,他的领导并没有大抱负,也无小聪明,一直在为了做更好的淘宝,更快的淘宝而努力。

结果勤勤恳恳至今,淘宝还是淘宝,天猫还是天猫。

却出现了更便宜的淘宝,和更善解人意的淘宝。

没事我也喜欢看看淘宝app首页(刚看了眼,还是算了),

之前喜欢看因为有好物推荐之类的,对于我来说算法很精准,有高达,模型,手办,各种小玩意,摆件啥的,看多了也会买一些回去,两三百只能怪自己当时冲动。现在淘宝大力搞什么本地化,企图把手伸长到美团那里,我有点看不懂了,如果我想收东西快点,我会自己删选发货地址到本省本市的。现在主页主动本地化了,搞什么附近掌柜,家乡版、邻里拼团,我喜欢的模玩潮品都变成9.9元拖鞋袜子了。

让人只看当地有啥和便宜货的淘宝,不就等于我一个四个核的处理器,你主动阉割三个核,美其名曰替我省电吗?

大爷是差电费的人吗!

本地淘宝,给美团提鞋都不配。

淘宝是做对过,京东就是压根不用心也不在调上,也跟它本来品类就少有关。

除了真的3c爱好者,数码狂魔,真的没有天天打开闲逛的冲动, 如果有,只能证明自己想换手机了,看看京东哪款手机便宜。

我对京东揣测我喜好的能力很是绝望。


速度也不是网购的核心需求。

很多老牌发达国家进入新世纪经济增速放缓原因之一是在经济好,劳动力力相对便宜的时候成了基建狂魔,结果劳动力成本上来的时候,过多的公共设施需要维护,持续的开支拖累了财政,发改委明智地驳回了许多城市建地铁的要求,不无道理。

一个非常现实的事情是,在机票价格面前,很多老百姓是不介意披星戴月或者中间停在某个城市的,大家的时间往往没有想象中的值钱。

在买了一个显示器和键盘之后,我惊讶地发现,我很久很久没用过京东了。上一次用是买泳裤,因为周末就要泡温泉,救急用。

光靠给泡温泉的人救急完全支撑不起庞大的仓储物流成本。

看起来生鲜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我记得做生鲜的死了一大片,很惨烈,好像华为当年某个总裁级高管辞职做这个,今天他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多少次在京东领了券,东找西找凑来凑去,最后不买了,这种次数太多了。

原因大家都懂的,跟美团外卖里面,一碗烤肉饭卖95差不多,店铺优惠是满99减85。

数亿资本砸进去都搞不定个生鲜,因为真的很难。损耗大,品类多,考验物流,各地做的最好的就是大超市,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入场费、购物卡、团购、高利润单品,外包等等手段养着果蔬肉的区域。

世界杯期间,超市懂得在鸭脖旁边放啤酒,啤酒旁边放纸尿裤的奶爸逻辑。

这种优势在移动端难以实现,因为没有人把超市VR化,大家还是看网页而不是扭头左右逛,同一秒接受到的信息不可同日而语。


在领导并不怎么灵光的情况下,京东也犯了大企业病。管理层的迟钝麻木,后继无人也不仅仅京东一家。

一两件桃色丑闻不可能有如此地摧枯拉朽之势,

就像我开头讲过的,消费者二十年来乐于用埋单托起新生事物和新兴企业,这也是难得的红利期,一旦规模上来了,大家的评判标准自然严苛得多了。

京东已经不新不兴了:

不新,所谓没有创新,

不兴,所谓没有上进。


古语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脱裤子放屁当不了老板。

世界五百强一到经济下行就比着裁员,解雇谈判,拿钱混蛋,这都8120年了,劳资纠纷就一条,钱没给够。大爷也换了不少公司了,体制内外一线二线,从没见过这么话痨甩锅墨迹娘炮色厉内荏玻璃心自我陶醉既当婊子又能强奸还得立牌坊的老板。


这也就是我天朝盛世鼎盛,大风豚飞实乃祥瑞,这要换成封建时代,一管不住裤裆二管不住嘴还想发达,混个流放发配就烧高香了。

京东病只有一个办法治,就是回到封建时代,主子赶紧归西完事,

继位者学习乾隆,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爸那些什么大义觉迷录秒秒钟禁了,

乾隆:“八旗大哥当成这样,丢死个人了。”

user avatar

裁了10个高管,省下1000万;

但仅是婚前送奶茶的礼物中一个房子就值近亿,奶茶今年亏1000万卖掉;


说钱只够亏两年,撤员工底薪;

但自己去明尼苏打镀金买学位还要带着一家子坐私人飞机去,用私人飞机送走老小后还顺便还睡个女大学生;


真觉得作为投资者非常讨厌这种行为.只会克扣别人,对自己倒是铺张浪费的很.

给奶茶买学位不是说捐2个亿?捐2亿的同一时间却出尔反尔反悔了海外市场当时的免运费活动,导致京东的海外购名声烂了.


有钱给自己买学位、泡妞,

没钱给公司发展、付工资.

富了和尚,穷了庙.

公司年年亏损的情况下,夫妻俩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用的钱来自于不断透支抽取投资者和股民的血.

可以理解共度难关,但无法理解成本都从员工和股东那克扣,自己却还坐私人飞机、各种花钱如流水的奢华浪费. 这样的人配不上别人的信任.


——-更新的分界线:

有人问裁10名高管节约1000万的数据来源. 来源是财经媒体对京东的一次正面报道.

原标题是“京东裁十名高管,将节约1000万资金”. 那篇新闻已被和谐,但财新网等仍有同样内容,只是换了标题(如图).当时我还留言,说那么多人辛辛苦苦大学毕业,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成为高管,进入VP的队伍当上副总裁,还成为副总裁的前十.

结果他们加起来的价值还比不上一个女人陪睡一次获得礼物的零头?因为刘强东在两人结婚之前送给章泽天的约1亿元豪宅刚好是在同一年,由章以亏掉1000多万的价格转卖.

如此被轻易挥霍掉的1000万,和裁掉10名高管来节约1000万,数额相似,意义却如此不同.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

整篇看下来,字里行间充斥的就是一股“虚伪”,赤裸裸的,想要通过偷换概念,混淆逻辑,达成损人利己目的的伪君子思维。

下面是分析:

1,首先是开篇第一段,通过阐述自己创业时的辛苦,以及自己农民儿子出身的地位,妄图拉近自己这个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距离。

刘姓富商创业时吃过苦我们并不怀疑,但是,他早就为曾经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现在身价百亿,娇妻豪宅,享受着其他人难以想象的奢侈生活。

但他隐瞒了,他手下的,那些所谓“兄弟”快递员们,现在哪怕吃更多的苦,比他当年辛苦十倍,也是无法获得他当初的那些回报的,甚至比常人多不了多少,甚至刘姓富商还要减少这些回报!

而且,刘姓富商是农民儿子出身不假,可是,他在第一段里也说了“为什么我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要遭受这样的苦?”语气委屈至极,可见他自身是对艰苦的送快递工作深恶痛绝的,将之视为一种“苦”,一种不符合他身份的磨难。

这就奇了怪了,身为农民的儿子,难道不应该具有广大农民兄弟的优点,拥有艰苦朴素的传统,对苦难具有更高的包容力,忍受度么?为什么只是撞了一下,就委屈成这个样子?

你被撞了一下就这么委屈,这么吃不得苦,你那些天天送快递的“兄弟们”,他们遭受的意外何止“撞一下”的几十倍?辛苦又何止几十倍?

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他们的辛苦,他们的苦难,还要让他们更加辛苦,还要扣除他们的底薪来减少公司成本呢?

可见其中的虚伪,刘姓富商嘴上是“农民的儿子”,心里还是那个养尊处优,吃不得苦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和“兄弟”快递员们是两种阶级。

2,然后是第二段,通过公司给广大快递员“兄弟”缴纳足额五险一金,其他一些所谓福利,以及“某些”因为努力工作,过上好生活的“兄弟”的例子,来表现刘姓富商对“兄弟们”有多么的好。

这是资本家们的常用套路,高高在上,把应该付出的“义务”,通过话术,混淆为“恩赐”,混淆为自己的“善良”,自己对“兄弟们”的“好”。

刘姓富商没有提的是,五险一金本就是劳动法里明文规定的,任何工厂,任何快递公司都应该给予员工缴纳的“义务”,不缴纳就是违法!

至于“高比例”缴纳的公积金,以及其他的所谓“福利”,则是公司本身,为了与其他快递公司竞争,所开出的“额外付出”。

也正是因为这些“额外付出”,才让快递员们放弃了其他快递公司,选择成为刘姓富商的“兄弟”。

这是为了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举措,是对劳动力争夺时必要的付出,这些“承诺”同样属于员工们应得的“报酬”,是公司必须给予的“义务”。

快递员“兄弟”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获得本该获得的酬劳,得到本该拥有的生活品质提升,这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难道他们什么都没有干,只是在家里向你刘姓富商祈祷,然后你刘姓富商看到他们足够虔诚,大手一挥,给了他们五险一金,各种福利的“神恩”?

我给你干活,你给我钱,本应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变得这么卑微,给你干了活,还要跪下来舔你的鞋子,才能拿到你高高在上的“恩赐”?

3,第三段,就是所谓的交底,18年亏了23亿,已经亏了12年了,再亏下去公司就要倒闭了,然后把亏损的原因全部抛给所谓的“外部揽件不足”。

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交底,相当类似于:

“我18年又考了不及格,已经连续12年考不及格了,但是我不怕,我已经找到原因了,我之所以考不及格,是因为考场的凳子太硬!”

好吧,就算我们相信,他考不及格是因为凳子太硬,硌到了他的屁股。可是,你早干什么去了?你前12年干什么去了?你为什么不早点换一把软一点的凳子?

第一年,第二年亏损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就不知道要提高外部揽件?为什么要拖10年?

没有哪个差生会承认自己成绩差是因为自己笨,自己懒,自己沉迷打游戏,他们会顾左右而言他。

现在的刘姓富商也是一样,他不会承认亏损是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各地到处建物流基地,刚刚赚来一点钱,就要全部花光,把钱全部转为固定资产,让账面上永远亏损。

是的,永远亏损。

难道提高了外部揽件,刘姓富商就不亏损了么?快递员“兄弟们”就算拼了命,揽来一百万件,一千万件,甚至一亿件,还是会亏损的。

因为赚来的钱,刘姓富商会买更多的地,建立更多的物流基地,转换为更多的固定资产,提高更高的京东市值,让自己的股票更加值钱,让自己的身家更加厚重。

比如你揽来了100件,每件10块钱,给公司赚来了1000块,刘姓富商会“恩赐”你200块,然后把800块变成固定资产,成为他身家的一部分。

至于亏损倒闭?那有什么好怕的呢?无非是遣散“兄弟们”,挥泪作别后把固定资产一卖,那又是一个百亿身家。

4,第四段也非常简单,就是要“兄弟们”提高揽件,并且取消“兄弟们”的底薪。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刘姓富商已经图穷匕见了!

你们多干活,我少给钱,损人利己多快活!

当然,用自己的名义是不行的,得用公司的名义!

“兄弟们”多干活可不是为了我,是为了公司!大家不多干活,不少拿钱,公司就倒闭啦!

公司一倒闭,“兄弟们”就得上街要饭!就得一家老小全部饿死!

对,肯定是这样子的没错!你们不多干活,少拿钱,你们一家老小都得饿死!我刘姓富商也得去啃窝窝头呢!你们就可怜可怜我,多干点活,少拿点钱好不好?

5,第五段则是第四段思想的延续,手把手教“兄弟们”怎么揽件,并且允诺一个美好的未来。

你们看看,多干活也没什么难的嘛,只要找100个人,给他们说一百句话,是不是很简单?到时候我赚到了钱,我自然会“恩赐”你们的嘛。

只要你们拼了命的多干活,我保证会大方“恩赐”让“兄弟们”赚的比以前更多的!

空头支票开起来多方便?反正钱我少给定了,至于你们以后能不能多赚钱,当然是靠你们自己,为我赚更多更多的钱啊。

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计算,

原先是100,现在只有80,但是,如果你能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给我多赚100,那这100里,我就多给你20,这样你就能80+20,又是100了呢!你们一点都不亏呢!

6,第六段还是翻来覆去的混淆逻辑,降工资不是降工资,降的才10%,怎么能算降工资?

稍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降了10%,怎么能算没降?怎么能算赚更多钱?

降了就是降了,车轱辘话讲一万遍,那也是降了的呀,取消底薪就是降低工资,就是要逼大家付出更多的劳动,更多的时间!

至于公司和员工共同增加收入,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公司的房子会变成一位快递员,和大家一起出去揽件,到时候赚了钱,大家一起分,房子肯定比人大嘛,当然得多分点。

7,这段就是在竖榜样了,用的也是混淆逻辑的普遍方法,以偏概全。

华南区有个“兄弟”一个月赚了8万呢!你们都是我的“兄弟”,都是一样的,都能赚8万呢!开不开心?激不激动?

至于这位“兄弟”怎么赚的8万,公司在这位“兄弟“身上赚了多少,这个是商业机密,就不告诉你们了。

是的,这里不排除刘姓富商说的是真话,但是,最朴素的道理,有付出才有获得,赚8万,就得有赚8万的付出,时间,努力,人脉,方法……这些付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个体永远不能代表全部,尤其是特殊的个体!

用一个普通人永远达不到的目标来引诱普通人,这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就像用太阳去引诱夸父,夸父再努力的奔跑,跑到死,也是无法追逐到太阳的。

那什么是正确的?

正确的是统计整个华南区试点,普通快递员平均比之前多干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努力,平均的薪资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是涨?是跌?多付出的努力,又是否值得多获得的回报?

足够数量的样本,足够平均的计算,才是足够真实的数据。

8,最后两段没什么好说的,空洞而无力的口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利益的口号永远是空洞的。

正确而有力的口号是什么样的?

“从下个月起,大家的基本工资一律上调5%!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上调10%,名单如下……新的一年,希望大家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不是下降10%!

没有任何一位资本家,有权利要求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无论这个错误是他们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你刘姓富商自己经营不善亏损,关我们快递员“兄弟”何事?

你真当我们是你“兄弟”?

user avatar

当企业家把你称呼为兄弟的时候,他只是想你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而不是想他自己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强东对快递员的“交底”,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零售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具标志性的事件,也触及到了基层劳动者权益、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得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细细道来。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京东和刘强东的初心。京东早年是以自营模式起家,而强大的自营物流.............
  • 回答
    近日,一则关于“快递小哥哭诉被扣发工资,刘强东回应被指侮辱”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从这件事情的发生到后续的发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值得深思的层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据报道,一位京东的快递小哥因为一些原因(报道中可能有所提及,但此处暂不详述具体原因)导致工资被扣发。在维权过程中,这位.............
  • 回答
    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这件大事儿,圈内圈外都炸开了锅,各种解读纷至沓来。与其说是一种告别,不如说是一种新篇章的开启,背后牵扯着京东未来的走向和刘强东个人的战略调整。要说这事儿对京东有多大影响,那得从几个层面细细掰扯。首先,从“法定代表人”这个名头来看,这事儿的分量可不轻。 法定代表人,.............
  • 回答
    刘强东在美国被指控性侵的消息,无疑给京东集团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和绝对控股股东,刘强东的个人形象与京东品牌的声誉紧密相连。此次事件发生在他国,而且是以如此严重的指控出现,对他的个人而言,后果可能十分严重,而对京东,影响更是多方面的,且不容忽视。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刘强东在中国的.............
  • 回答
    徐雷执掌京东,刘强东聚焦乡村振兴:一场战略转身的深层解析京东集团近日宣布,原首席执行官(CEO)刘强东将卸任CEO一职,由原总裁徐雷接任。同时,刘强东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京东公益基金会的乡村振兴事业中。这一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无疑是京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京东乃至整个行业都将产生深远的.............
  • 回答
    刘强东涉嫌强奸案的拘留照出现在印度电影《WAR》中,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含法律风险、道德考量以及对公众人物形象的影响。以下将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基本情况: 刘强东案: 2018年8月30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因涉嫌性侵一.............
  • 回答
    刘强东在美国商务活动期间的性侵指控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事件,涉及到法律程序、个人名誉、企业声誉以及公众舆论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事件经过(已公开信息整理):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8月30日晚至31日凌晨,地点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 .............
  • 回答
    看到刘强东在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调侃王健林和马云的言论,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背后透露出的不仅仅是一句戏谑,更是一种自信、一种行业格局的微妙变化,以及对自身企业发展方向的清晰认知。那是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几大巨头各自占据着一方天地。在这样的场合,作为京东的掌舵.............
  • 回答
    刘强东的“8/11/6+8”工作制,无疑是京东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里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要怎么看待这个制度,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8/11/6+8”到底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 第一个8: 指的是正常工作时间8小时。这是劳动法的底线,大家都没啥意见。 第二个11: 这个就.............
  • 回答
    刘强东深夜发文谈京东薪资调整,这事儿吧,往小了说,是公司内部管理层对员工薪酬福利的一次调整沟通;往大了看,则折射出当下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战略考量。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咱们得看看这“深夜发文”本身透露出的信息。 时机和场合: 深夜发文,这通常意.............
  • 回答
    关于刘强东在美涉嫌性侵的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梳理和阐述相关信息,并探讨公众和法律层面的不同看法。事件概览:2018年8月31日,刘强东在访问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参加明尼苏达大学的工商管理博士项目期间,被警方逮捕。起因是一位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明尼苏达大学女学生.............
  • 回答
    刘强东疑案:一起关于权力、性别和文化冲突的复杂事件刘强东案(也称明尼苏达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它不仅涉及个人行为,更折射出东西方文化在性骚扰、权力关系和法律观念上的差异。要全面理解此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了解美国司法流程的运作方式。 关于刘强东疑案的概述事件经过(根据公开报道及警方文件).............
  • 回答
    刘强东提到的“京东未来三年在东北超过200亿的投资计划”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和前瞻性的举措,反映了京东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理解这个计划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投资计划的背景与动机: 东北振兴战略的契合: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
  • 回答
    刘强东关于与“奶茶妹妹”章泽天在一起并非因为她漂亮,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公众的普遍认知与反差: “奶茶妹妹”的标签: 章泽天因为一张手捧奶茶的照片而走红网络,被冠以“奶茶妹妹”的称号。她清纯、甜美的外貌是她早期广为人知的关键。 外.............
  • 回答
    刘强东将 23 亿美元股票捐赠给第三方基金用于慈善,这件事在商业和慈善领域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怎么看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这样会比较全面和深入。一、捐赠的规模与意义:这绝对是一笔巨款首先,23 亿美元,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要知道,这不是几百万、几千万,而是实实在在的“.............
  • 回答
    刘强东与章泽天成立新公司“天强”,这一事件无疑吸引了众多目光。要全面看待此事并预测其发展前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动机分析1. 夫妻联合: 刘强东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创业和管理经验,尤其是在电商领域拥有强大的资源和影响力。章泽天虽然年轻,但她不仅是公众人物,更在.............
  • 回答
    刘强东事件:一则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于2018年8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因涉嫌性侵被逮捕,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这不仅仅是一桩涉及个人品行的问题,更牵扯到商业帝国、国际司法以及公众舆论的方方面面。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事件的发生与初步反应.............
  • 回答
    刘强东先生发布寻祖公告,这事儿在当下,尤其是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无疑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寻根问祖,这是一种非常朴素,但又根深蒂固的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来处”,这不仅仅是对家族历史的追溯,更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确认。刘强东先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这一举动,自然会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 回答
    刘强东的那句“机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都做了,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无疑是一句非常有冲击力、也极具争议的论断。它触及了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模式以及我们对未来的终极设想。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需要把它拆解开来看,并结合当时的语境和它所引发的讨论来解读。一、 技术的解放与“机器人时代”的到来首先.............
  • 回答
    刘强东在美国的公开表态,强调京东“只卖真货”,这一举动绝对算得上是京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电商行业乃至整个消费环境的一些深层变化。要理解这背后的意义,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看。首先,咱们得明白刘强东为什么要在 “ 美国 ” 公开说这个话。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场合,在美国说,这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