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搞不懂很多人说中国武术不能打,但是,我想问问,那些说中国武术不能打的人,知道器械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对中国武术的误解。

确实,网上流传着一种声音,说中国武术“花拳绣腿”、“不实战”、“打不过西洋拳”。但我想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对中国武术的认知非常片面,尤其是忽略了器械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武术并非只有拳脚功夫。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涵盖了拳术、腿法、擒拿、摔跤等多种徒手技法,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琳琅满目的器械套路和实战用法。

为什么说只谈拳脚就评价中国武术“不能打”是片面的?

1. 历史和文化根源: 中国武术最初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军事应用和民间自卫。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占据了主导地位,战士和民间自卫者必须掌握兵器使用。拳脚功夫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比如近身缠斗、擒拿控制,或者是作为器械使用间的衔接。你不能指望一个手持长矛的战士只靠拳头去跟敌人交战,对吧?

2. 器械的地位: 在中国武术的传统体系里,器械的地位非常高。有“拳打十个,不如枪挑一个”的说法,虽然有夸张成分,但足以说明器械在过去的重要性。很多拳种都有与之配套的器械,比如:
长兵器: 枪、矛、刀、剑、棍、戟、鞭等等。这些兵器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攻击范围。想象一下,一个熟练的枪手,他的攻击范围和力量是徒手无法比拟的。棍术讲究“一寸长,一寸强”,熟练运用能做到“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短兵器: 刀、剑、匕首、锏、斧、锤等。这些兵器更适合近身搏斗,尤其是在狭窄的环境或者多人围攻的情况下。一把锋利的刀剑,其穿刺和砍劈能力,是赤手空拳无法比拟的。
双器械: 如双刀、双剑、双钩等,更考验使用者的协调性和技巧。

3. 器械的实战性: 很多器械的使用方法,是经过无数实战检验的。比如:
刀术: 讲究劈、砍、撩、抹、削,动作凶狠直接,杀伤力大。戚继光抗倭时期的“苗刀”,就是以实战威力著称的。
剑术: 追求灵动飘逸,但同时讲究精准的刺、劈、点、崩、挂、绞。很多剑法招式都是以制敌要害为目的。
棍术: 最为普及的兵器之一,变化多端,既能横扫又能穿刺,攻击范围广,对付多人也很有优势。少林棍、武当棍都有其独特的实战体系。
枪术: 被誉为“百兵之王”,讲究“捅”、“挑”、“扫”、“拨”。熟练的枪法能让对手难以近身,攻击凌厉且远。

4. “说不能打的人”他们了解多少?
只看了表演? 很多人对中国武术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影视剧里的慢动作表演或者一些擂台表演。这些表演往往是为了展示美观和套路,而不是纯粹的实战对抗。真正的武术,尤其是器械武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是极具威胁的。
只关注徒手搏击? 现代搏击(如拳击、泰拳、MMA)确实在规则和训练方式上非常侧重于徒手搏击,并且有明确的比赛体系和实战检验。但中国武术的范畴远不止于此。将现代搏击的标准直接套在中国武术的器械技法上,本身就是一种“鸡同鸭讲”。
忽略了“用”与“不用”的区别? 很多中国武术流派虽然有精妙的器械套路,但这些套路在现代社会可能因为法规、环境等原因,更多地被作为一种技艺传承和健身方式。但这并不代表它的实战性就消失了。只是“用”的机会少了,但“能用”和“会用”是另外一回事。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只练过拳击的人,面对一个熟练使用长枪的对手。即使拳击手身体素质再好,速度再快,也很难在不被长枪刺中的情况下靠近对手进行有效攻击。这就是器械的优势,它扩大了攻击距离和攻击维度。

又比如,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一个会刀术的人,其灵活性和杀伤力,可能比只擅长拳击的对手更具优势。

所以,说中国武术不能打,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刻板印象和信息不对称。那些真正精通中国武术器械的人,他们的技艺是经过长期苦练和对兵器特性的深刻理解的。器械的使用,可以极大地弥补徒手在力量、速度和攻击范围上的不足,甚至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我们不能用一种狭隘的“现代格斗”标准去衡量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并且包含丰富器械技法的文化体系。中国的器械武术,在历史上和某些特定环境下,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实战价值。这部分,绝对是“能打”的,而且是相当“能打”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道啊。。但是国家不让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