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脑子是长在屁股上的,哦不是屁股决定脑袋。
如果你的几百万是爸妈掏的,你吱都不敢吱一声。
如果你的几百万不是爸妈掏的,你都没空去抨击。
如果你既没有爸妈掏几百万、也没有自己赚到几百万,你怎么会去抨击人家呢?
但是。
就这样,这些人还怎么有资格抨击带娃的女人。
这些人的意思就是,既要赚钱,还要带娃,还不能说自己辛苦呗?
这些人的意思就是,不管是父母,还是全职妈妈,都要贡献自己给他们呗?
首先纠正题主一个基本的概念错误:
题主说“靠爸妈买房就不是经济独立,和全职太太没两样”,这是对“经济独立”的重大误解。“经济独立”不是说不能接受馈赠,而是“有没有这种馈赠都能生存”,至于能不能活得更好,获取更多利益,那是另外一回事。难道题主要告诉我,没有爸妈买房,这个男人活不下去了?娶妻只是bonus,是“独立”以后更进一步的诉求,是否娶到妻,从来就不是经济独立与否的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问题的核心是经济独立,经济独立的标准是自己保障生存,就可以用这一标准来评判题主说的这两件事了:
1.爸妈给你买房,并不是让你不工作,你自己也要工作,有收入的好不好?爸妈买房,是帮你,可不是饲养你!爸妈给你减轻负担,你还可以花更多精力工作、奋斗。就算哪一天爸妈不在了,你会饿死吗?
2.而全职主妇,则是没工作,没收入,生存完全依靠另一半供养,如果对方有个重病、意外或者家庭破裂,先不谈孩子怎么办,主妇如何养活自己?
爸妈买房和全职主妇,都是家族的集体投入,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不会牺牲儿子的生存能力,而后者却以剥夺主妇的工作为代价。得鸡贼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这是一回事?
在任何从社会层面鼓吹、美化全职主妇的言论,非蠢即坏。
而题主竟然说出这种话:我认同夫妻双方要共同进步,在家带娃也不能与社会脱节,在娃上学后可以重返职场。这种冠冕堂皇的鬼话得脸皮多厚才能说的出来?说难听一点,说这话的人比晋惠帝还令人作呕,好歹人家只是无知,而你则是赤裸裸的恶。
那是为你好。
前者使你的家庭有一个更合理的资产配置,
而后者只是使你完全成为他人的附庸,
免责声明:我不是女拳。如有冒犯,请别骂我,一定是我说错了。
如果从婚姻法的角度上说,就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缘由
血脉这东西是剪不断的,你不可能像哪吒一样,削肉还母、剔骨还父。这就意味着,原则上说,父母子女关系是不能够消灭的。
很多人在网上造谣,可以通过登报的方式和父母断绝关系,那都是鬼扯。
既然无法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父母在子女未成年的时候履行抚养义务,乃至成年后资助买房,都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因为等父母老了,子女负有赡养义务的,跑都跑不掉。
但是,夫妻关系就不一样了,完全是靠结婚证,把两个人绑在一起的。既然只是靠结婚证把两人绑在一起,那也可以用离婚证把两人拆开。
为什么近10年,反对全职太太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一点,从过去10年的离婚率就可以找到原因,离婚率越来越高,越发达的地区,离婚率越高。
当然,仅仅是离婚率高,其实也不会导致,反对全职太太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婚姻法》能够保证全职太太的利益,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现实很可悲,《婚姻法》在全职太太的保护上面,不够健全。
(1)首先,从夫妻财产共同制说起:很多人觉得,哪怕当全职太太,老公的收入也是夫妻共同财产啊,也有一半的份额啊。
理论上是没错,但是现实是,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老公赚多少钱,只是每月定期问老公要生活费。
老公的态度也从结婚前,我养你啊,到结婚后,你都是我养的!
你连蛋糕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还想吃什么蛋糕,更别说要自行车了。
你连硬气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2)其次,从家务劳动补偿谈谈:现在,大家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虽然家务劳动没有市场经济价值,但是它仍然是有很大价值的。
如果不是全职太太在家操持家务,丈夫就无法安心在外工作赚钱。
你可能干了5年全职太太,重新进入职场之后,发现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但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
这就是家务劳动的价值。
但这块价值,在2021年1月1日之前,是被《婚姻法》大大忽视的。
其实,只要不闹到离婚,这块价值也不存在补偿的必要,毕竟都是夫妻共同财产,还分什么你的我的。
一旦闹到离婚,不补偿合理吗?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告诉我们不合理,所以规定了离婚后,付出较多家务劳动的一方应当获得补偿,男女不限。
3. 总结起来就是,每当你在家里多住几天,父母就会嫌弃你,但再怎么嫌弃你,他们总不能不让你进家门。
父母老了,你再怎么嫌弃他们,你也不敢抛弃他们,只要你敢抛弃他们,遗弃罪就闪亮登场,从此让你在监狱里过上枯燥的生活。
夫妻就不一样了,结婚前再恩爱,结婚后都会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闹得鸡犬不宁,动不动就离婚,民政局一日游安排,你说害不害怕。
所以说,劝你别当全职太太,从这个角度说,也是很有道理。
因为过去二十年房价涨得太快了,买房几乎一定涨,阶级跃迁成为亿万富翁的更是如过江之鲫,把传统道德颠覆得底朝天。
而娃价并不涨,因为娃的基因需要碰运气,就像抽卡游戏一样,九成以上是没啥大出息的凡人。如果未来发明了某种可以让娃价像房价一样暴涨的方式,独立女性就会濒临灭绝(就算独立男性也只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被迫存在)。
因为现实让我们不得不这样啊。
我问你,一个普通的家庭,30岁之前男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买几百万的房吗?
22岁大学毕业,假设房子三百万,30岁之前那就是八年的时间,平均一年净挣3000000/8=37.5万,一个月就是31200元。
然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月薪多少?
平均在4000-7000吧,有更低的也有更高的,就不考虑了,只考虑平均。
这还只是月薪,刨去吃穿,还剩多少?
不排除个别人努努力,八年净挣三百万不难,但那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没钱你还想买房?你还想结婚?结个屁。
有人说可以贷款啊,我想说你贷款买房,谁家姑娘愿意和你结婚?一夜变成负翁?
你说你不着急结婚,那你爸妈着不着急?你爸妈愿你让你当老光棍?
所以当一件事情的选择变成了唯一之后,不管怎样你都得捏着鼻子认,都得接受现实,没办法,钱难挣,屎难吃。
当我们讨论“靠爸妈买房”和“当家庭主妇”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根本讨论的不是一种事情好吗,这俩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个是不得不做,另一个是一个人是否有经济独立的能力。
这俩能是同一件事情?
因为房价太高,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啃老。已经很难受了。总不能再自己骂自己添堵。
因为房价太高,婚后的夫妻矛盾普遍存在。早就想骂了为了家庭和睦一直忍着,看着别人骂了自己想骂而不敢骂不能骂的话,心里是暗暗爽的。
中国的思想从1978年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很多传统的价值观已经被粉碎了,但是新的价值观,还没有沉淀下来。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很多其他国家,女性在家带娃是天经地义的,这样更利于族系的成长。我们从更开阔的角度说,一个民族,绝对是需要专人去培养下一代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民族一对夫妇需要至少抚养3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不减少,抚养3个小孩而没有专人照顾是不可能的。所以纵观全球都是专职家庭主妇占主流。
所以,别听公众号大忽悠,也不要在意那些愚蠢人的谩骂,因为他们是必然要灭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