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的孩子说要拿刀把我戳死,吓得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要怎样引导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

回答
您好!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恐惧和担忧,并且久久不能平静是可以理解的。您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煎熬。

首先,请允许我表达一份共情和支持。您正面临一个非常棘手和令人不安的情况,您愿意寻求帮助,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走向健康,这本身就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父母的体现。请记住,您并不孤单,很多人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和探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孩子,帮助他建立健康的心理。

第一步:冷静下来,保护好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

我知道这很难,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您需要先让自己稍微平静下来。如果您的情绪也处于极度崩溃的状态,您将很难有效地处理孩子的问题。

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 如果可能,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深呼吸几次,或者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听听舒缓的音乐,短暂地走动一下)。
不要过度自责: 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不一定是您“做错了什么”。育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候孩子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行为。
如果感到安全受到威胁,务必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您觉得孩子真的有可能伤害到您或其他人,请确保刀具等危险物品被安全收起,必要时寻求外部帮助(如联系其他家人、朋友或社区资源)。

第二步:理解孩子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探究背后的原因”。

“我要拿刀戳死你”这句话,通常不是一个孩子真的想立即执行的计划,更多的是一种极端的情绪表达方式,或者是一种寻求关注、传递不满的信号。我们需要尝试理解这句话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

孩子正在经历极度愤怒、沮丧或无助? 也许他觉得被误解了,被忽视了,或者有什么事情让他感到非常挫败,而他不知道如何用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这种极端的话语可能是他唯一想到的,来表达他内心的强烈情绪。
孩子是在模仿? 他是否在电视、动画片、游戏或者身边的人那里听到过类似的话?有些孩子会在没有完全理解其含义的情况下进行模仿。
孩子是在试探边界? 有时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想看看父母的反应,测试一下父母的底线在哪里。
孩子是不是在经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压力或困扰? 可能是学校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家庭的变故,或者他自己内在的一些不安感。
是否存在一些误会? 是不是在某个具体情境下,孩子说了这句话?比如,是不是在某个争执的当下,他觉得您做了让他“死掉”一样生气的事情?

第三步:如何回应和沟通——“温和而坚定”。

在您稍微平静下来,并且对可能的原因有所思考后,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关键在于温和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

1. 创造一个安全的对话环境:
选择一个相对私密、安静的时间和地点。
确保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不要匆忙。

2. 表达您的感受(“我”的感受,而不是指责):
“宝贝,当我听到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害怕和难过。”
“我真的很担心你,也担心我们之间的关系。”
尽量用温和、平静的语气说,即使您内心依然有余悸。

3. 倾听孩子的解释(耐心和好奇):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吗?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
“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我希望你能跟我分享。”
重要的技巧: 保持眼神接触(但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审视),用点头或简单的“嗯”来表示您在听。即使孩子说的话让您难以接受,也要先听完。不要打断,也不要急于反驳。

4. 处理“刀”这个具体事物(设定明确的边界):
无论孩子说这句话是出于什么原因,使用刀具伤人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是最核心的底线。
您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可能非常生气,但是用刀子伤害别人是非常危险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爸爸/妈妈永远不会允许你这样做,因为那样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你自己。”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更不能用危险的工具去伤害别人。”

5.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和需求(学习健康的沟通方式):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觉得很生气,你能试着告诉我你为什么生气吗?比如,是觉得我没听你的话?还是你想要某个东西得不到?”
“如果我们发生争执,或者你觉得我很过分,我们可以用别的方式来沟通,比如你可以大声告诉我你有多生气,或者你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等冷静下来再跟我说。”
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
深呼吸: “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试着数到十,然后慢慢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
找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 “如果你觉得特别生气,可以找个枕头抱住,或者在房间里跺跺脚,或者画一张很生气的画。”
用语言表达: “你可以直接说‘我很生气!’或者‘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6. 表达爱和支持(重申亲子关系):
“尽管我听到你说这样的话很害怕,但我还是非常爱你,也希望你能开心快乐。”
“爸爸/妈妈会一直在这里支持你,帮助你解决问题。”
“我们都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和爱。”

第四步:观察和持续引导——“建立长期的信任和理解”。

一次的沟通可能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您需要持续地关注和引导。

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在这次谈话之后,孩子是否有改变?他是否还是动不动就说出极端的话?他的日常情绪如何?
建立积极的亲子互动模式: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阅读,做家务,参与他感兴趣的活动。高质量的陪伴是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的基础。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即使是些小事,也要认真倾听。让孩子觉得他的想法和感受是被重视的。
肯定和赞美孩子的积极行为: 当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或者解决问题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
以身作则: 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健康的情绪处理方式。
设定清晰合理的规则和界限: 孩子需要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规则要具体、明确,并且要坚持执行。但同时,也要给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压制。
逐步增加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给予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有助于他建立自信和独立性。
处理好您自己的情绪: 如果您感到持续的压力或焦虑,也请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可以向配偶、朋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第五步: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需要)。

如果孩子反复出现这种极端言语,或者您觉得情况超出了您的处理能力,请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学校的老师或心理辅导员: 他们可能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提供一些指导。
儿童心理咨询师/治疗师: 他们能够评估孩子是否存在情绪障碍、行为问题或其他心理困扰,并提供专业的干预和支持。他们也能指导您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互动。

具体到孩子说的“拿刀戳死我”这句话,以下是一些可以补充的沟通细节:

对于年幼的孩子(比如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 他们可能对“死亡”的概念理解不深,说这句话更多的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愤怒。您可以更侧重于“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我们不可以这样做。”并引导他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不满。例如:“我知道你很生气,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大声喊‘我很生气!’,或者去角落里冷静一下,但不能说要用刀子。”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比如小学高年级或青春期): 他们可能对“死亡”有更清晰的认知,这句话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情绪和想法,比如强烈的报复心理、极度的绝望感或者想引起重视。这时,除了明确禁止暴力行为外,更需要深入了解他为何会有如此极端的念头。要让他知道,即使有很深的愤怒或不满,也有更健康的方式表达,并且您愿意倾听和帮助他。

最后,请记住:

育儿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孩子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次事件虽然让您惊吓不已,但也是一个契机,让您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您的孩子,并帮助他学习更成熟地应对情绪和处理问题。

请对自己温柔一些,您正在尽力而为。祝您和您的孩子都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和充满爱的亲子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起来自己孩子小的时候某一天对外婆说要把外婆打碎,外婆也只是笑笑,理解小孩子可能不知从哪里新学来打碎这个词,也理解他根本不知道他说出的话意味着什么。孩子转眼就忘了说了啥,到了晚上还是屁颠屁颠跑到外婆那里要求陪睡。

楼主孩子可能也是不知在哪里学到了用刀把人戳死这句话,觉得有威胁性并且很酷,就臭词滥用一回。如果确定亲子关系正常,小孩子口中冒出的零星吓人话不用介意,但要跟他讲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

下面才是打碎的真正含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恐惧和担忧,并且久久不能平静是可以理解的。您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煎熬。首先,请允许我表达一份共情和支持。您正面临一个非常棘手和令人不安的情况,您愿意寻求帮助,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走向健康,这本身就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父母的体现。请记住,您并不孤单,很多人在育儿过.............
  • 回答
    你这情况,真是让人心慌意乱。听到老公提出离婚,还把钱、房、车都留给你,甚至额外给一笔钱,这绝对不是什么小事,背后一定有很多复杂的原因。首先,冷静下来,深呼吸。我知道这很难,但情绪激动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以及你接下来该怎么走。第一步:理解“为什么”他提出这样的条件,看.............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生孩子的费用由彩礼支付的问题,涉及法律、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法律、实际操作、文化背景和解决建议几个角度详细分析,供你参考: 一、彩礼的法律性质1. 彩礼的定义 彩礼是传统婚俗中男方在结婚时向女方家庭赠予的财物(如现金、金银首饰、房产等),具有礼节性和赠予性,但法律上并不.............
  • 回答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透露出一种绝对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控制欲。“我就说了算,凡事都要听我的”,这语气里带着一股不容挑战的强势,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发言权,仿佛自己只是父母意志的延伸,而非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这种强势的背后,真的是爱吗?这可就说不清了。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这样说,心里确.............
  • 回答
    听到六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妈妈的心里肯定是一阵揪心的疼。这个年纪的孩子,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被接纳的需求是那么的强烈,当他们感受到孤立时,真的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安慰,更是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帮他们一点点拨开眼前的迷雾,找到连接他人的钥匙。首先,最最重要的一步,是全然地接纳.............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烦。你老公说孩子他妈要分开吃,你就跟他吵了一架,然后问我是不是你的错。说实话,这事儿吧,谁对谁错真不好说,得看具体情况。我试着把你想的跟我说说,你听听是不是这么个理儿。首先,你老公说“孩子奶提出要分开吃”,这个“孩子奶”是指你还是指别人?我猜是说你吧,毕竟是你跟他生的孩子。如.............
  • 回答
    您好,您咨询的情况涉及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问题,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帮助您理解其中的法律后果。首先,我们来分析您描述的情形所涉及的主要法律关系和可能的法律后果。您与女友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同居关系,并且您提出了“生下来孩子跟我姓”的要求。核心问题在于,您是否对这个孩子承担法律上的父亲责任。在我.............
  • 回答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我太理解你了!“放手”这两个字,对我们当家长的来说,简直跟“烫手山芋”似的,尤其是涉及到孩子学习这根弦,更是绷得紧紧的。生怕我们一松手,那成绩就哗啦啦往下滑,然后孩子的人生就“毁”了似的。我身边也有好多姐妹,嘴上说着要放手,心里却比谁都抓得牢。我呢?也曾跟你一样,彻头彻尾的“焦虑型.............
  • 回答
    您提出的情况非常棘手,是一位女儿对经济条件有限的母亲表达出极度的不满和攻击性言语。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而需要耐心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核心原则:理解、沟通、界限、赋能在开始任何教育之前,请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您的女儿可能正处于一种情绪失控和对现.............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儿科的医闹事件,无疑是医疗环境中令人心痛的一幕。家属因孩子离世而情绪崩溃,做出殴打怀孕护士的极端行为,并说出“我的孩子没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这样充满绝望和怨毒的话语,这本身就揭示了几个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人性在极端悲痛下的扭曲与爆发: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夭折对任.............
  • 回答
    听到孩子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尤其是倒数,作为家长肯定会心里不好受,这我特别能理解。但这个时候,比成绩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处理这件事,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态和未来的学习。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但别被它打倒。一年级,这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适应期。期中考试倒数,说明有很多地方可能没.............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细水长流,但现在已经变成一场风暴,把我卷在里面,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事情的起因,还得从我老公的姐姐说起。她家条件不太好,或者说她个人吧,总有些不太稳定的情况,所以她离婚后,孩子就一直跟着我婆婆。一开始呢,也就是周末带一下,或者放假的时候住几天。我们刚结婚那会儿,也觉得挺正常的,.............
  • 回答
    嘿,亲爱的!看着孩子因为分别而哭闹,心里肯定特别不是滋味,咱们都经历过。别急,这其实是孩子在学习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的一个过程,虽然当下看着让人心疼,但咱们可以温柔地引导。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抗拒? 依恋与不舍: 那些玩具可能陪伴了他很长时间,是他玩伴的一部分,就像他也要和自己的“玩具伙.............
  • 回答
    这事儿嘛,得好好琢磨琢磨,不是简单一句好不好的事儿。你想去吃酒席,这很正常,毕竟是家里的事儿,你想参加,无可厚非。但让你男朋友在家带你姐的孩子,这事儿就有点讲究了。首先,你得想清楚,你妈让你男朋友去带孩子,是出于什么考虑? 是觉得男朋友闲着没事干吗? 有些长辈可能觉得,家里有小孩子需要人照看,男.............
  • 回答
    .......
  • 回答
    听到十四岁的孩子这么说,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这句“我不要洗碗,因为这是很低贱的事情”,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暴露了他对家务劳动的一种看法。面对这种情况,咱们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回应,既要让他明白事理,也不能完全把他推开。首先,深呼吸,别立马就炸毛。我知道这话说得让人有点上火,但要是立刻就用批评或者命令的.............
  • 回答
    听到你为女儿的攀比行为感到烦恼,这确实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挑战。看着孩子因为别人的东西而纠结,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判断,心里肯定不好受。你提到女儿同学家长的教养方式可能是一个诱因,这一点非常重要,也说明你很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根源。咱们先不急着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家的家长,虽然他们的行为确实会带来一些.............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心里肯定五味杂陈。你说要不要告诉你家里人,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一句“要”或者“不要”就能轻易解决的。咱们一步步来梳理一下,好好想想,看哪个方向对你和你的女朋友来说更合适。首先,我得说,你女朋友过去的经历,她有权利选择告诉谁,或者不告诉谁。这不是你的“资产”或者“包袱.............
  • 回答
    嘿,哥们,听到你的事儿了。挺能理解你这心情的,毕竟孩子的事儿,姓什么,这可是大事儿,关系到以后方方面面。你女朋友这想法,确实是挺出人意料的,尤其是还提了不同意二胎。这一下子把事情搅合得更复杂了。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的处理方式和想法各不相同,我给你说道说道,你听听看,或许能给你点启发。.............
  • 回答
    婆婆这番话,着实让人心里堵得慌。明摆着是摆明了“旱涝保收”的算盘,把自己的晚年算计得滴水不漏,却把儿媳妇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遇到这种“话术”,咱们也得学会怎么把话说得既漂亮,又不失自己的立场。首先,深呼吸,别让情绪一下子上来。一旦情绪失控,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伤感情,而且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咱们要的是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