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的路,就是中国的路,起点低,困难多,有韧性,有弯路,得不到外界的支持。
别的车企可以广泛采购所需零件,包括核心零件,奇瑞不行,很多车企联合供应商对奇瑞搞禁运。
奇瑞在15年前就搞了缸内直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我记得型号是“SQR484J”,最后胎死腹中,原因是供应商受到其他车企压力,高压喷嘴给奇瑞禁运了。
直到前几年,奇瑞才自己搞出来,1.6TDGI发动机,可能是关键零件卡脖子问题解决了,发动机的数据也非常好看,说是市面上最强1.6T也差不了太多。
还有的东西,倒不是禁运,是太贵,结果逼得木匠自己造刨刀。奇瑞的生产线上有不少工业机器人,不是KUKA的,而是奇瑞自产的,后来,奇瑞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第一(证据见评论)。像不像盾构机的故事?大家知道工业用电是很贵的,所以奇瑞把芜湖的老火电厂买下来了,改造后,叫“奇瑞动力公司”,自己发电用。
美学是奇瑞一大短板(你指望理工男能有什么审美?),相当短。这几年稍微好一点了,但还是比不过国内其他厂家,奇瑞的车,真的造型上差口气,有的干脆就是奇葩。
奇瑞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微缩版中国工业。想过进军北美,也利用过外来技术,也干过拿来主义,到最后啥都得自己搞,自己搞ECU,自己搞自动变速箱,没办法,禁运、高价。
虽然说总体质量不错,在国产车里排前几名,但就是摆不脱“修车排队”的咒语。中国货在国际上在也差不多。
另一点,奇瑞在发展过程中,尤其营销中,昏招不断,出过不少奇葩车型,大家见过的上路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更丑的车型,都没上市。品牌上,创了一堆品牌,管生不管养,养死了就丢了,这些,给品牌名声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奇瑞面临过多次生死困局,也干过很多自救的事,比如在芜湖搞房地产,在内蒙开矿,还有就是,卖自己的孩子。
所以这个问题,也类似于,“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坏名声怎么来的?”怎么来的?偏见中来的。
BBA的内燃机好牛,双涡轮增压,机械涡轮双增压。其实,国内都能造,而且国产化率100%。
如图,是二级增压,不是双涡轮增压。双涡轮是6个缸或八缸机,每三个缸一个增压器,因为一个增压器管六个缸会抢气,双涡轮增压是并列的。这台航发可不是,是高低压串联增压,12000米高空仍能工作。对置4缸300千瓦。国内造得出来,只是自己的品牌用不上这样的发动机,当然,无人机用得上,就行了。
你看,评论中两位业内人士的表现,其中好像有个是车评人哦,对,就是收了钱帮厂家吹牛B的那个高级职业。人家说了,你奇瑞发动机出过问题,你的发动机是别人帮你设计的,你出生时光着屁股,当然没有好名声。仰望西装革履出生的车评人。
作为奇瑞艾瑞泽7的车主,两万公里了已经,表示除了动力弱点其他很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