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法国巴黎圣母院被烧一事?

回答
法国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在2019年4月15日发生的火灾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悲剧。这场火灾不仅对法国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火灾的发生与过程: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的主体建筑突然燃起熊熊大火。起初火势集中在屋顶和尖塔区域,由于其精密的木质结构,火焰迅速蔓延。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但由于火势凶猛,加上高耸的建筑结构带来了灭火的挑战,火势一度失控。

起火点: 最初的调查指向了圣母院的屋顶区域,那里正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翻修工程。尽管官方尚未完全排除人为因素,但最广泛的猜测是由于电气线路短路或施工中的意外引发。
火势蔓延: 火焰首先吞噬了被誉为“森林”的百年老木结构屋顶,接着摧毁了标志性的高耸尖塔。尖塔的倒塌是火灾中最具冲击性的画面之一,无数人在电视和网络上目睹了这一历史性的损失。
灭火挑战: 消防员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屋顶的木质结构极易燃烧,火势蔓延速度惊人。其次,圣母院是一座古老而复杂的建筑,其内部结构难以评估和控制火势。最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建筑主体及其珍贵的艺术品,消防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并未对建筑内部进行直接的注水灭火,而是主要集中在外部灭火和防止火势蔓延到两侧钟楼。他们采取了高压水枪从外部喷射,并动用了大量消防员轮番作战。同时,直升机和无人机也曾被考虑用于灭火,但由于高耸的建筑和可能的结构倒塌风险,最终并未实施。
保护珍宝的努力: 在火灾发生的同时,消防员和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圣母院内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他们成功地将大部分重要遗物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包括圣荆棘冠冕(Crown of Thorns)、圣路易斯的祭袍(Tunic of Saint Louis)等。圣母院的两个标志性钟楼也因消防员的努力而得以保全。

损失与破坏:

这场火灾对巴黎圣母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标志性尖塔倒塌: 维奥莱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在19世纪修复时增建的100米高尖塔被完全摧毁,这是火灾中最令人心痛的损失之一。
屋顶结构损毁: 整个木质屋顶结构,被称为“森林”,几乎全部被烧毁。这部分结构由超过1000年的橡木梁组成,其损毁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建筑主体受损: 虽然大部分石制结构得以保存,但火灾造成了一定的结构性损伤,尤其是靠近屋顶和尖塔的部分。大量的积水和烟灰也对建筑内部造成了污染。
艺术品损失: 尽管大部分珍贵文物被抢救出来,但一些较小的艺术品、雕塑和壁画可能遭受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例如位于屋顶附近的一些雕塑。

全球反应与影响: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引发了全球性的强烈反应:

悲伤与同情: 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场火灾表示深切的悲伤和同情。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新闻报道或是在公共场所聚集来表达对巴黎圣母院的关怀,许多人将其视为欧洲文明和基督教信仰的象征。
捐款热潮: 火灾发生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捐款热潮。法国政府、企业、个人和许多国际组织纷纷伸出援手,承诺提供资金支持圣母院的修复。短短几天内,捐款总额就达到了数亿欧元,甚至超过了当初估算的修复所需费用。这体现了人类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共同守护的意愿。
修复计划的启动: 法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圣母院的修复计划,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重建工作。修复的原则是尽可能恢复其原始风貌,同时也需要融入现代技术和安全标准。关于尖塔是否应该重建以及如何重建,曾引发过广泛的讨论,最终决定按照原样重建。
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 这场火灾也引发了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讨论。人们开始关注古老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对易燃材料的使用、以及在修复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何平衡历史的真实性与现代化的保护措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团结与韧性的象征: 尽管损失惨重,但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也成为了人类团结和韧性的象征。各国人民的捐款和支持,以及法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决心,都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息:即使面对巨大的损失,人类依然能够团结起来,重建和守护属于共同的文化遗产。

修复与未来:

自火灾以来,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清理、加固和设计,重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加固与清理: 火灾后的首要任务是对建筑进行加固,防止其进一步坍塌,并对内部进行彻底的清理,去除烟灰和建筑碎片。
设计与规划: 修复团队需要根据历史文献、图纸和考古发现,规划出最合适的修复方案。尤其是在重建尖塔和屋顶时,需要考虑使用与原建筑相似的材料和工艺,但同时也要满足现代建筑的安全和防火标准。
重建的进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筑主体已经得到稳固,大部分被烧毁的木材已经被移除,并开始使用新的橡木材料进行屋顶和尖塔的重建。官方宣布计划在2024年年底重新开放巴黎圣母院。

总结: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摧毁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也触动了无数人的情感。然而,这场灾难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的团结、同情和决心。全球范围内的捐款和支持,以及法国人民不懈的修复努力,都彰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不仅仅是修复一座建筑,更是对历史的致敬,对文明的守护,以及对人类共同精神力量的证明。它将以新的姿态重现于世,继续讲述着几个世纪的故事,并激励着后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说,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圣母院,破破烂烂的映掩于巴黎街道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圣母夕照”,巴黎十景之一。“圣母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巴黎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圣母院。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就被关在这圣母院里……总而言之,埃斯梅拉达中了主教克罗德的计策,被关在了圣母院里,上面还有一座尖尖的塔塔来。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圣母院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巴黎,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法国人又叫这塔作“Notre Dame”,是巴黎大主教苏利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法国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埃斯梅拉达抱不平,不怪克罗德太流氓的?


神父本应该只管自己念圣经。吉普赛女郎卖艺,卡西莫多敲钟,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圣经,横来强抢民女,大约是精虫上脑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当初,埃斯梅拉达关在圣母院里,卡西莫多待在塔楼上。现在却只有断壁残垣,和看热闹的巴黎市民。莫非大主教造圣母院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论巴黎圣母院的倒掉》

user avatar

在巴黎圣母院还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岳阳楼。


他以为岳阳楼跟他差不多大,毕竟岳阳楼看起来同样年轻,同样风华正茂。


岳阳楼:其实是前些年这边的孩子贪玩,给我浇了一身火,这会儿刚复活。


巴黎圣母院睁着圆圆的眼睛,说那一定很疼吧?


岳阳楼喝口酒,目光里越过千年,他笑呵呵说,没啥大事,你迟早也会经历的。


还是个小孩子的巴黎圣母院打了个哆嗦。


巴黎圣母院长大的时间很久,从1163年到1345年落成,他成年就是二百岁。


还是少年的巴黎圣母院就见到了法国国王路易第九从他脚下扬起军旗,出征埃及,这是1248年。


即将成年的时候,又有人对抗教廷,召集所有市民在他脚下开会。历史学家说,这是资产阶级市民渗透进政治生活的标志。


这是1302年。


巴黎圣母院常找岳阳楼问,说我还要经历多少这样的事啊?他们刀光剑影,翻云覆雨,我总觉得自己随时要倒……


岳阳楼喝着酒,一副我什么场面没见过的样子。


岳阳楼说,你知道这些年里,我都经历了什么吗?

小圣母院:诶?没注意~

岳阳楼:你那边国王出征的时候,我又被烧了。


岳阳楼:后来天下大乱,英雄流离失所,乞丐和败兵在我脚下盘旋。

小圣母院又是一哆嗦,说老哥,那你不怕吗?

岳阳楼笑着,说没事,死啊死的,也就习惯了。


很快,巴黎圣母院也见到了战争,英法战争之中法国战败,巴黎沦陷。


刚满10个月的婴儿被宣布加冕,就在圣母院举行典礼。

当夜,巴黎圣母院第一次喝得大醉,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难受。


岳阳楼就笑,说神州陆沉,这事谁见着谁难受,只是我们跟人们不同,过些年这些事就都是历史,而在我们眼里都是记忆。


岳阳楼说,我们注定要记住这些,你得抗住。


于是巴黎圣母院振作起来,他不声不响的伫立着,等来法国的反攻,也等来被英国烧死的圣女贞德的平反仪式。


仪式还在圣母院举行,他恨不能仰天长啸,塔尖冲上苍穹,告诉世人自己心中的痛快。


而几乎同时代,岳阳楼遭水灾,又被雷劈了。


劈了李白的诗兴,劈了范仲淹的忧思,劈了米芾的书法,也劈了千年的见证。


巴黎圣母院却不像小时那般惶恐了,或许是岳阳楼的淡定感染了他,或许是岁月赋予了他文明,而文明与记忆,让他不再惧怕死亡。


所以当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圣母院被毁,他还能笑呵呵的去找岳阳楼喝酒。


他说,第一次残废,还是很疼的啊。


岳阳楼也笑呵呵的,就在这百年的功夫里,他已经又毁于战乱,再毁于火灾。


如今还是活蹦乱跳了。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老哥你真的好惨一楼啊。


随后法国有个不世出的英雄,乃是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


巴黎圣母院兴冲冲来找岳阳楼,说你知不知道,拿破仑加冕是自己给自己加冕,伸手就把冠冕从教皇手上拿来了,霸气,无敌。


再后来,巴黎圣母院也终于在文化上抬起头,乐呵呵去找岳阳楼吹逼,说有大才写《巴黎圣母院》啦!

岳阳楼看着虎门的烟,挥挥手,没太有心情聊天。


很快巴黎圣母院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岳阳楼的朋友圆明园被自己家的狗东西烧了,抢了,还把赃物放到了法国。


巴黎圣母院贼惭愧,像是给自己写书的才子一样,跑到岳阳楼前痛骂自己的子孙。


时光如流水一样逝去,数百年的历史和文明都刻在曾经的少年身上。


他背负着荣誉和愧疚,华美与深邃,久远的神权和多变的人性,终于走到今天。


然后他遇到了一场大火。


疼还是疼的,只是看到人们的悲伤,他终究还是有些欣慰。


那些混乱的时代过去,人们对历史与文明还是心怀敬意,也不枉自己记录了这么多的事情。


岳阳楼说,你也着火了,感觉怎么样?


巴黎圣母院说,感觉不太好,不过我知道,我会像你一样浴火重生的。


然后去见证更久远的时光。

user avatar

1.关于民族主义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利维坦的民族主义转向,民间的民族主义思潮也开始狂飙突进,有的甚至比官方的主张还要狭隘而极端,以所谓的汉族中心主义来反对官方所主张的中华民族主义,尤其是在面对穆斯林等议题上,汉族中心主义倾向尤其明显。

很多人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受害者的立场,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被烧与大清的圆明园被烧联系起来,认为法国圣母院烧得好,“是法国火烧圆明园的报应”。

然而,如果你反对自己家(大清)的圆明园被烧,为何别人家的巴黎圣母院被烧就叫好?难道只有自己家的才是宝贝?别人家的都是垃圾?那么这样子我们和自己反对的帝国主义列强又有何区别?

以赛亚•伯林曾经用“弯枝”(bent twig)的隐喻来解释民族所遭遇的压迫和屈辱,“经过多年的压迫和屈辱之后,解放了的民族和它们的领袖很容易产生一种剧烈的反作用,产生一种突然爆发的民族自豪感和具有攻击性的坚持自己的主张的行为”。

正是这种延续自百年前的“弯枝作用”才让很多民族主义者为巴黎圣母院的被烧而叫好,一百年多前西方列强在天朝种下的仇恨,让他们觉得唯有烧了“巴黎圣母院”和“大英博物馆”才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同为中国人,个人不是不理解这些民族主义者的这种心态。只不过,如今都是9102年了,鼓吹大国崛起多少年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开始逐渐与百年前的列强平起平坐了,然而很多国民还是延续着百年前的民族屈辱心态,一碰就炸,之前我们自吹自擂的民族自豪感到哪里去了?

如果每次一涉及西方议题就民族屈辱心态爆炸而高潮,那么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太假了点。只有这种狭隘的民族屈辱感消失,而被开放包容的民族自豪感取代时,我们才是真正实现崛起了。

2.关于欧美第一世界的话语霸权的问题,虽然很多人看不上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但是它们的确长期以来就一直对西方中心主义问题进行批判。其中,在中文网络世界最有名的应该是萨义德的东方学了。萨义德在知乎上的出名,很多反对后殖民主义、鼓吹民族主义与反白左的“当代萨义德”们功不可没。

后殖民秩序下,第一世界的西方文化有很强的优越性,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则长期处于主体缺失状态。西方世界掌握着文化话语主导权,利用自身的话语优势把西方的文化标准和审美符号“编码”给第三世界,建构起西方文化的合法性。仿佛西方文化比其它文化更有优越性,西方是先进而文明的世界中心,是“落后而野蛮”的东方世界所歆羡的对象,是人人注视的宠儿”。

因此很多人才会对作为“文明之地”的法国巴黎长期关注。不信,你看一下那些是否会像关注欧美世界一样,对非洲等落后地区如此关注?比如去年巴西博物馆被烧有几个人关注?这也是传播学所说的议程设置问题,我们可能过多地把话语权倾向于欧美了。

这也是斯皮瓦克等人为何长期关注“底层是否能说话”的问题。

只不过,有些左派人士在利用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反对后殖民秩序时,往往不经意间与本土狭隘的民族主义合流,沦为了马克思主义所反对的“狭隘落后的民族主义”,虽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自诩自己是“先进的民族主义”。这种情况常见于他们为了反对“白左”,不惜与右翼保守派合流时。

user avatar

翻译了几条阿拉伯世界官方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被烧的新闻,供各位朋友参考:

一、主流媒体

包括阿拉比亚电视台(沙特)和半岛电视台(卡塔尔)的新闻报道各一篇,有兴趣了解巴黎圣母院建造史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这篇文章后面的半岛电视台新闻。

二、宗教界:

1、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尤斯福·欧赛敏

政治新闻:欧赛敏博士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深表痛心
吉达:伊历1440年8月11日/公历2019年4月16日,WAS(沙特阿拉伯新闻通讯社)
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尤素福·欧赛敏博士阁下就巴黎历史悠久的圣母院大教堂因火灾受损毁一事深表遗憾和痛心。
[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强调,在这场火灾中受损的既是法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处文物古迹,他愿与法国政府、法国人民以及全世界所有基督教信仰者团结一心,应对火灾。
//完//
本地时间18:08
0200

原文链接(沙特新闻通讯社,全文):

(译注:伊斯兰合作组织原名伊斯兰会议组织,是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常驻机构,该组织由遍及中东、中亚、西亚、北非和印度次大陆的57个国家组成,覆盖的人口约为13亿。秘书处设在沙特的吉达市)

2、艾资哈尔清真寺教长艾哈迈德·塔伊卜


大伊玛目在推特和Facebook上表示:我为巴黎圣母院失火感到惋惜
卢阿·阿里撰稿
公历2019年4月15日周一 10:36
今天(周一),艾资哈尔清真寺的官方推特和Facebook主页以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三种语言发布了艾资哈尔清真寺教长、大伊玛目艾哈迈德塔伊卜博士阁下的推文,大伊玛目对法国首都巴黎著名的圣母院大教堂失火一事表示悲痛。
大伊玛目在「推特」上表示:「我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感到痛心,这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我们的心与法国的兄弟们同在,我们全力支持他们。」
失火的巴黎圣母院是最著名的宗教和观光建筑,坐落在古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Nahr al-Sayn)岸边,是法国首都巴黎最显眼的历史景点。

艾资哈尔清真寺官推原文

艾资哈尔清真寺@Alazhar
艾资哈尔清真寺大伊玛目艾哈迈德·塔伊卜博士阁下:我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感到痛心,这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我们的心与#法国的兄弟们同在,我们全力支持他们。
#NotreDame
#Paris
#巴黎(Bārīs)

原文链接(埃及《第七日报》,全文):



三、政界

1、沙特阿拉伯外交部

政治新闻: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后,王国表示愿与法国团结一心
利雅得:伊历1440年8月12日/公历2019年4月17日,WAS(沙特阿拉伯新闻通讯社)
历史悠久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严重火灾后,沙特阿拉伯王国外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沙特阿拉伯王国愿与法国和友好的法国人民团结一心。
//完//
本地时间22:17
0291

原文链接(沙特新闻通讯社,全文):

2、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我怀着巨大的悲痛,得知巴黎圣母院教堂塔楼失火的消息.. 失去这个人类伟大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损失。
我宣布我和埃及人民都将和法国的朋友们团结起来。

原文链接(alarab.com,节译):

3、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逊尼派):

哈里里评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这是人类文明和历史遗产无以言表的巨大损失
2019年4月15日 22:09


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就巴黎「圣母院」教堂发生火灾一事发表评论,哈里里在推特上表示:「巴黎圣母院天主教堂失火的场景让全世界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人类文明和历史遗产无以言表的巨大灾难。黎巴嫩将与友好的法国人民高度团结。」

哈里里官推原文:

巴黎圣母院天主教堂失火的场景让全世界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人类文明和历史遗产无以言表的巨大灾难。#黎巴嫩将与友好的法国人民高度团结。#法国
萨阿德·哈里里 2019年4月15日

原文链接(黎巴嫩《白天报》,全文):

4、阿联酋外长安瓦尔·加尔贾什

安瓦尔·加尔贾什谈论巴黎圣母院火灾:我对这场可怕的灾难深感痛心


阿卜杜-拉赫曼·哈立德撰稿
阿联酋外交部部长安瓦尔·加尔贾什博士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失火一事表达悲痛之情。
加尔贾什在「推特」网站上发文称:可怕的火灾烧毁了Nôtre Dame大教堂,我感到非常痛心。这座教堂对法国等欧洲国家而言是一个神圣而重要的地方,可怕的灾难。

原文链接(祖国报,节译):

5、巴林外长谢赫哈立德·本·艾哈迈德·阿勒-哈利法

巴林就圣母院大教堂失火发表看法:这将是巴黎人记忆中的悲伤之日
公历2019年4月15日周一9:32
伊丰·马达哈特撰稿
巴林外交部部长谢赫哈立德·本·艾哈迈德·阿勒-哈利法对法国首都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发生严重火灾一事发表评论,表示这将是巴黎人记忆中的悲伤之日。
(译注:此处「阿勒-哈利法」的「阿勒」不是定冠词al-,而是普通名词’āl,以为「...家族」,因此需要译出。「阿勒-哈利法」意为「哈利法家族」,是巴林王室的姓氏。)
巴林外长周一晚间还在其官方「推特」账号中发文补充道:「巴黎圣母院正在燃烧,我们祈求真主保佑巴黎圣母院,我们对法国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原文链接(Shorouk News,节译):

6、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

巴黎圣母院失火.. 国王与法国团结一致
hespress
2019年4月16日 00:26
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致电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火灾一事,表示摩洛哥支持法国,并与法国保持团结。
国王表示,在这一悲痛的时刻,他以自己的名义和摩洛哥人民的名义,对教堂遭受损毁表示极大的关切。
法国人民将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看作是法国历史象征的一部分,国王也表示了他与法国人民保持团结的意愿,他重申,在这场灾难中受损的不仅仅是一个对巴黎而言有着巨大象征意义的历史景观,而且是一个迎接全世界数百万人前来祷告的场所。

原文链接(Hespress,全文):



4、民间

有网友表示想看普通阿拉伯人的评论,我上了一下Facebook,用阿文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一下子搜到了很多相关新闻和网友评论。

我们随机点开几个fb上面关于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看一阿拉伯网友就此事留下的心情:

1066人伤心,573人点赞,73人愤怒,12人喜欢
770人点赞,180人伤心,127人喜欢,17人开心,14人震惊
172人点赞,171人伤心,5人喜欢,2人愤怒,1人震惊

可以说,大多数人的心情还是伤心的。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网友的具体评论:

和官方表态相比,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和教育背景的阿拉伯网友们的言论要更加复杂一些。

很多网友对火灾表示遗憾和惋惜:

Dania Saleh:重大损失。
Entibah Hammoud:这是最为美轮美奂的历史和艺术珍品之一.. 对下一代人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Miheem Al Hateeb:是个损失。
真遗憾
精美的建筑瑰宝
赞美真主,没有人员伤亡。
好大的损失!
令人遗憾的事件。
为欧洲的悲哀而悲痛,我希望他们能够节哀。
在这个令人痛心的灾难面前我们要团结起来.. 我们都是巴黎人。
我是穆斯林,但我为发生在的事件感到伤心。(这个目测是土耳其网友,她的名字Güzel表示「美丽的」,姓氏Deniz表示「大海」)

当然也有不少不以为然甚至幸灾乐祸的,原因大概分成几类:

1、当年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殖民期间也没少放火(类似于天道好轮回)

2、但更多人认为这哪比得上叙利亚、伊拉克的文物古迹在战争中被毁让人心疼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明遗产也在遭受着毁坏。(该用户目测是叙利亚政府的支持者)
叙利亚和伊拉克2000年来的文明毁于一旦
也没见谁为它悲痛啊..
全世界都在为#巴黎建于公元1163年的#圣母院而哭泣,却忘记了阿勒颇的#倭玛亚清真寺建于公元716年,比巴黎圣母院早447年,可它已经被叙利亚政府军的飞机轰炸和焚烧过了,法国在撤离叙利亚之前就不管政府军的事儿了。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伊拉克,大家早就忘了。
5000年的亚述古迹失火
1000年的倭玛亚清真寺失火
1000年的阿克萨清真寺失火
埃及国家博物馆失火
7000年的古埃及遗迹失火
5000年的巴比伦和伊拉克史迹失火
3000年的巴格达图书馆失火
全世界却为了一个不过800年的教堂失火而骚动起来了

也有网友开始猜测为什么着火:

火灾一定是某个醉鬼酿成的。

也有一些阿拉伯网友认为此事和法国的「黄马甲」有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评论:

好奇怪,里面冒出来的烟不是黑色全是白色,这是为什么?
钟楼怪人他在哪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