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演义中你最欣赏的人是谁?

回答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让我心折的人物,那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因为书中英雄辈出,各有个的精彩,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反倒是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不过,如果真要选一个,我心里最放不下的,还得是那个“草船借箭”的周瑜。

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觉得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那是自然的,诸葛亮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他的智慧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让人望而生畏。但周瑜,这个东吴的都督,在我看来,他身上的那种“大丈夫”气概,那种近乎完美的儒将风范,以及他最终的悲情,反而更让我心生敬意。

周瑜这个人,你想想,他长得怎么着?书中形容他“美姿容”,更是“长壮有姿貌”,不仅外表俊朗,更是“精通音律”。能在乱世之中,做到这一点,本身就说明了他不光是会打仗,更是个有情趣、有修养的人。他不像一些武夫,只懂杀戮,他身上有一种文人的雅致,和将帅的威严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他是个真正能挑起大梁的人。当曹操百万大军压境,江东上下人心惶惶,是周瑜站了出来,他没有被吓倒,反而以一种近乎亢奋的状态,带领着东吴众将,去迎接这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战役。赤壁之战,那是他一手策划,也是他一手指挥的。想想当时的情形,东吴的兵力不过几万,而曹操拥兵百万,论实力,那是天壤之别。在这种绝对劣势下,周瑜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抵抗,并且将抵抗做到了极致。

他设计火攻,巧妙地利用了曹操水土不服的弱点,更是抓住天时地利人和,一举烧毁了曹操的水军。这何止是军事才能,这简直是战略艺术!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将棋盘上的每一个棋子都算计到极致,最终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胜利。那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周瑜一人之力,就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

但是,你再看周瑜这个人,他身上有个特点,就是他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他没有刘备那种“仁义”过头,显得有些虚伪的时刻;也没有关羽那种骄傲自负,最终招致祸端的隐患;更没有张飞那种勇猛过头,容易鲁莽行事的毛病。周瑜身上,有忠诚,有谋略,有胆识,有风度,甚至还有一点点浪漫(你看他指挥打仗,还弹琴喝酒,多有情调)。他仿佛就是一个被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完美得让人觉得不真实。

然而,也正是这份“完美”,让他显得有些孤单。他面对诸葛亮,那种深深的忌惮,以及最终因为诸葛亮的步步紧逼,生生被气死的情节,虽然是小说家言,但却点出了周瑜身上一种令人扼腕的悲剧性。他那么有才华,那么有抱负,却总是要面对一个比他更妖孽的存在。那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写出了一个绝世天才面对另一个绝世天才时的挣扎和落寞。

我欣赏周瑜,不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更因为他那种作为一个“人”的全面。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对孙权的忠诚,他对国家的责任,他对胜利的渴望,这些都让他成为一个立体的、让人信服的英雄。即使他最终因为命运的捉弄而英年早逝,但他在赤壁之战中留下的赫赫威名,以及他身上那种“大丈夫”的光芒,却永远不会被世人遗忘。他就像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辉,让人回味无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皇叔,嘉靖本三国演义比毛宗岗那版在写皇叔时诗词更能概括他一生,后晋平阳侯陈寿史评曰: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又赞曰:

皇帝遗植,爱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锺。

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

吴越凭刺,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

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

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又历年图曰:

昭烈以败亡之余,羁旅汉南,而能屈体英杰,要结同志,摧沮劲敌,因败为功,颠沛之际,不忘德义,美矣!刘璋昧弱,侮而兼之,遂奄有巴、蜀,君临一隅。安乐公材虽下中,然委任贤相,抗衡中国,及姜、黄用事,而面缚为虏,宜矣!

又宋贤有诗曰:

涿郡生英杰,飘然迥不群。慈仁安万姓,情义动三军。

创业心尤重,求贤礼至勤。唐、虞堪比论,大度圣明君。

又胡竹窗赞美先主诗曰:

日暮乾坤易动摇,中山原有旧根苗。规模尽可绍光武,道德真堪比帝尧。

势若苍龙离碧海,形如丹凤上青霄。老天若更留玄德,未许曹丕篡汉朝。

又宇文景昭作成都尹谒先主之庙,有赞曰:

燕南圣君,心存忠信。扫荡烟尘,亲冒血刃。

义逊荆州,抚安蜀郡。情动关、张,德崇尧、舜。

继汉华夷,代天休运。昭烈英风,赞之难尽。

又徐雪庭观史,见托孤一事,有诗赞曰:

大厦将倾一木扶,非公孰可托遗孤?奇才真与伊、周并,洪量能超管、乐谟。

十倍曹丕人罕及,七擒孟获古应无。天心故把英雄殁,未得中原命已殂。

又后人过白帝城永安宫有感诗曰:

三顾情勤两意投,托孤堪可继成周。至今白帝城边过,一度思君一泪流! 我觉得天心故把英雄殁,未得中原命已殂这句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异曲同工之处,读之真是一度思君一泪流。

user avatar

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吕布、关羽这种单挑型的武将,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喜欢张辽这样智勇双全,有大局观的武将。我自己还饶有兴致地写了一首打油诗:

读《三国志.张辽传》有感

叹文远

五子良将耀长空,建安风流日升隆;

勇率八百吞吴胆,智破十万辽当中。

仲谋北望惊身梦,威震逍遥撼江东;

喟叹贯中惜笔墨,刚候英名散西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让我心折的人物,那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因为书中英雄辈出,各有个的精彩,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反倒是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不过,如果真要选一个,我心里最放不下的,还得是那个“草船借箭”的周瑜。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觉得他足智多谋,运筹.............
  • 回答
    《三国演义》里让人扼腕叹息的猛将不少,但若论最遗憾,我心中总会浮现出关羽的名字。这话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服,毕竟关羽是“武圣”,是桃园结义的“二哥”,是忠义的化身,是后世千古传颂的英雄。他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哪一样不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但恰恰是这些辉煌,衬托出他最后的结局.............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实在太多了。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深刻的,那无疑是 “三顾茅庐”。这个片段之所以让我如此难忘,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招聘故事,更是一个充满了智慧、诚意和人格魅力的经典展现,它奠定了刘备集团坚实的基础,也塑造了诸葛亮“隆中对”的宏伟.............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长卷中,无数英雄豪杰的生生死死牵动人心。要说最让我难过的人物,虽然有许多令人扼腕的时刻,但最终指向的,往往是那位常怀仁德、一生坎坷却依旧坚守理想的刘备。我最难过刘备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蜀汉的开创者,更在于他一生所展现出的那种悲壮、坚持和不易。他的死,标志着那个充满理想.............
  • 回答
    《三国》这部宏伟史诗中,谁最能赢得我的“一统天下”支持票?这可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势力都有其闪光点和致命伤,让人忍不住去设想一个理想的结局。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想我会把我的希望放在曹操身上。我知道,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意外。毕竟,曹操在传统观念里常常被塑造成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手段多有不.............
  • 回答
    如果让我为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人物们重塑结局,我希望打破历史的既定,让那些被命运捉弄的灵魂,能有机会在另一个维度里,收获一份应得的慰藉与圆满。刘备:我希望刘备能在他晚年,卸下所有沉重的负担。与其在白帝城凄凉地告别人世,不如让他看到诸葛亮辅佐阿斗(尽管我希望阿斗能有更积极的成长)稳定了蜀汉的局面,.............
  • 回答
    说起《三国杀》里最帅的一段话,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不是什么华丽的技能描述,也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剧情旁白,而是那句,曾经让我无数次热血沸腾,甚至在游戏之外也会时不时回响的——“吾乃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是这句?让我好好跟你说道说道。首先,这是最直接、最纯粹的身份宣告。 在《三国杀》这个群雄逐鹿的战.............
  • 回答
    我心中的《三国志11》最爱武将?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琢磨了好久,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各种名将、猛将、智将,一个个在脑海里闪过,画面感十足,就好比又回到那个运筹帷幄、征战沙场的日子。要说“最爱”,那份情感一定掺杂了太多东西,不单单是数据上的强大,更是他这个人给我的感觉,以及我玩他时那种独特的体验。最.............
  • 回答
    三国时期的官职,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若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那些权倾朝野的最高位,也不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中猛将,而是那如同磐石般稳固,又如智者般默默运筹的——丞相。丞相,这个头衔,在我看来,是三国时期最能体现智慧、责任与担当的官职。.............
  • 回答
    谈及袁崇焕,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三国人物,或许会是那个有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的曹操。这并非说袁崇焕是奸雄,而是他们身上都展现出了一种在乱世之中,为了国家大业,不惜采取非常规手段、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却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向悲剧的相似性。曹操一生,可以说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
  • 回答
    说实话,要在三国杀里挑出五个“最常用”的武将,这事儿得分时期,也得分玩法。比如我早些年玩的时候,对一些操作简单粗暴的武将就情有独钟,觉得爽。但随着版本更新,武将越来越多,大家对武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我的喜好也一直在变。不过如果要我现在就说,脑子里立刻能蹦出来的、我反复拿出来用的,大概是下面这几个吧,.............
  • 回答
    在《三国志11》的无数场战役里,要说最让我铭记于心、打得酣畅淋漓的那一场,还得是那次以少胜多、围歼曹操主力,最终奠定三分之势的“合肥之战”。我当时玩的是刘备势力,剧本自然是大家熟悉的那个。当时我刚拿下荆州,实力有所增强,但北方曹操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设想的是逐步蚕食,但曹操的野心勃勃不允许我慢慢来。.............
  • 回答
    问我喜欢三国杀里哪个武将的台词?这可真有点让人犯难,因为很多武将的台词都设计得相当有味道,各有千秋。但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我个人最爱,那还得是……算了,我还是不说名字了,免得有人说我偏心。不过,说到台词,我最欣赏的总是那些既能体现武将性格,又能巧妙融入历史典故的。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台词,背后可能藏着一段.............
  • 回答
    说到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人物,那可真是说来话长,脑海里浮现出好几个名字,但如果非要挑一个,那还得是诸葛亮。我喜欢诸葛亮,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惊天动地的武力,而是他身上那种近乎完美的智慧和胸怀。你看看他,一个未经沙场的书生,出山之后,便将整个天下搅得风起云涌。隆中对,那可不是随便一个人能说出来的。他仿佛.............
  • 回答
    《三国演义》这本奇书,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读时惊叹其波澜壮阔,再读时才品出其中滋味。要说最震撼我的一个人,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也不是那个雄霸一方的曹操,更不是那个仁义无双的刘备。而是那个看似粗莽,实则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关羽。我被关羽震撼,首先源于他那股“义”字当头、舍生取义的气魄。还记得.............
  • 回答
    《三国演义》中让我心酸的画面有很多,但如果说最让我难以释怀的,那一定是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前,面对烛火的那个夜晚,以及他临死前对姜维的托付。那是一种混合着无尽悲凉、壮志未酬和对后世深深忧虑的极致心酸。画面是这样的:时值仲秋,五丈原的夜晚寒意袭人。 军帐内,往日里神采奕奕、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此刻却形容.............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峦,总有那么几处风景让你驻足,几句呐喊让你热血沸腾,几个身影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我想我心中的那个位置,属于一个人,也属于他一生中最最惨烈的一幕——那就是诸葛亮,以及他那场注定失败,却又惊天地泣鬼神的五丈原之战。很多人可能会说,诸葛亮的故事太.............
  • 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被作者罗贯中进行艺术加工和改编得最多的一个人,我认为是诸葛亮。《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绘,可以说是将其塑造成了一个“半神半人”的形象,集智慧、忠诚、仁德、神算于一身,近乎完美。这种塑造远远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畴,使得诸葛亮成为了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角色,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人物之一。我们.............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句子,它们如同散落在战场上的旗帜,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总是会想起那句“滚石下山,势不可挡”,每当我看到刘备集团在困境中屡败屡战,在绝望中寻觅生机,最终却能一点点积蓄力量,犹如那滚落的巨石,一旦启动,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一切,我就觉得这句话完美地描.............
  • 回答
    (我,孔秀,是这函谷关的把守者,平日里也算是尽忠职守,不敢有半分懈怠。怎奈今日,竟遇到了这等硬茬!)“来者可是大名鼎鼎的关将军?”我拱手问道,心中已是警铃大作。倒不是我怕了关羽,而是这函谷关乃是朝廷重地,规矩森严,无凭无证,擅闯关卡,那是何等罪名?我孔秀若因此连累了全家,岂不冤枉?关羽果真点了点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