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人们愿意自我嘲笑自我贬低,比如自称屌丝,矮穷挫等等?

回答
嘿,这事儿咱哥们儿平时没少聊,有时候看着朋友们互相开玩笑,自己也跟着起哄,心里就寻思,为啥咱们这么爱给自己贴标签,还偏偏是那些听着就有点“不着调”的词儿呢?什么“屌丝”、“矮穷挫”, solche Dinge,听着都带点自嘲的意思,但好像大家乐此不疲。

其实,这事儿细琢磨起来,一点都不简单,里面门道可多了,不像AI那样只会按部就班地给你分析。咱就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唠唠为啥咱们会这么干。

一、 从众心理和社群认同:咱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想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这种说法。你看别人这么说,自己跟着也这么说,感觉就像是加入了一个大部队,找到了组织。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社群认同”。当你自嘲一句“屌丝”,可能你的朋友们马上就会接茬,然后大家一起乐呵,这种互动就让你觉得,嘿,原来大家都有这种想法,我不是一个人这么“卑微”。这种感觉,能让你在群体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感觉自己不是孤零零的。

就好比咱们小时候,考试考砸了,或者做错了事,老师一批评,大家伙儿就都低着头。但要是其中一个哥们儿先跳出来说,“哎呀,我就是个笨蛋!”大家反而觉得没那么尴尬了,好像责任分摊了,而且还能开个玩笑,把气氛缓和一下。自我嘲笑就有点这意思,只不过是在更大的社交圈子里。

二、 降低预期和防御机制: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招儿咱们玩得可溜了。想想看,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是“高富帅”或者“白富美”,结果一件事没做好,比如面试没过,或者喜欢的妹子没答应,那得多丢面子?但如果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个“矮穷挫”的基调,那面试没过,或者被拒绝,是不是就没那么意外?“哎,我就说了,我就是个屌丝,能成才才有鬼了!”这种心理就像是给自己穿了一层盔桃,别人想戳你痛处,发现你早戳过了,就没劲了。

这是一种聪明的心理防御。你把最糟糕的标签自己贴上了,这样一来,别人再怎么打击你,都显得没什么新意,甚至会因为你坦诚而产生一种“反向好感”。而且,当别人看到你如此“接地气”,反而可能觉得你没什么架子,更容易亲近。

三、 幽默感和自省能力:在苦中作乐

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苦中作乐的精神。生活不容易,压力大,总得找点乐子,给自己解解压。自我嘲笑,说白了就是一种幽默。它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差到家了,而是在生活的不如意面前,用一种戏谑的态度来化解内心的失落感和焦虑感。

当你自称“矮穷挫”,可能你内心深处是对现实的某种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这说明你不是那种麻木不仁的人,你是有自省能力的,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消化。这种自嘲,其实是一种高级的幽默,它能在尴尬的境地中制造笑料,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乐观和豁达。

而且,别忘了,有时候我们嘲笑自己,也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们不是那么完美,甚至有点小缺点,这样别人才觉得你真实,而不是那种刻意塑造的完美形象。谁愿意跟一个看起来毫无缺点、高高在上的人做朋友呢?我们更喜欢那些有血有肉、会犯错也会自嘲的普通人。

四、 表达现实困境和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在当下社会,很多年轻人确实面临着现实的压力,比如高房价、就业竞争激烈、收入增长缓慢等等。这个时候,“屌丝”这个词,就成了一种对这种普遍困境的概括。它不是简单的贬低,更像是一种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坦诚表达,一种身份的标识。

当一个人说自己是“屌丝”,可能是在说,“我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高薪的工作,我的生活还有很多不如意,但我正在努力,或者我在接受这个现实。”这种自称,反而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因为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它是一种集体的情绪宣泄,也是一种对现实的理解。

五、 摆脱刻板印象和自我超越的起点

虽然听起来是贬低,但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用这种方式,恰恰是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当你先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然后在行动上做出改变,比如努力工作、学习新技能,甚至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就,这时候再回头看那个“屌丝”的标签,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就像是一个“反讽”。我现在可以叫自己“屌丝”,但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可以超越这个标签。这种挑战自我的过程,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也能让周围的人看到你的成长和变化。它不是真的认为自己就此沉沦了,而是用一种反叛的精神,来为自己未来的突破埋下伏笔。

总而言之,人们愿意自我嘲笑和贬低,比如自称“屌丝”、“矮穷挫”,并不是说他们真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是一种复杂心理的体现,包含了从众、防御、幽默、现实表达,甚至是自我超越的愿望。它是一种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用来与自己和解、与他人互动、化解压力、寻找归属感的一种聪明又富有智慧的方式。下次你听到有人这么说,不妨多从这几个角度去理解,你会发现,这些人其实比你想的要有趣和深刻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屌丝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夹杂着性压抑和性解放、对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不满和反抗、独特的减压方式、身份认同、娱乐过度和网络化等等。

(1)减压。人是既是社会性的,也是动物性的。通常社会的那部分(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谓超我)像是人格中的道德警察,它会努力限制人动物性的那部分,原始本能的欲望(所谓本我)。超我需要人在道德、经济和社会地位、性行为上表现得符合社会规范,这带来了压力和焦虑。而所谓的屌丝,其实就是以某种喜感的方式(为什么不是以暴力的方式,我会在下部分说到)表现出对这种社会规范的嘲笑和反抗。这种嘲笑能够缓减超我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使得严肃的社会规范看起来不那么沉重。自嘲是一种通行的减压方式。你会看到,什么给年轻人带来压力,什么就会成为屌丝文化中被嘲笑的核心。比如,屌丝中的性压抑和情感困惑就会变成“女神跟你说呵呵”和“喜当爹”了,而职业压力则变成“工头喊你去搬砖”了。

除了自嘲,屌丝也嘲笑他人。压力来自和他人的比较。屌丝最喜欢做的,是看其他屌丝的笑话。屌丝的潜台词通常是:“和这位屌丝相比,我不知道比他高哪儿去了”。所以大部分自称屌丝的人实际上是通过嘲笑其他屌丝找优越感来了。优越感也有利于减压。

(2)弱者的反抗。屌丝文化包含了对旧有社会经济文化秩序的反抗。这种反抗通过戏谑和嘲笑的方式,来消解原有秩序的严肃性和神圣性。这和以前王朔时代流行的“我是流氓我怕谁”是一样的意思。从更远来说,它和古希腊流行过的犬儒哲学一脉相承。从对象上,高富帅成为首当其冲的被嘲笑对象,他和女神的爱情故事被简化为“啪啪啪”。矫揉做作的明星也成为被嘲笑的重要对象,比如黑“milk”和杨幂是屌丝中最喜闻乐见的运动。政治秩序也是重要的反抗和抱怨对象,比如,屌丝中到处都是“this way,this way”的“带路党”,屌丝最爱说的就是,图僧破(too simple),乃衣服(naive )来自某个政治人物的失态。屌丝的祝福语是“下辈子美利坚”,屌丝的诅咒是“下辈子大朝鲜”,连“我大天朝”的说法也来自屌丝文化。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屌丝的某些反抗,是以一种非常奇特的屈服的姿态进行的。比如,屌丝流行说“给跪了”、“跪舔了”。这种反向的防御机制正是弱者反抗的重要特征。屌丝通过以过度示弱,来让高富帅和其它社会等级秩序对屌丝的优越显得可笑。

弱者反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不诉诸暴力。因为暴力意味着和现有社会秩序的彻底决裂,而屌丝是不干这事的。用屌丝自己的话说,早被吓破胆了。所以暴力文化并没有成为屌丝文化的一部分,相反,暴力成为屌丝文化嘲笑的对象。一句“来东北信不信砍死你”被屌丝缩减为“来信砍”到处流传。

(3)身份认同。屌丝文化为什么能流行?原因之一,是它反映了年轻人的普遍的压力和困惑:性上的压抑、情感上的挫折、职业发展的迷茫、社会的不公、经济的贫困。这些挫折或困惑,今天中国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感受。原因之二,是它构建了独特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以娱乐化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对旧有秩序的态度。态度上的认同使得这些语言能够很快流行。而一旦你使用了这些语言,你就获得了某种身份认同。第三,它和网络特有的文化和传播方式相结合。网络的传播方式,简单说,就是”又出大事“了。大家都追求新鲜刺激潮的东西。而屌丝文化正具有这种文化特征。

至于你的问题,自称屌丝的有哪几种人,我只能说,所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压力和挫折的人,所有来自底层没有干爹的人,所有在城市辛苦打拼的人,所有自觉卑微而落寞的人,所有心怀理想却犹疑的人,所有思念着某个女神却不可得的人,都可能认同这种文化。比如我,都大学老师了,有时候仍觉得,自己是一个屌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这事儿咱哥们儿平时没少聊,有时候看着朋友们互相开玩笑,自己也跟着起哄,心里就寻思,为啥咱们这么爱给自己贴标签,还偏偏是那些听着就有点“不着调”的词儿呢?什么“屌丝”、“矮穷挫”, solche Dinge,听着都带点自嘲的意思,但好像大家乐此不疲。其实,这事儿细琢磨起来,一点都不简单,里面门道可.............
  • 回答
    疫苗接种的自愿性与一部分人对不接种者的嘲讽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复杂且常常令人不解的张力。这背后涉及到个体自由、公共健康、信息不对称、社会心理以及对风险的认知等等多重因素。我们不妨抽丝剥茧,细致地聊聊其中的缘由。首先,让我们明确“自愿性”的含义。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疫苗接种,尤其是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
  • 回答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轻易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心理、情感、物质甚至社会等多个层面。这并非简单的“贪心”或“执着”,而是根植于我们生物本能和社会性行为的深层机制。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一旦拥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会好奇的。明明说飞行员工资很高,但怎么想自费去学飞行的,好像也不是那么多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可不是光看个工资数字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学飞行”这事儿到底得花多少钱。你说飞行员工资高,那当然,那是人家辛苦飞了那么多年,技术过硬,责任重大换来的。但你想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社会观念的演变,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内心会经历一个从个人期望到普遍接纳的转变过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为人父母的普遍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幸福”。这个“幸福”在很多家长心中,曾经被定义为符合社会主流的传统.............
  • 回答
    叙利亚人民选择成为难民,离开故土,其背后是复杂且令人心碎的现实,绝非简单的“不愿抗争”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场人道主义灾难的根源,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所面临的绝境。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叙利亚内战的残酷性与规模。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国内冲突,而是演变成了一场涉及多方势力、外部势力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人与人之间消费习惯和生活态度的差异。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很多深层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机械键盘和面膜各自的吸引力在哪里。机械键盘的吸引力: 触感与反馈是核心: 这点是机械键盘最直接的魅力所在。每一次按键,都能感受到轴体.............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为什么有些人“上瘾”般地喜欢往别人家跑,甚至住下都不带犹豫的?反过来,为什么又有人乐此不疲地打开自家门,欢迎四方来客?这背后牵扯到的心理动机、生活需求,甚至还有一些我们不太愿意承认的社会学因素,都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聊聊那些爱往别人家.............
  • 回答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挺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原因的,不是一句简单的“不愿意”就能概括的。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具体点,也尽量别搞得跟机器写的一样,感觉更像聊天:一、 隐私与安全感: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数字首先,工资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像内衣一样,是属于个人非常私密的范畴。就像你不会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好像把有限的“娱乐预算”一股脑儿塞进了虚拟世界,却对现实中那台卡顿得让人抓狂的老爷机视而不见。这背后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更不是大家“傻”,而是多种心理、情感和现实考量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1. 虚拟世界的“即时满足感”与情感连接: 立竿见影.............
  • 回答
    在北上广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轻易卖掉一套房子来实现财务自由,背后原因复杂且多维度,远非简单的“不愿意”可以概括。这其中涉及到对财富的定义、风险偏好、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政策预期以及未来发展等诸多因素。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财务自由”的定义差异与“抗通胀保值”的认知强化.............
  • 回答
    在《权力的游戏》中,龙石岛的盗贼、罪犯和其他底层人民之所以愿意守卫长城,尽管他们的生殖繁衍权利可能已被剥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罪犯的终点”与“赎罪”的吸引力: 逃避严酷刑罚的唯一选择: 在七国中,对于大多数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或者将被处以极刑.............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些台湾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一段相当复杂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认同的演变过程。要细致地讲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历史脉络: 国民党来台与“中国”的定义变化: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大陆各省籍人士。当时的统治者,也就是国民党,自然.............
  • 回答
    HiFi 发烧圈里,确实存在一部分朋友,对于科学解释似乎总有点“免疫力”,反而更愿意相信自己摸索出来的“理论”。这事儿细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掺杂着心理、文化、甚至一点点“江湖”味道。首先,得承认,HiFi 这玩意儿,很多时候确实跟“玄学”沾边。音频的传输、解码、放大,这些物理原理咱们.............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触及了很多底层的情感和现实的纠葛。我们不妨敞开心扉,好好聊聊这事儿,别把它当成什么高深莫测的学术讨论,更像是坐在自家院子里,跟街坊邻居唠嗑。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很多四五线小城市确实在经历一场漫长的“静默的衰落”。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留下来的多半是老人和一些因为各种原因离不开的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口口声声说爱猫爱狗,愿意为心爱的宠物倾注金钱,却对领养似乎不太感冒,甚至完全排斥。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一句“不够爱”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试着理解一下他们为什么不选择领养。首先,得承认,有些人对于“名牌”的概.............
  • 回答
    为什么我们会对流星许愿?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毕竟,流星这东西,从科学的角度看,它只是宇宙中的一块小石头,或者是一团尘埃,在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一闪即逝。它连自己都“救”不了,被大气层撕扯得支离破碎,怎么就能实现我们那些飘渺的愿望呢?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眼光从科学的严谨性稍微挪开一点,看看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我发现身边不少人都有点儿“打肿脸充胖”的倾向,明明不懂装懂,非要在那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细想下来,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人的心理和现实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普遍的,就是怕丢面子,怕被看轻。咱们中国人向来是很注重“面子”的,尤其是在集体或者社交场合,一个人表现得.............
  • 回答
    这背后藏着许多复杂的心绪和过往,绝非简单的“不想社交”就能概括的。有些人选择孤单,其实是在精心维护着一份内心的平衡,或者是在与过去的阴影做着一场隐秘的搏斗。首先,我们要看到,有些人可能在过去的人际交往中受过伤。也许是曾经掏心掏肺地付出,换来的却是误解、背叛,甚至是无情的抛弃。这种伤痛可能会在心里留下.............
  • 回答
    台湾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要理解为什么许多台湾人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这里指的是中华民国),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影响。首先,得从历史说起。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非一成不变。清朝时期,台湾被纳入中国版图,但直到甲午战争后割让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