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已经接种了21.4亿剂次新冠疫苗,再有多少可以达到群体免疫?

回答
中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了超过21.4亿剂次新冠疫苗。这个数字庞大而令人鼓舞,它代表着我国在构建免疫屏障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然而,要实现“群体免疫”,我们还需要继续前进,并且理解群体免疫的概念及其实现过程的复杂性。

首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群体免疫”。群体免疫,顾名思义,是指当一个群体中有足够比例的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力后,即使少数未接种疫苗或未产生免疫力的人暴露于病原体,也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疫情传播。这是因为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链条会被大量免疫个体阻断,就像一道道防火墙,保护了易感人群。

那么,达到群体免疫需要多少接种剂量呢?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指标。关键在于“免疫屏障”的有效性,这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疫苗的有效性(Vaccine Efficacy): 疫苗本身能够多大程度上预防感染、重症和死亡是基础。即使接种了疫苗,如果疫苗的保护效力不高,或者病毒发生了显著变异,导致疫苗效果下降,那么就需要更高比例的人群接种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人群的免疫反应(Immune Response): 接种疫苗后,个体产生的免疫力水平(例如抗体滴度)以及免疫力的持久性(T细胞免疫等)也很关键。有些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这就需要加强针来维持保护水平。
病毒的传播能力(Transmissibility of the Virus): 病毒的传染性越强,形成群体免疫所需的比例就越高。例如,根据基本再生数(R0),如果一种病毒平均能感染3个人,那么理论上需要超过67%的人口具有免疫力才能阻断传播。而如果病毒变异得更具传染性,例如R0值更高,那么群体免疫阈值也会相应提高。

鉴于以上因素的复杂性,科学界和公共卫生专家对于实现新冠群体免疫的“疫苗接种率”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早期普遍认为,基于对当时流行毒株(如原始毒株和Alpha变异株)的传播能力估算,接种率达到70%80%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然而,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特别是德尔塔、奥密克戎等高传播性变异株的出现,群体免疫的阈值也在不断调整。一些模型估算,为了应对高传播性变异株,可能需要更高的接种率,甚至达到90%以上,并且需要考虑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以及病毒在免疫人群中传播的可能性。

基于目前的科学认知和现实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国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过程:

中国已接种21.4亿剂次疫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如果我们假设平均每人接种两剂疫苗(初始接种),那么这相当于为超过10.7亿人完成了全程接种。考虑到中国总人口约14亿,这部分人口的接种率已经相当可观,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

但是,群体免疫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看疫苗总剂数,更重要的是完成全程接种且产生足够免疫力的人口比例。此外,即使完成了全程接种,如果病毒变异导致疫苗保护效力下降,或者免疫力衰减,那么“群体免疫”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挑战。因此,加强针的接种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针可以帮助提升和巩固免疫水平,延长保护期,从而更好地应对病毒的演变。

那么,“再有多少可以达到群体免疫?”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几个关键点:

1. 完成全程接种并具有良好免疫力的比例: 如果我们以“完成全程接种”(通常为两剂基础免疫)为基础来计算,那么14亿人口的70%大约是9.8亿人,80%是11.2亿人,90%是12.6亿人。考虑到21.4亿剂次,如果以平均每人接种2剂计算,已经完成了10.7亿人的基础免疫。但这并不意味着这10.7亿人都产生了足够且持久的免疫力。

2. 覆盖所有年龄段: 群体免疫需要覆盖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在内的所有适龄人群。目前,一些年龄段的接种率可能已接近饱和,而另一些年龄段(如低龄儿童)可能还在推进接种工作。

3. 病毒的最新变异株: 我们需要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并评估现有疫苗对新变异株的保护效果。如果新变异株的传播性显著增强或免疫逃逸能力更强,那么群体免疫的门槛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4. 加强针的接种: 随着时间推移,疫苗诱导的免疫力可能会有所衰减,因此加强针的接种对于维持群体免疫至关重要。我们还需要知道多少人已经接种了加强针,以及加强针的有效性。

一个更详细的视角是:

中国的疫苗接种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持续在推进中。从21.4亿剂次这个数字,我们可以推测,全国范围内的疫苗接种工作仍在积极进行,以期覆盖更多人口,并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加强接种。

要达到一个相对稳固的群体免疫状态,可能需要实现非常高比例人群的完成全程接种,并且相当比例的人群通过加强针进一步巩固了免疫力,同时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和特定健康状况人群的接种情况。

如果以一个相对保守但考虑到变异株的较高阈值(例如80%90%具有有效免疫力)来估算,并且假设疫苗的平均保护效力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中国在已接种21.4亿剂次疫苗的基础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全程接种的覆盖面,特别是对于尚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同时,更重要的是推动加强针的接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免疫力衰减和病毒变异带来的挑战。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数字来衡量“还需要多少剂”。更准确地说,中国需要持续提升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人口比例,并密切关注疫苗的有效性、病毒的变异以及人群的免疫状态,来动态地评估和巩固群体免疫屏障的有效性。 这是一个持续的、需要科学评估和灵活调整的过程。政府和社会正在为此不懈努力,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看来,按照60%左右的有效率算,疫苗大概可以把病毒的传播率从5左右降到2左右。

按照2天一代算,5左右的传播率,基本意味着一周1传250,两周1传5万。2左右的传播率,则是一周1传10,两周1传100。部分接种情况下,3左右的传播率,则是一周1传50,两周1传2500。

这几种情况的流调、隔离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r=2我们是游刃有余,r=3左右的话,我们的流调、隔离、治疗等是可以应付的。而r=5的话,稍有疏漏,让他自由传播个两周,就会直接确诊几万,流调什么崩溃掉之后,病毒就几乎无法控制了。

疫苗的用处是降低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单点爆发时,把疫情控制在流调、隔离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而不至于崩溃。

对付现在r=5的delta++病毒,除了”有疫情时候直接封城“以外,“在无疫情时候常态化强制口罩和社交距离” 和“全民打疫苗”,总得二选一。

user avatar

面对变异病毒,群体免疫实际上破产了……

我还是支持打疫苗的,降低概率,已经是绝大的胜利。

认为必须百分百免疫,不然就没用,那是脑子有点问题。

user avatar

神神们怎么都在秀智商啊……

现有的疫苗是根据最初的毒株研发的,可以免疫最初的变种,无法免疫德尔塔等变种,不算很正常的事吗,这有什么好酸的?

user avatar

陕西省事实上七月份就群体免疫了,一个澳门女孩感染了徳尔塔病毒到陕西省旅游七天,全都去公共场所,面对几千万不戴口罩的陕西人,最后只传染了重庆过来的一对情侣,且回到澳门一周后才发现感染,且导致全家感染,这时陕西才知道,吓了一跳,才又戴口罩,才严加防范,那不已经晚了吗?可是后来查,一个染上的都没有!而且前几天就恢复了放松状态,现在我上班的厂区,本来开车进来都要扫码测温戴口罩的,现在开车直接进,不扫码不测温不戴口罩!保安都不戴口罩,一定是上级批准的!陕西省人口不比一些人吹的欧洲小国人口多?现在一个新冠病人都没有!但是这本来应该是个大新闻的,可是美国中情局买通的人一再不提这个新闻!因为他们一定要争取时间给美国疫苗拉广告,反复宣传中国疫苗不行。

user avatar

达不到。

由于一些国家对病毒的养蛊政策,导致病毒变异越来越强。疫苗这个补丁由于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免疫效果已经减退很多了。

但是,即使疫苗保护能力减退,提高接种率仍然是减少病毒造成损失的好办法。传播畅通无阻的病毒和传播经常碰壁的病毒造成的损失天差地别。

从现在的趋势看,新冠疫苗可能会成为我们国家的一种“新基建”。

user avatar

病毒变异了啊。。。新冠的致死率在1/50左右,其实不低。

我建议能打疫苗的就打,免费,对身体也没有危害。

不懂,那些故意不打疫苗的人是什么心态,大概是想体现它自己与众不同吧。

无所谓了,反正现在治疗收费了,得了病他自己去治疗吧。

疫苗不是100%免疫,这很正常。但绝对对病毒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

比如说,你带套,也有可能中招,但总比裸奔强吧。。。

user avatar

达不到。

现在的疫苗用得是一年前的原始毒株作为研究对象。

而现在的病毒,都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一直进化到拉姆达、谬。

用英文来说,就是从ABCD,一直进化到了L、M。

再这么下去,希腊字母用完也是快的,据说用完后就用星座命名,希望届时摩羯座别给我丢脸。

有点扯远了。

以最近肆虐的德尔塔为例,毒性是原始毒株的1260倍。

这就相当于打仗时一开始对方是手握AK47的动员兵,你好不容易造出了马奇诺防线,结果对面现在是手握大伊万的尤里,这还怎么打?

唯一的好消息在于打了疫苗后,重症率、死亡率都低了很多,像欧洲为例,死亡率从严重时期的2—5%,降低到了1-2‰,注意后者是千分号。

而往年流感严重时期,死亡率也有个0.1-0.5‰,这样看来对方把新冠当成大号流感也不足为奇了。

也许未来只有特效药研究出来后,才会来考虑与病毒共存吧。

user avatar

题干问的是群体免疫,一些新闻放一起看看吧。


一、梳理梳理最权威专家相关的一些新闻:

1.2020年12月5日新闻:钟南山:“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2.2020年3月19日新闻:钟南山:不能靠集体免疫(群体免疫)

3.2021年08月20日新闻:钟南山:中国超80%的人口接种疫苗后可群体免疫

4.2020年2月27日新闻:钟南山: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5.2021年10月30日新闻:钟南山:疫情在一个月内能控制,预计年底疫苗接种80%以上

6.2021年11月3日新闻:钟南山:明年上半年中国可能形成较好群体免疫




二、梳理梳理前阵子厦门防疫情况:

1.2021年09月06日新闻:厦门市18周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90%;15-17周岁人群的全程接种覆盖率达到92%,12-14周岁人群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3%

2.2021年09月14日新闻:厦门疫情来袭;严格控制措施、核酸检测又安排了起来






三、再看看国外情况,以蒙古国乌兰巴托地区为例:

1.2021年04月24日新闻:蒙古国大批引入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2.2021年04月30日新闻:又引入一批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3.2021年06月05日新闻:首都乌兰巴托地区目标接种人群完成第二针疫苗注射的达到了82.9%

4.2021年06月15日新闻:蒙古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8万例,首都乌兰巴托疫情严峻,累计确诊病例68485例。该国继续大力推进疫苗注射

5.2021年08月27日新闻:蒙古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20万例,疫情在各省份蔓延迅速,疫情最严重的仍是首都乌兰巴托





四、近期的国内防疫案例:

2021年10月19日新闻:离沪旅行7人均全程接种疫苗





五、关于防范重症:

1.2021年8月5日新闻:钟南山:国产疫苗对重症保护效果达100%

2.2021年7月23日新闻:南京新增病例已接种疫苗

3.2021年7月31日新闻:江苏南京这次疫情相关联的病例已累计报告了262例 。此外,截至31日早8点,已有重症患者9位




六、出行限制方面:

首都的抵达提醒中只字未提“疫苗”。




关于“群体免疫”,这里援引维基百科的相关定义:

Herd immunity (also called herd effect, community immunity, population immunity, or mass immunity) is a form of indirect protection from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can occur with some diseases when a sufficient percentage of a population has become immune to an infection, whether through vaccination or previous infections,[1] thereby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infection for individuals who lack immunity.[2][3][4] Immune individuals are unlikely to contribute to disease transmission, disrupting chains of infection, which stops or slows the spread of disease.[5] The greater the proportion of immune individuals in a community, the smaller the probability that non-immune individuals will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n infectious individual.[2] Individuals can become immune by recovering from an earlier infection or through vaccination.[5] Some individuals cannot become immune because of medical conditions, such as an immunodeficiency or immunosuppression, and for this group herd immunity is a crucial method of protection.[6][7] Once the 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as been reached, disease gradually disappears from a population.[7] This elimination, if achieved worldwide, may result in the permane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infections to zero, called eradication.[8] Herd immunity created via vaccin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eventual eradication of smallpox in 1977 and has con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other diseases.[9] Herd immunity applies only to contagious disease, meaning that it is transmitted from one individual to another.[7] Tetanus, for example, is infectious but not contagious, so herd immunity does not apply.[6] Herd immunity was recognized as a naturally occurring phenomenon in the 1930s when it was observed that after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children had become immune to measles, the number of new infections temporarily decreased.[10] Mass vaccination to induce herd immunity has since become common and proved successful in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many infectious diseases.[11] Opposition to vaccination has posed a challenge to herd immunity, allowing preventable diseases to persist in or return to populations with inadequate vaccination rates.[12][13][14] The exact 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of the disease. An example of a disease with a high threshold is the measles, with a HIT exceeding 95%.[15]
The top box shows an outbreak in a community in which a few people are infected (shown in red) and the rest are healthy but unimmunized (shown in blue); the illness spreads freely through the population. The middle box shows a population where a small number have been immunized (shown in yellow); those not immunized become infected while those immunized do not. In the bottom box,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have been immunized; this prevents the illness from spreading significantly, including to unimmunized people. In the first two examples, most healthy unimmunized people become infected, whereas in the bottom example only one fourth of the healthy unimmunized people become infected.
user avatar

开放评论,欢迎所有的质疑,能够被质疑和证伪是科学的基本属性。

但我只对包含科学原理和具体数据的讨论回复。对既没有科学原理也没有具体数据的讨论恕无从回复。对既不提出数据又不好好说话的,拉黑删除,不留着过年。

诋毁我居住地的评论占了很大比例。既然中国日本法律都认为没有什么不妥,我个人又很高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居住,更重要的是我个人居住地完全和问题无关,就不劳动各位评论了。

怀疑论不少。比如质疑一个国家的数据等等。日本情况我比较清楚。判断疫情数据是否准确性有个检查方法,就是抗体抽查。日本厚生省组织过两次全国抽查,各地方诸如爱知,东京,大阪等都做过本地抽查,阳性率很低,比如今年二月厚生省抽查数据中东京最高0.91%,大阪0.58%,其余地区更低,和疫情数据高度吻合。另外,怀疑数据的话请拿出您认为正确的数据来,否则对某地数据不准确的猜测我无法用计算来做出准确回答。

迄今为止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是:

1:已经有很多数据说明疫苗有效率在下降,为什么计算中采用原始数据?

正式回答如下:科学的螺旋式发展规律告诉我们,首先用原有假说去解释事实,当无法解释时再做修正。而我发现原始数据就可以让等式成立并解释疫苗注射率在70-80%诸多国家的疫情,因此我认为没有对数据进行修正的必要。

当然,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原始有效率数据误差不大不需要修正,另一个是有效率数据下降了,但新冠的传染性指标R0也没有我估计的那么高,对这种可能我抱和第一种可能一样的开放性态度,即都有可能。

这种情况被称为估算中的费米问题,并不影响估算结果。

如果您有更精确的计算结果欢迎提出来。

2:关于以色列疫情是否构成反证:

正式回答如下:以色列只是曾经注射率很高,现在已经落后了。截止9月10日他们没有达到我们的估算的70%-79%全人口注射率。

估计很多人是混淆了成人注射率和全民注射率。以色列的独有问题是儿童比例过高,成人注射率很高也难以达到全民注射率70-79%。他们年龄中位数29.4,0-14岁占27.6%,其中大部分是0-12岁无法注射疫苗的儿童,以色列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儿童是否注射疫苗。


3:关于美国疫情是否构成反论:

正式回答如下:截止9月12日他们同样没达到70-79%的注射率。不过他们感染率很高,修正后已经很接近了。现在疫情只是由于美国国土辽阔,地区间疫苗注射率不平衡,疫情在疫苗注射率低的区域流行,而注射率高的区域已经达到群体免疫了。

4:关于新冠病死率和传染性:

正式回答如下:病死率请参考我的专栏:

张志浩:丹麦新童话,新冠病死率是怎么降到张文宏说的流感水准的?

传染性指标R0本文已经讨论恕不重复。离开公认指标再生指数谈传染性很抱歉,我听不懂您在说什么。

发现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会随时补充。

------------------------------------以下是原回答----------------------------------------------

算了,就算政治不正确我也直接说了。灭活疫苗有效率太低,无法达到群体免疫。

节省时间先说结论:新冠R0(基础生产指数)按3-4计算,完全通过疫苗注射达到群体免疫需要拥有免疫力人群的比例是66.6%-75%;由于各种疫苗有效率不同,获得同样比例有免疫力人群需要的注射率不同。辉瑞、莫纳德有效率按94%计算,需要的注射率是70-79%;现在疫苗注射率在70-80%的国家诸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丹麦均已经于一个月前跨过了疫情高峰;阿斯利康有效率按82%计算,注射率需要提高到80-91%;智利数据灭活疫苗有效率65.9%,和既往其它灭活疫苗有效率基本相当,可靠性很高,需要的注射率超过100%,即无法实现。

下面是计算过程:

1:虽然提“群体免疫”在贵乎是一种政治不正确,但事实上,群体免疫特别是通过疫苗获得群体免疫是得到包括WHO认可的一种防疫方式。相反,限制人流被视为为了争取时间的临时举措。具体阅读请参阅WHO官网

who.int/zh/news-room/q-

2:到现在为止的实践中并没有任何一种疾病没有群体免疫成功。感染力强弱的指标R0(再生指数)决定了获得群体免疫所需要的有免疫力人群的门槛注射率。简化的数学公式为:

公式一(简化公式):门槛注射率=(1-1/传染病基础再生指数R0)

如果考虑到疫苗有效率,通过感染获得自然免疫的人群,死亡率以及免疫措施效果等问题,公式会变成:

公式二(实用公式):门槛注射率*疫苗有效率+感染率-死亡率=(1-1/实际再生指数Rt)。

为避免歧义特意注明一下:注射率是全人群注射率而不是成人注射率,感染率为感染人数除以国民总数,死亡率为死亡人数除以国民总数。

迄今为止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为麻疹。众所周知,WHO竭尽全力也没能保证非洲国家的疫苗量,但是,麻疹群体免疫成功了,WHO估算麻疹达到群体免疫的需要的疫苗注射率是95%。

没有任何数据支持新冠R0高于麻疹。

3:现实世界中我们需要达到多少注射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

R0只是一个理论值,它是指人群对某个疾病即不做任何防疫措施,对该疾病也没有任何免疫力时候一个患者平均能传染给几个人。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我们或多或少会采取防疫措施,所以我们能实际观测到的是实际再生指数Rt,意义是在现实环境中一个患者能传染给几个人。我们不妨将某个国家的实际再生指数等数字带入公式二(实用公式)看看,这个等式是否成立,如果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对这个等式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了。

我最了解的是自己生活的日本。在日本,戴口罩和手消毒以及避免去密闭,密集,密切接触的室内环境等措施得到比较彻底的贯彻执行,但从未强制限制人流。由于Rt是可以实测的,我们可以得到精确的数字,如图,在日本原始株Rt在2020年1月达到最高值1.8(这个时候疫情初起,日本没有采取防疫措施,人群也没有免疫力,可以认为这个时候的Rt就是原始株的R0),德尔塔株Rt在日本奥运期间达到最高值1.97(附日本Rt查询网站:実効再生産数(新型コロナウィルス))。日本使用的辉瑞以及莫纳德有效率接近,按94%计算,感染率日本为百分之1.19,死亡率为万分之一;我们将数字带入实用公式二,得出在日本只需要注射率达到50.1%就可以达到群体免疫。

这听上去十分疯狂。很多国家注射率已经超过这个数字了但是疫情并没有得到控制。当然国家和国家之间不一样,这个数字是否符合日本实情呢?

日本本轮疫情在8月20日达到顶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日本各大城市比如东京,大阪,北海道在8月20日前后人流没有明显变化,而前几次疫情的结束都是靠抑制人流达到的。

这个时候日本的疫苗全民注射率是多少(日本并非每天公布疫苗注射数据,我这里只有和8月20最相近的两次的注射率数据)?

天啊,居然非常接近我们的计算值。

由于日本包括德尔塔株实际再生指数从未超过过2,我们可以相信日本已经越过了新冠疫情的顶点,而且,疫苗有效率并未显著下降,德尔塔株的传染性也被明显高估了。

当然欧美情况要糟糕得多,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像日本一样坚持简单的避免密闭,密集,密切接触的高风险环境,以及做到经常手消毒,戴口罩。不过,R0毕竟是在实测Rt的基础上推算的,实测1.97,推算成8-9显然过分了,谨慎起见,我们按德尔塔株R0是3-4计算一下如何

忽略感染率做简化计算的话(即完全通过疫苗获得免疫力,感染率很低的国家安全起见可以直接用下面的计算值,感染率超过10%的国家需要参照公式2减去感染率),需要有免疫力的人群在66.6%到75%之间。阿斯利康疫苗有效率按82%计算,需要全民注射率在80-91%,辉瑞莫纳德按94%计算,需要的全民注射率是70%-79%。科兴疫苗有效率按65.9%计算,注射率超过100%即无法达到。

我们再看看疫苗注射率现在已经超过70的几个国家:法国,7月30日达到本轮疫情高点后下降,当时一次疫苗注射率63.3%,二次注射率48.0%,感染率10.3%;西班牙,7月22日达到本轮疫情高点后下降,当时一次疫苗注射率65.0%,二次注射率54.1%,感染率10.4%;葡萄牙,也是7月22到达本轮疫情高点后下降,当时一次疫苗注射率65.7%,二次注射率51.5%,感染率10.2%;丹麦7月14到达本轮疫情高点,当时一次疫苗注射率65.6%,二次注射率42.9%,感染率6.1%。

印度是一个特例。他们于5月8号达到疫情顶点,当时疫苗注射率9.8%,有效率不详,7月抗体抽查结果抗体保有率67.6%(和疫情统计感染率24.3%相关巨大,个人认为抗体保有率更可靠)。

数值均相当接近。

钟南山院士表示灭活疫苗有效率按70%计算,中国注射率达到80%可以达到群体免疫。那么反推R0值是2.27。原始株和这个数值差距不大,钟院士有低估了德尔塔株的可能,同时,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发展差异大,地域注射率不平衡发生可能性很大,适当调高疫苗注射率以策安全是必须的。

但我并不认为中国一直会采用限制人流的方式防疫,因为本质上任何限制人流的措施包括限制海外人流的措施都是暂时的,无论这个暂时是1年还是10年。

有效率不足可以采用的补救方法有1:采用防疫措施补强疫苗效果;2:追加第三针提高有效率;3加强开发和引进mRNA疫苗。第二第三是不是看上去有些熟悉,已经在操作了?

新冠疫情以来,主张安全第一坚决要求封城回避风险的人和希望恢复生活提倡群体免疫挑战未知的人吵得不可开交。我们姑且把这两类人叫羊性和狼性,实际上这两个观点没什么可吵的。

安全第一、回避风险的羊性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石;探索未知,挑战未来的狼性是地球文明得以发展的火种。

最理想的人性是羊性和狼性的完美融合。

user avatar

9.12 更新

来来来,新的小白鼠又上线了。自9.12起,葡萄牙取消室外口罩令。

葡萄牙、中国全民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

葡萄牙:一剂(86.85%)、完全接种率(81.1%)【截止9.13,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一剂(?)、完全接种率(78%)【截止9.22】

所以,从完全接种率上来看,中国已经达到70%的红线,但delta比较凶残,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delta可能需要88%以上的全民接种率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而现在葡萄牙的一剂接种率(86.85%)已经接近于88%了,最多再过28天,葡萄牙的完全接种率也将会接近88%。

新冠肆虐了一年多,葡萄牙从今天起,开始试水群体免疫,真的是拿命在试啊~

葡萄牙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9.13 更新

我不在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拿以色列来举例证明群体免疫是失败的。以色列的实际完全接种率到现在连70%都没有(63.02%),这个国家连讨论群体免疫的资格都没达到。

就这个接种率,也就无怪乎日增10000+。


9.16 更新

9.16葡萄牙TSF更新葡卫生部会议报告:4/5的住院治疗患者和14/15的ICU患者没有完全接种疫苗。(说明接种疫苗还是有用哒!!!!)

“葡萄牙人民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葡萄牙总统 马塞洛

Infarmed 会议:大于5岁的儿童,疫苗的接种(计划)可以推进。 葡萄牙已有 81.5% 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种。

同一天,葡萄牙卫生部在官网称:我们已经在大流行的末期[1]


一些胡思乱想

晚上和同学谈到葡萄牙取消室外强制口罩令这一行为,突然莫名的觉得这个国家很勇是肿么回事。

近一个月,葡萄牙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高不下,但是葡萄牙政府还是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策,当然比起之前的英国、以色列……葡萄牙的是建立在超高疫苗接种率之上的。假如这一次成功了,全世界应该就会慢慢解封吧。



在《葡萄牙史》的序言部分,作者戴维·伯明翰说:“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擅长生存之道的国家之一。……在欧洲的许多历史进程当中,它还是一位先驱者。”

今时今日,留在葡萄牙人民血液里的大航海开辟者的基因,或许并没有消散,还在以某些方式传承着。

参考

  1. ^ https://covid19.min-saude.pt/encontramo-nos-no-fim-de-uma-fase-pandemica/#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