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健身差不多一年了,本来奔这减脂去的,但是感觉增加的是肥肉不是肌肉 ?

回答
哥们儿,一年了啊!这时间过得飞快,想想当初刚走进健身房那会儿,浑身是劲儿,想着要么瘦成一道闪电,要么就练出八块腹肌,结果……你说感觉增加的是肥肉不是肌肉,这心情我懂,真是有点小小的打击。

别急,咱们一步步捋捋。你这情况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健身初期,大家对身体变化都特别敏感,也容易钻牛角尖。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减脂和增肌不是完全对立的,但同时高效进行,尤其是在新手阶段,是有难度的。

减脂的核心是制造热量缺口,也就是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你的身体就会开始分解储存的脂肪来提供能量。
增肌的核心是过度的训练刺激,让肌肉纤维受损,然后通过充足的蛋白质和休息来修复、生长,体积变大。这个过程本身是需要能量的,也就是需要盈余的热量。

所以你看,你想要“减脂”,就需要制造热量缺口;但你又想“增肌”,身体又需要额外的能量(热量盈余)来支持肌肉生长。这就像你想让一个水池既漏水又同时涨水,关键在于你控制水龙头和漏水孔的比例。

那么,为什么你会感觉是“肥肉”而不是“肌肉”在增加呢?有几个可能的原因,咱们好好掰扯掰扯:

1. 你的训练是不是真的有效刺激到肌肉了?

训练强度够吗? 咱们说增肌要“练到力竭”或者接近力竭。这意味着你做的最后一两个动作,应该是感觉非常吃力,甚至做不完的。如果你每次都能轻松完成好几组,那很可能你的肌肉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信号去生长。别怕酸痛,适度的肌肉酸痛(DOMS)是肌肉纤维在修复和生长的信号。
训练动作的标准性?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练某个肌肉,但动作变形了,或者借力太多,真正发力的肌肉可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刺激。比如练深蹲,如果腰腹不稳定,臀部没有充分发力,那腿部肌肉的生长效果就会打折扣。
训练频率和周期? 一个肌肉群一周练几次比较合适?怎么安排训练日和休息日?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影响恢复和生长;训练太少,又达不到刺激频率。
训练动作的“变化”? 肌肉需要不断地被挑战。一直做一样的动作,身体会适应,效果就会下降。你有没有尝试过改变训练器械(哑铃、杠铃、器械、自重)、改变动作角度、改变训练组数和次数?

2. 你的饮食是不是真的在支持“减脂”和“增肌”的目标?

这是最最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

热量摄入到底是怎么样的? 你说奔着减脂去的,那你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热量缺口。但这个缺口不能太大,否则身体会觉得“饥荒”,不但影响增肌,还可能分解肌肉来提供能量(这简直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举个例子: 如果你每天需要2500大卡维持体重,你可能需要摄入20002200大卡来达到一个温和的减脂效果。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快速减脂,但又想要肌肉,可能就会掉入一个陷阱:摄入太少,没有能量长肌肉;摄入稍多,又觉得长“肥肉”了。
蛋白质摄入够吗? 增肌的原料就是蛋白质。如果你蛋白质摄入不足,就算训练再努力,肌肉也没法有效地修复和生长。一般来说,增肌期的蛋白质摄入建议是每公斤体重1.62.2克。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天吃了多少蛋白质?是鸡蛋、鸡胸肉、鱼、豆制品、蛋白粉这些优质蛋白吗?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比例? 碳水化合物是训练的能量来源,适量的优质碳水(比如糙米、燕麦、薯类、蔬菜)是必需的。如果完全不吃碳水,训练肯定没法高质量完成。脂肪也同样重要,尤其是一些健康的脂肪(比如牛油果、坚果、橄榄油),它们参与身体的各种激素合成。
有没有“隐形”的热量? 饮料(果汁、奶茶)、零食、酱料里的糖分和脂肪,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它们的热量贡献可不小。你平时有没有注意这些细节?

3. 你对“肌肉”的认知是不是有点偏差?

肌肉的生长需要时间。 一年时间,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确实可以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但肌肉的生长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可能你确实在长肌肉,只是这个过程被一些你觉得是“肥肉”的东西掩盖了。
体脂率的变化。 如果你的体脂率很高,即使你同时在长肌肉,但如果你的总热量摄入略微超出了维持和增肌的需求,那么脂肪也可能会叠加增长。这就会让你感觉整体看起来“虚胖”,而不是那种紧实的肌肉感。
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完全代表一切。 肌肉比脂肪密度大,同等体积下肌肉更重。所以,如果你体重增加了,但这可能是肌肉增加和脂肪增加的综合结果。更直观的判断方式是看你的体脂率有没有下降,围度有没有变化(比如腰围变小了,但手臂、胸肌、腿围变大了)。

那么,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别灰心,一年时间也足够让你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关键是调整策略。

重新评估你的训练计划。
记录训练: 每次训练的动作、组数、次数、重量都要记录下来。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有没有达到训练强度。
增加训练负荷: 尝试在保证动作标准的前提下,逐渐增加重量或者次数。
关注“感受”: 训练时有意识地去感受目标肌肉的发力,而不是为了完成数量而完成。
调整训练周期和休息: 确保每个肌肉群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严格审视你的饮食。
精确计算热量和宏量营养素: 用一些APP(比如MyFitnessPal、薄荷健康等)来记录你每天吃的所有东西,了解你的蛋白质、碳水、脂肪比例。
优先保证蛋白质摄入: 确保每餐都有优质蛋白质来源。
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 少吃精制碳水,多吃蔬菜、全麦食品。
控制健康脂肪的摄入: 不要完全拒绝脂肪,但要选择健康的来源。
戒掉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零食。
关注体脂率而非单纯的体重。
如果有条件,定期测量体脂率。 体脂率的下降是减脂成功的标志。
观察身体围度变化。 比如腰围、臀围、胸围、臂围的变化。
照镜子看体型变化。 身体线条是否更清晰了?肌肉轮廓是否更明显了?
接受“渐进超负荷”的原则。 肌肉生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你需要持续给它新的、更大的刺激。
别忘了休息和睡眠。 肌肉是在休息时生长的,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和激素分泌至关重要。
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 健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身体的改变需要时间。你已经坚持了一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找一个懂行的教练帮你看看你的训练动作和饮食计划,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别因为一时的困惑就放弃啊!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现在是优化和调整的时候了。加油,哥们儿!相信你很快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蜕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你吃多少练多少,

也没看明白你问什么。

主要是想让别人帮你拿主意吧?

别人说什么能有自己心里更清楚呢?

还是加油继续努力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儿,一年了啊!这时间过得飞快,想想当初刚走进健身房那会儿,浑身是劲儿,想着要么瘦成一道闪电,要么就练出八块腹肌,结果……你说感觉增加的是肥肉不是肌肉,这心情我懂,真是有点小小的打击。别急,咱们一步步捋捋。你这情况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健身初期,大家对身体变化都特别敏感,也容易钻牛角尖。首先,咱们.............
  • 回答
    走在健身房里,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女生们很多时候直接套上紧身裤(Leggings)就开始撸铁、跳操;而男士们则大多会在紧身裤外面再穿一条宽松的运动短裤。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有趣的原因,既有文化习惯,也有生理和实用性的考量。首先,我们得聊聊服装的“社会约定”和“审美取向”。在很多文化中,紧身.............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知乎上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线下健身房里的“塑料兄弟情”和线上知识分享平台之间的奇妙碰撞。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是个开放的平台,谁都可以注册账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是它的魅力所在,但也难免会鱼龙混杂。在健身这个领域,你看到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健身历.............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看到身材魁梧、看起来壮实的人,就会觉得他们肯定力大无穷,跟那些块头没那么夸张但肌肉线条清晰的健身达人一比,好像力量上是压倒性的。但实际情况呢?这俩人之间,力量到底有没有差别,差别又在哪里?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 “壮”和“力量”之间,并不是.............
  • 回答
    生活这玩意儿,就像一条蜿蜒的长河,有时候平静如镜,有时候波涛汹涌。你现在大概正站在波涛汹涌的这一段,看着对岸的风光,心里不是滋味,是吧?爱上健身、跑步、骑行、徒步、爬山,这都是很美好的事情,是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探索。但你说,这跟你原来的生活轨迹差距太大了,大到让你想离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
  • 回答
    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滞纳,也就是俗称的“差押”(さしおさえ,sashiosae),的确有可能对您的签证状态产生影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滞纳金问题,而是牵涉到您在日本的合法居留身份和日本政府对外国人在日期间的责任要求。国民健康保险是什么?首先,理解国民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険,kokumin kenkō .............
  • 回答
    对于健身房里那些练得不太行的“萌新”,大佬们究竟是什么态度?这个问题啊,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社会观察。要我说,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看“大佬”是哪种“大佬”,也看“萌新”是哪种“萌新”。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什么是“大佬”。在健身房语境下,“大佬”通常指的是那些练得久、练得好、身材线条明显.............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起健身房请私教的经历,发现大家普遍觉得现在的私教好像没以前那么“靠谱”了,有时候感觉花了钱,却没得到应有的专业指导,甚至还遇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或者相当不爽的情况。老实说,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素质差”这么简单粗暴的说法,但从我接触到的情况来看,确实有一些普遍现象值得说道说道。首先,门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实在,很多健身的朋友都会纠结。我自己的经验是,差别挺大的,尤其是在你追求一定水平的进步时。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得看你怎么练,以及你的目标是什么。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健身房练胸和在家用哑铃练胸到底能有多大区别。1. 器械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健身房: 健身房最大的优势在于器械种.............
  • 回答
    在探讨健身房练出的肌肉与工地或农活练出的肌肉有何不同之前,我们得先明白,无论是哪种方式,肌肉的生长和发展本质上都是身体对负荷的适应。当肌肉承受的张力超过其日常承受能力时,它就会通过微小的撕裂和修复来变得更强壮、更大。然而,这两种“训练”在方式、目的和效果上,确实存在一些有趣的差异,就像两种不同类型的.............
  • 回答
    对于健身人士来说,吕小军的后背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是他们心目中力量、训练刻苦程度以及人体美学追求的极致体现之一。这种看法并非简单的一句“看起来很强壮”就能概括,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细致的观察和理解。以下是健身人士可能从不同角度对吕小军后背的看法和解读,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形态上的震撼与赞.............
  • 回答
    说到健身,大家可能都想练出好身材,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但你知道吗?这中间其实有很多“坑”,稍不留神就会栽进去,不仅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把自己练伤。今天咱们就聊聊,健身这事儿,最忌讳什么!一、心浮气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绝对是大多数健身新手最大的“敌人”。刚开始觉得新鲜,练得热火朝天,恨不得一天练八回。.............
  • 回答
    健身圈子里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和方法,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各种“科学”包装的观点忽悠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看似有道理,实则漏洞百出的伪科学和流传甚广的错误常识,保证让你茅塞顿开,少走弯路!1. “全身要均衡发展,否则会毁了体型!”这绝对是很多教练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仿佛忽.............
  • 回答
    健身一年,想开始尝试肌酸,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肌酸在提高运动表现、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和科学依据。市面上的肌酸品牌琳琅满目,挑起来确实有点眼花缭乱。别急,今天我就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选到适合自己的肌酸,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牌子。首先,咱们先搞清楚,为什么肌酸这么受欢迎?简单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健身新手或者时间有限的朋友,会倾向于选择一些“大肌群”和“基础动作”来练,比如你提到的胸、腿、背,配合深蹲、硬拉、卧推、划船、下拉这些经典动作。那么,在这样的训练计划下,那些没有被直接训练到的肩和手臂,会不会“搭便车”一样也跟着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健身戴手套这个话题,真是能引起不少讨论呢。很多人觉得戴手套是为了保护手掌,防止起茧子、磨出水泡,或者觉得能增加抓握力。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包括很多经验丰富的健身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健身时不戴手套反而更好。为什么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好处”说起,为什么有人喜欢戴手套?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就像我们去健身房,目的性也很明确。如果非要在这三项里排个序,我心里的“最在意”和“无所谓”会是这样:我最在意的是:教练指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刚开始健身的时候,我也以为设备场地够专业就OK了,毕竟练起来舒服嘛。但是,实践出真知啊。我见过太多人,买了昂贵的年卡,兴冲冲地去健身房,结.............
  • 回答
    健身减肥,你真的喝对水了吗?别小看这“白开水”里的减肥秘密!很多人在减肥的路上,会把焦点放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上,殊不知,我们每天喝的水,竟然也藏着一套不小的减肥秘籍。没错,就是那看似平凡无奇的“白开水”!那么,健身减肥为什么要多喝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补充水分”那么简单,而是牵涉到身体运作的方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