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我要把中药打进血管里。”
西医:“中药的什么成分?”
小明:“蒸馏出来的所有成分。”
西医:“傻逼。”
小明:“中医,他们西医看不起中医。”
中医:“怎么了?”
小明:“我只是要把中药打进血管里,他就……”
中医:“等等,你要把中药咋的?”
小明:“打进血管里啊。”
中医:“傻逼。”
青蒿素的研究就是高层希望从传统中医验方里找找有没有能用于治疟疾的。
然后试了上千个验方,能用的最后只有一个……
不要说民间的蒙古大夫了,就是说传统中医几千年的名医们开出来的方子,有效率只有不到0.1%。
“我给您开个方子,有99.9%的机率没卵用……”
“滚!”
任何试图模糊概念的边界来搅浑水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反对中药注射液,并不是因为这个药叫“中药”,而是因为这一类药不符合现代医学的风险收益原则。任何药物是否应该被推广,最后都要归结到一点,就是风险收益,而不是这个药叫什么或者由什么物质组成。而风险收益评价最终只能来自于严谨的临床试验,而不是靠嘴皮子、垃圾中文灌水小破文章、几本破古书、或者以前中国水利局CFDA批准来决定。夸张的说,就是马路上抓一把灰尘,如果能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对某种病有可靠的风险收益比,那也没什么关系。可是把每一个古人或者现代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所谓的“药”都拿来做临床试验显然是不经济也不理性的,所以就必须有更经济的方法来把那些显然不符合风险收益原则的“药物”剔除掉,这就是药物机理研究、动物实验、以及药物本身性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研究。通过了这每一项,最后通过严谨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收益大于风险的药物,就是符合现代医学原则的药物,我们称之为现代药物,这就是为什么青蒿素可以被使用。而在之前提到的其中任何一个步骤挂了的药物,就不应该被推广,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中药和中医治疗手段都不应该作为主流治疗方案使用。中药注射液由于各种因素,包括机理不明确,品质不稳定,疗效不确切,容易引起各种高风险不良反应,其风险远远大于收益,早就应该被禁止使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