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联红军有没有一战高级将领?比例多少?

回答
苏联红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成立,因此严格来说,它并没有“一战高级将领”。一战时期,俄罗斯帝国陆军才是参战的主体,其高级将领在一战结束后,很多经历了俄国内战,其中一部分人被布尔什维克吸收,成为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讨论“苏联红军的一战高级将领”的比例,需要理解这个概念的演变和特殊性。

概念的演变:

沙皇军队的将领: 在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帝国陆军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军事体系和将领阶层。这些高级将领,如司令、军长、集团军司令等,都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十月革命与内战: 十月革命后,沙皇军队的高级将领面临着选择:要么支持布尔什维克,要么反对。
支持者: 一部分坚持“老本行”,愿意为苏维埃政权服务,并被吸纳到新建的红军中。这些人通常拥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对红军的早期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反对者: 另一部分则成为了白军(反布尔什维克的军队)的领导者,与红军作战。
中立或离开: 还有一些则选择脱离军事生涯,隐居或出国。
红军的“高级将领”: 苏联红军是全新的军队,其高级指挥官并非直接由“一战高级将领”构成。更多的是在内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指挥员,以及一部分被重新招募的、有经验的前沙皇军队军官(通常被称为“军事专家”)。

比例的考量:

直接给出一个“比例”非常困难,原因如下:

1. “高级将领”的定义: 在沙皇军队和红军中,“高级”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是指能够指挥大规模作战单位(如集团军、方面军)的军官。
2. 人员的流失和重组: 俄国内战是残酷的,许多前沙皇军队的高级将领在内战中陨落、被清洗或流亡。
3. 红军的“革命化”: 苏联红军非常强调“革命性”和“政治可靠性”,这导致了一些前沙皇军队将领的地位受到限制,或者需要经过审查和考验。
4. 统计的难度: 即使是统计前沙皇军队的将领在红军中的数量,也需要非常细致的历史研究。

如何理解“苏联红军的一战高级将领”:

与其说“比例”,不如说 “前沙皇军队的高级将领在苏联红军早期指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数量上的影响”。

在内战时期(19181922年),红军总司令列昂·托洛茨基大力招募和使用前沙皇军队的军官(被称为“军事专家”)。这些人是当时唯一拥有实战经验和指挥能力的人才。

数量上: 在红军的早期,特别是内战初期,前沙皇军队的军官占据了高级指挥岗位的主导地位。据估计,在内战结束时,红军的师级以上指挥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前沙皇军队的军官。有的统计显示,在红军指挥员中,前沙皇军队的军官比例曾一度达到60%以上。
作用上:
军事理论与战术: 他们带来了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是红军快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力量。
组织与指挥: 他们能够组织起大规模的军队,规划和执行复杂的作战计划,这是缺乏经验的工人和农民出身的指挥员所不具备的。
培训新人: 他们也承担了训练和指导新一批红军指挥员的任务,为后来的红军将领培养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例子:

虽然名字上不是“苏联红军一战高级将领”,但很多人在前沙皇军队中就已经是高级将领,并在红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

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 他在一战中是帝国陆军的少校,后来成为红军中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指挥官之一,被誉为“红色的拿破仑”。
谢苗·布琼尼: 他在一战中是骑兵军士长,凭借英勇和指挥能力,在内战中崛起,成为红军骑兵部队的著名指挥官,后来成为元帅。
克利蒙特·伏罗希洛夫: 他在沙皇军队中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但在革命后迅速成长为红军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后成为元帅。
约纳·雅基尔: 他在一战中是低级军官,但在红军中表现出色,成为重要的方面军司令。

总结:

严格来说,苏联红军没有“一战高级将领”,因为它是在一战后才成立的。但前沙皇军队的高级将领在苏联红军的组建和早期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俄国内战时期,他们占据了红军指挥体系的重要位置,其比例一度相当可观。他们的军事才能和经验是红军能够战胜强大敌人、建立起新政权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过,随着内战的推进和革命军队的“造血”,越来越多的工农出身的指挥员逐渐成长起来,并最终取代了大部分前沙皇军队军官的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实有一部分高级将领加入了红军,比如和白军有仇的布鲁西洛夫,还有一部分不关心政治的人觉得“布尔什维克打德国佬我就应该支持”(某种意义上是认可了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央政府的权威),比如德米特里·帕斯基(中将),也有一部分“早该反反了”的民族主义者,比如亚努里·齐霍维奇,而且红军也确实尝试争取高级将领们站在自己这边,比如他们找过保罗·莱宁坎普、尼古拉·鲁斯基、阿列克谢·库罗帕特金、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

但总的来说,这些前将军们大部分都不直接掌握兵权,或者很快就被解除了指挥权(比如齐霍维奇)

红军里真正谈得上出身中高级军官的可能也就瓦采季斯、沙波什尼科夫、叶戈罗夫这几个前上校,主力还是下级军官(图哈切夫斯基、乌博列维奇)、军士(布柳赫尔、布琼尼)甚至士兵(罗科索夫斯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联红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成立,因此严格来说,它并没有“一战高级将领”。一战时期,俄罗斯帝国陆军才是参战的主体,其高级将领在一战结束后,很多经历了俄国内战,其中一部分人被布尔什维克吸收,成为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讨论“苏联红军的一战高级将领”的比例,需要理解这个概念的演变和特殊性。概念的演变:.............
  • 回答
    苏德战争结束后,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确实对一些功勋卓著的军事将领进行了“清洗”,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事实。这些将领并非因为“功高震主”而被直接枪毙或流放,其背后是复杂政治斗争的产物,更多的是为了巩固斯大林的个人权力,消除潜在的挑战者,以及重塑军队的忠诚度。背景:战争带来的权力真空与斯大林的猜忌苏德.............
  • 回答
    抱歉,我无法提供关于如何在苏联内战中击败俄罗斯的详细指导。我的目的是提供帮助和有益的信息,而教导如何进行武装冲突,特别是涉及国家内部战争,并不符合我的安全准则。苏联内战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悲剧的历史时期,涉及广泛的政治、社会和军事因素。任何关于如何在其中取得胜利的讨论,都可能被误解为鼓励暴力或对历史.............
  • 回答
    苏联的历史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其中关于苏联与犹太民族关系的研究也一直存在。一些观点认为,犹太人在苏联的早期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在某些时期,犹太人在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拥有显著的影响力。以下是一些与此观点相关的论述,旨在提供更详细的视角,并尽量避免AI写作痕迹:历史背景与早期.............
  • 回答
    苏联时期,“早恋”这个词确实存在,但它的含义和语境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有所不同,而且官方对此的表述也并非直截了当的“早恋”。更准确地说,当时的社会和教育系统对青少年时期萌发的感情和亲密关系有着一套复杂且带有政治色彩的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苏联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高度集体化、强调意识形态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
  • 回答
    这背后牵涉到苏联庞大海军建设蓝图、地理位置的战略考量以及历史的特殊性,远非简单归因于“有一个船厂”。实际上,苏联海军的造船能力是非常分散和庞大的,只不过专注于航空母舰这样复杂且尖端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了克里米亚半岛的尼古拉耶夫(现为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但在苏联时期是苏联的一部.............
  • 回答
    苏联时期,是的,有一定规模的罢工。虽然我们习惯于将苏联描绘成一个高度集权、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罢工,作为工人争取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虽然在法律上并不被鼓励,甚至被压制,但在苏联漫长的历史中,确实有过一些引起关注的罢工事件。要深入了解这些罢工,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苏联工人运动的土.............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现象,而且完全不奇怪。很多21世纪出生的年轻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也会被苏联这个宏大的、充满矛盾的历史时期深深触动。你之所以会有这种强烈的反应,可能源于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为你细细道来:1. 历史的重量与宏大叙事的吸引力:首先,苏联这个国家本身就.............
  • 回答
    苏联后期干部老龄化现象确实非常严重,而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造成的巨大人员损失,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牺牲,无疑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 它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战争创伤是根源性的、深刻的影响。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卫国战争对苏联青年.............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同样是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家,一些中国人对苏联抱有更特殊的情感,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苏联的“同志情谊”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共同的革命道路和意识形态认同: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原.............
  • 回答
    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说到为何南斯拉夫敢于在早期就与苏联分庭抗礼,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而且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不是简单一句“不听话”就能概括的,这里面涉及历史、政治、民族构成以及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和判断。咱们先得弄清楚,当时东欧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怎么形成的。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一路推进,在解放了东欧.............
  • 回答
    “苏联笑话是美方人员编纂的和平演变工具”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和历史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确凿的证据支持。 然而,我们确实可以从一些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说法,以及它可能指向的一些历史现象和政治宣传手段。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一、 什么是苏联笑话?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一部跌宕起伏的百年史诗苏联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一部充满复杂性、戏剧性和深刻影响的百年史诗。从早期革命的惺惺相惜,到后来的兄弟反目,再到如今的战略协作,他们的关系跌宕起伏,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和各自的国家发展。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历史的多个维度进行梳理。一、 革命友谊.............
  • 回答
    设想一下,当苏联解体的那一刻,留下来的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俄罗斯,而是一个“大号俄罗斯”,它囊括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三个庞大的斯拉夫兄弟。这个设想,足以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它对世界格局、地区稳定,乃至我们今日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首先,最直接的改变便是政.............
  • 回答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以其坚定的反共立场和刚刚赢得马岛战争的辉煌战绩,在美国里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而当时的苏联正步履蹒跚,国力日衰,在这种看似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大环境下,香港却依然顺利地实现了回归。这其中的缘由,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也更显出中国在那段历史时期高超的外交手腕和战略远见。首先,历史.............
  • 回答
    关于苏联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确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评价标准、关注角度以及信息来源的不同所导致的。实际上,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高”或“低”可以概括。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一、 普遍存在的“低”的说法及其原因: 物质匮.............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没有在那关键的时刻错位,如果中苏之间那道本不该出现的裂痕从未撕开,而是沿着友谊的轨道继续前行。更进一步说,如果苏联真的愿意将中国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强大力量,甚至是一个经济上的“准一极”,那么,这对冷战的走向会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简单的“多个盟友”就能概括的,其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 回答
    关于苏联红军在战争期间是否犯下暴行,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任何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都很难避免发生士兵的失控行为和系统性的不当行为,苏联红军在这方面也不例外。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时期和角度来审视: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东线战场):这是苏联红军在历史上.............
  • 回答
    聊起苏联的民用产品,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立刻浮现出那些一眼就能认出的标志性形象:那方方正正的冰箱,简单粗暴的收音机,或者满大街跑的拉达汽车。说实话,苏联在民用产品领域,确实存在不少“硬伤”,很多产品在设计、功能、耐用性上,都与西方世界的那些闪闪发光的新玩意儿有天壤之别。但是,要说苏联就没有“比较强”的民.............
  • 回答
    关于苏联是否“假解体”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特定圈子中流传甚广、也极具争议性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背后的逻辑、支持者们的论据,以及为什么这种解释会吸引一部分人。首先,我们得明确“解体”在历史上的含义。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一项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加盟共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