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卫国战争毫无关系,只是单纯的勃列日涅夫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拉拢官心的手段导致的后果而已。
赫鲁晓夫改革虽然总体上很糟糕,但是有一条举措在今天看来倒是很进步的,那就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建立了固定的干部更新机制。赫鲁晓夫时期规定了党组织定期选举和更新成员,苏共中央委员每次选举至少更新四分之一,加盟共和国级别党委每次至少更新三分之一。加盟共和国级别党中央领导机关4年一届,州、市、区委领导机关2年一届,连任不得超过3届。如果超过年限还想继续担任,必须在选举时得到超过3/4的选票。这是打破领导任职终身制的先河,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首创。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防止权利过分集中,利于培养新生力量,实现新老干部交替,淘汰几十年还在领导岗位上“失去了创造性办事能力”的人。这无疑是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上的进步。当然同时也得罪了一大票喜欢特权的官僚。勃列日涅夫通过一种和平的政变搞掉了赫鲁晓夫,大快官心,为了获得官僚阶层的支持,他就搞了领导任职终身制,保证了这一代支持他统治的官僚阶层不会被更替,同时建立了系统的与职务高低相匹配的特权享受机制,保证了那一代官僚可以享受到死而不担心因为下台、退休后被清算。苏联后期干部老龄化的真相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因为干部不再更新了嘛。这对于勃列日涅夫集团及其那一代苏联官僚来说,是成功的,是双赢的,它即保证了勃列日涅夫的专制统治的稳定也保证了那一代官僚的富贵,当然,代价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消失、腐败专制、以及苏联的未来。
苏联80年代的干部老龄化和卫国战争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和勃烈日列夫有关系。
他在以政变的方式搞下赫鲁晓夫后,为了安抚被赫鲁晓夫的“新思路”政策“伤害”(也就是任期有限,到点让位)的干部们,取消了干部的任期限制以及更重要的定期考核考察制度。这就导致正常的官员流动几乎停止,大量官员既不退休,更不让位,使苏联政府出现“暮气”,间接为80年代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奠定了基础。
而且人才选拔并没有必须的规定必须是10年一代,如果真有被认为是优秀人才,跨级选拔并不是不可能的,比如叶利钦就任命了26岁的政府总理~```
但即使这样,苏联政府中央的平均年龄并不算不可接受:
比如契尔年科死时74岁、安德罗波夫死时76岁,对比下现在美国两个总统候选人,一个74岁一个78岁,还有一个80岁的众议院议长来说,苏联中央政府的年龄问题真不是问题~
最后我再说一次,干部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上级干部有意识的放权、鼓励、使用,而不是放在那里等待年轻一代自己悟道的。所以干部梯队的成形与干部培养/接班机制有很大关系,与年龄层没有太大联系。苏联的问题就在于勃烈日列夫的政策掐死了正常的干部培养机制,由于大量权力掌握在老干部手中,整个高层干部流动基本停止,新生代干部干到中层就得不到更多的锻炼和使用,自然在需要顶替老干部的时候就暴露出各种问题。
苏联高级干部层的老化和卫国战争的损失没有直接联系。
1918年出生的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政治局委员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1958年就做到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格勃主席),然后他和他的共青团系都被勃列日涅夫搞下去了。这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半毛钱关系?
苏联二战后一系列施政混乱主要原因都是推出来的领袖根本不是深孚众望之人,以至于地方实力派逐步坐大。斯大林元帅若是在二战结束后就把朱可夫元帅立为继承人,至于让赫鲁晓夫这样的色厉内荏之徒窃据大位?阔日杜布元帅1920年出生,不比勃列日涅夫更适合做下一代领导人?
个人认为左派群体中有一种非常奇怪的观点,他们面对所谓说是军人干政或者说是杰出的军事领袖成为最高领袖这一点如此的恐惧,以至于在意识形态上宁可接受路易十六继续丧权辱国也不愿意接受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胜利。如果从生物过度繁殖的原始本能来看,随着繁殖扩张,个体数量的增加,扩张生存空间最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行动,这必然导致整体性的向外夺取生存空间的行为,也就是同甘共苦的军国主义。
没有一毛钱关系
高赞提到了人才基数问题,那就有明确一下,什么是人才:
我们按最低的标准来看,认字
帝俄末期,俄国的识字率是28.4%,苏联时期,俄国的识字率是98.5%;也就是说,除非德国人能干掉2/3的苏联人,否则苏联的人才基数还是高于帝俄。
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的残酷性完全不低于苏德战争,也造成了两千万以上的死亡,在加上大饥荒和大清洗的影响,二战前苏联的人才基数是远远小于战后一代的。
那为啥全国识字率不足30%的帝俄没有造成人才断代,同样造成成百上千万人死伤的俄国内战、大饥荒和大清洗时期人才都没有断代,偏偏断到勃列日涅夫这了呢?
答案还用说吗?
从十个人里选一个人才,这是能力问题;从十万人里选一个人才,这是政治问题。很多时候,市委书记和省委书记差的根本不是能力,而是机会和运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