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回答:
姬行川:如何区别“有限战争”(limited war)和“全面战争”(total war)?
越南两场战争都没有在战术上取得胜利。
美国根本没有打输,美国是败在了国内政治才不得已退出越南的。
=========================================
美国的越南战争是一场典型的“有限战争”。这种战争形态在二战后才出现,第一场有限战争是朝鲜战争。
有限战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核武器,即超级大国间形成了“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威慑。鉴于这种威慑,他们的盟国之间,以及他们和对方盟国之间的战争,都很难发展成一战二战那样的“总体战”。
总体战的特点是交战国无限投入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生产力直到对方屈服,军事斗争的胜负主导着国内的政治成败。相对的,有限战争的特点就是,战争的目标和投入的军力都是有限度的,国家的战争动员是不完全的,军事行动是要受到国内政治讨论的影响的。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目的就是有限的,即维持亲西方的南越政权,确保共产主义在东南亚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传播。但由于北越政府后面有中国和苏联两个核大国的支持(不要吐槽中国当时的核投送能力,毛主席早说过了,核武器这东西是个纸老虎,只要你搞出来了就没人敢动你,从威慑角度讲核投送能力真心不急),所以美国地面部队自始至终没有跨越北纬17度线。
但这种有限的战争目的严重束缚了美军的军事发挥,即使美国知道源源不断的游击人员都从北方渗透过来,但就是不准跨越17度线攻打河内。很多美军军官也都觉得这仗打得异常窝囊:明明推平河内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愣是不让打。
好比你明知道邻居每天晚上在偷你家东西但你就是不准去他家把他绳之以法一样。
北越对美军其实也没取得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军事胜利。被提及较多的1968年春节攻势,1972年复活节攻势,北越其实都是战术上的失败者,复活节攻势失败后北越武装力量领袖武元甲还被撤职。但是,由于美国的越战行为受国内政治讨论的影响,1968年春节攻势造成的美军损失让不少美国人质疑牺牲那么多美国人的生命保卫一个腐败的南越政府究竟有什么意义,致使美国开始了漫长的撤离越南。所以,北越胜美国,不是胜在战场,而是胜在政治,胜在美国越战决策从一开始就埋下的弱点。
这也是双方战争意志贯彻程度的差异。北越的合法性来源于统一全国,所以它会始终谋求用尽一切手段推翻南越政府。但相对的,美国只是来南越做好人好事,如果牺牲超过预期,成本上划不来,就不免寻思着要撤了。
=========================================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是有限战争,但情况和美国越战不一样。
美国在越战上设定的有限目标大而无当不切合实际,但中国反击战的目标则很容易达成,自由度很高。用小平同志的话说,“给忘恩负义的越南人一个教训”。
中国无需像美国一样在越南领土上维持一个政府,只需要尽最大可能歼灭越军有生力量,打击越南政府的自信,拿回自己的领土就足够了。而且军事行动也不需要顾忌什么17度线,想打哪打哪手。一开始的政治目标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场有限战争的结果的不同。
虽然中国军队在越战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但在正面战场完爆越南是毫无疑问的。赢得难看也是赢了,就像抗战虽然赢得凄惨也还是赢了。越南那么难看地把美国拖垮逼走都能算“赢”,中国把越南暴揍一顿反而不算赢这是怎么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