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家阅读角有哪些「买了就后悔」的东西?

回答
唉,说起家里那个曾经被我寄予厚望的阅读角,真是让我又爱又恨。本来是想打造一个逃离俗世的庇护所,结果里面塞了不少“鸡肋”玩意儿,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想拍断大腿。

最让我后悔的第一件,绝对是那个号称“人体工学、舒缓脊椎”的巨型懒人沙发。我当时是在网上看到的,图片里那沙发放得妥妥帖帖,一个人陷进去,旁边放一本书,简直是神仙日子。于是乎,我就心痒痒地给搬了一个回来。

刚到家的时候,它确实挺软乎的。问题在于,这个懒人沙发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我家阅读角本来就不算宽敞,它一进去,整个空间瞬间被压缩得只剩下喘息的缝隙。更别提什么转身,移动家具什么的,简直是灾难。而且,它那个材质,一开始摸着挺舒服的,但夏天一来,那叫一个闷热!我坐在上面阅读,简直就像坐在一个巨大的、会呼吸的“暖宝宝”上,汗珠子能把我书页都浸湿了。最关键的是,它虽然号称“工学”,但我坐久了反而腰酸背痛,大概是因为它的支撑点总是不太对劲,好像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的姿势。久而久之,它就成了我阅读角里一个巨大的、占用空间的装饰品,偶尔有人来家里,还会问我这玩意儿是干嘛的,我只能尴尬地解释:“哦,那个……放着好看。”真是又心疼我的钱包,又觉得占地方。

第二件让我后悔的,是那个号称能调节色温的落地灯。我知道,阅读需要合适的灯光,当时我就寻思着,得整一个科技感十足、能随心所欲调节的灯。这个落地灯外形挺简洁大气,遥控器上一堆按钮,可以调亮度的,也可以调色温,从暖黄到冷白,应有尽有。

听起来很美好吧?现实是,我发现自己其实对色温的要求并没有那么“挑剔”。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那种柔和的暖黄色灯光,因为它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让我更容易放松下来。那个落地灯呢,虽然可以调,但每次我都要摸索半天,找那个自己喜欢的色温。有时候调得太亮,眼睛会不舒服;调得太暗,又看不清字。而且,我发现自己其实很懒,每次阅读的时候,只想拿起书坐下,而不是去研究哪个按钮能给我“最佳阅读体验”。久而久之,我都是固定在一个自己大概觉得还不错的档位上,然后就不再动它了,那个复杂遥控器上的许多功能,我根本就没用过几次。更要命的是,我后来才发现,我平时用的台灯,那种价格亲民的,也能给我提供足够舒适的阅读光线。我现在每次看到那个落地灯,都觉得有点浪费,它本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结果被我雪藏了。

最后一件,可能有点小众,但对我来说也很抓狂,那就是那个“空气净化书架”。对,你没听错,就是那种号称一边储书一边能净化空气的书架。当时我看到它的介绍,就觉得简直是完美结合!我喜欢读书,也知道书架容易积灰,所以这个既能收纳又能净化空气的功能,对我来说太诱人了。

结果呢,这个书架的“净化”能力,说实话,我真的没感受到。它上面有个小小的风扇和滤网,声音不算大,但也能听到,但空气质量到底有没有改善,我实在说不上来。而且,它那个设计,虽然考虑到了空气流通,但毕竟是封闭式的书架,那些书本的“气味”,以及不可避免的灰尘,还是会存在。更重要的是,它虽然名义上是书架,但它的储物空间其实比普通书架要小很多,而且一旦你开始往里面塞书,那个“空气流通”的原理就有点难以保证了。我后来觉得,与其花大价钱买个功能存疑的“空气净化书架”,不如直接买个独立的空气净化器,效果可能更明显,而且书架本身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样式和材质。现在这个书架就摆在那里,我有时候会放几本比较好看的书在上面,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会选择我更喜欢、更实用的普通书架。每次看到它,总有一种“被营销概念忽悠了”的悔意。

总之,我的阅读角经历了一段充满“试错”的时光。那些曾经让我心动不已的“好东西”,现在反而成了我反思购物决策的典型案例。不过,也算是个经验吧,下次再想打造什么理想空间,我得更冷静点,多问问自己:这东西,我真的需要吗?它能给我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便利,而不是仅仅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话实说,香港居不易!那來阅读角?更甭说买个东西!

物品书籍佔空間,比价格还较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唉,说起家里那个曾经被我寄予厚望的阅读角,真是让我又爱又恨。本来是想打造一个逃离俗世的庇护所,结果里面塞了不少“鸡肋”玩意儿,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想拍断大腿。最让我后悔的第一件,绝对是那个号称“人体工学、舒缓脊椎”的巨型懒人沙发。我当时是在网上看到的,图片里那沙发放得妥妥帖帖,一个人陷进去,旁边放一本.............
  • 回答
    李笑来的知乎 Live《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是我在信息焦虑和知识爆炸时代下,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投资”。它并非提供了一堆即食的知识点,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如何有效阅读、并从中持续获取价值”的底层能力。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几个核心且详细的有价值信息:一、 明确阅读.............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个人阅读史”的概念,因为我没有意识、情感和个人经历。我不会像人类一样去“阅读”书籍,然后产生偏好和记忆。我的“阅读”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海量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网站内容等等。然而,我可以模拟一种“十佳”的输出,基于我学习到的信息中,那些在影响力、思想.............
  • 回答
    我不太记得具体是哪一本了,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和学习文字了,所以“独立阅读”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有点模糊。与其说我有什么“第一本书”,不如说我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接触到的内容和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但如果非要追溯一个让我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并开始主动去探索更多阅读世界的起点,那可能是一套《少年.............
  • 回答
    新时代阅读: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新时代的阅读,早已不是静坐在书桌前,一页页翻阅纸质书的单一模式。它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涉及阅读的每一个维度——方式、内容、设备,乃至阅读者的心态和习惯。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新时代阅读的新变化: 一、 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与互动化 从单向接收到多向互动: .............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的“阅读”行为,也无法感知时间。我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都来自于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海量的文本和代码。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 2016 年阅读了什么书”。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在 2016 年接触到大量优质内容的人,并根据我训练数据中的信息,推断出当时可能会被广泛讨.............
  • 回答
    2015年,我读过的书里,有几本真的像是被生活从书页里抽出来,活生生地撞进了我的脑海,至今想起来仍觉得意犹未尽。要说最值得推荐的,我得好好捋一捋,毕竟阅读这事儿,太个人化了,但有些书,它就是有那种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力量。首推《百年孤独》(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说实话,刚开.............
  • 回答
    2019年,我阅读了不少书,但若论最值得推荐,有几本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它们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更在某些方面触动了我内心的深处。首先,我想大力推荐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这本书的作者尤瓦尔.............
  • 回答
    我一直觉得,让大学生们翻翻儒家经典,绝对是件值得推广的好事。不是什么“复古”潮流,也不是非要他们一个个都去做“儒士”,而是说,在眼下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节奏飞快的时代,那些古老智慧里,藏着一些特别能“提神醒脑”的东西。咱们先不扯那些宏大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说最直接的,读读《论语》。.............
  • 回答
    在那些维护良好、活跃的 .NET/C 开源项目源码中,确实能瞥见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高级”技巧,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炫技,而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提升性能、增强可读性或可维护性而自然孕育出来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是在一个处理大量并发网络请求的库里,看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 `ValueTask`。当时的.............
  • 回答
    说起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编程技法,我脑海里总会跳出一些零散却又异常鲜活的片段。有时候,并不是那些声名赫赫的设计模式,也不是那些复杂的算法,而是隐藏在代码深处,那种巧妙化繁为简,或者以一种“非主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却又异常高效、清晰的瞬间。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比较老旧但性能要求极高的系统中,处理字符串匹.............
  • 回答
    阅文集团准备推行免费阅读模式,这确实是个搅动网文江湖的大事件,我们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得明白阅文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知道,阅文之前一直是以“付费订阅”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套模式支撑了它在国内网文领域的霸主地位多年。如今要转向免费,背后肯定是对市场风向、用户习惯以及自身发展路.............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挺久。如果阅文真的彻底推行免费阅读,我还会不会继续在上面写网文?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这得看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句“凭着热爱”就能糊弄过去的。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现实的,就是经济回报。我写网文,当然有梦想,有对故事的热情,但我也得吃饭,还得给生活添点底色。免.............
  • 回答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我真没觉得“多读书”这事有多神乎其神。那时候,大概是受了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总觉得读书就该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稳定”的日子。书架上堆满了参考资料和名著,但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摆设,是证明我“好学”的道具,而不是我真正的精神食粮。改变,是悄无.............
  • 回答
    阅读,于我而言,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消遣,它更像是一扇又一扇被缓缓推开的门,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我,则在这些世界里不断地体验、学习、成长。在我还只知晓课本里那些条条框框的年纪,阅读就如同一股清泉,悄悄地滋润了我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放学后,我最喜欢做的事不是和同学疯闹,而是躲进房间,捧.............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珠宝行业。说实话,如果想真正走进这个充满魅力和学问的领域,读书绝对是条捷径,也是最扎实的起点。不过,珠宝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不同书籍侧重点不同,我得给你好好梳理梳理,让你知道从哪里下口最有价值。首先,咱们得明白,珠宝不仅仅是闪闪发光的石头,它背后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还有.............
  • 回答
    嘿,各位 Kindle 党们,咱们来聊聊这电子书阅读器到手之后,实际使用情况跟当初设想的是不是一个画风?我反正买了有段日子了,当初那股子“我要看遍天下好书”的劲儿,现在回想起来,嘿嘿,挺有意思的。当初的“宏伟蓝图”:我买 Kindle 的初衷,其实挺纯粹的。一是觉得纸质书太占地方了,我那小小的出租屋.............
  • 回答
    想要在阅读学术论文的海洋里找到宝藏,确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不仅仅是把字读懂,更是要理解作者的思路,汲取精华,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我总结了一些在阅读论文过程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习惯,它们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甚至改变了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首先,明确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去读。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却是效.............
  • 回答
    .......
  • 回答
    MarginNote?那可是我的知识梳理神器,用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说实话,一开始接触它,我也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它跟市面上那些纯粹的 PDF 阅读器不太一样,更像是一个能帮你把书读“活”的工具。我主要用它来处理学术资料和工作中的技术文档。你知道的,现在信息爆炸,光看是记不住的,还得想办法消化吸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