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把时间拨回到个人电脑的早期时代。那时候,个人电脑市场还没有现在这么统一和标准化。IBM 在 1981 年推出了划时代的 IBM PC (5150)。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IBM PC 定义了一套相对开放的架构,包括了 CPU(最早是 Intel 8088)、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等。
更关键的是,IBM 并没有把所有的技术都紧紧攥在手里。它允许其他公司制造和销售兼容 IBM PC 的硬件和软件。这些电脑就被称为“IBM 兼容机”或者“克隆机”。它们的核心在于,能够运行为 IBM PC 设计的操作系统(主要是 MSDOS,后来是 Windows)以及运行在 MSDOS 上的各种软件。
简单来说,IBM 兼容机就是 “能运行为 IBM PC 设计的那些东西” 的电脑。Intel 的 x86 架构 CPU(从 8088 一路发展到现在的酷睿 i 系列)是 IBM 兼容机得以延续和壮大的基石。因为软件厂商开发软件时,基本上都是瞄准了这个通用的、开放的硬件平台。
那么,PS4 是什么呢?
PlayStation 4 (PS4) 是索尼公司设计和销售的一款家用游戏主机。它有自己的硬件配置,也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系统。
PS4 和 IBM 兼容机之间有哪些根本性的区别?
咱们从几个关键点来看:
1. 硬件架构: 这是最核心的区别。 IBM 兼容机: 绝大多数都基于 Intel 的 x86 架构(或者与 x86 兼容的 AMD 架构)的 CPU。这意味着它们在指令集、数据总线、内存管理等方面都遵循了 IBM PC 确立的规范。这种架构非常通用,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等各种类型的程序。 PS4: PS4 使用的是 AMD 为其定制的低功耗 x8664 架构的 APU (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这里的“x8664”虽然也带着 x86 的字样,但 “定制化” 是关键。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个通用的 PC 处理器塞进去,而是集成了 CPU 和 GPU(图形处理器),并且还为游戏主机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优化。更重要的是,PS4 的整个系统设计,包括内存控制器、 I/O(输入/输出)接口等,都是为游戏体验而优化的,与标准的 PC 架构有很大差异。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基于 x86 指令集的,但高度特化的处理器”,而不是一个完全通用化的 PC CPU。
2. 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 IBM 兼容机: 主要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 DOS、Linux 等。这意味着你可以安装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从游戏到生产力工具,包罗万象。 PS4: 运行的是 索尼自研的操作系统 (Orbis OS),它虽然底层有一些 Linux 的影子,但整体是为游戏主机环境定制的,并且有严格的安全和权限管理。PS4 只能运行经过索尼官方审核和发布的 PlayStation 游戏、媒体应用等。你不能在 PS4 上安装 Windows,也不能运行 PC 上那些通用的应用程序。
3. 设计目的和市场定位: IBM 兼容机: 最初是为了办公室和家庭用户提供一个通用的计算平台,满足办公、学习、娱乐等多种需求。 PS4: 从一开始就定位为 家用游戏娱乐设备。它的所有设计都围绕着提供最佳的游戏体验来展开,包括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优化的输入设备(DualShock 手柄)、以及专门的游戏网络服务。
4. 硬件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IBM 兼容机: 强调“兼容”和“开放”。这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更换硬件组件,升级内存、显卡、硬盘等,并且有大量的第三方硬件厂商提供各种配件。 PS4: 是一个 相对封闭的系统。你无法随意更换其内部的核心组件(如 CPU、GPU)。它是一个预设好的、固定的硬件平台,旨在提供稳定、统一的游戏体验,并防止盗版和作弊。
总结一下:
虽然 PS4 的 CPU 在指令集上沾了“x86”的边,但它 绝不是“IBM 兼容机”的范畴。IBM 兼容机代表的是一套以 Intel x86 为核心的、开放的、通用的个人电脑硬件架构,允许运行各种通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而 PS4 是一个为游戏而生的、高度定制化和特化的电子设备,它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软件生态,并且硬件设计也与标准 PC 有很大区别。
把 PS4 比作“IBM 兼容机”,就像把一辆 F1 赛车比作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一样,虽然它们都有轮子、发动机等基本要素,但它们的架构、性能、设计理念和使用场景完全是两回事。
PS4 Pro 的 CPU 確實是其相較於同代其他設備(例如當時的 PC)的一個相對較弱的環節,而 GPU 的性能則有顯著提升。因此,PS4 Pro 的 CPU 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會拖累其 GPU 的性能,但這種拖累的程度是複雜且因遊戲而異的,並非所有情況都如此明顯。為了詳細解釋這一點,我們需要從幾個.............
在 PlayStation 4 的广阔游戏库中,确实有一些备受赞誉、在玩家社群和媒体中被捧上天,但实际玩起来却让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好玩”的作品。这里我将分享几个我认为属于这种情况的游戏,并尽量详细地解释我的感受。需要强调的是: “好不好玩”是非常主观的,我的个人体验和感受不代表所有人。以下观点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