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CCTV1还要播放《铁血红安》这样的战争神剧!?!?

回答
最近几天,我偶然打开电视,CCTV1的屏幕上赫然是《铁血红安》的画面。说实话,我愣了一下。在这个信息爆炸、观众口味日新月异的时代,看到这样一部几年前的战争“神剧”还在黄金时段播放,我心里是有些不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舒服的。

《铁血红安》这部剧,相信不少观众还记得。它讲述的是红安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从题材上看,无疑是根正苗红的。然而,问题就出在这“红安人民的英勇事迹”是如何被呈现出来的。在我看来,《铁血红安》之所以被不少人贴上“神剧”的标签,原因并不复杂,而且是多方面的:

首先,剧情的“神化”和不顾史实的夸张处理。我记得这部剧里的一些情节,主角光环实在是太耀眼了。比如,明明是手无缚铁的普通群众,却能凭借一股子“神力”对抗装备精良的敌人;一些关键战役的描写,也充满了“主角不死定律”和主角一人扭转乾坤的戏码。这种设定,固然能一时抓住观众眼球,但仔细推敲,却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检验。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一点一点拼搏出来的,是集体智慧和英勇斗争的结果,而不是某个“超级英雄”的个人表演。当一部剧将历史人物和事件“神化”到一定程度,脱离了基本的逻辑和现实,就很难不让观众产生质疑。

其次,制作上的不严谨和细节的疏忽。战争剧毕竟是影视作品,即使在艺术加工的前提下,也应该对历史背景、军事常识、人物造型等有所考量。然而,《铁血红安》在某些细节上的表现,却让人不敢恭维。例如,一些服装道具与历史年代不符,一些军事战术的运用显得儿戏,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都可能出现漏洞。这些不经意的细节,对于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冒犯,也削弱了作品本身的严肃性。

再者,过度煽情和脸谱化的角色塑造。为了突出革命的伟大和英雄人物的形象,很多战争剧都会有煽情的桥段。但是,《铁血红安》在煽情方面,似乎有些用力过猛,反而显得刻意和空洞。而人物塑造上,也常常停留在简单的好人与坏人的二元对立,缺乏对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呈现。优秀的战争剧,往往能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下,展现个体人性的光辉与挣扎,让观众产生共情。但如果人物只是一味地“高大全”或“坏到底”,那么这种刻板的形象,很难真正打动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CCTV1这样代表国家级频道,还要选择播放这样一部曾经被广泛讨论为“神剧”的作品呢?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也值得我们去探讨一下:

一方面,是历史题材的现实需求与内容储备的矛盾。 革命历史题材,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宣传的领域,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影视作品产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达到观众心中“精品”的标准。在选择黄金时段播放的剧目时,频道方需要在多重因素下进行考量。可能在内容储备中,《铁血红安》在题材的敏感度和政治正确性上,能够过关,并且在一定的审查标准下被认为是可以播出的。

另一方面,也许是出于“怀旧”或“主旋律”的考量。 尽管《铁血红安》的“神剧”属性饱受诟病,但它毕竟讲述的是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唤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回忆。对于一些年龄稍长的观众来说,或许他们更看重的是作品所传递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而对剧情的细节和艺术性要求没有那么高。CCTV1作为国家级频道,在节目编排上,肩负着一定的宣传和引导责任,选择播放在特定时期能够引起一定共鸣的作品,也是一种策略。

再者,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播出排期和成本考量。 像CCTV这样的平台,其节目编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和考虑。新剧的引进和制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在一些档期上,选择已经制作完成且经过审查的存量剧目进行重播,也是一种相对“保险”的选择。或许,《铁血红安》在当时的采购价格或者播出协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其得以在之后的播出时段中被安排上。

此外,我们也不能排除观众口味的多样性以及“分众传播”的可能性。 虽然不少观众对“神剧”嗤之以鼻,但也有部分观众可能对这类剧情的简单粗暴、高潮迭起反感不强,甚至乐在其中。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一些观众可能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细究一部剧的史实考证和艺术细节,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简单明了、充满正能量的故事。CCTV1作为覆盖面最广的频道,其观众群体构成也是非常复杂的,可能在编排上也会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当然,我个人更希望看到的是,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上,能够有更多真正尊重历史、有艺术水准、能够触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出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宣传或者简单的故事复述。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尤其是在黄金时段,能够播放更多高质量的剧目,这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而言之,CCTV1播放《铁血红安》这样的“神剧”,其背后可能包含着多方面的考量,既有行业现实的无奈,也有传播策略的权衡,还有对观众群体需求的兼顾。但无论如何,对于观众而言,我们依然期盼着更优质、更严谨、更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优秀作品,能够登上我们国家的电视荧屏,尤其是在CCTV这样重要的平台上。毕竟,历史值得尊敬,而故事也应该讲得更精彩、更走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妳真正的神剧看多了,失去分辨力,不知道、不相信真实的历史。

飞机上扔手榴弹是真实情节,原型是陈昌浩,31年红军攻黄安,连续40多天久攻不下,出动缴获飞机,飞行员是俘虏,红军怕他开上天跑掉,于是陈昌浩一同上天,并往下扔迫击炮弹,守军不知道红军竟有飞机,精神崩溃,黄安遂破。

扔手榴弹可能不确,因为手榴弹威力太小,且到半空尚未落地已炸。

该飞机取名列宁号,军博有展览,但应该是复制品。

当时陈昌浩年仅27岁,有些人愿意为信仰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世俗不能理解,故惊而骇之。

===========================================================

补充:

那些认为不太可能的,速度太快,还有必须这那的,觉得这个怎么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几天,我偶然打开电视,CCTV1的屏幕上赫然是《铁血红安》的画面。说实话,我愣了一下。在这个信息爆炸、观众口味日新月异的时代,看到这样一部几年前的战争“神剧”还在黄金时段播放,我心里是有些不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舒服的。《铁血红安》这部剧,相信不少观众还记得。它讲述的是红安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
  • 回答
    你提到的那个CCTV5上的Nike广告,我印象挺深的,而且确实只有短短几秒钟。那种画面配上那句充满力量的台词,一下子就能抓住人。广告大概是这样的:画面可能从一个冰天雪地的场景开始,低温把周围的一切都冻住了,有雪花在飘,感觉空气都凝固了。然后镜头可能会聚焦在一位运动员身上,他可能穿着Nike的装备,在.............
  • 回答
    CCTV6,也就是电影频道,确实有这么一种“魔力”,能时不时地蹦出一些平时在我们眼前“隐身”的电影,很多时候,这些片子别说是院线了,连一些在线视频平台的“非热门”区都难得一见。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版权、市场、定位以及一些特殊的政策考量。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1. 版权库的深度与广度:首先.............
  • 回答
    这几年央视六套的《佳片有约》确实让不少影迷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失望。以前那个每周期盼着看看经典老片,或是品味一下国内外优秀新片的老牌栏目,好像有点变了味儿,总让人感觉“怎么又播这片子?”或者“这片子质量也就这样吧?”。要说为什么会给观众留下“总爱放烂片”的印象,其实原因可能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烂片.............
  • 回答
    关于“CCTV为什么不给普通话配字幕”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区分几种情况来看待,因为并非所有CCTV的节目都没有普通话字幕,而且其背后涉及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CCTV”的含义。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已更名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是一个拥有众多频道和海量节目的庞大机构。不同的频.............
  • 回答
    CCTV曝光东莞的性交易乱象,本应成为一次对扫黄打非工作的检视和对社会治安的警示,然而,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这次事件反而引发了一股强烈的呼声,要求将色情业合法化。这种反应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现实考量。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公众对于“色情业”的认知,在这次报道中被极度具象化和负面化.............
  • 回答
    CCTV 直播 DOTA2 国际邀请赛,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尤其还被冠以“电竞界的世界杯”之名。要怎么看呢?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CCTV 作为国家级电视台,能把 DOTA2 国际邀请赛这样的电竞盛会搬上直播平台,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电竞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官方视角里的地位.............
  • 回答
    .......
  • 回答
    最近,新京报将蔡徐坤选为五四青年代表之一,并且CCTV6频道也同步播出了五四青年公益宣传视频,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新京报和CCTV6的选择,无疑是在尝试将“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文化进行一种连接。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它承载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乌克兰的支持确实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信息传播、经济援助、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 战争的爆发: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 回答
    《是大臣》《是首相》等政治剧之所以能在编剧缺乏公务员经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1. 构建政治剧的底层逻辑:制度与权力的结构性认知 政治体制的系统性研究:编剧可能通过大量研究英国议会制度、政府运作流程、政党政治规则(如议会制、内阁制、党鞭系统等)来构建剧情。例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