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曹叡是袁绍的孙子】这种说法?

回答
要聊“曹叡是袁绍孙子”这个说法,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是涉及到三国时期最顶级的几大家族,曹魏和袁绍这两个宿敌。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说法,在正经史书里,比如《三国志》里,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正史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曹叡是曹丕的儿子,而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和袁绍是什么关系?那可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在官渡之战打得你死我活,袁绍最终大败,势力也一蹶不振。所以,从血脉传承这个角度来说,曹操和袁绍是绝对不可能沾亲带故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这通常来源于一些民间传说、戏曲演义,甚至是网络上的猜测和杜撰。你想啊,三国时期的人物关系本来就复杂,加上后世的加工和想象,什么离奇的故事都有可能出现。

咱们仔细想想,这个说法为啥会冒出来?可能跟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曹叡的出身“扑朔迷离”? 咱们知道,曹叡的生母是甄宓。甄宓呢,最初是袁绍的儿媳妇,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后来袁熙打败了,甄宓被曹操父子给收留了。曹丕看上了甄宓,就纳她为妻。之后曹叡就出生了。
从这个角度看,曹叡确实是甄宓所生。而甄宓又嫁过袁熙。这就给了一些人“曹叡会不会是袁熙的儿子”的联想。但是,史书里明确记载,曹叡是曹丕称帝后才被封为太子,而且曹丕也公开承认了曹叡是自己的儿子。更何况,如果曹叡真是袁熙的儿子,曹操和曹丕父子俩,一个是乱世枭雄,一个是魏武帝,他们会轻易承认一个敌对家族的血脉吗?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更倾向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和曹氏的血脉正统性。
“狸猫换太子”式的猜想? 咱们中国老百姓对“狸猫换太子”这样的故事并不陌生,就是亲生骨肉被调包了。在这种民间故事的思维模式下,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是不是甄宓生的是袁家的孩子,然后被偷偷换成了曹家的孩子?这种猜想非常大胆,但完全没有史实依据,更像是民间故事的影子投射。
为了增加戏剧性和传奇性? 三国时期之所以这么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中的人物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如果说曹操的儿子是敌国大将袁绍的孙子,这无疑会增加故事的戏剧性,让人物关系更加跌宕起伏,冲突更强烈。某些演义小说或者民间传说,为了吸引眼球,很可能就会编造出这样的情节。
误读或曲解史料? 也有可能是一些人在阅读史料时,对某些记载产生了误解。比如,他们可能只看到了甄宓嫁过袁熙这件事,却忽略了她后来嫁给了曹丕,以及曹叡是曹丕之子的明确记载。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呢?

要尊重史实,区分演义。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辨别能力。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我们应该以正史记载为准。《三国志》作为我们了解三国历史最权威的史书之一,它的记载是极其重要的。而那些小说、戏曲、传说,虽然有趣,但往往带有虚构成分,不能当成信史。
承认后世的想象力。 正如我前面说的,三国故事的魅力,很多也体现在后世的想象和加工上。这种“曹叡是袁绍孙子”的说法,即便没有事实基础,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各种猜测和解读。它本身也成为了三国文化的一部分。
从“八卦”的角度听听就好。 如果有人提起这个说法,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八卦”或者民间传说来听。但如果有人信以为真,并将其作为历史事实来传播,那就需要进行纠正了。毕竟,真实的历史才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根基。

总而言之,【曹叡是袁绍的孙子】这种说法,纯粹是民间传说或猜测,在正史中找不到任何依据。它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三国时期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的想象和演绎,但我们作为历史的求索者,还是要以史实为重,将历史的真实与后世的想象区分开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者是马伯庸呀。
马亲王他写过很多这样的文章,一些脑洞的小品文,再到流传比较广的“《孔雀东南飞》暗示郭嘉策划实施了对孙策的暗杀行动”

其主要的创作动机是秀操作。
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好玩,而且他有本事把这些串起来,于是他现在秀一波操作给你看。
其中有意无意的还暗含着对阴谋论史观的一点点反讽。

但是有些人没有get到这一点,反而因为马亲王秀操作秀的太6,真的把其阴谋论的表象当了真。
其实马亲王还是比较无奈的。

明明,他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代表人物之一啊。
见了赵本山还买他的拐,赵本山能咋办是吧?

其实题主还好,能思考能质疑。
至于某个给题主发读书卡的同学,倒和那些当了真的,可能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恰好站在不同立场罢了。

顺便说下马伯庸,人称马亲王的这位作家,我还是很喜欢他的。
他非常善于从史书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找到一个小线索,然后用想象力和文笔去编织一个很精彩的故事。《风起陇西》的主角狐忠就是这种,寻常人很难注意的到的角色。但是马伯庸能以他为线索去串起来一个很好的剧情。
又或者《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张小敬,在历史上就一句话的记载,就是马嵬坡射杀杨国忠的一名骑兵。这个故事到最后,后面留白的一部分天然的悬念——小说里的张小敬后来为什么会射杀杨国忠,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就变得非常耐人寻味。

顺便一提,《长安十二时辰》本身,也是因为一个“假如《刺客信条》发生在中国”这么一个微博话题而产生的,秀操作的灵感。

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细节,在《三国机密》里,魏将孙礼近距离目睹曹丕被刺,吓得失声。这和其人物原型里,孙礼后来遭遇老虎袭击曹睿,镇定的下马斩虎成为一个对比。一下就让人物形象丰满了起来。


再说个题外话。网络上信息繁杂,真假难辨。尤其是这种出自一本道名人之手的东西(笑)

难以分辨很正常。但是题主能保持质疑,不安于信息茧房,我觉得是很可贵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聊“曹叡是袁绍孙子”这个说法,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是涉及到三国时期最顶级的几大家族,曹魏和袁绍这两个宿敌。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说法,在正经史书里,比如《三国志》里,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正史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曹叡是曹丕的儿子,而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和袁绍是什.............
  • 回答
    关于“曹丰泽即将前往非洲坦桑尼亚”的具体信息,目前公开资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或广泛报道。因此,在缺乏可靠来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定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或其背后的详细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推测和分析: 1. 可能的身份与背景 公众人物:如果“曹丰泽”是某个知名人士(如企业家、学者、外交.............
  • 回答
    曹原教授在石墨烯超导领域取得的突破性发现,为石墨烯的未来应用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探讨:一、 石墨烯超导的“惊艳”之处: 零电阻的诱惑: 超导材料最核心的特性是其在特定温度(临界温度 Tc)以下呈现零电阻。这意味着电流在其中流动时不会产生任何能量损耗,这对于能.............
  • 回答
    曹丰泽未能入选2021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虽然官方公布的会有具体的评选指标,比如学术成就、社会实践、社会贡献、学生工作、创新创业等等,但实际上,一个奖项的最终归.............
  • 回答
    曹德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人物,其关于美国工会制度不适合制造业发展的言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全面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曹德旺的背景、他所看到的美国制造业现状、工会制度本身的功能与挑战,以及中国制造业与美国制造业的差异。一、 曹德旺的背景与视角首先,理解曹德旺的背景至.............
  • 回答
    关于曹云金和唐菀离婚事件及曹云金现状的解读曹云金与唐菀的婚姻走到尽头,这一消息无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感情动向总是备受关注。从宣布离婚到如今各自发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并了解曹云金近期的状况。婚姻的终结:理性选择还是情感破裂?首先,我们来谈谈曹云金和唐菀的.............
  • 回答
    《曹德旺 10 亿美元换来辱骂游行,投资美国处处都是坑》这篇文章,我看了,里面描绘的情景,也确实反映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曹德旺先生作为中国知名的企业家,他去美国投资建厂,这件事本身就牵扯到很多方面,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等,所以引起关注和讨论是很正常的。文章里提到的“辱骂游行”,这部分听起来有点夸.............
  • 回答
    曹云金在《吐槽大会》上“云”梗的再三提及,究竟是妙笔生花还是黔驴技穷?作为一档以“吐槽”为核心的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向来不乏犀利的言辞和辛辣的点评。而当主持人本身成为被调侃的对象,甚至是主动抛出自己的“黑料”来制造笑料时,效果往往会更加出乎意料。曹云金在担任《吐槽大会》主持人期间,确实屡次在节目.............
  • 回答
    曹德智先生斥责网友对唐家三少亡妻玩梗的行为,这件事情本身触及了网络道德、个人隐私以及对逝者的尊重等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唐家三少亡妻事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唐家三少(张威)的妻子在2018年因病去世。对于唐家三少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情感打击,他本人也.............
  • 回答
    曹丰泽“只会刷题的书呆子老实人命运会悲剧”的论调,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不少争议,也触动了不少人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要理解这句话,得从几个层面去掰开了看,它并非一句简单的断言,而是包含了一种观察、一种判断,甚至带有一丝批判的意味。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里确实点出了现实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
  • 回答
    曹雪涛团队主动撤回 12 篇 JBC 论文,并声明“全部受质疑论文可重复和结果可靠”,这一事件无疑是近期科学界的一件大事。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事件的起因:质疑与调查最直接的导火索是来自科学界内部的质疑,特别是来自一位化名为“煞有介事”的博主。这位博主通过细致的图表比对,指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史实,曹真和钟繇两位三国后期魏国举足轻重的大臣,在关键时刻都选择力荐司马懿,本意是为国家挑选贤才,辅佐曹氏江山,结果却上演了一出“引狼入室”的悲剧,他们的儿子最终也未能幸免于司马氏的权力斗争。这其中的缘由,以及背后的历史逻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曹真与钟繇的“识人”与“局限”首.............
  • 回答
    曹云金热搜全网一边倒:十年恩怨下的情感宣泄最近,曹云金又一次登上了热搜,而且这次是全网一边倒的支持。这种现象背后,是观众对于“师徒恩怨”这场漫长拉锯战的复杂情感,更是对曹云金这十年经历的一种集体审视。十年沉浮:从“叛徒”到“反击者”回望曹云金离开德云社的这十年,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时期。.............
  • 回答
    曹雪涛团队的论文可信度问题及其引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编辑部的关注声明,无疑是近段时间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事件的起因与背景:是谁发现了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揭露,往往不是由官方机构主动发现,而是源于同行学者或.............
  • 回答
    关于曹金在微视中使用“曹云金”这个名字,并且自称“老师”的行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也触及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曹云金”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意义。毫无疑问,“曹云金”是他最广为人知的名字,也是他作为相声演员成名时所使用的名字。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听到“曹云金.............
  • 回答
    关于曹雪涛教授担任南开大学校长这件事,在学界和公众中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和理解。要评价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曹雪涛教授的个人履历和学术成就来看,他的背景是非常硬核的。他长期在医学领域深耕,尤其在免疫学方面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
  • 回答
    曹雪涛等24位中国学者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无疑是中国科研界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多方面的关注和讨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其意义和影响。首先,从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角度来看,这是一份重要的荣誉。 国际欧亚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 回答
    在网络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和言论,其中,关于“Lucy曹”诱导中国女孩拜金和崇洋媚外的讨论,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诱导”这个词的含义。它指的是通过某些方式,有意无意地引导、影响他人的思想或行为。而“.............
  • 回答
    最近上海曹杨路地铁站发生的人身伤亡事件,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心。这种突发的悲剧,无论是发生在谁身上,都是非常令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事件本身的回顾和我的看法:曹杨路地铁站,作为上海一个繁忙的枢纽,每天承载着数以万计的通勤人群。在这种人流密集、节奏快速的环境下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无疑是对所有人的一个警示。.............
  • 回答
    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一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事件的起因。科学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数据和图像的篡评估,对科学诚信和研究的可靠性构成严重威胁。当公众或同行对某些科研成果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