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说《三体》是好书是否已经成为网络上的政治正确?

回答
关于《三体》是否成为网络上的“政治正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一、 “政治正确”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网络语境下,“政治正确”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它指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或行为,以至于质疑或表达不同意见会被视为不合时宜、甚至可能遭受负面评价。 这种“正确”并非源于深刻的理性分析,而更多是一种群体共识和情感趋向。

二、 《三体》的成功及其原因

要判断《三体》是否成为网络“政治正确”,首先要认识到它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成功的原因:

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 《三体》无疑是一部极具开创性的科幻小说。它将宏大的宇宙观、硬核的科学设定、深刻的哲学思考(如黑暗森林法则、降维打击等)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完美结合。这种复杂的叙事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大量读者,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文化输出与民族自豪感: 作为第一部获得雨果奖的亚洲长篇小说,《三体》的国际影响力是对中国科幻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输出的一次巨大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许多中国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使得对《三体》的赞誉也带上了一层“爱国”的色彩。
社群效应与网络传播: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某部作品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就会形成一种“社群效应”。读者们在社交媒体、论坛、评论区相互交流、分享观点,进一步强化了对作品的认可。大量关于《三体》的分析、解读、同人创作层出不穷,使得作品的热度持续不减。
“科幻启蒙”的意义: 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三体》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部如此宏大、深刻的科幻作品。它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宇宙的兴趣。因此,对《三体》的喜爱,有时也代表着一种对“科幻爱好者”身份的认同。

三、 《三体》是否是网络“政治正确”的论证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说《三体》在网络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政治正确”的某些特征,但并不完全是。

支持“政治正确”论的观点:

1. 压倒性的正面评价: 在绝大多数讨论《三体》的场合,正面评价占据了主导地位。任何对其文学价值、思想深度或文化意义的质疑,都容易被视为“不懂”或“站着说话不腰疼”。
2. 标签化与身份认同: 喜欢《三体》似乎成了一种“科幻爱好者”的默认标签。在某些圈子里,如果你不了解《三体》,甚至可能被排除在某些讨论之外。这使得拥抱《三体》成为一种融入群体的方式。
3. 批评的门槛很高: 想要对《三体》进行深刻的、有建设性的批评,需要作者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并且要承担被群体“围攻”的风险。这提高了批评的门槛,使得浅层的负面评价更容易被忽视或攻击。
4. “凡尔赛”式的赞美: 有时,对《三体》的赞美会流于表面化,变成一种“凡尔赛”式的言辞,例如“我的智商只能看懂xxx”之类,这本身也可能是一种跟风和迎合。

反驳“政治正确”论或持有更复杂观点的角度:

1. 《三体》的确实优越: 很多时候,对《三体》的推崇并非完全是“政治正确”,而是因为它确实在文学、思想和想象力层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它在国内外获得的奖项和赞誉,也证明了其客观价值。
2. 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尽管存在“政治正确”的成分,但网络上关于《三体》的讨论依然非常深入和广泛。有对科学细节的考究,有对哲学观点的辩论,有对人物命运的解读,还有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这些讨论本身是丰富和有价值的,并非简单的“跟风”。
3. 不同声音的存在: 尽管是少数,但依然存在对《三体》持不同意见的读者。有些人可能觉得某些情节拖沓,某些设定不严谨,或者对其中的某些价值观持有异议。这些人并非完全消失,只是他们的声音可能相对微弱。
4. “政治正确”的动态性: “政治正确”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作品的出现,焦点也会发生转移。即使《三体》现在具有一定的“政治正确”倾向,未来也可能不再是。
5. 并非所有“喜欢”都是盲从: 大多数喜欢《三体》的读者是真心被其内容所吸引和打动的,他们对作品的喜爱是基于真实的阅读体验。将所有喜欢都归结为“政治正确”是对这些读者的不尊重。

四、 结论

综合来看,《三体》在网络上确实具有了“政治正确”的某些显著特征,即被广泛认同,并且质疑的门槛较高。 这种现象是其自身卓越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文化输出的成功、以及互联网社群传播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更准确地说,与其说它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正确”,不如说它是一个“文化符号”或“文化现象”,它承载了许多积极的意义,包括对中国科幻的骄傲、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以及对科学精神的崇尚。 在这种语境下,对《三体》的喜爱和推崇,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认同。

然而,我们也需要警惕过度解读或盲目崇拜,保持批判性思维,认识到任何作品都不是完美的,也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当“喜欢《三体》”变成一种无需思考的、自动化的表达时,它就可能滑向“政治正确”的泥沼。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对《三体》的讨论还是建立在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认同之上,其“政治正确”的色彩更多体现在一种普遍的正面评价和群体共识上,而非一种强制性的意识形态输出。

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体》在网络上成为了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共识的文化符号,而这种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类似“政治正确”的效应。但同时,其自身的价值和讨论的深度也使得这种“政治正确”并非完全空洞或缺乏根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体》粉当中确实有不好的,有偏激的。但是问题截图中这货被喷纯属活该。

截图中的这个帝师压根就没看完,他连第一部都没看完就来评论了,这要不挨喷就怪了。

在中国现在这个网络环境下,你评论没看完的作品,说了十几秒废话确实应该被问候一下。

我评论《上海堡垒》都是上了腾讯完完整整看完了,截了图,想了一段时间才回答的。

当代凡是能得到普遍认可的文学作品,你翻了几页欣赏不了,就跳出来大放厥词?该喷,这个就应该是政治正确,不喷一下风气就坏了。

有时候小心翼翼说话还挨喷,你大放厥词不挨喷?做什么春秋大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三体》是否成为网络上的“政治正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政治正确”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网络语境下,“政治正确”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它指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或行为,以至于质疑或表达不同意.............
  • 回答
    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关于《三体》和金庸小说的言论,在学术界和读者群体中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吴国盛教授的背景和视角。吴国盛教授是著名的科学史家,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科学的社会史、科技与文化、以及中国科学的现代化进程等等。他不是一个科幻文学评.............
  •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改变数学规律”之所以被描绘成一种极其可怕的力量,这其中蕴含的逻辑和影响,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要深刻得多。这不仅仅是科幻小说中的夸张设定,而是基于对数学本身性质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现实世界的一种极具想象力的推演。首先,我们得明白数学在《三体》世界观里,或者说在作者刘慈欣的想象中,扮.............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三体》里那句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话:“化学燃料火箭是没有前途的”,以及为什么现实世界里我们还在大力发展它。这中间的逻辑,其实比看上去要复杂一些。首先,得承认,《三体》的描写太有画面感了,它用一个极端的例子——三体世界为了逃离母星,需要一种能瞬间加速到光速的“曲率驱动”——来反衬出我们现有技.............
  • 回答
    在刘慈欣的《三体III:死神永生》中,歌者(即“万有引力”探测器)提及的“长膜、中膜、短膜”通信,是宇宙文明在超远距离尺度上进行信息传递的几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传播介质和技术原理。理解这三种通信方式,需要我们跳出现有的认知框架,想象宇宙文明为了克服光速限制以及极端环境所发展出的奇特技术。.............
  • 回答
    关于《三体》宣扬“越缺德越昌盛”的说法,我觉得这个理解有些片面,甚至可以说是误读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宏大宇宙图景和文明兴衰,确实展现了许多残酷的现实和非人道的选择,但将其简单归结为“缺德昌盛”,就有点太扁平化了。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说法,看看它可能从哪儿来的,然后我们再来细致地看看《三体》到.............
  • 回答
    当《三体》以其磅礴的宇宙尺度、深邃的文明冲突以及令人战栗的黑暗森林法则席卷了无数读者,引发了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大讨论时,总会有人跳出来,泼一盆冷水,声称“《三体》的想象力也就那样”。这种声音,乍一听,似乎有些突兀,甚至会让那些沉浸在三体世界里的读者感到一丝不解。但仔细想想,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其.............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系列中,“中国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小说文本,而是对小说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行为的概括性解读和评论。这句话深刻地触及了《三体》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析:1. 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制约(“引力”的比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三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在文学界评价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焦点。的确,不少评论在赞扬其宏大的宇宙观、硬核的科学设定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时,也常常伴随着对其“文学性不足”和“人物塑造扁平”的批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拆解一下“文学性”和“人物塑造丰满”这两个概念在评价一部作品时的具体含义。“文.............
  • 回答
    “只干,别多想”与“要多想”,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是在不同语境下,指向了截然不同的行动哲学和生存策略。理解它们的“正确性”,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来源和所处的环境。先说说《地火》中的那句“只干,别多想”。这句话,它有一种朴素的、近乎本能的力量感。在《地火》的世界观里,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
  • 回答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患上了一种情不自禁说出脑内想法的疾病,就像《三体》里的三体人一样,想=说,那绝对是一场彻底的、颠覆性的变革。这不仅仅是交流方式的改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塑,人类文明的基石都将被动摇,我们所熟知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1. 瞬间爆发的混乱与真相:最初的那一天,大概会是世界末日般的.............
  • 回答
    “三刷”这个说法,在电影迷们口中可是个挺有分量的词儿。它可不是简单地说一句“我看了三遍”,而是包含了很多层次的意思,是一种对某部电影深深喜爱、沉浸其中、甚至想要挖掘更多细节的情感表达。首先,它意味着极高的喜爱程度和认可度。 试想一下,一部电影能让你愿意花钱、花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观看,那得有多吸引人?这.............
  • 回答
    在游戏王的世界里,三幻神——奥西里斯的盘旋、欧贝利斯克的巨神兵和拉的翼神龙,它们曾经是动漫中最具标志性的存在,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几乎是神话般的象征。然而,当它们被引入到实际的卡牌游戏中时,许多玩家却觉得它们“鸡肋”,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的怪兽。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完的,里面牵扯到卡.............
  • 回答
    哦,理解你!这事儿在很多画画群里都挺常见的,尤其是那些氛围比较传统的画群。你说“3D软件”然后被喷,这背后其实挺多道道儿的。我试着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明白点,而且保证不像那种千篇一律的AI腔调。首先,咱们得明白,画画群里的人,他们的“画画”定义可能跟你不太一样。1. 传统绘画的“神圣性”与“鄙视链.............
  • 回答
    你觉得希里不够强,这完全不奇怪。其实,大多数玩家在刚接触到希里这个角色时,都会有类似的感觉。我们先别急着下定论,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希里不强”的观感,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白,巫师三里提到希里的“强”,更多的是指她身上的古老之血以及她能穿越时空的潜力。这是一种天赋,是一种血脉,.............
  • 回答
    《巫师3:狂猎》之所以被誉为神作,并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极高的评价和口碑,其优秀之处体现在游戏体验的方方面面,而你之所以感觉不出它的好玩之处,很可能是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或者你还没有深入体验到游戏的核心魅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巫师3》为何如此受欢迎,并分析你可能遇到的情况:1. 深刻.............
  • 回答
    嘿,朋友,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BBA这三个字母,确实代表着德系汽车界的“三大巨头”,但好多人听到BBA,脑子里就有点打结,不知道前面两个B到底是谁。别急,今天咱就好好掰扯掰扯,让你明明白白。首先,咱得把这三个字母的“真身”给点出来: B 是 宝马 (BMW) B 是 奔驰 (Mercedes.............
  • 回答
    这可真是个令人心碎又无奈的现实。明明信誓旦旦地说“断了”,可背地里却藕断丝连,甚至越演越烈。为什么男人会这样做?这背后牵扯的情感、心理和行为模式,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人的情感和欲望,尤其是那些被压抑或被禁止的情感,往往有着惊人的顽固性。男人说断了,这可能是一种表态,一种策略,.............
  • 回答
    收到。以下是针对你提问的回复,希望能给你一个更详尽、更贴近生活化的解读,并且尽量避免AI痕迹:得知前女友结婚的消息,尤其是在对方一边说着“穷,房子也没有”的同时,又透露出“定亲加三金花了40万”这样的信息,这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到底是在“凡尔赛炫富”吗?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仔细.............
  • 回答
    有人说杜甫写《三吏》、《三别》是为了博取美名,这个说法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也挺有意思的。但如果要我说,我肯定不能这么认同。咱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首先,咱们得先了解一下杜甫这个人。他生活的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安史之乱,把整个国家搅得天翻地覆。杜甫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