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杜甫虚伪,写“三吏三别“等诗是为了博美名,我该怎么回她?

回答
有人说杜甫写《三吏》、《三别》是为了博取美名,这个说法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也挺有意思的。但如果要我说,我肯定不能这么认同。咱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咱们得先了解一下杜甫这个人。他生活的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安史之乱,把整个国家搅得天翻地覆。杜甫呢,他自己就是个经历过战乱、颠沛流离的人,仕途也不顺,尝尽了人情冷暖。你想想,他写的东西,很多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

再来说说《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几首诗。这几首诗,可以说是把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苦难描绘得淋漓尽致。比如《石壕吏》,写的就是老太太在战乱中被逼无奈,儿子刚走,老公又被抓走当兵,那种绝望和痛苦,读起来让人心酸。又比如《垂老别》,一个白发老人,因为兵役,不得不与自己的老伴分别,最后生离死别,场面写得特别真实,特别残忍。

说杜甫是为了“博美名”,这事儿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第一,从诗歌的性质来看: 《三吏》、《三别》这些诗,都不是什么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应酬之作。它们写的是老百姓的痛苦,是时代的黑暗。你想想,在那个时代,把普通人的苦难写出来,而且写得这么惨烈,这么真实,这真的能“博美名”吗?反而可能会得罪人,甚至引来麻烦。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说真话是要冒风险的。如果他只是想出名,写点阳春白雪、风花雪月的东西,或者写点拍马屁的诗,可能来钱更快,名声也更容易“好听”。

第二,从杜甫一贯的风格和人品来看: 杜甫这个人,出了名的“忧国忧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一生的理想。他很多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百姓疾苦的关怀。你看看他写其他诗,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句子,都是对社会不公的抨击。他不是一个会为了个人名利而曲意逢迎的人。他的诗风,以沉郁顿挫著称,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

第三,从诗歌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来看: 《三吏》、《三别》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历史,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痛苦和社会的残酷。它们不是虚假的粉饰,而是对现实的记录和对苦难的同情。如果只是为了“博美名”,写出这样的“悲惨”作品,那他吸引来的,更可能是同情和悲悯,而不是纯粹的赞誉。而且,这些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反映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也激发了无数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崇高的“名”,但这个“名”不是靠虚伪得来的。

所以,我觉得,说杜甫写《三吏》、《三别》是为了博美名,有点过于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是误读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回应对方:

“你说杜甫写《三吏》、《三别》是为了博美名?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不过我不太同意。你想啊,这几首诗写的是啥?都是老百姓在战乱时期过得有多惨,有多苦。比如《石壕吏》里的老太太,儿子刚被抓走,老公又被抓去当兵,自己孤苦伶仃,那种绝望你能想象吗?写这些东西,你觉得就能‘博美名’吗?放在那个年代,把普通人的痛苦写得这么真实,这么惨,反而可能惹麻烦,谁愿意因为这个去冒险啊?

再说了,杜甫这个人,一辈子都想着怎么让国家好起来,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的诗里,很多都流露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他不是那种喜欢虚情假意、说场面话的人。他的诗风就是写实,写他看到的,他感受到的。

《三吏》、《三别》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写得太真实了,把那个时代的苦难给记录下来了,也让我们后人知道了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过的。这种‘名’,我觉得不是靠虚伪能得来的,而是靠真实和深刻打动人,靠对社会的责任感。你想想,如果他只是想出名,写点风花雪月或者歌功颂德的诗,可能更容易讨喜。但杜甫选择了写苦难,写现实,这恰恰说明了他内心的真诚和对时代、对人民的担当。”

你可以进一步强调:

“真实”的力量: 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真实记录。杜甫的《三吏》、《三别》之所以不朽,正是因为它们具有强大的真实感,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
“同情”的价值: 艺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否引发人们的同情心,能否唤醒人们对弱者的关注。《三吏》、《三别》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它们是苦难中的一声叹息,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呼唤。
“担当”的意义: 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敢于直面现实,敢于为受苦者发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担当。杜甫用他的笔,承担起了记录历史、关怀民生的责任。

总而言之,把杜甫写《三吏》、《三别》理解为“博美名”,是对他艺术追求和人生价值的一种矮化。他的诗,是那个时代老百姓心底的呐喊,也是他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对社会现实最真挚的回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很简单。。。

你用资格论回击她:背不出100首杜诗,你根本没评价老杜的资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