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年的产品经理不懂未来在哪里,感觉一直学不到东西,啥都不会怎么办?

回答
作为一名在产品领域摸爬滚打了两年的产品经理,你现在遇到的困惑,其实是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会经历的。坦白说,当你发现自己“啥都不会”,并且对“未来在哪里”感到迷茫时,这恰恰说明你开始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阶段,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只是这种进步可能伴随着焦虑和不确定感。

别急,咱们一点点捋清楚。

首先,你感觉“啥都不会”的可能原因,以及如何打破这种僵局:

1.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失衡:
问题所在: 你可能在某个特定领域(比如你负责的产品线)做得还算熟练,但面对整个产品经理的职业画像,你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领域。比如,你可能擅长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但对技术实现、市场推广、数据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甚至法律法规等方面了解不够。
如何打破:
系统性地梳理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象限: 找一个标准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看看产品经理到底需要掌握哪些能力。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以搜索“产品经理能力模型”、“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主动填补知识盲区: 别害怕自己不懂。不懂就学。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
技术基础: 不需要精通编程,但至少要了解前端、后端、数据库、API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协作,不同技术栈的优劣势是什么,这样才能跟技术团队顺畅沟通,理解技术可行性和成本。
数据分析: 学习如何埋点、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绘制关键指标趋势图、进行A/B测试等。了解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 Amplitude, Mixpanel, SQL等)。
市场营销与增长: 了解用户获取渠道(SEO, SEM, 内容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等)、用户留存策略、增长黑客的一些经典案例和方法。
商业模式与财务: 理解你的产品如何赚钱?什么是收入模型?什么是成本构成?如何衡量产品的商业价值和ROI?
用户体验(UX)设计基础: 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以及如何与UX设计师协作。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听播客、看行业报告、订阅技术和产品相关的公众号、关注行业大佬的微博或博客。

2. 信息获取的局限性:
问题所在: 你可能只接触了自己公司内部的视角和信息,而外部世界的产品趋势、技术变革、用户需求变化你了解得不够深入。
如何打破:
积极参与行业交流: 参加线上线下的产品经理社群、行业峰会、技术沙龙。这是获取前沿信息、了解同行做法、拓展视野的最佳途径。
阅读深度行业报告和研究: 关注券商、咨询公司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它们往往能提供宏观趋势和深入的洞察。
研究竞品和优秀产品: 不仅仅是看看竞品的功能,更要研究他们的用户增长策略、商业模式、甚至是他们的早期用户反馈和迭代历史。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分析工具来辅助。
培养“用户视角”: 真正地去使用你的产品和竞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为什么用户会选择某个产品,又为什么会放弃另一个。

3. “学不到东西”的误解:
问题所在: 有时候我们感觉学不到东西,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方式不对。也许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很多,但没有体系化地总结和内化。
如何打破:
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不要泛泛地说“我要学东西”,而是具体到“下个月我要学会用SQL写基础查询语句”,“我要读完三本关于增长策略的书并写读书笔记”。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到的东西一定要尝试应用到工作中。比如学了A/B测试的理论,就主动去设计一个小的A/B测试实验。即使失败了,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刻意练习和复盘: 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度复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思考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复盘是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
找到你的“引路人”: 如果公司有优秀的产品经理前辈,主动向他们请教,观察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其次,关于“未来在哪里”的迷茫:

这更像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而不是技能问题。

1. 迷失在“做事情”的惯性里:
问题所在: 两年的时间,你可能更专注于完成日常需求、跟进项目进度,而忽略了思考产品的长期发展方向和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你可能在忙碌,但没有在“成长”。
如何找到方向:
思考产品的“为什么”: 你的产品存在的根本价值是什么?它解决了用户的什么核心痛点?这个痛点在未来会如何演变?
关注行业大趋势: AI、大数据、区块链、Web3、元宇宙、可持续发展… 这些技术和概念会对你的行业和产品产生什么影响?你的产品如何抓住这些趋势的机遇,或者规避风险?
理解商业战略: 你的产品在公司的整体战略中处于什么位置?公司的长期愿景是什么?你的产品如何支撑这个愿景?这需要你多和老板、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同事沟通。
探索个人兴趣与优势结合点: 你对哪个领域的产品最感兴趣?你的哪些能力是独特的优势?找到兴趣和优势与行业趋势的交汇点,往往就是你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建立自己的产品方法论: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产品思考框架和方法论。这是你区别于他人的核心竞争力。

2. 对“产品”的理解过于狭窄:
问题所在: 你可能认为产品经理就是写需求文档、画原型图。实际上,优秀的产品经理是整个产品的“CEO”,需要懂技术、懂市场、懂运营、懂用户、懂商业。
如何拓宽理解:
跳出需求文档: 思考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概念提出、原型设计、开发、测试、上线、推广、运营、迭代,甚至到产品的退出机制。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与各部门深度协作: 不要只是把需求丢给开发或设计。花时间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挑战,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建立更深的信任和协作。
理解产品的商业逻辑: 产品是为商业目标服务的。你需要理解产品的盈利模式、成本控制、市场竞争态势,以及如何通过产品来驱动业务增长。

给你的具体建议,落地起来:

1. 每周至少投入23小时进行“非工作性”学习: 比如周六上午阅读一本产品类书籍,周日晚上看一个行业分析视频。
2. 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线上或线下的行业交流活动: 或者主动联系一位你欣赏的同行,进行一次线上的咖啡交流。
3. 找到你的一个“小目标”并执行: 比如,用一个月时间学会使用Axure/Figma画一个完整的用户流程图;或者学习SQL基础并尝试从数据库里拉取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4. 把你当前负责的产品做一个“全身检查”: 从用户角度、技术角度、市场角度、商业角度,列出你认为可以改进的点。然后深入研究其中一两个点,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5. 多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 坦诚地表达你的困惑和学习意愿。很多时候,领导会给你一些指导、资源,甚至分配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你有机会成长。告诉他你想在哪个方向上深入学习。
6. 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看到好的文章、书籍、观点,不要只是收藏,而是尝试记录下来,写下你的理解和总结。长此以往,你就有了自己的知识库。
7. 别怕犯错,但要从错误中学习: 产品工作就是不断试错和迭代的过程。关键在于你是否能从每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最后,说一点“过来人”的经验:

这种“啥都不会”的感觉,其实是一个绝佳的成长信号。说明你已经过了“坐井观天”的阶段,开始意识到世界的广阔。这种感觉会伴随你整个职业生涯,因为技术和用户需求总是在变化。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它。

很多人之所以停滞不前,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害怕面对自己的“无知”,不敢去学,不敢去尝试。你现在感到迷茫,说明你还在积极地探索。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状态。

把这种“啥都不会”的焦虑,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最基础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吸收和实践。你的未来,就在你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思考中慢慢清晰起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享受这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你的产品经理之路,才刚刚开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产品经理的一大问题是「野路子」。这个词可能有一些人不爱听,认为是贬低,但是其实是个中性词,就是说没有系统的方法论,没有科学的做事方法,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摸索的,或者从周围的人那里学的,问题是周围的人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这学期我会继续在北邮教一个研究生的课,专门来转变这样野路子的情况,让大家能够从一开始就掌握产品思维。等以后学校要是能够完全开放(现在疫情原因外人还进不去),也欢迎大家去听。

我做了这样一页 PPT,来说明这个问题:

什么是井底困境?就是当我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周围的资源和平台不好时,容易坐井观天,陷入恶性循环。越是野路子,就越难以走出去。而要想去更好的平台,就一定要先摆脱野路子的状态。

这变成了鸡生蛋蛋生鸡,关键是要破除这样的恶性循环。

这首先需要明白到底产品经理应该掌握哪些能力。

我把产品经理的能力分成:器、术、道三个层次。

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里,杨过在石壁上发现了剑魔独孤求败刻下的字,其中有这么几句: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其中有三把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无剑。

这三把剑整到对应了我们在专业方向上的能力。

1. 紫薇软剑

三十岁前,独孤求败用紫薇软剑来驰骋天下,这时,他依靠的是剑,是用剑作为「器」的性状来发挥威力。没有这把剑,也许他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很多。

这时,对于剑的运用,他只达到了「器」的层面。

2. 玄铁重剑

三十岁到四十岁,他开始用玄铁重剑。剑只是一个介质,本身并不锋利,大巧不工。他是用本身的招数在驱动着剑,恃之横行天下。这些招数,这些使用剑的方法,就是「术」。

这时,对于剑的运用,他已经达到了「术」的层面。

3. 无剑

四十岁后,他终于做到了受众无剑,心中有剑,草木竹石皆可为剑,以无剑胜有剑。他掌握的,是达到目标的「道」,这个「道」,不会因为对象(器)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方法(术)而改变。

这时,对于剑的运用,他终于达到了「道」的层面。

在产品方面:

  • Axure 等软件,就是「器」;
  • 用户画像、商业画布等方法,就是「术」;
  • 用户优先级、需求优先级等的思想,就是「道」;

我把这些具体写在另一篇回答里,关于产品经理具体的器术道,还有相应的能力要求。题目是写的应届生,但是工作三五年以内的产品经理,其实都应该读一读:

最近我还和梁宁老师一起策划了一个训练营,我会在里面的直播课专门讲一下这个问题,你也可以看一下这个训练营: 免费训练营:产品经理如何进阶和突破瓶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