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里是杀女案,
热度不及清华学姐诬告学弟性骚扰高。
除刑事案件,清华学姐事件之前刚刚好有个男性自制聊天记录诬告单身女业主和自己偷情的。
同样是诬告,清华学姐在知乎有四千多条评论,在榜首,同时期快递小哥诬告女业主和自己偷情的,在知乎有两条评论。更何况清华学姐是误以为她真的被咸猪手了,而那个外卖小哥可是从头到尾都是主动做假聊天记录和视频。
还有去年重庆男子污蔑老婆出轨,然后在大街上殴打她,并且在她脸上刻字,舆论并没有清华学姐热度高。
如此双标令人不耻。
清华学姐这件事是唐某错了,对比同期诬告单身女业主的快递小哥,他叫什么姓什么没人知道啊,就中国妇女报发了一下,轻轻揭过。
虐妻案,杀妻案,都不说了。毕竟提了容易被说是女拳。
那就都说这个发生时间相近的诬告吧。谁解释下热度差距如此之多的原因?
女性中有诬告者,马上变成辱骂全体女性狂欢。
男性中有诬告者,没热度。
男性中有杀人者,骂他杀人的极端。
我寻思一个清华学姐事件,足够让你们选择不相信女人了。
那么每年那么多性犯罪案件,让女人恐个男,不是正常的么?
都是受过教育的人,脑回路还能不一样?
话说我一个男的,都被某些男的搞得恐男了,更别提女人了。
就拿最近这个事来说吧。
清华学姐案件,这些男性从各个角度好毫无死角地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利用舆论践踏女性的。
首先是热度,这事儿多大热度大家也看到了。
然而性别互换一下呢?杭州女子被造谣偷情导致开除的案件,至今只有2个回答,可笑不?
其次是对“法律和舆论”的探讨,很多男性更是左右横跳。
男人成了诬告的受害者,他们就说要网暴,理由是诬告很难判。
女人成了性侵的受害者,他们会让你闭嘴,去走法律程序。
这个时候,他们闭口不谈性犯罪由于其私密性,其实比诬告罪更难判,所以女性才会选择舆论。
男人用舆论网暴女人就合理。
女人用舆论网暴男人就是不相信法律?
最后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哪怕是“用个例打死一群人”,都成了男人的专利,
就不谈性侵案,说说之前几个月经常发生的杀妻杀女友案。
那么多一个接一个的恐怖案件。
这些男性却在下面一口一个【这是个例!大家不要恐慌!不要被女拳带节奏!挑起性别对立!】
结果这次清华学姐这事,论性质和频率远远不如上面这些案件。一个个却又开始大肆宣扬【女人不可信】,装理中客疯狂带节奏打压女性维权了?
稍微有点思考能力的女性,都应该明白是咋回事了吧?
现实生活中受到的人身威胁和恐惧来源于一些男性,然后在网上让你闭嘴的憋屈又来源于另一群男性。
这还能忍?
我不建议男性圈地自萌,对女性的诉求熟视无睹。
你天天骂微博和豆瓣,一言不合你意就打成女拳,有啥用?
这些都是女人真实的声音,你听不听,她就在那里。
最后说一句,在这个事件下跟风的女性,真的没救了,你未来会被男人欺负的多绝望,我能一眼看穿。 @安安
她们不是“厌男”她们是“厌男穷”,
捋清这个“恐男”现象的本质,并不困难。
我先问一个问题:都说“恐男”,也知道现在的社会戾气很重,但是普通人无论男女,会害怕走在路上的时候一个壮汉突然从背后拿刀捅死自己吗?都说“恐女”,那一般男性会害怕女朋友投毒把自己毒死吗?
当然都是不会的。因为这样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家心里有数,寻常人一般不敢干这事,发生概率微乎其微。
什么情况下真的会“恐”呢?在法律的真空地带,缺乏秩序,陷入丛林法则,让人们丧失安全感。比如最近这个清华学姐事件,反响甚大,主因不是这种行为极端恶劣,再怎么恶劣也比不上抢劫杀人贪污受贿等重案,但这些案件有明确的法律程序可以处理,网络暴力却一直处于司法的盲区,人对秩序的缺位就会有天然的恐惧,尽管概率不一定很高。
因此所谓女性“恐男”,并不是普遍地恐所有男性,很少有女性会怕路上一个男人突然拿刀把自己砍了。这里的“恐”,实际上是发生在司法体系缺位、女性往往自保无力的场合。这种场合在社会上一般有三类。
第一类是性骚扰。这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性骚扰在社会上极为普遍,而且由于取证难,单次骚扰情节又很轻,社会性压抑的氛围又导致广而告之的成本又高(不要被网络政治正确给蒙蔽了,公开说了,网民可能会口头支持你,但现实社交圈往往反而会孤立和敌视),让普通女性非常头疼。
而性骚扰不仅在成年人之间才会发生,从中学阶段起就有了,是校园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肢体骚扰,还包括卫生巾羞辱、乳房羞辱这些针对青春发育期女性的特定方式霸凌。性骚扰对女性的威胁一直延续到女性因为年龄丧失性吸引力为止,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是一股挥不去的阴霾。
第二类是荡妇羞辱。最近的罗冠军和学姐事件让女性对男性的性诬告沸沸扬扬,但很多人忘了或者不愿意想起的是,男性对女性的性诬告同样是由来已久的。校园暴力中也有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就是在追求或性骚扰碰壁以后,出于报复心理,捕风捉影地污蔑某个女生私生活不检点,虽然一般传不到网上去,但是一旦三人成虎,几乎不可能自证清白。
这种现象普遍到大多数学生在读书生涯中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周围某些“荡妇轶事”,而且往往真假难辨,某些女生的人设就这样被刻板定义,而到底是不是符合事实,往往也很难去证实。鬼知道有多少女生被社会性孤立甚至死亡,只不过连发声都没法发声,毕竟明面上又不像性骚扰那样违法。
职场中的荡妇污蔑同样也不少,比如有个女性取得某些成绩或者升职,常常就会有绯闻流传,至于是真是假,群众经常也并不关心,流言从来不对真实性负责。
更糟糕的是,女性对男性的性侵污蔑,至少舆论还会关注,有社会热度,真要站到光天化日之下直面舆论,也需要相当大的胆量,不小心就可能会翻车;而女性被性污蔑实际上常见得多,却不仅难以引起社会关注,也难以对加害者进行任何制约,加害者更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而这一切反而是被无视了。
很多人,特别是男性,会以为女性恐男仅仅是在婚恋问题上打拳,实际上,上述两类精神暴力,对成年女性的恐男心理有相当大的贡献,这是贯穿成长期和成年期的结构性问题。
第三类是家庭伤害。不得不说我们的司法体系对家暴等行为的处置严重缺位,离婚难惩处难,陌生人打架斗殴法律有办法,但家人做这种事本来性质更恶劣,处理的效率和惩罚的严厉性反而远远不及陌生人。有伤害,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伤害法律经常管不了,至少是管的效率很低,这就难免让人恐惧了。最近的离婚冷静期等弊政则又进一步刺激了恐慌情绪。
虽然男性也会被家暴,比例也不低,但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由于体格差距,女性若非处心积虑实施谋杀,在激情状况下的打斗一般很难对男性造成重伤甚至致死,但男性就算不是蓄意杀人,出手过重也完全有可能打死人,至少是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男性被家暴是被霸凌的痛苦,而女性被家暴却是生命被威胁的恐惧,严重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也是“恐男”的重要原因。
………………………………
说到底,所谓“恐男”,与其说是恐某个性别,不如说是对秩序缺位的恐慌,只不过这些场合里的威胁方刚好大多是男性而已。不解决法律真空、管理缺位、秩序丛林化的问题,女性还是会一直“恐”下去,再怎么说教洗脑也是没用的。
总有这样的问题,但其实我现实生活中,周围的男性都很好,完全让人恐惧不起来,人家说话也懂分寸,字里行间很尊重女性,空间从来不转发那些什么被绿茶骗了的文章,也不厌女,都有女朋友且和和睦睦的,遇到那些对女性极其不公平的事件也会转发抨击这种行为,会主动照顾关心生病的女同学,哪怕平常不熟,这种时候也会挺身而出,新学期总是很自然的把全班的书一点点搬到教室,他们把温柔体贴绅士风度当做一种好的修养,人家女朋友也都整天谈吃啥喝啥,没听说俩人在一起互相打拳。
我一点都没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过什么厌男情绪,要说有的话,就是小的时候家里重男轻女,导致我很嫉妒男性,讨厌他们。或者是长大后被猥琐男跟踪,被当街言语骚扰暴力威胁,连续好几周都恐男。
但是来到了网上,那可就不一样了。
我们把摄像头转向网络:
在知乎,别说搬书了,让帮换桶饮水机的水都能感觉自己身为男人他很抱歉,认为自己性别太亏了,而且我难理解的是,你要觉得亏就不帮呗,你发网上来我们能说啥啊,难不成骂一顿那个女的,安慰你说别难过了,你不该为自己的性别道歉。
????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
然后就开始抱怨:你们女性有那么多特权,又可以巴拉巴拉,还能靠长得好看傍大款飞上枝头变凤凰,不然就是要好几十万彩礼坑我们,诶呀你们的人生可真轻松呀,凭什么要我们搬水,男人活该辛苦吗,辛苦了一辈子老婆还不是处女,又当个接盘侠,呜呜呜我们男人好惨。好了兄弟你别说了,一会她们又生孩子警告了。
。。。。?????啊这,跟生孩子有啥关系阿,不至于吧,抬桶水孩子都出来了,生出个水娃。
然后吧,要是有那种杀妻新闻了,或者女性受欺负的,真就一点共情没有,上来就是一套「我们男人也有同样事件发生却没有热度」的委屈发问,又或者是一套「性别互换根本没人理」,也可能是「受害者她也很过分好吧,这样的结果对男性不公平!」然后就在一个女性受害者特别惨的问题下面,开始了为男人倾诉不满。
????阿这?真的好吗,你说人家受害者尸骨未寒,你不感到同情就算了,你还在那拐着弯的阴阳怪气??
贼恐怖
网上的部分男性特别喜欢把「直男」当做好的品质来学习,觉得自己越直越牛笔。确实我认为直男是一个形容男性憨憨的很可爱的词,但是你本来就是个直男啊,你已经具备被人说直男的条件了,你就不要去深造它了啊,会走火入魔的。况且现在的直男早就被妖魔化了,比如一些视频标题一般都是「直男回复」,主要是以对话形式为主,女孩说什么男生怼什么,给对方怼到说不出话来,被称之为「吾辈楷模」,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网络上确实有这样的风气,顺着女孩的宠女孩的,你是舔狗你是备胎你很有钱你被绿了,怼的她说不出话,你是吾辈楷模。
而且这系列的对话往往起初的时候是十分正常的对话,就算男生回复的有些破坏气氛也属于正常理解范围,后面的这种系列完全就是为了怼而怼,开始秀高端操作,而越高端的操作越是吾辈楷模。
虽然我出言不逊,虽然我言语伤人,但我是直男啊,直男都这样,那些不这样的都是渣男,他想玩弄你才对你好顺着你。
对此我只想表示…咱们身边的男性表示直男是个包含可爱的词,你们整的这玩意,可真让人联想不到可爱。请不要抹黑直男谢谢。
网络上的某群男性特别喜欢用男性的思维去解释女性,然后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的想法十分正确,如果不是,那就是她在装。
有个女主播看着弹幕说:一天天动不动看着个女的就冲了冲了的,瞧你们那点出息。
评论区全是:其实她心里美得很,还有人对她冲,乐开花了。
啊这………………不要用男性的大脑去思考女性好吗,真的有被冒犯到。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人家现实中的情侣都是因为生活习惯或者情绪闹矛盾,知乎上还有人发聊天记录问自己女朋友是不是田园女拳的,只见聊天记录从日常对话急转直下瞬间转接到各种打拳的问题上,这家伙两个人就跟辩论赛的上的双方辩手一样,打的那是不分上下,招招致命。
你俩这恋爱谈的挺别致啊,该说不说还挺般配…
由此可见网络上的性别对立是多么严重,人家现实中男朋友说工作累,女朋友给做顿好吃的安抚一下。现实中女朋友说来例假痛来世不想当女人,男朋友夸她长得这么好看不当女人可惜了,这来到网上,立刻开始性别对立了。
“男人累?女人不累?就男人工作吗?我们明明更累!!”
“来世不想当女人?男人好当吗?你觉得我们容易吗?我们更痛苦!!”
这好吗?这不好。
网上的某些男人们一开口,我都以为大清又回来了,搞得女朋友还是老婆的,就跟自己所有物一样,而且我身边就从来没见着这么猥琐的男人,就在这知乎里,我记得有个关于强奸的问题,下面好几个在那问“爽不爽啊”“有视频嘛”,后来都被折叠了
而且往往这些人特别喜欢活跃在评论区,整天对女性指手画脚,也爱对国家大事指点江山,要说厌男情绪,估计就是上网上多了,被这些妖魔鬼怪给吓的,根本不是什么杀人事件那些,某事件看完确实会心惊肉跳,但比不过打开评论区发现竟然还有人为行凶者开脱称赞的那种恐惧。
我记得有个「如何看待部分男生的迷之自信」的问题下面,最上面的高赞是个男答主,他就提到过:其实真的只是一少部分男的在迷之自信,但往往就是这群人特别喜欢发声,我们这些正常普通的男性在网上很少发表言论,因此感觉男人都迷之自信其实属于一种幸存者偏差。
我觉得他说的很好啊,很有道理啊,因为很多正常的男性年轻的时候打游戏谈恋爱,长大了后准备考研考博搞事业,根本没有时间在网上长篇大论,就算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言论也只是皱皱眉头懒得说什么划过去了,而长期在网上发表恶臭言论的,往往就是那些生活过得一塌糊涂,经济条件也不好,与异性相处不合还极其渴望性,整天憋屈憋屈的扣键盘的那部分人。
为什么感觉到网上的男性很封建物化女性,主要还是现在上网的人变多了,什么臭鱼烂虾都在上网,其中包含太多读书少见识短的,这些人往往会特别自信,认为自己是当代鲁迅,甚至觉得鲁迅都没有他们清醒,天天在网上叭叭叭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迂腐落后的思想。
所以最后我是想说,我个人并不厌男,也不希望大家对男性产生偏见,其实我们回归现实中,多往新一代男孩子身上看,其实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是很善良的,特别是我们中国的教育越来越普及,一代比一代更有文化,网络的发达,更能接触到新的思想,经济条件的提高,更能接触更多的事物,见识更旷阔的世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当然是越来越好了。
不要被网络上的恶臭人给骗了,知乎上的偏激言论,在很多男性眼里也十分离谱,如果你因为网上很多男人这样表达,就认为全天下男人都这么想,那那些生活中从没这么这想的男人会表示:???我又被谁代表了?
就好比一个男的天天上网看视频,发现现在网上特别火一个绿茶吊着一堆舔狗的视频,特别是某音,总拍各种三观不正的玩意,底下还有一堆女性叫好,他就认为全天下女人都不是好东西,这是非常片面的,属于大脑缺弦的那种人。
再说了,无论男女,哪个性别没有极端的人在发表恶臭言论啊,但极端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中正的,不能说绝对中正,但反正就在中间那块堆着。
如果你离开网络发现身边还是有许多思想封建且不尊重女性的男生的话,最好是能换个更好的圈子,努力变好,离开那个地方。
因为一个男性的小马后面是一辆大车。
车上装着:生孩子,养孩子,洗衣服,做饭,为了兼顾家庭放弃事业等等等等。
如果没做到,有可能会被老公认为不行。如果做到了,有可能会被老公当成黄脸婆。
反正没有一个好结局。不如不要开局。
有些人睁眼说瞎话,污名化对面的人成瘾,而由于信息茧房,大家都只看得到那种脏东西,所以极端了呗。
就像部分知乎男喜欢说微博女都是田园女权一样。
那是他们睁眼瞎。选择性无视。
给大家截个图看看昨晚我随手评论的一个微博,评论区长啥样。
我画红圈的都是女性。
这个世界上好好过日子,对家庭有正确认知的活人这么多,可惜有的男的看不到。
他们把找不到对象的戾气都发泄在女性这个群体里。
而生活不如意的女性如果只看得到他们,那么恐男厌男是必然的。
就这么简单。
其实大家都往外看看,多和正常圈子接触,没准就柳暗花明了。
我讨厌鸡贼男,但是我不讨厌男人,也不会把鸡贼男等同于男人。
世界很大,多看看不好么?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恶性事件不会让人恐男。但恶性事件反应出来的网络男性的主流民意会让人恐男。也许网络主流民意不是现实主流民意,也许现实中沉默的大多数没那么不堪,但网络上的主流民意在现实中必然有着深厚的土壤。
让人非常难以理解的一件事儿就是部分男性至少是社交网络上表达民意的部分男性,他们真的是太太太爱和犯罪份子共情了,哪怕是罪大恶极的犯罪份子,他们都能共情。他们总去共情加害者,对被害者表现出的极大的凉薄和恶意,袖手旁观在壁上瞧不算,还得在被害人身上吐口唾沫。自己先利用恶性案件恐吓危胁女性,又要反过来问女性为什么怕?黑人问号脸。
再说明白点,杭州杀妻案不会让人恐男,但杀妻案后的三吨水警告让人恐男;山东虐待案哪怕轻判也只让人感叹法律的不公,不会让人恐男,但一堆言词振振为此案男方辩护的人,让人恐男。因为对于女性来说,杀人犯也许离你很远,但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只是思想和行动之间的距离,让他没实施这个想法罢了,这怎不令女性毛骨悚然!
说句题外话:为数不少的男性实不实流露出的对女性俯视的姿态让人极不喜,这个倒是和恐不恐没什么关系了,让人讨厌倒是真的。知乎这个平台,看一些社会议题上是能看到很多有见地的回答的,但只要一涉及到性别问题,哪怕已经相对客观姿态相对好看的答主,字里行间,都能不自觉流露出对女性俯视的姿态,是真讨厌!这些年公知为什么遭人厌,除了咱们国力的提升,公知被反复打脸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大家不喜公知那种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姿态,不喜他们把别人都当笨蛋,当乌合之众,就他自个儿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对公知这个问题上,咱们知乎男性清醒极了,对女性的问题上,他们特别喜欢当“公知”,却不明白为什么遭人厌,可真奇怪!他们乐于论证和男性相比女性智商更低,更不理性,更易被消费主义洗脑等等一堆乌七八糟的议题,且乐此不疲,不信去搜,知乎上这类的问题不少,热度不低。他们乐于指导教育女性该怎样做女权,把一切不合他们心意的划归到女拳,他们既不参加女性争取权益的运动,又不支持女性争取权益的运动,却偏偏要定义这个运动,喜欢指手画脚,可太奇怪了。您再把女性争取权益的运动批评的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又怎样呢。天天说女权极端,极端到哪儿了呢,最多不过是倡导非暴力不合作罢了。女性不过“打拳”,男性那可是“都动了兵器”了。
其实也理解,女性对于女性的共情,是一步到位的直接共情,男性对于女性的共情多了一个回路,需要借助于自己的母亲,姐妹或女儿的身份,是间接共情,甚至有些男性缺乏间接共情的能力,或者下意识地去拒绝间接共情。有些男性知友表现出的对男尊女卑,自己可以随意处置妻子的社会的无限向往很是让人迷惑,他仿佛在这个时刻只把自己代入了“夫”这一个身份,仿佛根本没想过在你能随意处置你的妻子的社会里,你爹也能随意处置你妈,你女婿也能随意处置你女儿,刘安杀妻待客的社会,你以为就你是刘安嘛?你以为被杀的只可能是和你在网络上battle的女性网友吗?你爹也可能是刘安!你女婿也可能是刘安!哦,我忘了,很多网友,特别是男网友末必记得杀妻待客的刘安是谁了(很多男性看过这个情节,就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转眼就忘了,但大多数女性只要看过一遍这个情节,必然毛骨悚然,终身难忘,这又是男性很难和女性共情的又一例证),但同样是四大名著,杀夫的潘金莲热度那可是高的多的多了,讽刺不?
本来想写在评论区的,想想还是补充到回答里,因为相似的内容实在懒得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意思的很。
先得感谢一下评论区各位知友的现身说法,猜想我的这个回答能引起这么多共鸣,你们的现身说法也是贡献了一部分力量的;
然后,评论区部分知友,您离题离得有点儿远了诶,简单归纳了一下各位的需求,其实您可以单独提几个问题,深入去探讨:
比如:
1.“怎样理解现代男性越来越多「厌女」「恐女」的社会现象?”或者您就直接来个
“作为男性,我为什么越来越多「厌女」「恐女」?”
2.怎样理解和男性犯罪相比女性犯罪没有媒体关注?
3.同女性受到男性的暴力犯罪相比,分明是男性本身受到来自男性的暴力犯罪更多,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会恐男,男性却不会恐男?这二者的本质不都是对于犯罪者的恐惧吗?和性别有很大关系吗?
4.作为一个男人,为什么比女性更懂女性并不是真的恐男?
5.恐男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可以在上述话题下尽情发挥您想说的话。
PS:评论区有些网友,不要歪曲我的意思,我的核心论点是恶性事件不足以让女性恐惧,但面对这类事件,男网友的表态,会导致女性的恐惧,说的非常清楚明白了。所以您要是想驳我,就别来来回回论述女性不应该恶性事件而恐男,这就不是我的观点。是,这个问题下有持“就是杀妻杀前妻杀女友各类男性犯罪事件太多,导致女性恐男”这样观点的答主,那您完全可以移步那些个答主的评论区去探讨,在我的回答评论区里说这些就不通的很了。
PPS:说女性同样不能共情男性的知友,需要您自己去举例子。一定要让我共情评论区里各色各样的“你不过是失去了一条腿,他失去的可是爱情”这样立场的知友,一定要让我承认彼的“爱情”确实比此的“腿”重要,那对不起了,确实不能共情。
时隔很多天以后,又来更新。其实从我评论区,我对个个评论的回复中,相信可以看出我是很愿意和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观点的。您的留言相对友好也好,相对没那么友好也好,若是被系统删了,绝对绝对不是我删的。之所以这么久没回复,当然一来是我没长在知乎上,二来是评论区好多知友的评论观点我之前已经回复过和您类似的观点,车轱辘话真的没意思的很。
最后说一句不那么友善的话,就评论区的一些知友,有些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朕给你的,你才能要。朕不给的,你不能抢”的样子,可真难看,真讨厌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