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国大选结果做了认真的反思。
sexism+fandom=terrorism。
作为将女权和饭圈玩到巅峰的豆瓣,最终自然会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克苏鲁。
这也是最糟糕的情况:“以敏感话题为手段,武装介入饭圈和娱乐圈”。
单一个女权可以用男性解放等手段制约,单一个饭圈可以用清朗等手段制约,但是,如果性别主义和饭圈结合起来,那么破坏力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成为谈之色变的怪物。
那么,为什么是豆瓣率先被大规模整顿?
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对社交机器人下个定义:社交机器人相当于一种与互联网自动交互的极其算法,类似于自动运作的营销号。
Based on the two hypotheses, the workflow of the bots includes five steps (figure 1).Initially, each bot is assigned 2 or 3 default followings, who mostly post or repost messages consistent with the topic of the bot. A bot will periodically awaken from idleness at a uniformly random time interval. When the bot awakens, it can view the latest messages posted or reposted by its followings. As is well known, not all unread information can be exposed to users of social networks. A bot can assess only the latest 50 messages (i.e. the maximum amount in the one page on Weibo) after waking up. Please note that we exclude the influence of algorithmic ranking and recommendation systems on the information exposure by re-ranking all possible messages according to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posting time.
After viewing the exposed messages, the bot selects only the messages consistent with the topic. In this step, we first run the FastText tex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to get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result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correctness of 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from the FastText algorithm were further voted by at least three experimenters. Although manual supervision is required, this algorithm can help us filter out a large number of inconsistent messages. If there are reposted messages in selected messages, according to directed triadic closure, the bot randomly selects a reposted message and follows the direct source of the reposted message. Please note that Weibo limits direct access to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llowings and followers of a user; thus, bots must find new followings through reposting behaviour. If the following number reaches the upper limit, the bot stops running; otherwise, the bot becomes idle and waits to wake up again. The upper limit of followings for each bot is 150, according to the Dunbar number, which is a suggested cognitive limit to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whom one can maintain stable social relationships. To avoid legal and moral hazards, the bots in the experiment do not produce, modify, or repost any information.
以上,即为社交机器人,也就是所谓部分营销号大致的运作规律。
研究人员曾使用社交机器人来模拟新闻消费和微博中社交网络的增长,微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 。每个机器人被分配一个偏好,以及 2 或 3 个具有相同偏好的初始追随者,然后机器人根据三元闭合(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 和同质性(具有相似性的人),扩展其社交网络偏好,有更高的成为朋友的机会 。在这个实验中选择了两个偏好:30 个机器人喜欢娱乐内容,另外 30 个机器人喜欢科技(sci-tech)内容。最后,实验为每个偏好收集了 30 个社交网络。
结果是什么?
通过比较暴露的信息,所有喜欢娱乐信息的机器人更容易困在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中,而所有喜欢科技信息的机器人比较容易可以接收到多样化的内容 。相应地,也发现了不同偏好的机器人的社会结构存在差异 。对于微博中的有向关系,还发现中心节点和外围节点之间的双向链接在降低内容多样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过滤气泡,外围节点通常单向跟随中心节点,而对于非极化社区,中心节点倾向于与其他节点双向交互。
简单一点说,关注娱乐信息的博主极其粉丝,更容易接受到单极化信息,而很难与其他社区形成双向交互。
研究人员将出度较高的节点定性命名为中心节点,将出度(顶点的出边条数)相对较低的节点定性命名为外围节点。观察中心节点和外围节点的入度和出度,发现科技网络中的中心节点不仅出度更高,而且入度也高于外围节点。相反,娱乐网络中的中心节点与外围节点具有相似甚至更低的度数。简单一点说,科技社区的流通性更强,娱乐网络中的流通性更低。
研究人员使用两个概率p和q量化中心节点和外围节点之间的连接。p是来自外围节点的有向弧到达另一个外围节点的概率,并且q是来自中心节点的有向弧到达另一个中心节点的概率。如图所示,娱乐网络相比科技网络,具有更低的p和更高的q。这意味着选择一个或几个中心节点作为广播者,即粉丝饭圈里的“大粉”,将信息发送到所有其他节点,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交互。这种结构的扩散路径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中心节点。总结一下,娱乐网络的过滤气泡,内部的信息流通性更强,而且信息很难流通出去。
但,为什么是豆瓣?
这就要从豆瓣社区的结构说起。
豆瓣作为社区结构,由无数个小组组成。只要发起人愿意,那么小组就以私密的形式存在,外人无法进入。
一句话来描述:豆瓣作为一个大的过滤气泡,里面由无数个小型的气泡构成。
这样一来,只要门一关,外部的非偏好信息在经过层层过滤后,能进入豆瓣私密小组的,十不存一。
但与此同时,豆瓣的外围节点也非常活跃,由于微博很多饭圈等信息都搬运自豆瓣的缘故,可以说,豆瓣控制着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
外界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的去。再加上里面是无数个精心打造的养蛊场,导致了豆瓣最后的下场就是被大规模整顿。
事实上,从杨笠开始,女权急速和饭圈结合,为了保证这一进度,杨笠粉丝不惜组织人手,对讽刺过杨笠的女明星和大V进行网暴:
这完美体现了饭圈“排除异己”的特性。
不少人老是讽刺男拳师和肖战粉丝一样,小气又爱举报,但一个恐怖的事实是,杨笠和肖战,已经有三个代言(李宁、益达、宝洁)重合,杨笠背后的笑果文化,已经被腾讯入股。我从去年9月开始预测杨笠会进一步和肖战、腾讯加强合作,结果今年2月,杨笠带着几乎整个笑果文化,参与对李宁的宣传,用女权的名气给饭圈敛财。
如此一来,饭圈最大的头子,和女权的新锐头子合作,1+1>2,与我说的全都对应上了。
为什么杨笠不惜用律师函威胁讽刺杨笠的网友?
为什么杨笠粉丝完美满足第一定律(发现逆天(辱骂烈士,造谣拘留等)——打开主页——吐槽普信男——满意离去)?
除了对豆瓣重拳出击以外,为了能及时控制住局势,还应该对杨笠及其簇拥进行重点打击,无差别抵制杨笠所有的影视、代言等,让杨笠彻底被淘汰。
这样一来,在囚徒困境里,以男权和女权互相制约,反而能促进男女的互相合作。
豆瓣,我早就没看了
女权主义者们想开一扇窗。
出于“开窗--拆屋顶”理论,女权主义者支持了一批极端分子来“拆屋顶”,比如诬告,比如杀男婴。并且在造成恶劣影响时,利用“境外势力”/“打拳的都是男人”来进行掩护。
现在塔阻止了女权主义者“拆屋顶”,也就意味着要给她们开窗了。而女权主义的开窗诉求,本身就建立在加大女性对男性剥削的基础之上。
而男性甚至自己都没有受害意识,没有意识到男性也有属于自己的窗要开。
更没意识到为了开窗,少数“拆屋顶”者是必须的,还在和女权主义者们一起,痛骂男性的少数觉醒者和“拆屋顶”者。
我搞不懂知乎众有什么可激动的。
女权方面的开窗诉求--拆屋顶争取统战价值--阻止拆屋顶安抚--实现开窗诉求,这一整套流程都快走到最后一步了。
一群男性不赶紧开窗的开窗、拆屋顶的拆屋顶,还在这自以为自己赢了呢。自以为骂两句女人就是男泉师了,其实连边都没摸到。
我是2013年注册的豆瓣,可以说是十年老用户了。豆瓣水太深了,屁股歪得厉害,背后势力很复杂(虽然都资本方都是国内资本,但我觉得豆瓣肯定没少收美国钱,如果国家能查账查税就好了),我还在调查和收集信息,我最近开始结交豆瓣战友,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能证明豆瓣“歪屁股”“刀尖向内”的证据,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豆瓣扳倒。我现在手里有很多证明豆瓣歪屁股的截图,网上也有很多豆瓣的极端言论截图流出,我今天先不发了,讨论点别的。俄乌冲突,我在豆瓣发布了一些美国黑料,打脸美国乌克兰,澄清俄国的一些新闻(这些内容在微博B站知乎贴吧基本都是老生常谈),直接被恨国党举报到删帖+封号一天。前天又去反贼大V(豆红)的动态下面挑衅,友好争论了一波,然后被恨国党们人海战术举报(我怀疑他们有群,在群里把我挂了),封了3天,现在还封着。理由是“多次违反法律规定,多次被人举报”,实际上我除了怼恨国党、爆美国的黑历史,嘲讽了一下恨国党,什么违法信息都没发表,反而我怼的那些人才是发布违法信息的。结果是我封了,反贼活蹦乱跳。
豆瓣去年被连续整改,罚款,禁言,封组好几次,但豆瓣死性不改,甚至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问题。给大家看看豆瓣是如何阳奉阴违的。豆瓣的书影音,FM,同城,都是不错的板块,极端言论重灾区是豆瓣小组。假如一个极端戾气的小组,从组长到组员,整个组的氛围是一种反动、恨国、极端、女权、饭圈等等违禁信息,那么如果你是这个APP的老板你会怎么处理这个版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像微博一样连账号带内容全炸掉,或者像贴吧那样连贴吧带内容全清理掉。干净又卫生,片甲不留,简单粗暴,省时省力。但我们看看豆瓣是怎么做的,豆瓣被警告和勒令整改的小组,会有如下几种待遇:
1.敏感程度较低的违禁组:搜索框搜不到,但小组照常运作,甚至还可以正常申请加入,也可以正常拉人,甚至小组内容依然能无缝转发到豆瓣动态(进入公共视野)。所谓搜不到,也只是“搜索框搜不到”,路人既可以顺着别人的主页进入小组,也可以顺着转发链接进入小组。这个小组当中的老用户甚至没察觉到自己的组已经被屏蔽了。
2.敏感程度中低的小组:会进入一种“雪藏”状态。搜不到,无法拉人,新人无法申请加入,无法转发到公共视野。虽然相当于一潭死水,再也没有新鲜血液加入,但发帖一切正常,过往的贴子也全都保留。还可以继续养蛊,或者让她们慢慢转移阵地。而且路人也依旧可以通过别人主页和链接进入小组浏览帖子。(绝大部分极端女权、饭圈小组都在这个阶段,它们并没有被所谓的整改,而是被豆瓣藏了起来,不让有关部门发现)
3.敏感程度中高的小组,进入“停用”状态。就是所谓的炸组了。这个组所有功能都不能用了,永久静止在某一刻了。但以前的贴子一个不会删!我们仁慈的豆瓣依然高抬贵手,所有极端思想的“理论储备”“理论斗争武器”“讨论成果”全部保留,还可以继续搬运、转载、分享,发光发热,影响后人。
4.敏感程度极高的小组:进入终极“停用”状态,彻底炸组。跟上面的停用一样,但区别在于,它以前所有的贴子都删掉了(原文是“暂不可见”),这个组彻底报废。我手头刚好有这么一两个极端的组,以前潜伏过。
我基本上能理解豆瓣高层的心态,既要应付上面的检查,又不想失去这一块点击量和流量,然后就搞了阳奉阴违这一出。
网信办:上次点名警告的小组整改了吗?
豆瓣:好的马上改,我们现在就把小组抹除了。您自己试试,搜都搜不到了。全封了。
网信办的督导组欣慰地点点头,心满意足地走了。
这种事情一年还会重复20次,督导组的老头子们似乎不知道自己被蒙在鼓里。当然,说句公道话,豆瓣也确实有在整改,封了很多极端账号了,极端女权那几十个极端仇男的词汇,基本都看不到了,清净了很多。但是,并不妨碍极端女权、恨国党的圈子依然被豆瓣庇护得很好,以更隐匿的方式,更肆无忌惮地发酵着,养蛊着。
这一出阳奉阴违的把戏,豆瓣高层要么是为了用户活跃度和流量,要么是为了配合境外势力酝酿反动极端思想,要么两者皆有。
再聊聊这么多社交媒体和论坛,为什么偏偏豆瓣天天被国家点名,罚款,如果说知乎还是正常人和神神公知殖人恨国党的舆论交锋,如果说知乎的两性问题还可以在评论区争论十万层楼。为什么豆瓣极端到没有任何观点的碰撞,完全一边倒的魔怔和极端暴戾呢?为什么豆瓣被称作“养蛊”“大本营”呢?
因为豆瓣小组就是为了“信息茧房”而生的。
豆瓣小组的组长、管理员,权限非常大,完美诠释了独裁和暴君。放人进组,自己说了算,禁言,踢人,也是自己说了算。小组内什么进组暗号,组规,小组内违禁词,全都是组长说了算。踢人,永久拒绝申请,永久踢人,都是组长说了算。而且组长极难被外人颠覆,很难撼动。(贴吧是可以群策群力推翻现任吧主的)这就是养蛊的最佳场所,小组变成了党同伐异,纠结党羽的利器,一个极端女权小组,稍微有一丝异见,就会被踢。拒绝任何不同的声音,只会听到相同的声音,不断加强偏激思想,而且不怕你仇男,大家都仇男,一般程度的仇男,时间久了就没意思了,更极端一点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回音壁效应,信息茧房。
甚至有的极端女权小组,进组申请书,进组暗号里,就让你先把“仇男宣言”默背复述一遍,这tm跟发展地下党有什么区别。而且这些极端组所谓的组长、管理员,很少以真人示众,全部都是孤零零的一个马甲,小号。以某个极端女权组为例,一个组长,五个管理员,这六个人主页几乎没有一条日常动态,没有一条书影音,是专门为了管理这个组,建立的小号。她们这种豆瓣重度用户,肯定有自己吐槽,交流,记录电影的账号,绝对不是这么孤零零的三无小号。更夸张一点,这五个管理员可能有四个都是组长的马甲,小号的小号。而且这几个组长管理员从来不在小组里发言,似乎建这个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网友的,自己对组里的话题没任何讨论兴趣。(这跟贴吧完全相反,贴吧的吧主、吧务,往往也都是吧内的大神,等级很高,代表作很多,在吧内很活跃,沦为吧宠。我觉得贴吧这种状态,才是一个正常的互联网论坛的状态,豆瓣小组太匪夷所思了)
再补充一个豆瓣的逆天微操作,上个月刚发生过的,上过新闻,但是没有多少人关注。豆瓣给截图用户暗中添加肉眼无法识别的盲水印,可以追查截图者的豆瓣ID、贴子地址、截屏时间。
这个话题在微博、豆瓣、知乎,都有相关讨论,不过热度非常低,知乎的一群技术宅甚至开始讨论学术问题,电子水印的种类、原理,如何技术消除水印之类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在意这个,无非是截图盗图加个水印嘛,或者是往好处想:营销号、微博、搬运豆瓣的贴子太多了,这样加水印,可以追踪截图者,如豆瓣所说的“防搬运”。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简单!一些深谙豆瓣反动倾向的网友,一针见血指出了豆瓣的阴谋,豆瓣这是在逆向追踪告密者!!去年豆瓣停业、整改、罚款那几次,很多正义网友把豆瓣极端女权的恐怖言论、各种热火朝天的贴子截图发了出来,给豆瓣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甚至有老哥开玩笑“如何抵制极端女权?把她们的逆天言论截图保留下来,帮她们宣传就可以了。”豆瓣作为一个公开论坛,有什么知识产权值得保护?防搬运?公开论坛的东西凭什么不能搬运?再说是否防搬运决定权在发帖人手中,你豆瓣凭什么帮别人做决定?就算你打击反动仇恨言论,你为什么要偏偏只追踪截图者的ID?你为什么不追踪发帖人的ID?不解决发表反动言论的人,解决举报反动言论的人?不想着从源头杜绝反动言论,想着如何阻止反动言论的外泄?
盲水印技术并不新鲜,但多用于企业防止泄露机密。企业内部页面、电影放映画面等都是盲水印的常见应用场合。由于盲水印不可见且带有泄密者的信息,因此它通常用于追查、震慑泄密者(所谓“抓内鬼”),而从某个层面来说,盲水印可以“区分敌我”。
豆瓣官方的说法是,加入盲水印是为了“防搬运”,这似乎并不能完全平息舆论。如果是一些版权网站,例如小说网站、视频网站启用盲水印“防搬运”是说得通的,但即使是版权网站,也往往只在水印中添加版权信息,或者禁止复制文字或下载内容,水印也通常不会掺杂用户个人信息,且往往会明确告知水印的存在。而豆瓣作为一个社区App,使用个人信息作为盲水印“防搬运”,似乎有点不妥。这次启用盲水印机制的只有豆瓣小组,而并非豆瓣全站。豆瓣小组分为不同主题的小组,各个小组需要申请加入才能发表讨论,而其管理员“小组长”则可以审核入组申请,也可以决定小组成员的去留。如果小组长启用“防搬运”,意味着可以通过截图的盲水印追查到截图者的身份,并对其进行处理。
总之,只要豆瓣管理员认为该用户截图了豆瓣极端小组的恐怖、反动言论,并拿给外界看,给豆瓣造成了负面影响,让外界知道了豆瓣阴暗角落的恶臭嘴脸,那么豆瓣内部人员可以调出截图上暗中标记的“截图者UID”,则可将该截图用户封号。盲水印“抓内鬼”机制,会让用户人人自危,不敢外泄小组内所讨论的内容。某些正义网友费尽心思潜伏在某些私密组中,也会因为外传截图,暴露自己的账号,进而被反动小组的组长踢出,甚至被豆瓣封号。
最骚的是,这个“盲水印”“防告密”“抓内鬼”功能最早是豆瓣背着用户偷偷开启的,在2月17日左右被用户无意中发现后,闹上了热搜,一时间舆论哗然。四天之后,2月21日,豆瓣紧急上线了“防搬运功能开关”,允许组长自由开关这个功能,而且官方洗白为“防搬运功能”。
那些见不得光的“私密组”“地下党”无疑是防搬运功能的受益者,她们苦于自己小组潜伏了一些正义网友,经常把她们的极端、恐怖、反动言论截图,公之于众。现在有了这个功能,这些组长就可以揪出小组内的潜伏者,把他们踢出私密组,豆瓣管理员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封号!细思极恐!
豆瓣啊豆瓣,你公关能力很强嘛!好一招将计就计!将错就错!顺水推舟!
极端反动言论和账号,屡教不改,屡禁不止,不想着从源头解决问题,只想着捂嘴!揪出举报者!消灭告密者!
综上所述,豆瓣用层层加码的复杂技术,隐藏和包庇那些被点名整改的,见不得人的小组,甚至不惜用防商业间谍的盲水印技术,防止见不得人的小组被正义网友截图曝光。与极端女权和恨国小组沆瀣一气,培养极端暴戾的反动言论和仇男言论的温床!煞费苦心包庇这些极端小组和极端言论,就是不整改。我想问豆瓣:把这些极端小组封停,有那么难吗?建议有关部门严查!麻烦各位帮我扩散。
我现在莫名担心,发这个帖子会不会被豆瓣工作人员追踪,然后把我十年的豆瓣号给封号。暗自忖度一番,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贵瓣文青最津津乐道的福柯“圆形监狱理论”啊,无形监视,自我压抑,自我审查!贵瓣文青公知最奉为圭臬的《1984》怎么写的来着?“老大哥在看着你!”
知乎网友:早该管管了,什么时候进驻微博?
微博网友:早该管管了,什么时候进驻知乎?
b站网友:早该管管了,什么时候进驻知乎微博抖音快手贴吧小红书?
网信部门进驻豆瓣,也是治标不治本
豆瓣是平台,登陆豆瓣的,发言的人才是关键。
治本的方式是什么?是daxia东海小岛!
目前,国内的历史、贫富、民生、男女、政治、社会、娱乐,所有能够挑动起来对立,能污蔑国人,能够打击我们民族自信的地方,全部都有反华势力在作祟。
这些反华势力的总源头,是华盛顿。
这些反华势力的交汇点,输出点,执行点,爆发点,全球反华干活中心——是台湾WW。
全球各路的反华势力的资金,在WW交汇,港独、jiang独、zang独、黄祸论、章家敦各路牛鬼蛇神在WW串联,在菜菜子的保护和支持下,汇成全球反华的总基地,然后再培训一批批的WW人,专门从事反华的各种运动。
尤其是网络上的。
前段时间WW停电了,1450马上不见了,大陆的所有平台,包括豆瓣,一下子清净了。
后来有了位置显示,但也只是暂时给这些人造成点儿障碍而已,他们还能到大陆继续重操旧业。
后面的资金来源不斩断,就永远有人干这些。
多数高赞太乐观了,这次国家网信办都没出动,只是指导。
做具体工作的时北京网信办,最多搞下内部审核培训与相关法规教育。经过培训考试后出个报告就过去了,在这一阶段会出现一些互动功能暂时关闭。
从过去整顿效果看,这样其实没多大用。
都不用出去找案例,现在大家扯淡的地方就是现成的案例。
去年12月刚被同一单位整顿过,结果蛙声反而还大了呢。
我提供个思路,翻墙去看看豆瓣推特账号
看完之后会觉得 豆瓣的问题不是豆瓣纵容严重的网络乱象
而是他们本身就是网络乱象的推手和参与者
去年那么大的事情
当时居然只是不痛不痒的内部整顿,结合货拉拉事件,
作为郭楠那一刻是绝望的
。。。。现在看原来只是xx内工作就这个效率而已。。。。。
(当然,也可能这三个月在准备分锅了)
上次看到这个热搜
我好奇豆瓣搜了下
结果瞠目结舌
黑帮,魔幻,虚伪,黑色电影……
轮到台湾纪录片了
这好评溜溜的
其实主旋律拍的差,给低分完全没问题,但是这些低分和评论似乎根本不是评论电影的,而是那段历史。
刚去搜了下,这些已经没了
再补充个别人发现的
另外,俺刚才把这张图发豆瓣,秒删
真一秒钟都没有
再补
有句老话说得好啊,不见棺材不掉泪。
所以啊,你真以为整治一下就能让这群极端主义者有收敛么?
别做梦了。
你不把绞刑架架好,不把子弹上膛,不把牢门锁上。
她们是断然不会理解什么叫做对错的。
所以啊,该走法律程序的绝对要走法律程序,而且,顶格审判!
就是要让这群人知道,犯错,不是没风险的。
罚款还是太少,应按营业额百分比罚款,金额不足的才定量
我看有人说为什么不整改1.530。
它市值就8.59亿了,照这样搞法。只怕督导组还没走,公司都倒了。
哦。盘前已经1.480。
大家且玩且珍惜吧。
豆瓣的堕落告诉你什么叫底线一再被击穿,突破人类想象力。
从一个文艺青年交流平台,堕落成一个约炮平台。
从一个约炮平台,堕落成一个反社会亚文化社群。
从反社会亚文化社群,堕落成反社会暴力联络站,暗网直呼内行。
你说那些主旋律电影莫名其妙的标签他们是失察我真的不信。
这就是故意的!
豆瓣平台和用平台的人,都有问题。
我09年就注册豆瓣,迄今为止对豆瓣的使用也主要是看书、电影相关内容,稍微写一些动态。
如果是这样用,豆瓣会被查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但去年去过豆瓣鹅组后,我被震惊到了,用恶臭去形容豆瓣小组真的不为过。
到了哪种程度呢,当时某字母站被女拳冲,豆瓣鹅组的女拳手把手教jubao。我惊呆了,jubao的目的不止是冲字母站,而是号召一群不知所以的用户去堵塞jubao渠道。
我说了几句,认为现在豆瓣的气氛会害死自己,大家也没有开放的精神去看待各平台和各作品。我表达了这个观点,直接被骂了800层楼,私信各种器官和家人问候。
我直接被开除性别籍(本人女),其中有个女的在评论里说了特别恶心人的话,我点进去看,该人不小心有个相册照片带了她在大众点评的水印。
我顺着她的号看到了她在大众点评的日常。
三个人:普通人。
普通的吃饭、普通的玩乐,普调的和男性约会,普通的爱美,
看到美食会拍下来顺便po自拍。
但她在豆瓣张嘴说的那些话,对男性的侮辱,已经到了一种极端。
特别分裂,特别难以理解。
我在她大众点评回了一句,豆瓣过来的,好好生活为什么要骂那么脏的话呢。
10分钟后,她看到我的回复,吓得拉黑了我,清空了豆瓣的所有内容。
我后来思考,在豆瓣那么恶臭的人,知道自己恶臭吗?看样子是知道的,但为什么还会这样呢?
因为她在豆瓣,骂男性会得到支持,姐妹抱团,稍有反对就会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后来我把骂了800多楼的内容都看了,每个人点进去看豆瓣主页。
1/3的用户都是三无账号,说话是最恶臭的。他们甚至没有一点“人”的气息。
豆瓣怎么做的呢?
在我举报了每个辱骂我的账号后,豆瓣把我80%举报都否了,说那些人是自由发言。
豆瓣把我回复那些人的对话都删了,说我违法社区规则。
现在你说豆瓣这件事有什么值得解读的,我可以下个结论:
上面不是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是不会轻易下场的。
大家不要把以前豆瓣平台(以影视书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当下的豆瓣平台的环境混为一谈。
你把豆瓣当精神角落时,大把的人把这里当作搞中国的阵地。
另外,说下当时字母站的小道消息。
据说当时很多人短期对字母站进行jubao,引发了上面注意。上面也不傻,组织了专项组和专家研究,最后监测到在去年春节前一天,有大规模三无账号在各个平台,有节奏有规律地冲字母站。
一天之内,10:00、16:00、18:00三波,三次冲热搜+带话题。
后来上面找字母站谈话,让字母站自己解决。上面其实也非必要不会下场,这对市场会造成非常恶劣的负面效应。所以,别怀疑上面做的一些决策,他们或许会走一些弯路或者过于一刀切,但不是完全不分青红皂白的。
最后,我想说:不要被带节奏,是我们这代网民的基本素养。
已经晚了,国家把这事想的太简单了,豆瓣不仅仅是恨国党谣言党聚集地。
豆瓣煽动的男女对立将彻底改变年轻一代的婚恋观,并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
当发现豆瓣甚至能影响结婚率生育率的时候,已经晚了。
95后但凡上网的,基本人人都见识过豆瓣拳法,而且更恐怖的是,拳法并不是煽动起来的,拳法本来就存在,豆瓣点醒了众人而已,如果是假的还能纠正,可如果是真的,怎么纠正呢。
亡羊补牢是因为还有别的羊,我觉得已经晚了,就算豆瓣今天下午原地爆炸,现在也没有别的羊了,所有的羊已经都跑掉了。
老实说,查平台没用。
得抓人。
豆瓣里几个跳得最欢的,以破坏国家安全相关罪名直接抓了判刑。
你得让它们知道,它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要负责任的。
我就很不理解,骂警察马上被抓,在网上发布煽动信息屁事没有。
你罚平台有什么用呢?
你今天罚这个平台,它明天去那里,那里被封它搞个群,群不行它还能翻墙,只要你不抓,它们的方法就千千万。
当然我不可能为豆瓣开脱,而是觉得只罚平台不抓那些教唆人犯罪的邪教,起不到治本的作用。
豆瓣要罚,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抓那些邪教。
我希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合肥女子摔死男童的事件。
11月28日上午,安徽合肥一男童从高空坠落不幸离世。12月1日晚,合肥庐阳区公安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11月28日11时31分许,分局接到报警,称阜阳北路附近某小区有一孩子坠楼。经调查,12时30分许,民警将犯罪嫌疑人董某萍(女)抓获。初步查明,28日上午,董某萍在阜阳北路某蛋糕店趁幼童母亲不备,将其带到案发小区某栋楼顶,随后将其扔下。当日18时许,该幼童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董某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孩子在弥留的时候,还张开手,想要人抱抱。
现在警方的判断是董某萍是精神病,案件的热度也一直在降低。
孩子的母亲已经有点精神失常了,经常抱着孩子的衣服,叫孩子小名。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女拳,我愿意化身男拳,把它打到死!我不匿名,我也不怕,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打到女拳人人喊打,打到女拳人间蒸发!
——分割线——
有人不知道这件事和豆瓣有什么关系,大家可以看看豆瓣女拳的部分言论,杀男童,随机作案捅男性司机,投毒,弑父……
这种反人类的言论,竟然有受众!!!!!
这些女拳作案之后,甚至还有人能获得补偿,扬长而去,受伤的司机在原地无人问津?
将男童带到楼顶!灌药,扔下出,这他妈是人能干出来的事?这种言论能在豆瓣流传,豆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那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是女人么?她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女拳,但是女拳根本没有考虑过她!
为女性谋权益?别天真了,这种女拳只会让所有女性承受结果!纳粹党战败,整个德国给他们买单!极端女拳的行为是所有女性买单!
结婚率,生育率爆降!离婚率暴涨!你们觉得这是女性的觉醒,实际是男性无声的反抗,男人对女人的容忍越来越低,男性,整个社会都开始往保守化发展!经济下行趋势下,女人卷的过男人?
德国男性开始集体伊斯兰化,韩国选出了一个极端保守总统,日本男性集体躺平,美国单亲家庭数量剧增……
种种事实摆在眼前,女性想要平权可以,中国男人都是有妈的,平权不过分,但是你要是作恶、争特权,那就别怪社会整体往极端保守方向转弯!
打击女拳,人人有责!
——分割线——
后台出现大量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私信,有问候我家人的,有侮辱我本人的,已经全部举报,在这里感谢知乎后台客服,全部举报已经受理,并处理了。
我还是那句话,这场性别战争,没有赢家,打拳的迟早要挨拳,但是我不怕,因为现在的情况是,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形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了!
我儿子去年玩滑梯的时候,有个女的一句话不说,上来就想抱我儿子,我问她,你想干嘛?她看到我发现了她,转头一句话不说就走了。你们猜她想干嘛?如果我没发现她,我儿子会怎么样?我想想都不寒而栗,后来去年年底摔男童事件,我看的后背全是汗。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什么女拳不女拳的我根本不关心,我有妈,有老婆,有儿子,我很幸福,如果有谁敢威胁到我的这份幸福,我豁出去不要这条命,我也要把它弄死!
大家真的不要觉得这些人的言论行为和自己无关,它们已经切切实实的开始形成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开始实施犯罪了,你们每一次对这种人的行为和言论的放纵,都将以另一种形势反馈到你身上!
男司机被捅已经不止发生一起了,大家可以去查一查,上过新闻的数起,最严重的一起9月8日,湖南一起事故中,男司机的大动脉被割破了!在高速上差点就没救下来!那个女的竟然还想抢夺方向盘!
这些渣滓对男童的伤害更是以一种隐匿的方式进行,试想一下你儿子身边的护士,医生,老师,是一个女拳,你猜她们会怎么毁掉你的孩子?不要觉得我在危言耸听,去年一年记录的针对男童的侵害数十起,这只是立案的,还有没立案,家属不知道的,儿童没有意识到他被伤害了的!
甚至就连我本人小学有过被女老师伤害的经历,包括但不限于体罚,当着全班的面被扒裤子,下跪等等。我从来不敢跟家里人说,在我当时的心里,我甚至还认为肯定是我犯错了,不然老师不会这么对我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然而我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我被伤害过!
大家一定要行动起来,有孩子的,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身体情况,精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了解清楚,女拳不是今天才有的,它在过去就存在,只不过现在互联网把问题放大了,才被人意识到!
2022年3月23号——
合肥男童坠楼案在所有媒体中消失了,没有人关注后续的发展,热度持续下降,董某萍该怎么判?男孩家属怎么样了?有没有赔偿?豆瓣整改之后怎么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我最害怕的,是人们的记忆只有事件发生时那几天的新鲜感,而没有人试图做些什么。
我现在经常会在梦里梦到有孩子躺在地上,痛苦的呜呜,然后我走近一看,躺在地上的是我儿子,他在伸手向我要抱抱,他可能觉得我抱抱他,他就不疼了,那一刻我浑身冰凉,如坠冰窟,我想尖叫,我想发泄,但是又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蹲下去,把宝宝抱起来,搂在怀里,生怕把他又弄疼了。
然后安慰他,宝宝别哭,有爸爸在,没人能伤害……
然后我停住了,宝宝没动静了,他的小手无力的低垂着。
我惊醒了,醒过来看着眼前的黑暗,我摸索着找到手机,借着手机微弱的光,我看了一眼正在均匀呼吸的儿子,泪如泉涌。
因为我又想到了那个躺在地上,要抱抱的孩子,他比我的孩子只大三个月,他可能也在扶着墙学走路,他可能也会呀呀呀的学说话了。
这一晚我又失眠了,我翻遍了手机,百度,微博,知乎,找了所有的关键词,但是一无所获,最新的消息是庐阳公安的警情通告,时间定格在12月1号。
我甚至不知道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再过些时间,这件事可能就彻底被人遗忘了。
我想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在这个回答底下呼吁一下大家,重视女拳!重视所有的极端发言!如果遇到极端言论,不要和他对喷,拿出八卦的精神,把它人肉出来,或者向平台举报!一个人不行就两个人!两个人不行就三个人!大家都行动起来,所有人都尽一份力!
我不奢望明天会更美好,我只希望能活好当下!
净化互联网环境,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整治平台,治标不治本。
有些人已经烂了,散发着阵阵腐臭,捏着鼻子也挡不住,只有把他们扔进垃圾堆里埋起来,再踩两脚!
行动起来!找到那些恶臭的垃圾,送他们去他们该去的地方!
我没有忘记,上次那个豆瓣魔怔女,把别人的儿子抱到楼顶上摔死。
而这个女人之前就已经在豆瓣里说要杀男婴了。(大家注意她发言和杀人的日期)
我的看法是,她当时宣称要杀男婴的时候,豆瓣小组里,所有为此事叫好的人,都应该按照教唆罪抓起来。
因为被杀的人是男性,所以鼓励,教唆别人杀人就是正当的是吗?
男人就活该被杀是吗?
杀不了成年男人,就杀男婴,男童出气是吗?
对于这种妖魔鬼怪,封豆瓣小组都太轻了,她们还会去其它地方继续宣传。应该像对待邪教一样重拳出击,该判刑的判刑。打击她们仗着“维护女性权益”的名头为所欲为的嚣张气焰。
补充一点,根据网友反馈,似乎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出现了评论被隐藏的情况。不仅仅是我的回答。其他回答下,好几千赞,却没几个评论。这很反常。而我和其它网友测试的结果是,评论被隐藏了。
也就是说,你看得见自己留的评论。但看不见别的网友留的评论。而你的评论别的网友也看不见,这其实相当于隐性的删除。
豆瓣的女拳不仅仅是污名化国男、教唆犯罪、引发性别对立、撕裂社会族群等。
她们还时刻想着“regime change”的。并且矛头直指现有体制。
“女权就是人权”
“女人是没有祖国的”
“中国的女性地位比印度还低”
“不改变现有体制,女权只是虚幻”。
这是她们的一贯思想。她们才是真正的与境外势力遥相呼应。她们借着女性、性别平等、性少数、动保等热门议题夹带私货。并且透过豆瓣这个平台组织串联起来。
她们最常见的手段就是造谣。各种触目惊心、精心编写的谣言都来自豆瓣小组。她们又是组织绵密的网络数据女工,分工明确且深谙互联网传播规则。抱团能力极其强大。靠着一个又一个谣言获取最大的舆论效果。哪怕最后被揭穿为假,热度已经过去,已无人关注真相。最后她们就悄悄删帖,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而在那些谣言中,国男、体制内的男性人员、各纪律队伍、政府公部门往往就是被她们冲击的对象。她们抹黑、构陷无所不用其极。
另外她们中的一些“勇武者“已经从线上走到现实当中,各个社会热点事件都有她们上蹿下跳的影子。影响非常恶劣。
她们追捧香港黑暴偶像、与台独文青共情。同情所谓的“自由派”人士。她们给红歌主旋律电影集体刷低分、恶意评价。
她们的野心可是比较大的。千万别小瞧这些人,她们已经影响了无数一代又一代的少女。不信你们看看周围,95后、00后是一代比一代更懂得“女权”。在网上的言论是越来越极端。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下一个请进驻知乎啦~
知乎赴美上市后,早期融资信息很多都查不到了。
但我记得,跟豆瓣的资方是有关系的呢。
还有那个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可以顺便问责一下。
作为中国首个出版集团,还是隶属于上海市委宣传部的,结果没有起到一丁点监管作用。
难道我们的宣传部门战斗力那么差?
我觉得要重点讲一下红杉资本。
红杉资本,那真是如雷贯耳,多牛逼我就不多说了。
我就说他们在中国投资了一些什么项目。
举几个名气大点的:滴滴、蚂蚁金服、阿里巴巴、今日头条、360、新浪、拼多多……
有些名气不大,但很特殊的,比如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自成立以后,先后承接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全球第一例中国人标准基因组序列图谱)等项目的研究。
不过现在华大基因系列公司的核心股权都在国有资本上,大家可以放心。
基本上,红杉资本的投资涉及到了中国的医疗,消费,交通,新媒体,工业技术的方方面面。
特么的都应该上国安了
看看豆瓣对革命题材电影的标签吧
《焦裕禄》 豆瓣标签:谎言
《百团大战》豆瓣标签:谎言
《毛岸英》豆瓣标签:虚伪
《古田会议》豆瓣标签:魔幻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豆瓣标签:谎言
只有台湾拍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豆瓣标签是:真实
所以
豆瓣到底是个什么立场
都懂了吧 不用再往下列了吧
豆瓣早该修理了
豆瓣早已发酵成了豆瓣酱
豆瓣酱里又生出了大量的蛆虫
不修理修理这种网站
难道还等着它迎接国军反攻大陆吗?
顺便说一句
知乎上那帮来电风格的乌克兰圣母
说不定很多就是豆瓣酱里的蛆
我一直用豆瓣,但是只是查评分,基本不看别的。后来一看其他答案,感情小组里面还别有一番洞天啊……
这不本题下就有女权来展示传统艺能了吗:
本来想在评论区直接辟谣,结果不知道踩什么敏感词了被秒吞评论,这我就不懂了,她造谣发得出我辟谣发不出?咱单开个回答辟谣,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报告中估算,2019年我国男性自杀人数为72515人(8.6/10万),女性自杀人数为43809人(4.16/10万)。你要说这是世卫组织估算的,不作数,那也行,咱们来看《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的统计,2019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16/10万,农村自杀率为7.04/10万,我们就取最高的农村自杀率十万分之七算,乘以14亿人口也不过是十万人,那么那位女权说的“每年我国有10万妇女不堪家暴自杀”究竟是哪个平行世界的我国?说了这么多,我想揭露的是女权的行为模式,她们编造各种震惊四座的谣言,通过控评刷赞的数据女工广泛传播,进而达到煽动性别仇恨,引动社会分裂的邪恶目的,而豆瓣作为很多的女权的大本营,这样一个谣窝、蛊窝、恐怖主义温床,每存在一天都是对社会的巨大伤害,希望监察部门加大力度,铲除毒瘤,不要让她们再分裂我们的社会,荼毒我们的人民了。
————
造谣者孜孜不倦的把“我国妇女每年自杀15.7万”的截图倒的满地都是,原来我国妇女每年自杀人数竟然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的每年总自杀人数的1.6倍以上,事实如何,看官们心中雪亮,我不予置评,咱继续说说家暴。
据人民日报和中国妇女报报道,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遇过家暴,然而在女权主义者们的笔下,和女性家暴受害者数量相差无几的男性受害者往往被故意抹去。不仅如此,更令人在意的是,我国有很多男性没有对家暴的清晰概念,很多男性连“我被家暴了”都不知道,连被录入到统计数据中的资格都没有。更为广泛的精神控制和语言暴力难以量化,咱们就先以家暴中的“经济控制”这一项为例。
据多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性掌握家庭财政权的比例超过男性,那么我国男性明明工作时长更长,收入更多,为什么掌管家庭财产的比例低于女性呢?这里面包含着多少不为人所注意的经济控制和精神控制(PUA)?有多少男性喜滋滋的领着配偶发放的微薄的“零花钱”,满怀自豪的认为自己是“挣钱只给老婆花”的好男人,而不知道自己正在遭受经济控制和精神控制(PUA)?有多少男性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自己不敢花,只能偷偷摸摸的藏起来作为“私房钱”?只要你不是外宾,你就会知道这些现象绝非少数,而我们的官方机构对于这些家暴现象的调查和思考是缺位的,对于男性的家暴知识普及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如果完善对于语言暴力、精神控制、经济控制的统计和对男性的家暴知识普及,那么得出的男性家暴受害者的数量应当比明面上的统计数据更多。这些事有人告诉过你吗?我想是没有的,比较常见的场景是女权主义者把这些家暴统计数据截去一半发出来,然后告诉大家男性多么多么罪恶,姐妹们要如何如何向男性复仇,只要把男性全部消灭,我们就有好日子了,当然她们是不会告诉你美国疾控中心统计的女同家暴率高达43.8%,远高于男同和异性恋家暴率的。我们坚决反对家暴,更要加倍关注那些被家暴而不自知的弱势群体,加强对他们的启蒙和科普,加强舆论对于他们的关注。所有对于家庭暴力的统计,都应该为“消灭家暴”这一崇高目标服务,而不应该成为豆瓣、微博女权煽动仇恨,割裂社会的工具。
————
附上一个大佬对于家暴数据的统计。
这事是你网信办管的了的吗?
得出动国安才行好吧。
中文互联网上面1450太多,但是这么高调的,独此一家。比特么美国驻华大使馆头都铁。
我一直以为豆瓣臭在刷分圈
没想到我这只是站在了厕所门口,连门都没进。。。
豆瓣小组有非常严重的问题!确实可以说是乱象,现在已经不能不处理了。
我之前在各个小组都有潜伏观察,至今很多组已经被炸或者被雪藏(就是非内部组员看不到),被炸的基本都是极端组。
但里面的那群人总能找到新基地,也就是所谓的“新家”,在新组里发展又一轮的乱象!所以豆瓣的处理方式一直是治标不治本。
根据我的观察,豆瓣的小组基本分成以下几类:正常讨论组、娱乐+极端混合组、纯极端组。
纯娱乐组基本是没有的,会有人混在里面时不时发极端帖子,小组管理员也根本不管。
基本上只要小组里女性占比高,就非常可能发展成娱乐+极端混合组,而混合组又相当容易演变成纯极端组。
如果小组为全女组,管理又放任不作为,那更是大概率最后会成为纯极端组,最近被整治的恐组、她说组、物欲组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些小组的严重恶劣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必须警惕:
(里面的内容都太离谱了,有些图片根本发不出来!我尽量吧,部分我就文字叙述下)
1、散布仇恨,挑起对立
2、携带锐器,鼓吹暴力
3、思想极端,危害稳定
4、违法违规,极度危险
5、勾结势力,蓄意抹黑
对于以上这些违法违规内容,我一直在向豆瓣平台、12377、12339等不停举报,举报了不下有上百次了!
由于举报了很多次,还总结出了经验,写了一篇《豆瓣高效举报违规教程》
凡是我在豆瓣平台的举报,每次处罚都不痛不痒,就是把帖子删掉,账号最多禁个一两天甚至都不处理。
我真的很气愤,为什么以上那种言论还能一直发出来?还能经常被很多人看到?
这明显已经严重违法违规了啊!平台不作为,管理不当,有着相当大的责任!
这次督导的进驻,是我们群众喜闻乐见的,希望能够大力整治这种严重网络乱象!彻底消灭违规内容,还网络环境一个干净整洁!
假如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豆瓣拳师反人类,那你真的没混明白互联网。前段时间高楼抛男孩的女拳师,割亲弟弟jiji的女拳师,基本都是豆瓣教唆的。
我劝大龄单身男青年去相亲都加个豆瓣好友,听不听随你们。
我不乐观,撑死了“图图国男”变成“半边天”“男女平等”“照顾女方等原则”
表现形式的改变不会改变女本位的内核
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群体需要“表面上爱国”呢?
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网信办,由地方主管部门派出工作组,进驻豆瓣督促整改。
意思是之前要求整改,但是不到位,于是派地方主管部门组成的小组进组督促它整改。
2021年12月1日网信办曾约谈豆瓣网负责人、总编辑,并对豆瓣网运营主体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计1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彼时,网信办还曾指出,这已经是豆瓣网第20次受到处罚,迄今已累计罚款900万元。
so,大家还是太乐观,而且根据央视的解读,主要监督检查的是粉圈,似乎跟你们义愤填膺的某权没关系,散了吧。
ᶘ ᵒᴥᵒᶅ 我在豆瓣的生祠(某群体建的小组每天打卡“上香”期盼我去世)
不久前被强制拆毁了,
希望豆瓣在整治后能给我拆迁补偿费。
( ͡°ᴥ ͡° ʋ)
我的生祠就这样寄了,
现在同工我出门很没有排面…⚈₃⚈
豆瓣最大的危害在于他们那个各种小组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任何外人都进不去,这样会导致里面的人思想越来越激进,早晚会走向极端,发生恶劣事件。说白了,让豆瓣回归影评书评就行了,里面的各个讨论小组没有存在的必要,即使想要存在,也不能让各个小组成为封闭独立的王国。
有朋友指出,这俩不是官方账号,我去仔细看了一下,确实不好辨认,各位真假自辩哈
你以为豆瓣是个平台,为了流量,纵容“网络乱象”?
但凡你会翻个墙,上个推特,你就知道,它可真不仅仅是个平台。
给大家指个路。
不是说那啥那啥一体么?
为什么互联网平台企业不敢强制显示发言者IP地址?
真要改还是很简单的,毕竟最大部分也就是互联网嘴炮虾
豆瓣是中国互联网最后一个分散化、去中心的平台。
很多小朋友装了豆瓣app以后玩不懂,这是个啥玩儿啊,推荐的都啥乱七八糟的啊,大叔你总说你在豆瓣看见什么什么有趣的东西,怎么我这豆瓣上没有啊?
因为豆瓣真的贯彻了互联网最初的分散化、去中心的架构思想。你关注的人、你加的小组,这些东西构成了你的豆瓣首页。你不知道该关注谁,不知道加哪些组,你的豆瓣首页就不精彩。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豆瓣。
分散化、去中心,是吸引小众群体、玩“小而美”最有效的方式。由于互联网有长尾效应,再小众的圈子,总能找到同好。小众群体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圈子,小圈子内的信息很少出圈,不打扰其他小圈子,这样能留住小圈子的核心人群。有核心人群才会有区分度的内容,平台才有独特的生命力,而不是变成一个大路货的流量平台。
这些都是Web2.0时代的标准话术,然而,大人,时代变了。
你去看看Web2.0的代表性平台们,Facebook,Twitter,YouTube,都极端化成什么样了。现在是什么世界?是个分裂的世界,是个两极对立的世界,是个铁幕一拉各说各话的世界,是个联盟和部落语言都不通互相之间只想肉体消灭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的大背景下,你搞去中心小圈子,你以为养出来的还会都是不出圈的小而美吗?
错,还有酝酿极端情绪的黑窝。
中国互联网的生态是什么样,网信部门花了一点时间才最终弄清楚。为什么微博上的极端言论斩而不断,今天封几千个账号,明天另一个事件马上又冒出一批账号来冲?把这些都归咎于夹总是不公平的,夹总自己可能都困惑,怎么一出事就能突然冒出一批三无小号,有组织有纪律的,哪儿来的天降神兵呢?
因为这些人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只不过他们组织的地方不是在微博,而是在豆瓣小组里。
平时在豆瓣小组里酝酿、组织、串联,一旦有事立即转到电报群,分工、同步信息、制定策略、分散行动。被删帖,被封号,无所谓的,那些号本来就是几十块钱一个买的,预付费SIM卡注册的。冲完一波,本体缩回豆瓣小组,继续酝酿、组织、串联,等待下一波。
这是什么?这是间谍组织啊!
当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豆瓣小组,比如著名的“她说”组,进去看一下你就会感受到“里豆瓣”的氛围。成员不多,入组程序严格,组员思想高度一致,热情极其高涨。小组页面装修精美,话题组织井然有序。更有意思的是,8个小组管理员,全部是2021年1季度注册的小号,没有半点个人信息流露。
这样一个组织不是有人出钱运营的,这话说出来有人信么?
美国互联网大平台最近终于扯下“言论自由”的面纱了(当然过去也扯了,这次算扯得干干净净)。他们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哪儿有什么言论自由,互联网平台从来就是意识形态阵地。在你已经占领好的阵地上,你就大张旗鼓,明火执仗。
在你还没占领、敌人占领的阵地上,你要怎么办?
分散化,去中心,隐蔽,酝酿,组织,串联,保存实力,伺机出击。
豆瓣,我不去揣测它是故意的还是无辜的,总之它恰好就是适合这一战术的这样一个平台,于是它就成为了这一战术发挥作用的阵地。
话又说回来,豆瓣真的有那么无辜吗?
我玩知乎前最常上的网站就是豆瓣,豆瓣的特色是小组,把一群观点相同的人聚一起,早些年的豆瓣有点小资气氛但总体还算正常,毕竟那时候恨国是主流,豆瓣有也不算突出。
而现在豆瓣已经被某些组织利用成为恶臭之源了,还能怎么看,早点关掉吧。
作为赛道迷茫的互联网企业,豆瓣其实是不赚钱的
类似不赚钱的互联网企业也不少
大家的玩法也类似
靠融资烧钱,
背后要么有大佬入股
比如我乎就有百度腾讯等背景
要么本身就是棋子
我查了下企查查
发现
豆瓣的股东很单纯
也不像那么财大气粗的
那么
问题来了
豆瓣靠什么烧钱呢?
制造对立,是搞乱一个国家的重要手段。
搞男女对立的手段就是女拳。
全世界的女拳,都没有向平权方向发展,而是走向极端利己的女拳。
这个趋势应该没有几年。
知乎大约到2015年以前,主流都是支持女权的。
后来是田园女拳兴起,知乎才成为反女拳的大本营。
豆瓣以前就是一个图书影视作品的评论网站,小组是后来的,但是田园女拳起来以后,豆瓣迅速成为大本营,和微博遥相呼应。
女拳的兴起,从时间点看,大致在国家打击公知号以后,挑动社会矛盾的号,以入狱收场。
而挑动男女矛盾比较安全,咪蒙类的赚了不少钱,引发了一批跟风。
而国际上反对势力,也一直在渗透,女拳是一个很好的逃避官方视线的途径,类似的还有什么保护狗,小动物一类的。
豆瓣的小组讨论,申请加入,可以过滤不同意见,形成自我洗脑,不断极端化。
这个以前,在“父母皆祸害”小组中已经体现出来。
到了“杀死男童洗脑宣传小组”,就引发了小组成员摔死陌生男童的刑事案件。
这个事情,就不是一个小圈子的问题,也不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问题,而是教唆犯罪和犯罪预备的问题了。
从国家来说,应该是缓和矛盾,减少内耗,发展经济。
而努力激化挑动矛盾,引发内斗,当然是不利的。
挑动社会矛盾的最后抓起来刑责,挑动男女矛盾的不应该例外。
引发刑事的案件的,有教唆罪,应该抓一批,关一批。豆瓣这种公司,直接关掉有些过,讨论组关掉就可以了。
这是我一个多月前写的。
按豆瓣那种反人类的程度,能活到现在只能说言论太自由了。
经济下行,对社会抱怨很正常。就算是神神鼠鼠,我也觉得再正常不过了。社会和群众需要情绪的出口。
但是反人类就太可怕了。
对杀小男孩的事件群体狂欢,图谋伤害身边的小孩,认真的讨论杀人的方法和细节,参与网暴刘学洲直到别人自杀。
真的,这群人也就在中国这么滋润。
为什么从一个书评影评的平台,可以发展成反人类邪教言论庇护所?
这不怪书籍和电影。
这里一定有运营者的价值观,在赚自己认知舒适区内的钱。什么认知呢……督导组恐怕比我更想知道。
书评影评嘛,2005年成立,到2012年也是前公知时代的顶峰。因为看书看电影,不知不觉成了文青沙龙,小布尔乔亚的天堂。
但不要误会,这里最多是“有”文青,不全是文青,或者说能写的才算是;
这里最多是“有”小布尔乔亚,不全是小布尔乔亚,能脱产鉴赏才算是。
你想啊,这样的用户体量下,如果其他用户也都是真的文青小布,那中国也太发达了点。地球上目前都没有这样的国家。
这样一来也不需要豆瓣了,美国才需要一个给中剧多打10%媚外分的影评网站。一边想象着中国的美好,一边教唆着杀害自己本国的白人男孩。
所以豆瓣真正的用户结构,是少数文青小布,加上多数自以为文青小布的普通人。
当年文青+小布,那是真的可以脱产写写画画骗稿费的一群人。在当年占极少数的。可这样洒脱的状态,谁不喜欢呢?如果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该有多好呢。
于是受众人群就开始幻想自己是那样的人。
普通人幻想自己如此,也并非毫无基础。
比如贪恋有人供养的学生时代,就能很好的模拟文青状态。
再比如那些不好好找工作,只想找好婆家的人。找到了就可以模拟脱产状态,美其名曰“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别忘了,若不是真对文艺下功夫,只是混圈子假借鉴赏名义娱乐,那自然是一种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者再经历一轮2013的经济大热,2018的经济转冷,2020的逆全球化…那会让他感觉极差的。
拥有再失去,是一种很可怕的体验,有一定概率产生极端情绪。政策制定者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全世界都要保持增长,谁也不敢停下。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拥有再失去”的心理状态量产了会怎么样?是不是再小的概率也能诞生庞大产出呢!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基数大了什么组织都聚得出来。
可如何量产呢?
那就是先一步批量制造“已拥有”的幻觉。
房间里都是本来没有翅膀的人,幻想有翅膀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满地都是折翼的天使。
互联网舆论,天然有着极端言论淘汰温和言论的内在机制。哪怕同样一个观点,最激进的那个会最低成本杀出重围。温和派必须更高成本提供理智,也许可以赢得一时好名声,但终将败给茫茫多极端言论。任何一个平台的所有者其实都心知肚明。
管,才是常态。
不管,就一定是有意而为之。
推特,油管,脸书,他们都一直在管极端言论,911之后,西方媒体平台的极端言论管控的“波峰”到来甚至比我们都要早。稍微有一点散步恐怖与威胁,就不是封号那么简单,这人就要被抓进去了。
而这次俄乌战争,脸书就以“不禁止对俄暴力言论”的“不管”作为了一种变相制裁的武器。以不管为大管。
诸位还看不懂运营之道么。参考书都把答案写第一页了,开卷你告诉我翻不到?
而且文化这种东西可以起到很好的遮羞布效果。你可以给外国同水平电影普遍高10%的分。然后就告诉你这是豆瓣权威订的,这是文化探讨,你能怎么样。
不服你饿死我?不服你自己开个豆瓣去。
你跟文化较劲?那你真是文盲,泥腿子,难登大雅之堂。
你看,你脸红了吧。
但国内外同级的基础工业品呢。定价是来自市场的,基于现实功用的。不该给的溢价你愣给,是不是有病?
就算你向往文青,你多给10%生产成本,那么你离诗和远方财务自由就更远了。相反,你省吃俭用付给奢侈品溢价,才是“浪漫”的。
你省而俭的东西,正是对基础工业品的消费。而中国的产业地位,似乎挣的就是这份辛苦钱。
挣完辛苦钱,再花钱付给高溢价的东西,为情绪付费以彰显些什么,似乎是个开流节源的恶性循环。
就比如说,哪个在车间和工人摸爬滚打满脸油污的老板,家里还没个小少爷小仙女了。谁还不是个一体两面的家庭了。
所以向往小布与伪文青的地方,总是让他们的脑袋在体面的西方,屁股在供养自己的东方。然后又从屁股汲取养分,再吐给西方。
于是乎,一个不好好管理的精神小布乐园,成了最好的藏污纳垢场所。
先召唤人吧。本来不想答这个问题,但是想想,这个问题还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让很多人改善认知的机会。
@黑色的月 @屠龙大帝 @水陌轻寒 @哈哈 @古青 @白书旭 @豆浆 @外推排名 @慕容铁锤 @早为 @莱布尼茨 @惹不起小管家的人 @思辨
@李建秋 @托卡马克之冠 @回声箭 @王某文妻子 @风大 可稍息否 @秋菊落英 @当代张敬轩 @求道子 @城市猎人 @超甜鸭 @爱分析的冰糖 @pueu @卢诗翰 @Reincarnated.Ra @同工Same @小饼干 @离空 @三硝基甲苯 @夏天洗热水澡 @eternal @截拳道 @勃快乐 @TWISN @茕茕落落 @勃美人一笑 @单纯军人全斗焕 @嘤特尔 @充满智慧的阿拉伯诗人 @床单军团菲利克斯 @索多玛幽灵 @离空 @一直住顶楼 @从不毒舌可达鸭 @飞羽之箭
@静易墨 @跳舞 @流浪的蛤蟆 @zhttty @雷斯林 @古斯塔夫
(发现我原来一直没@对。。)
先说结论,有一定效果但是会很有限。
这个明显就是针对女权主义的措施,所以我就直接说了:很多人由于缺乏对西方基督教背景的认知,导致看不懂女权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而如果你连看都看不懂,那你所做的应对措施效果就会非常有限了。
女权主义是一种借鉴西方基督教的、新形态的去中心化的宗教。
要完整论述女权主义的本质、凭借和对策,需要一个几十万字的系列(正在写,但是进度缓慢),我这里先提前把核心点放一放,尽量让人看明白。
(1)女权主义是基于基督教的反向建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基督教的核心教义:
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因此被上帝赶出伊甸园,流落世间。人类的后代因此有原罪。上帝不忍人类饱受苦难,于是化身基督下凡,传授人经义,但基督被罗马帝国审判,被钉在十字架上,背负人类所有的罪过后死去,死后复活,显示神迹,最后升天。因为基督的牺牲,世人只需要信基督,便可得到救赎,死后上天堂。
了解了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后,我们继续解释基督教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原罪
——回答了“人为什么受苦”的问题,因为有原罪
道成肉身
——回答了“基督和上帝的关系”的问题,基督是上帝的化身下凡,我们信基督就是在信上帝
所谓道成肉身,道是指绝对真理(上帝),肉身指的是耶稣基督,所以道成肉身的真实含义就是:耶稣基督的一言一行就是绝对真理。
复活神迹
——回答了“基督如何体现他就是神”的问题,基督死后复活,是世俗社会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唯有用神迹才能说明这一现象
牺牲与救赎
——回答了“基督做了什么、他会如何对待我们”的问题,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是他背负全人类罪恶的牺牲,因此基督代替全人类的牺牲,给了世人得到救赎的机会。世人得到救赎,就是世人死后能够上天堂。
因信称义
——回答了“我们如何做才能得到救赎”的问题,真诚的信基督并且忏悔,就可以得到救赎。
关于如何得到救赎,基督教内部有两种解释,即“因信称义”和“因行称义”,实践中两种解释都存在,但是以第一种解释为主(天主教、东正教有因信称义也有因行称义,新教认为只有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就是做好事就能上天堂,而所谓因信称义,就是指个人的世俗化行为不重要,只有宗教化的思想才重要,哪怕你罪大恶极做了坏事,只要不违背基督教教义(比如,自杀是不行的),并且只要你真诚的忏悔,你就可以上天堂。
我们说女权主义本质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就是指女权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种宗教学的方式来建构。
而且这种建构,实际上充满了基督教的即视感,毕竟女权主义本身就是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我们参照前面的基督教概念,对女权主义的对应概念做一个诠释。在女权主义意识形态中:
原罪——指的是人类社会原先有的“男权压迫”,这种原罪是所有人(无论男女)都有的,有人说女性为什么会有原罪,实际上,女权主义认为在既有“男权社会”下自然成长起来的女性,其行事不自觉的遵循了“男权社会”的规范,成了“男权社会”的帮凶,因此所有女性也都有原罪,除非她们“皈依”即“觉醒”。
道成肉身——指的是“自由女性”代表着“上帝”或者说“绝对真理”本身,也就是无论“自由女性”的行为如何,她们本身就是“上帝”和“绝对真理”;
复活神迹——指的是“自由女性”在历史上虽然被旧社会打压而曾经消失过,但它“死而复生”,也就是近现代的妇女解放,并且它背负了人类社会的原罪,让女性能够得到救赎(因此,这种宗教没有给男性留下救赎的机会,所有女权主义男性实际上都是在自杀);
因信称义——指的是只要女性能够相信“自由女性”,便可以得到救赎。
可以看出,实际上女权主义就是将耶稣基督换成了“自由女性”,这个“自由女性”,实际上看了《第二性》的都知道,即为“超脱所有外界道德压迫之后的女性”(《第二性》中有名言:“女人注定不道德,因为对她来说,道德就是非人道的实体的体现”),她们因为不遵守“男权道德规范”而自由,而这种“男权道德规范”,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天然存在的
——也就是说,“自由女性”,注定是违反任何国家和社会原有道德规范的,她们因为这种违反而“自由”。
那么,女权主义的宗教核心教义就是:
人类社会原有“男权压迫”,因此所有人都有原罪,上帝不忍人在“男权社会”受苦,因此派出“自由女性”下凡,“自由女性”的任何行为都代表着绝对真理,但遭到人类社会的打压而死去,但“自由女性”是注定要复活的,因此才有近现代的妇女解放,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女性”展示了她的神迹。因此,只要女性能够相信“自由女性”,便可以得到救赎。
可以看出,女权主义宗教和基督教在很多本质方面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
其根本动机是解释“我为什么这么苦”,解释都是“人类负有原罪”,基督教使用的是偷吃禁果的传说,而女权主义使用的手法,是将客观条件导致的特定男女关系模式解释为有意识的群体压迫;
其宣示神威,都是通过一段“神迹”来进行的,基督教使用的是耶稣基督死后复活升天的传说,而女权主义使用的手法,是将近现代各个其他意识形态派系出于客观条件变化推动的妇女解放事业,归功于自己的教义——因此,女权主义必然会篡夺社会主义左派的妇女解放运动果实;
其处理“人和神的关系”问题,都是通过“道成肉身”和“因信称义”来解决的,因为“道成肉身”,所以身为人的耶稣基督也就代表着神,因为“因信称义”,所以身为人的凡人,只要能信耶稣基督,其世俗罪恶不会影响他上天堂
——女权主义也是一样,因为“道成肉身”,所以“自由女性”代表着绝对真理,要警惕世俗舆论对“自由女性”整体形象的抹黑;因为“因信称义”,所以自己在世俗中什么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事实如何可以不论,关键的是自己信“自由女性”因此可得救赎。
因此,有人说女权主义是后现代产物,这话当然也没错,但是实际上,后现代的尽头,是前现代。
(2)女权主义宗教的实际流派——百合女权主义与媚外女权主义(加更)
这里说的“实际流派”,不是指打着“xx主义女权主义”旗号的女权主义流派——后面我们会说明,实际上这种旗号根本不代表xx主义——而是指女权主义的实际流派。
由于女权主义教义中男性有原罪,而女权女接触到的大部分男性都是本国男性,所以女权主义天然会反感本国国男——而这种反感是否蔓延到世界范围内的所有男性呢?女权主义对这个问题看法是不一致的,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也就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派别。
一种女权主义认为,本国国男可恶是罪人,但是外国(或者外族)国男罪孽较轻,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合适的对象,因此,外国外族国男比本国国男更高等——这就表现为对外国男性的媚外主义,这就是媚外女权主义;
还有一种女权主义认为,各国国男之间没有多少区别,都是垃圾,因此,世界上根本就不应该有男性的存在,男性的存在就是污染了这个世界,女人的归宿应该是女人,而男人的归宿,应该是被女人杀掉——这一派就是百合女权主义。
媚外女权主义,典型的就是各种外嫁到非洲、印度,不要彩礼还接受三妻四妾的女人,这种说得很多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女权主义的本质就是媚外——根本不是的,女权主义的本质是男人原罪论,媚外不过是男人原罪论基础之上的表现形式而已。
而媚外女权主义再怎么不堪,甚至都还算是对男人比较友好的一派女权主义,因为一国的男性出了国就是外国国男,可以享受外国的媚外女权主义所带来的待遇,而且媚外女权主义至少是允许男女生活在一起的。
而百合女权主义就不同了,由于在这一派教义中,各国国男没区别,女人的归宿应该是女人,所以这一派是完全不需要男人的,又因为男人在女权教义中天生是罪人,一个不能提供任何利用价值的罪人,是什么下场?当然是杀掉也无所谓甚至最好杀光。
所以这一派中男人根本没有活路,这个活路指的不是社会意义上的活路,而是生物层面上的活路,这一派女权主义者是真的要杀光所有男人的。
这一派中最典型的理论,就是美国人瓦莱丽·索拉纳斯提出的scum女权主义,她主张肉体灭绝世界所有男性,并且声称这种灭绝行为正是在拯救世界,因为男性的存在就是社会上所有问题的根源。具体可见该贴《一言不合就要物理毁灭所有Y染色体?给你介绍一本女权奇书《人渣宣言》和其中的SCUM主义》:
勃动力学:一言不合就要物理毁灭所有Y染色体?给你介绍一本女权奇书《人渣宣言》和其中的SCUM主义
日本百合小说作家kiki,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scum女权主义者,其代表作《异世界美少女吸血鬼》中,女主角在穿越到异界后成为了吸血鬼,并且得到了操纵人心的能力,女主将这种能力作用在异界的所有家庭中,心灵操纵所有的女性杀死了自己的丈夫、父亲、同事等男性,最终实现了对该世界所有男性的性别灭绝。
顺带一提,这本书在中日都不是禁书,在日本能合法的出版和讨论,在国内则被b站up主“源枫可奈樱”推荐过,甚至还被选进了b站的动漫杂谈专栏里,具体见这贴:《【凤傲天】kiki老师著《异世界美少女吸血鬼》
让女性堕落,国家毁灭》【凤傲天】kiki老师著《异世界美少女吸血鬼》让女性堕落,国家毁灭
该书中最为恶心(也因此最能体现其作者反人类本质)的一段:
——「你们,为什么要杀掉男性?」?...「那么!为什么还要如此的草菅人命!」...「不就是吗,很多人都
死了啊!庵寺,还有香菜的男朋友!」?
——...「啊啊,是在说男性啊。只是因为不需要而舍弃掉了而已。那种东西活着就很碍事,是对土地和氧气的无端浪费」
顺带一提,这书最后的结局是整个世界的男人被杀光,然后得到了超能力的主角开始穿越各个世界,不停的把一个又一个世界的男人全部杀光——主角称之为“清净计划”。
是的,在百合女权主义者看来,男人唯一的价值,就是作为被女人杀掉的垃圾而存在。
我知道男性天然喜欢看百合,就像女性天然喜欢看耽美一样,但是,百合和百合女权主义完全是两件事。
百合只是对男性没有性感觉而已,百合女权主义,是对男性只有厌恶和想杀掉的感觉,没有其他任何感觉。
你知道不知道自己在评论一个什么样的恶魔啊? @C罗酱今天元气满满
顺便问一下你的性别,我看你性别写的是男,所以你是在百合女权主义者眼中,最大的价值就是被女人杀掉的男性么?
百合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中最为疯狂的一支,也是最接近女权主义宗教本质——或者说,最“原教旨”——的一支,这一派人在整个女权主义宗教里,人数占比相对较少,但其圣战精神是最为坚定的,其极端思想几乎不可能被扭转。
(3)跨性别女权主义——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
传统和主流的女权主义,是不让男性群体忏悔和被救赎的。
原因非常简单——如果男人都忏悔了,都被救赎了,都不是罪人了,那女权从哪里收获战利品呢?
女权主义者也做过很多类似的表述,比如“男人生来就想压迫女人”“男人根本不想和女人共命运”“男人无法理解女人,无法和女人共情”这些话。
这些话,你如果不了解女权主义的核心教义的话,你可能觉得也没什么,也就发发牢骚。
但是实际上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的意思是男人无法真正的忏悔,也因此无法得到救赎。这是要求男人永远处于罪人的地位。
纳粹也不会允许犹太人群体投诚的——犹太人有活路了,纳粹从哪里获得利益呢?
(顺便一提,其实纳粹的“犹太原罪论”也和基督教有关系,实际上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大部分都和基督教有关系)
因此毫不意外的,出现了跨性别女权主义,这一派的核心思想就是:既然男人只能是罪人,而只有女人才有忏悔从而得到救赎的机会,那男人只能拼命成为女人。
——估计有人觉得这思想很变态,但是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样的东西消灭了一个人对自己原生性别的普遍认同和自信呢?
当犹太人跪在德国人面前说:“我不是低贱的犹太人,其实我是纯种日耳曼人,不要杀我”的时候,它是在体现自己的变态,还是在体现纳粹的变态呢?
当男人跪在女权文化之下说:“我不是低贱的男人,其实我是纯种的女人,不要伤害我”的时候,它是在体现自己的变态,还是在体现女权文化的变态呢?
——这是男人在求活路啊。求得女权主义完全统治之后的活路。
你可以不赞成这种做法,但至少要看得懂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并且不要反对。
理所应当的,这一派受到主流女权主义的疯狂打压,最出名的当然就是JK罗琳的话,JK罗琳说“跨性别女不是真的女人,并且它们应该被送去转换疗法”——“转换疗法”是西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种强迫矫正手段,大概相当于中文语境里的杨永信。
很多人看不懂JK罗琳的话为什么引发了那么大的争端,以为这仅仅是西方魔怔人辩经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仅仅是如此,因为跨性别女权主义对女权主义的颠覆性,其实就相当于新教对天主教的颠覆性一样——而历史上我们知道,新教改革是在欧洲各国都引起了战争的,最终以30年战争形成一个高潮和完结。
所以,跨性别女权主义实际上就是女权主义的一种宗教改革,这种宗教教义至少能给男性留条活路,而这种宗教改革也毫不意外的引发了宗教战争。
(当然,跨性别女权主义也催生了一批极端分子,比如进女厕所的那些——我个人是反对跨性别女进女厕所的,但是,在其他不涉及到类似敏感生理问题的情况,我认为可以而且应当把跨性别女完全视作女性,比如各种就业,教育,司法,体育方面)
(4)女权主义的去中心化特征
所谓去中心化,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教义的去中心化。
现代女权主义的教义实际上是一棵大树之上的无数分叉,这棵大树就是波伏娃的《第二性》,而这无数分叉,就是女权主义为了建立自己合法性而引入的各种其他思想。
我们知道,有各种xx主义女权主义,比如自由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第三世界女权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甚至还有伊斯兰教女权主义,等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这些女权主义如何共存呢?
比如,马克思主义不仅与自由主义思想有很多抵触的内容,更是与伊斯兰教完全相悖,无政府主义则认为世界上不该有政府,这些主义按理说是尿不到一块去的
——实际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xx主义女权主义,本质上是女权主义而不是xx主义,之所以套用一个xx主义的名号,是为了利用xx主义的思想资源和名义资源为女权主义服务。
因此,你经常会发现各派女权主义的观点互相抵触,甚至有的时候它们还会开除那些作恶太明显的女权籍,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只是利用xx主义来建立女权主义的合法性,而根本不是真正信仰xx主义——如果是真正信仰xx主义,女权主义者之间应该天天内战。
第二,则是传教方式的去中心化。
这个去中心化,和女权主义的特点和新的形式有很大关系。
女权主义的特点是因信称义,因此,不需要有繁琐的礼仪就可以生效,同时,现代互联网也让女权主义的传教手段远比之前的宗教简单——中世纪的教士需要和人接触才能传教,但女权主义的传教根本不需如此。
并且,女权主义的传教,也不需要让人完全理解女权主义的核心教义就能生效,因为这东西最可怕的地方,是提供了一种“合情合理作恶”的合法性——杀人本来是罪,但是杀男人这种天生低贱的罪人,不仅无罪而且有功。
因此,女权主义的传教,并不需要一个确定的“教堂”(媒体平台,比如豆瓣)就可以进行,只要一个女权主义者有发言的机会,就可以传教了,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教方式,极其难以防范和消除。
(5)反女权主义的主要思路
现在西方的反女权主义,主要是两个路数,正好一个是左派,一个是右派。
左派就是以女权主义反女权主义——以跨性别女权主义反女权主义,从内部破坏女权主义的建构。由于跨性别女权主义的核心思想完全来自于女权主义本身(比如,对性别的解构,对性别特征的剥离),因此,这一派从理论上讲是很难被女权主义击倒的。
如果说女权主义经常伪装成xx主义来篡夺xx主义的话(比如,用所谓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篡夺马克思主义的成果),那么,跨性别女权主义就是伪装成女权主义来篡夺女权主义。
右派就是以传统宗教对抗新兴宗教,比如美国人在80~90年代搞的新保守主义反女权运动,这个运动就是靠的美国社会在西方中最为深厚的基督教基础。
——当然,实际上反女权主义是天大的难题,这点看西方世界的生育率就可以知道。
那么在社会主义世俗化的中国,无论是西方左派还是西方右派的反女权主义方式都很难成立,所以,我能想象的只有两种手段:
第一种,是官方下场进行大面积宣传,
第二种,是鼓励民间的反女权力量,以去中心化的反女权主义对抗去中心化的女权主义,以去中心化对抗去中心化。
仅仅关闭教堂,是没法消灭这个新兴的去中心化的宗教的
看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连个替豆瓣喊冤的都没有,一水的在指责,甚至有回答说罚的太轻,力度不够。
可谓豆瓣升天,群众同庆。
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豆瓣死得其所。
说过很多次了,豆瓣和它的管理层及大量管理员是收台湾人钱的,别人主打的就是要当台湾“心战”大陆的桥头堡,这种但凡有个十年网龄的路人皆知的事情搁去年居然还只是罚款这种扇蚊子操作属实让人看的想笑。搁当年抓到特务了还知道上军事法庭判个枪决,现在特务暴露得就差在自己脑门上写特务俩字了居然还只是罚款,我真为国安部门的工作能力感到悲伤。是你们缺钱还是怕台湾人缺钱啊?别人每年那么多亿的保护费给老美上供着,交不起你这一年九百万的入驻费?
特别是这次的进驻也是猜都知道的纯扯淡,当年百度的魏则西事件爆发了也是进驻,然后百度改过不拉?换汤不换药,疾病类搜索排名不是照样卖?
你不把豆瓣里送几百个极端用户进去吃牢饭来个杀鸡儆猴,和大炮打蚊子有啥区别?光听个响?
我看到有人说查平台没用,要抓人。
首先,大部分挑起极端言论的人估计都在境外,不好抓的。
其次,查平台有没有用?这就涉及平台在技术上能不能控制极端言论。能不能呢?当然能。平台只是为了恰流量,赚钱而放任它们而已。事实上就是查平台的力度太小,让平台觉得放任它们所得更多,才会有豆瓣如今的状况。加大力度,罚得它们血本无归,破产清算。只要有这样的力度,那些1450在任何平台都成不了气候。美国前总统都可以全网封杀,真以为平台没技术手段限制1450?
这跟之前墙Facebook的理由是类似的。豆瓣私密小组对极端主义结社极为友好,对于国家来说你们在网上怎样大放厥词都无所谓,但是如果在私密小组这样的地方谋划线下极端活动,那是一定会管的。我本人也认同一点,自由主义不等同于放任主义。
有一个遗憾的点是书影音功能也遭到波及,建议要求豆瓣进行功能拆分。
这两年,我们国家治理互联网生态的努力确实是在一点点摸着石头过河,在进步。
过去,可能觉得只要把握好宏观叙事的“大场面”,没事儿打点鸡血就能够让整个互联网空间风清气正了,其他的“小事情”都无伤大雅。
可事实怎样呢?大多数网民都是活在日常里的普通人,宏观叙事偶尔可以兴奋一把,但不可能成为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
看多了,一定审美疲劳。
过去很多都市报为啥那么多人订?一些电视台为啥喜欢搞民生节目?为啥各省市的“日报”往往大家都不爱看?
无他,老百姓最爱的就是那些八卦、生活琐事、明星绯闻,没兴趣整天研究国家大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国内互联网几大社交平台都是在老百姓“爱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微博有大量娱乐圈的信息,明星是让新浪挖到第一桶金的核心动力,从此粉丝们可以零距离追星。
虎扑赶上姚明在NBA那段时间风口,用户就是愿意花费时间看比赛,聊球星,互相掐来掐去。
豆瓣曾经也是文青聚集地,大家可以在这儿志同道合地聊各种作品,偶尔线下约个……会,丰富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
哪怕知乎都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上班摸鱼神器。
所以,我们的“对手”因为自身经验丰富,早早意识到抓住“日常琐事”才能引导舆情,甚至开展意识形态灌输工作。
你喜欢看家长里短?我就天天推送老公打老婆、丧偶育儿、婆媳矛盾,让你全中国的一半人在生活中本能地厌恶另一半人。
你关注社会新闻热点?我就每天塞一大堆看起来影响力不大的“负面小新闻”,以及国外的“好人好事”充斥热搜,让你24小时刷新都感觉生活一片惨淡,只能润。
你喜欢看影视剧动漫?那就在这些作品里加私货,同时打着“一部电影影响不了什么人”的口号占据道德制高点,国家只要出手清理马上哀嚎药丸。
云云。
久而久之,国内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的思维就开始被扭曲,下意识不信任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甚至以豆瓣为例,这些年明显已经从过去的意识形态影响变成了“实操”,在现实层面开始破坏社会秩序稳定。
因此我才说啊,国家这几年注意到了相关问题,开始整治饭圈(这玩意就是舆论战主力军)等风气,也开始对某些平台进行治理。
当然了,可以想象这不会一帆风顺,必然遭到种种反扑,比如“你要怎么样,我就扩大化”等。
但开始治理,总比不做的强。
希望未来能越来越好吧。
粪便不会因为茅坑被炸了就自动消失,反而会因为茅坑被炸溅的到处都是,希望溅到知乎的少一点。
什么时候进驻“芝麻糊”?
我不赞成消灭平台的做法来管控舆论。
原因有几个:
一个是今天能够消灭A平台,明天就可以找到理由消灭B平台,没有哪个平台一毫不染,只要想找总有问题,这种做法是开了坏头。
一个是平台大多数人都是日子人,真正极端的永远是一小撮,为了一小撮而伤害大多数,这种行为本身就有问题。
最后一点,就是消灭某个平台,并不能消灭那些苍蝇臭虫,她们总能找到新的归宿。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精确到人,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
不管是真的极端还是拿钱发帖,抓几个言论特别过分触犯法律的,公开处理并广而告之。我相信那些煽动无差别暴力,甚至煽动他人去伤害未成年男童的行为,肯定是违反法律的,说的严重点,简直是反人类。把这些人挑几个作为典型案例,抓起来判刑,哪怕是缓刑也无所谓,光是公开她们的言论就足以让她们社死——正好女拳不是最喜欢社死别人吗?而这种榜样效应自然可以震慑剩余的绝大部分人,再结合让平台自查严打一轮,差不多就可以搞定了。
中国女拳除了犯蠢外,主要还都是恰饭的,和韩国那种已经极端化邪教化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处理掉最极端的那极少数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关键是要处理到人,而不是只处理帖子,只是处理ID,或者处理平台。
豆瓣得到了它的统战价值。
殖乎呢?
我是豆瓣12年老用户,直到去年被封号了。
从大学到如今,豆瓣记录了整个价值观塑造的过程。大学期间被南方系洗脑成功,出国后看见现实,开始真正关注国际关系和独立媒体,开始脱粉回踩。
特别是2019年疫情以后,豆瓣上编造假新闻的那种程度,那些大号,简直无耻到极点。p图的,后期配音国家疫情发布会自己加字幕的,而且豆瓣那群"高知"真的是为了黑而黑,不在乎是不是真的,被打脸就拉黑和删除。而且这些人是有组织的,而且我严重怀疑豆瓣内部已经被渗透了,或者本身就是歪的,因为你投诉恨国虚假内容从来不会被删,而你发的即使是美国自己媒体报道的,即使是联合国的文件,只要是对美国光辉形象不利的就会被删。
豆瓣上还是各种毒的聚集地,这些人也有知乎账号,在知乎他们还收敛点,在豆瓣确实是完全不加掩饰的。比如在知乎反串的那位知乎id 一只种花兔 这位在豆瓣因为过于直白暴力几经重生的癞痦子,
还有那位女孩在外交学院,由少数民族优待进入外交学院的同胞,对华春莹放出打脸西方记者xj谎言视频时,这位女同胞对华女士的辱骂广播。
这些势力为什么这么肆无忌惮,毫不掩饰,而且所谓的下架,并不影响真正想下载的下载和注册。
豆瓣,知乎,以及微博等等平台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实名制,在于平台审核员的思想。
中国互联网平台与号称言论自由的美国互联网平台的一大区别是,美国互联网平台你亲中是真被封被删,或者技术更高的shadow-ban, 以及算法推送反华反中的内容给你。美国互联网平台的老板和审核员是真心维护美国利益,真心觉得中国是威胁,真心觉得自己美国人的好处来自霸权地位。
而中国互联网平台的老板和审核员,多少是会在中美之间站队中国利益的?
中国互联网平台老板的亲美舔美也不是秘密,人家是真心觉得自己不是中国人会更好,或者没有影响。
如果不处理好审核员的思想问题,其实就和中国的很大部分党/媒一样,人家是真心自带狗粮反你。
所谓的法律法规管理,只要平台和审核员心思不正,总会让它变味。打着gov管制的旗号,用来禁言阻止爱国反驳谣言的账号和内容,豆瓣微博知乎又不是没有这样做过。
其实对男性来讲,我个人觉得这事的坏处要大于好处。好处就是短期女权会失去组织舆论网暴别人的平台,让很多男性稍微安全一阵。但也就是暂时而已,以她们的团结度和执行力,很快就会找到新的地方到处污染环境。而坏处则是我们这些反对者也会被一并处理掉,而咱们却很难像她们那样重新组织起来。
我反复啰嗦一下,假如你要在一个地方开饭店,是因为你觉得这个地方会有大量的人需要就近吃饭。而不是因为你在这里开了饭店以后,那些人才有了吃饭的需求。即便你不开店,人家任然需要找一个地方吃饭。
同样的道理,女权能够从境外传入并且火爆是因为有很多的受众。即便没有女权,她们也依然是女权的做派,只是在明和在暗你看不看的见的区别。素食主义也是外来品,怎么就没洗脑成功一直不温不火呢?因为你让一个美食之国的人放弃吃肉难度太大,所以没有受众。
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果你真的想不再被剥削,不想吃亏,应该改变的是责任感过度的传统思想,而不是寄希望于不让女权说话。你们只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女权把她们变成现在的样子,而是她们本来就是那个样子。女权啊,咪蒙啊,各种鸡汤视频啊只不过迎合她们的需求,让她们有了把实话说出来的勇气罢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女权在,利用好了反而能利好男同胞,女权的话术男性一样能用。不是已经有男的用婚姻是压迫女性的话术拒婚了吗?
大家应该知道新天龙八部中段誉和王语嫣的结局被改了吧?痴迷王语嫣的段誉在洞中女神像被打碎的瞬间毅然选择离开了王语嫣,最后王语嫣和她疯掉的表哥相伴一生。这是因为段誉发现他对王语嫣的一切认知都是他自己的想象和执念,是他心中有一座神像。随着洞中的神像被打碎,段誉心中的神像也被打碎了,然后他发现王语嫣的俗和丑陋。我希望你们也能打碎心中的女神像。
还有新浪微博呢,别忘
说实话,豆瓣这个社区算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社区了,圈子也很窄,几乎没什么10万+的热门文章,就是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搞豆瓣没什么意思。
另外,豆瓣方面回应称,督导组进驻豆瓣,跟应用下架没有关系。
2021年12月9日,工信部曾发布通报,对106款未完成整改,仍存在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的App进行下架。其中,豆瓣App因在豌豆荚上线的7.17.1版本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被下架。
豆瓣方面表示,彼时下架的原因是,在安卓9及以下系统版本,当用户切换到“我”tab时,对用户已经授权使用的手机设备信息,存在获取频次不合理的情况。iPhone版本和安卓系统9以上版本不存在此问题。因安卓9系统为2018年发布系统,使用用户占比较小,豆瓣在测试时漏掉了这部分系统。豆瓣方面同时表示,将认真进行整改,对各安卓版本进行严格测试,并将整改后的版本提交至相关机构进行审核,确保后续版本不再存在此问题。
就此前被下架后的整改进展,豆瓣表示,目前仍在整改,等待上架中。而对于督导组进驻豆瓣网一事,豆瓣方面尚未作出回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