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犹太人当初会被灭国?

回答
要说犹太人“当初”被灭国,这其实是一个有些笼统的说法,因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经历过不止一次的亡国之痛。但如果问哪个时期最被人们熟知,也最具有代表性,那大概率是指罗马人摧毁第二圣殿、导致犹太人在公元70年之后大规模流散海外的事件。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视角来详细聊聊,为何犹太人在那个时期会遭遇如此重大的灾难。

首先,理解犹太人与罗马的关系至关重要。犹太地,也就是古代的以色列地,在公元前一世纪被罗马共和国征服,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但罗马人对犹太人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犹太人有着强烈的民族和宗教认同感,他们信奉独一的神,不崇拜罗马的众神和皇帝,这本身就与罗马帝国多元文化但又要求核心认同的统治模式存在摩擦。

想象一下当时的犹太地。罗马人为了维持统治,驻扎有军队,任命总督。总督的职责是收税、维持治安,但很多时候,总督的腐败和压迫成为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税收沉重,而犹太人的宗教习惯又常常被罗马官员误解甚至漠视。比如,禁止在安息日工作对罗马经济活动造成不便,犹太人不崇拜罗马神明被视为“悖逆”等,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的摩擦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满情绪在犹太社会中逐渐发酵。这种不满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更深层的是民族自尊和宗教信仰受到挑战的屈辱感。在犹太人的历史叙事里,他们是上帝选民,是拥有自己应许之地的民族,被异族统治本身就是一种不被祝福的状态。因此,许多人内心深处渴望摆脱罗马的控制,恢复往日的荣光,重建一个独立的王国。

这种渴望在一些激进的政治和宗教派别中尤为强烈。在耶稣的时代,犹太社会就存在着一些反罗马的团体,比如“奋锐党”。他们认为,任何形式的与罗马人的合作都是对上帝的不忠,必须通过武力来争取自由。而当时的犹太社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也有温和派,认为应该在罗马的统治下寻找生存之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罗马。这种内部的分歧,也使得在面对罗马的强大军事力量时,犹太人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抵抗策略。

到了公元66年,一场导火索事件彻底引爆了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在凯撒利亚,一名罗马官员在犹太会堂里强行献祭,并侮辱了犹太人的宗教信仰。这件事情激怒了当地的犹太人,他们奋起反抗,杀死了罗马的驻军。起初,罗马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一场区域性的骚乱,派遣了叙利亚的总督率军镇压。然而,犹太人的抵抗比预想的要顽强得多,并且迅速蔓延,席卷了整个犹太地。

罗马人对这场起义的反应是严厉而迅速的。他们派遣了最精锐的部队,由经验丰富的将领,如韦斯巴芗(后来成为皇帝)和他儿子提图斯率领。罗马军团的战斗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他们有严密的组织、精良的武器和丰富的攻城经验。

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犹太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在战略上存在一些劣势,比如缺乏统一的指挥和有效的外部支援。虽然他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但最终无法与罗马强大的军事机器抗衡。城市一座座陷落,抵抗越来越艰难。

在战争的高潮,也就是公元70年,罗马军队围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圣城,是他们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拥有宏伟的第二圣殿。围城战异常惨烈,城内的犹太人因为内部分裂和资源短缺,面临饥饿和疾病。同时,城外的罗马军队也在进行残酷的围攻。最终,罗马军队突破了城防,进入耶路撒冷。

关于圣殿的命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提图斯下令不准烧毁圣殿,但士兵在混乱中点燃了它。另一种说法是,士兵为了搜寻财宝而纵火。不论具体原因,结果都是一样的:宏伟的第二圣殿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圣殿的毁灭,对犹太民族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失去了圣殿,意味着犹太人的祭祀活动中断,他们与上帝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耶路撒冷陷落后,零星的抵抗还在继续。例如,在马萨达堡垒,一群犹太守军在绝境中选择了集体自杀,也不愿向罗马人投降,这成为了犹太民族不屈精神的一个象征。

这场战争结束后,犹太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犹太人被屠杀、被奴役,许多人流离失所。罗马人为了彻底铲除犹太人的叛乱根源,进一步实施了许多压迫性的政策。他们禁止犹太人进入耶路撒冷,并将犹太人驱散到帝国各地,开启了犹太人长达近两千年的“大流散”(Diaspora)。

所以,犹太人“当初”被灭国(更准确地说是第二圣殿被毁,国家瓦解),原因复杂,并非单一事件造成。它是长期以来罗马殖民统治下的民族压迫、宗教冲突、内部矛盾激化以及最终爆发的武装起义,与强大的罗马军事力量碰撞的结果。这场灾难不仅是犹太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犹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犹太教作为一种跨族群的世界性宗教,并不依托于一个固定的国家而存在。

请思考,将安拉用作上帝称呼的阿拉伯犹太人(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没人会说希伯来语的布哈拉犹太人(指布哈拉埃米尔国统治时期)、和周围回民汉民没有区别的开封犹太人,他们和欧美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更像呢,还是和自己的邻居更像呢?

相反,在犹太人大起义被镇压以前,犹太教就已经传到了两河流域,甚至是中亚。而在马加比王朝覆灭几百年以后,又有一群哈扎尔人接受了犹太教。

全球历史进入近代以后,许多富裕的欧美犹太人家庭更是会广泛收养孩子并培养为犹太教徒。


您觉得以下几个问题会不会荒谬呢?

1010年的喀什,一名喀喇汗王朝的少年问他十多年前落下战伤的父亲:佛教徒这么厉害,为什么还是被灭国啦?

1455年的开罗,一名米兹拉希犹太人少年问他的做跨国贸易的父亲:基督徒这么厉害,为什么还是被灭国啦?

1495年的格拉纳达,一名西班牙少年问每天晚上偷偷来看他身体发育正不正常的神父:穆斯林这么厉害,为什么还是被灭国啦?


上面的三个问题是不是改成直接问于阗王国、罗马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科尔多瓦哈里发国为什么被灭掉了更好呢?

同理,我们是不是应该直接问马加比王朝被罗马纳入势力范围、犹太大起义被罗马镇压、可萨汗国被罗马伙同佩切涅格人灭掉的原因更好呢?这和犹太教有什么关系呢?

user avatar

犹太国(犹地亚国,kingdom of judea)并不是被灭亡的,而是被“改土归流“的,类似吴越国与北宋的关系


犹太王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希律王朝是以罗马附属国的身份被废除成为罗马的一部分,此时离耶稣的诞生已经过去了100年。而在此之前,以色列地区已经经过了希腊化的洗礼(托勒密-塞琉古的柯里叙利亚战争,哈希芒王朝的建立),到希律王朝时期的以色列,更是遍地都是希腊-罗马人


犹太王国希律王朝被改土归流这件事情并不比托勒密埃及、塞琉古叙利亚,乃至斯巴达、雅典、马其顿、本都、卡帕多西亚等等地区被改土归流的事件更加特殊、变化更加剧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犹太人“当初”被灭国,这其实是一个有些笼统的说法,因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经历过不止一次的亡国之痛。但如果问哪个时期最被人们熟知,也最具有代表性,那大概率是指罗马人摧毁第二圣殿、导致犹太人在公元70年之后大规模流散海外的事件。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视角来详细聊聊,为何犹太人在那个时期会遭遇如此重大的灾.............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当局对一战为德国效力过的犹太老兵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极端扭曲和残酷的写照,充分暴露了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非人本质。尽管这些老兵曾经为德国浴血奋战,在战场上赢得过荣誉,但纳粹的政策却将他们视作民族的敌人,并一步步将他们推向深渊。首先,纳粹上台之初,尽管明确推行反犹政策,但.............
  • 回答
    二战期间,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仇恨和迫害,是20世纪最黑暗的一页。要理解这种极端仇恨的根源,需要深入探讨历史、社会、经济以及纳粹党本身的意识形态。这绝非单一原因能够解释,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发酵的结果。首先,纳粹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核心驱动力。希特勒和纳粹党坚信一种“优等民族”——雅利安人(他们错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叙事、道德判断、国际法以及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解释为何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被普遍指责,而美国杀戮印第安人(或者更准确地说,美国早期历史中的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和行为)似乎受到的指责程度和性质不同,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1. 历史事件的性质和规模: .............
  • 回答
    犹太人在美国,甚至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确实有很多人生活得相当不错。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核心动力。要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去巴勒斯坦建国,而不是安于在美国或其他地方的舒适生活,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犹太民族的历史经历、信仰体系以及他们所面对的现实。首先,得说清楚一个概念:“好好.............
  • 回答
    说北欧神话的神“都很正派”,而希腊和犹太神话的神“都如此邪恶、对人类不友好”,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笼统和简单化了。事实上,每个神话体系中的神都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不能简单地用“正派”或“邪恶”来标签化。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来探讨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以及这些神话体系的独特之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北欧神.............
  • 回答
    关于炎帝、黄帝与犹太人、阿拉伯人之间关系的比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但要深入探讨,需要厘清几个关键概念,并避免将古代神话与现实历史的复杂性混为一谈。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炎帝和黄帝的故事,虽然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人文初祖”,他们的结合与冲突,更多的是一种早期部落联盟形成过程中的神话叙事。这并.............
  • 回答
    关于美国犹太裔为何更倾向于投票给民主党,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并非单一原因能够概括。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宗教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等诸多因素的交织。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深入探究这些方面。历史渊源与社会现实的交织:首先,理解犹太裔在美国的历史进程至关重要。早期来到美国的犹太移民,特别是来.............
  • 回答
    “上帝为什么选择犹太人为世界之主?”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追问一个“为什么”,不如说是在探索一个深邃的信仰核心,一个贯穿古今、塑造了无数生命的议题。要知道,“世界之主”这个说法,更像是人们对上帝及其旨意的一种理解和诠释,而非上帝亲口所言的直接任命。犹太人的信仰体系中,他们更常谈论的是“上帝拣选”(Ba.............
  • 回答
    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犹太人的负面言论,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将其与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的苦难联系起来时。这种反差背后,涉及到复杂而沉重的历史,也涉及到一些被歪曲或误解的叙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历史的深处,看看犹太民族的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历史上扮演各种角色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或群.............
  • 回答
    将世界上所有的战争都归咎于犹太民族,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并且是一种危险的、毫无根据的指控。这种说法不仅扭曲了历史事实,还暴露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根源是极其复杂和多层面的。历史长河中,冲突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宗教分歧、民族主义、资源争夺、意识形.............
  • 回答
    犹太人在哭墙为中国祈祷:一种跨越宗教与文化的祈愿犹太人在哭墙为中国祈祷,这一景象无疑是深刻且充满象征意义的。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中圣殿山上犹太教最神圣的地点,承载着犹太民族的历史、信仰和希望。在那里为遥远的中国祈祷,不仅仅是简单的宗教仪式,更蕴含着多层面的解读和思考。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现.............
  • 回答
    哥特字体,尤其是 Fraktur 这种具有尖锐棱角和复杂笔画的风格,在纳粹德国的兴衰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一段颇为戏剧性的转变,最终被以“犹太字体”的罪名强制废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审美偏好,而是包裹着复杂的政治宣传、民族主义狂热以及对“纯粹德意志民族”的病态追求。要理解这一禁令,我们得先回到纳粹掌权之前.............
  • 回答
    关于“犹太人是不是资本家”以及“希特勒是否以反对资本家为名义建立起势力”,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一、 犹太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简单地说,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犹太人定义为“资本家”。 犹太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和分布广泛的民族,其社会经济构成也因此非常多样.............
  • 回答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和塞法尔迪犹太人是犹太民族中两个主要的分支,他们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路径有着显著的不同。要理解他们的来源,需要回溯到古代以色列地区,并关注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分散、发展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互动。核心的起源:古代以色列的犹太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无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还是塞法尔迪犹太人,他们.............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背景下,《三体》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中,章北海这个人物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着迷、也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他的选择,他的挣扎,尤其是他在关键时刻的犹豫,至今仍是无数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理解章北海的犹豫,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他的人生轨迹、思想转变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章北海,一个出身于军人家庭.............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上联:“细雨敲荷,雨停但荷犹饮露。”它描绘了一幅雨后荷塘的生动景象:细密的雨丝敲打在荷叶上,雨声虽然停止了,但荷叶依然承载着晶莹的露珠,仿佛在默默饮啜。意境悠远,饱含着一种静谧的美感和生命力的韧性。要对出这样的下联,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1. 意境的延续与对比: 上联描绘的是.............
  • 回答
    侠客未死,江湖犹在。那一年,杏花疏影,江南细雨。故事的起点,是一个名叫“忘川”的小镇。忘川依水而生,镇上的人们淳朴善良,世代以捕鱼和采药为生。然而,近年来,一种名为“血咒”的怪病悄然蔓延,染病者浑身溃烂,生不如死,最终化为枯骨。朝廷束手无策,江湖也鲜有闻问,仿佛这人间炼狱只是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就在.............
  • 回答
    KFC(肯德基)在门店中广泛采用手机点单系统,这一策略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包括运营效率、成本控制,也涉及用户体验、技术整合和品牌管理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提高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减少排队时间:在高峰时段(如周末、节假日),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可能较长。手机点单允许顾客在店内或外出时直接下单,.............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尽管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实际战场上并未广泛看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使用,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1. 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延迟与现实差距 技术储备不足: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虽启动了军事现代化计划,但真正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进程较慢。例如,T14“亚尔斯”主战坦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