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给予孩子想要的是天经地义吗?父母给与孩子了,孩子应该感恩吗?

回答
关于“父母给予孩子想要的是天经地义吗?孩子是否应该感恩?”这个问题,其实蕴含着很深的亲子关系哲学和文化伦理。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父母给予孩子想要的是天经地义吗?

从一个非常朴素的、人性的角度来看,父母给予孩子他们所需要、甚至所“想要”的东西,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是由生物本能、社会责任感以及爱连接起来的。

生理与情感的驱动: 作为生命的创造者,父母天生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保护欲。看着孩子嗷嗷待哺,谁能不心疼?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给予,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驱动,是生命延续和呵护的本能。从这个层面讲,父母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甚至是一些适度的愿望,是他们作为父母职责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的联结。
社会契约与期望: 社会也普遍认为,父母有义务抚养和教育孩子,为他们提供成长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这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契约。不尽责的父母,往往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父母的付出,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期望下的“应该”。
爱的体现: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家庭的希望。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通过物质和精神的给予来表达这种爱。所以,很多时候,父母的给予,与其说是“天经地义”,不如说是“爱的自然流露”。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天经地义”背后的复杂性:

“想要”的界限: 这里的关键在于“想要”。孩子想要的,不一定都是他们“需要”的。如果孩子的“想要”是无止境的、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损害自己或他人的,那么父母是否还必须满足?这里就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父母,会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引导孩子认识到欲望的边界,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有益的,什么是过度的索取。
父母的能力与付出: 父母的给予,是建立在他们的能力和付出的基础上的。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充满了牺牲。所以,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父母的付出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不是毫无代价的。
个人边界: 即使是父母,也不是可以随意侵占的资源。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和需求。孩子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的所有付出都是为了自己,而忽略了父母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所以,更准确地说,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成长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并满足他们合理的愿望,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符合人伦的责任和爱的表现。但如果将之完全等同于“天经地义”,而不去体会父母的付出和不易,就可能走向溺爱和孩子缺乏责任感的方向。

父母给与孩子了,孩子应该感恩吗?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理应感恩。

尽管父母的给予是出于爱和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理所当然地享受。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它体现在对父母付出的认可和回馈上。

感恩的意义:
承认价值: 感恩是对父母付出价值的承认。它意味着孩子看到了父母为此付出的艰辛、牺牲和爱,并认识到这些不是凭空而来的。
情感的回报: 父母给予孩子的是一种纯粹的爱,而感恩则是孩子对这份爱最真挚的回报。这种情感上的连接,能让亲子关系更加稳固和温暖。
品德的体现: 感恩是一个人内心善良和有修养的表现。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容易被社会接纳,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珍惜: 感恩的心态能让孩子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父母的爱和关怀,以及生活中其他人的帮助。这有助于他们不至于恃宠而骄,养成知足常乐的品质。
传承美德: 当孩子懂得感恩时,他们长大后也更有可能将这份感恩传递给下一代,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会风气。

感恩的具体表现:
言语上的表达: 适时地说“谢谢您”、“您辛苦了”、“我爱您”,这简单的话语,却能让父母感受到巨大的欣慰。
行动上的回报: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分担家务,照顾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绩,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即使是一句关心问候,一个贴心的举动,都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理解与体谅: 当父母年老体衰时,要理解他们的不易,悉心照料。在父母犯错或有不妥之处时,也要以尊重和体谅的态度去沟通,而不是一味指责。
自立自强: 不让父母过度操心,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价值,让父母为你的独立和成就而骄傲,这本身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

为什么会有“天经地义”的误区,以及如何看待感恩?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声音,认为“父母养育孩子是责任,孩子不养父母也天经地义”,或者“孩子不懂得感恩是父母没教育好”。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极端。

责任与感恩的辩证关系: 父母的抚养是责任,但这份责任的背后是爱和付出。孩子的感恩是对这份爱和付出的积极回应,它提升了亲子关系,而不是减轻了父母的责任。即使父母在教育上有所欠缺,孩子依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恩,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独立人格与依恋: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需要建立独立的人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割裂与父母的情感连接。感恩,正是连接独立与依恋的桥梁。它让孩子知道,即使我长大了,我依然记得你们的爱。
感恩不是恩惠: 感恩不是施舍,不是孩子欠了父母什么,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它是一种积极的互动,让双方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

总结一下:

父母给予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爱和责任的自然流露,虽然是“应该”的,但并非冷冰冰的“天经地义”。它饱含着父母的心血和情感。而孩子对这份爱和付出,理应怀抱感恩之心。感恩不应该是被强迫的义务,而是一种由心而发的对爱的珍视和对付出的认可。拥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不仅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美满,更能塑造一个有温度、有格局的自己。这份感恩,也最终会化作一种力量,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懂得去爱,去付出,去回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父母给孩子吃饱穿暖,是天经地义。

不但人,动物也是如此。喂自己宝宝奶和给它们叼东西吃,做好给孩子保暖什么的。

至于其他的,比如父母陪儿女玩乐,父母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他,或者父母教育儿女,都是人类独有。

而且一般动物个体长到父母的三分之二那么大,都被赶出去独立了。

人类才会在家里那么久。

而且这也是非常近现代的事情。在中国不超过三十年。

十八是成年,不是说说的。设定这个法律的时候。十八岁就已经独立生活了。

孩子感恩,当然也是天经地义。

你家喂只猫,猫还冲你喵两下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父母给予孩子想要的是天经地义吗?孩子是否应该感恩?”这个问题,其实蕴含着很深的亲子关系哲学和文化伦理。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父母给予孩子想要的是天经地义吗?从一个非常朴素的、人性的角度来看,父母给予孩子他们所需要、甚至所“想要”的东西,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是由生物本能、社会责任感以.............
  • 回答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孩子的压岁钱数额较大,父母想替孩子保管,孩子却执意自己保管,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来处理的情况。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劝说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帮助您:核心原则:尊重与引导并存,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同时学习理财的重要性。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在开始劝说之前,先尝试.............
  • 回答
    孩子做家务,父母要不要给物质奖励?这问题,说实话,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玩法,没有个标准答案。我身边就挺多朋友,在这事儿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有些人觉得,孩子嘛,天生就该爱干活,做家务是分内事,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你总不能说孩子吃饱了饭你就给他点零花钱吧?而且,要是天天为了做点家务就给钱,那孩子会不会把这事.............
  • 回答
    说服父母给你买手机,这绝对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耐心、策略和一点点“表演”。 首先,你要明白,父母不是天生就知道你需要手机,也不是心甘情愿地掏钱。他们有自己的顾虑,比如担心你的安全、怕你沉迷游戏、花钱等等。所以,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觉得给你买手机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你可以从日常的观.............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包办婚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家庭都会在子女年幼时就为他们物色好对象,并根据门当户对的原则来操办婚事。虽然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婚姻模式缺乏自由和自主,但历史长河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包办婚姻最终走向幸福美满的例子。就拿我曾听长辈说起过的,我外曾祖父家的一桩婚事来说吧。我的外曾祖父,名叫林.............
  • 回答
    “吃苦”,这个词在我脑海里总是带着点儿土腥味,但又莫名其妙地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简陋条件下,眼神却格外坚毅的长辈们。说起来,现在不少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是真拿“吃苦”当回事儿,而且那是相当的“讲究”。我一个朋友,她家孩子,别看才小学二年级,那小日子过得,比我当年上大学都“充实”。每周除了学校的课程,那是什.............
  • 回答
    父母不给孩子任何娱乐机会,这件事啊,听着就挺让人心里发堵的。我总觉得,孩子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学习、吃饭、睡觉这三件事。就好比一道菜,光有主食,没有一点调味料,那得多寡淡无味啊?你想想,孩子这个年纪,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体验。娱乐,不仅仅是放松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学习”.............
  • 回答
    当一个家庭即将迎来重组,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这无疑是一段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期。父母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心理建设工作做得越到位,孩子在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家庭的过程中就会越平稳,越少经历不必要的痛苦。这并非一个简单罗列几个要点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需要耐心、智慧和深刻理解的过程。首先,最.............
  • 回答
    双侧睾丸切除术后,未成年人的激素替代治疗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医疗和法律问题。在中国,如果父母拒绝为孩子进行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这很可能触犯法律,具体要看情况的严重程度和适用的法律条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未成年人在双侧睾丸切除后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睾丸不仅产生精子,还分泌重要的雄性激素,如睾酮。这些激.............
  • 回答
    说实话,当初给闺女报兴趣班,真是被各种“别人家的孩子”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忽悠了。现在回想起来,有些真是让人后悔不已,浪费了时间、金钱不说,还让她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不必要的压力。最让我后悔的,大概是那个“全脑开发”的班。当时闺女刚上幼儿园小班,听说这个班能开发右脑、提升记忆力、逻辑思维什么的,听.............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帮您解答这个问题。面对父母英语水平不佳的情况,给孩子做英语启蒙确实会遇到一些挑战,但绝非不可能!相反,这更是一个需要耐心、创意和巧妙方法的时刻。下面,我会尽量详细地分享一些实用建议,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核心理念:创造一个“浸润式”的环境,父母“不完美”但“全情投入”首先,放下“我英语不.............
  • 回答
    “偶尔”这个词,在孩子成长这件事上,其实是个挺模糊的概念。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父母偶尔的打骂可能就像一阵风,刮过之后就过去了,不会留下太深的痕迹。但对于另一些孩子,哪怕是偶尔一次,也可能在心里种下一颗名为“恐惧”或“不安全感”的种子,然后它会慢慢发芽、长大。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就像一片土壤,有的肥沃.............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这种教育方式。父母自己只花200,却给孩子花2000,这种做法,从情感和实际操作层面来看,都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有问题”或“没问题”,而是要看它背后反映出的东西,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牺牲型”父母心态。 很多父母,尤其是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一种.............
  • 回答
    如果父母的记忆能够遗传给孩子,这绝对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它会彻底改变我们对生命、家庭乃至社会的认知。这不是简单的“基因传递”,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与经验的流淌。首先,从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可能就不是一张纯粹的白纸。他或许会带着父母一部分模糊的、却又无比真实的生命印记一同降临。想象一下,一个新生儿,在第.............
  • 回答
    父母不会英语,想给孩子英语启蒙,这绝对是件可以做到的事情!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很多家长都在探索这条路。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你们家庭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英语。核心理念:“全家齐上阵”,营造环境,兴趣第一。咱们得明白,父母不会英语,并不代表你就不能成为孩子英语启蒙的“助燃剂”。你的角.............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是不少家长心头绕的大事儿。要说父母是不是必须得“从头到尾”地把孩子学过的所有科目都亲自过一遍,才能给学习上提供帮助和指导,这倒不至于,也太苛刻了。不过,我个人觉得,要想真正地、有效地帮助孩子,父母确实需要对孩子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科目内容、学习方法、孩子遇到的困难等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
  • 回答
    中国父母将一辈子“牺牲”给孩子,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情感因素。理解这种现象,以及它是否应该改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缘由,并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为什么中国父母会“牺牲”一辈子给孩子?1. 儒家文化的影响:孝道与传宗接代 孝道的延伸: 儒家文化强调“孝.............
  • 回答
    这一代中国年轻父母,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着他们即将诞生的孩子——一个寄托着无数期盼、也承载着时代变迁的未来生命。他们要给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一套新的思维模式,一种全新的成长轨迹。告别“唯分数论”,拥抱“全人教育”我的表弟,一位85后,去年刚有了第一个宝宝。我问他,你对孩子有什么期望.............
  • 回答
    这件事情太复杂了,也一定让你承受了很多痛苦和压力。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一个决定都不会是轻松的,都需要仔细权衡。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首先,我们来冷静地分析一下你现在的情况: 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你只有17岁,虽然可能已经进入青春期后期,但身体和心理都还在发展过程.............
  • 回答
    “宝贝,你现在心里一定很难过,很委屈,对不对?妈妈(爸爸)知道你想要那个东西,也知道你现在不能得到它,所以你才这么难过,这么生气。”先别急着否定孩子的要求,也别急着反驳他这句话里的情绪。孩子哭着问出这句话,通常是极端委屈和不被理解的表现。他不是真的想否定自己的存在,他只是在用最强烈的方式表达他的痛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