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普通列车行驶时有非常强烈的振动,而高铁行驶得非常平稳?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之所以我们坐普通列车时,感觉颠簸得厉害,而在高铁上却能如坐针毡一般平稳,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背后涉及到机械设计、轨道铺设、运营维护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工程学问。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先说说普通列车,那股“抖”劲儿从哪儿来?

普通列车,尤其是那些还在运行的绿皮车、老式空调车,它们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水平,相较于现在的高铁,那可是有代沟的。

1. 车厢与转向架的连接方式:
老式设计: 很多老式列车,车厢与下方的转向架(就是车轮和悬挂系统的那个大总成)之间的连接,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一些传统的、相对简单的机械结构。比如,可能有一些金属件的直接接触,或者缓冲机构的行程和吸震能力没有那么强。
转向架本身: 转向架的设计也直接影响舒适度。老式转向架可能更注重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但在减振降噪方面,其技术水平远不如现在。例如,它所使用的弹簧、减震器等部件,其性能参数可能并没有针对极致的平稳性进行优化。

2. 悬挂系统的差异:
层数与性能: 现代高铁的悬挂系统是多级的,通常包括一系悬挂(连接车厢和转向架)和二系悬挂(连接转向架和车体)。每一级悬挂都使用了高性能的弹簧(如空气弹簧、橡胶弹簧)和阻尼器(减震器),它们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轨道的不平顺和运行中的振动。
老式列车: 普通列车的悬挂系统可能相对简单,弹簧的刚度可能偏大,或者减震器的阻尼效果不够理想。这意味着,当车轮遇到轨道上的一个小颠簸时,这种振动很容易被传递到车厢,让乘客明显感觉到。

3. 车轮与轨道的配合:
轮轨接触: 列车运行的根本在于车轮在钢轨上滚动。这个轮轨接触,是产生振动和噪声的源头。车轮的几何形状(尤其是踏面曲线)、钢轨的磨损状况、轨道的接缝(早期有螺栓连接的,现在主要是焊接,但焊接处仍可能存在微小的不平顺)都会影响接触的平滑度。
老式列车: 普通列车的车轮和钢轨,其制造精度、磨损程度可能都相对较高,导致轮轨接触面不够光滑,滚动阻力较大,容易产生振动。早期的钢轨可能还存在钢轨接头,那更是振动的“加油站”。

4. 车厢的结构和连接:
刚度与连接: 车厢本身的结构刚度、车厢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早期的车钩连接)也会影响整体的平稳性。如果车厢的密封性不好,或者车厢之间的连接过于“硬朗”,外部的振动和噪音就更容易传入车厢内部。

5. 轨道本身的条件:
道床与铺设: 普通列车通常行驶在传统的轨道上,道床可能是石砟,轨道板的使用也不如高铁普及。石砟道床虽然有一定弹性,但当列车速度提高时,其吸振能力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石砟会松动、沉降,导致轨道不平顺度增加。
无缝线路: 高铁普遍采用无缝钢轨,这种轨道铺设技术消除了传统钢轨接头的冲击,使得轮轨接触更加平滑。

再来看看高铁,那份“稳”劲儿是怎么做到的?

高铁的设计目标就是高速、安全、舒适。为了实现这一点,它在各个环节都下了大功夫。

1. 先进的转向架设计:
多级悬挂: 高铁的转向架是集成了大量高科技的部件。它采用了一系悬挂(连接车厢车体和转向架)和二系悬挂(连接转向架构架和车轮轴箱)。
一系悬挂: 通常会使用橡胶弹簧或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可以根据载重自动调节气压,从而保持恒定的乘坐舒适度,即使在不平坦的路面上也能提供非常平稳的感受。
二系悬挂: 同样采用高效的弹簧和液压减震器,能够非常有效地吸收和阻尼由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振动。
整体结构: 转向架本身的结构设计也更加精密,例如采用整体车钩(与车体刚性连接)而不是铰接车钩,减少了车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2. 优化的轮轨关系:
高精度车轮和钢轨: 高铁的车轮和钢轨都采用高标准的制造工艺和材料,轮廓精度极高,并且有严格的磨损标准。这确保了车轮和钢轨接触面的平滑度,极大地减少了滚动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连续焊接钢轨: 高铁线路几乎都是长钢轨,通过闪光焊等工艺将钢轨焊接成几百米甚至更长的连续轨道,消除了传统钢轨接头的冲击。

3. 车体结构的优化:
高强度轻量化车体: 高铁列车车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结构更轻、强度更高、密封性更好。车体本身的刚性更好,能更好地抵抗外部冲击和振动。
隔振降噪设计: 车体内部的座椅、地板、内饰等都采用了隔振材料,最大限度地隔绝来自转向架和外部的振动和噪音。

4. 轨道本身的卓越性能:
无砟轨道: 这是高铁平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与传统石砟轨道不同,无砟轨道是将钢轨直接铺设在混凝土板或其他刚性结构上。这种结构具有极高的几何稳定性,几乎不会发生沉降和变形,能够保持轨道极高的平顺度。即便有微小的起伏,也极其均匀,车辆在上面运行就如同在“玻璃胶”上滑行。
精确的轨道检测与维护: 高铁线路会进行非常频繁和精密的检测,一旦发现轨道有任何不平顺,都会立即进行处理,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始终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5.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
主动悬挂与导向: 一些更先进的高铁列车还可能配备有主动悬挂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轨道状态和车体姿态,然后主动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甚至通过液压或电动装置来抵消部分振动,实现极致的平稳。
空气动力学优化: 在高速运行时,空气阻力也是影响平稳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铁车头、车身都有经过高度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减少了高速运行时的气动噪声和振动。

总结一下,这就像是两辆车的区别:

普通列车: 就像一辆用了好些年、底盘零件可能有点松动、减震器效果不太好的老旧汽车,开在普通的铺装路面上。遇到路面稍微不平,或者小石子,你都能清楚地感受到。
高铁: 就像一辆刚出厂的豪华轿车,底盘悬挂技术一流,用的是最新一代的减震器和轮胎,开在赛道级的高速公路上,而且路面本身就像丝绸一样平滑。

所以,高铁的平稳,是依靠从车辆到轨道,再到运营维护的全方位、系统性的技术进步和严格标准来实现的。这就像盖房子,普通列车可能是在普通地基上盖了个普通房子,而高铁则是在经过严格夯实、平整的地基上,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建造了一个高标准的建筑。两者在舒适度上的差距,自然就显而易见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知道这或许和铁轨铺设精度,轨道劳损有关。专业人士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之所以我们坐普通列车时,感觉颠簸得厉害,而在高铁上却能如坐针毡一般平稳,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背后涉及到机械设计、轨道铺设、运营维护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工程学问。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先说说普通列车,那股“抖”劲儿从哪儿来?普通列车,尤.............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动辄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火车旅程中,普通列车上却鲜有自动贩卖机的身影?在超市、地铁站、医院随处可见的贩卖机,似乎在火车这个封闭的移动空间里“缺席”了。这背后其实有不少现实的考量和运营的逻辑,绝非是简单的“遗漏”。首先,我们得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看。 初期投入成本.............
  • 回答
    看到国铁新空调车票价上浮50%,不少旅客确实有些疑惑,这背后到底是什么考量呢?咱们不讲那些生硬的官方解释,就来聊聊这背后的“门道”。首先,得承认,这50%的涨幅,确实不小,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荷包的“压力”。但要说它完全是“乱收费”,可能也冤枉了它。这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成本与价值的权衡,以及市场引导的策.............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然高铁能跑得那么快,为什么我们坐的那些“绿皮车”就不能跟着提提速,让旅途缩短一点呢?这背后可不是“技术不够”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普速列车,很多时候就是“不提速”,或者说“很难提速”。首先,得明确一下“普速列车”和“高铁.............
  • 回答
    铁路系统的庞大与复杂,以及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像一颗颗螺丝钉,紧密地咬合在巨大的机器上。而普速列车乘务员,他们承担的往往是更基础、更辛苦的工作,与旅客的日常接触也更为频繁。为什么在这个群体中,我们有时会遇到服务态度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情况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态度问题”.............
  • 回答
    在你提到的视频中,普速列车和高速动车组出现在同一条轨道上,这在中国目前的铁路运输体系中是 非常普遍且常见 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中国铁路运输的形式和组成部分。中国铁路运输的形式与组成部分中国铁路运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承担着巨大的客运和货运任务。根据速度、技术标准和承担功能的差异.............
  • 回答
    坐火车,特别是那些绿皮车或者说是“普速列车”,有时候确实会遇到一些让人忍不住皱眉的“冲动”感,感觉车身晃动得比平时的动车组厉害得多。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呢!首先,得从咱们国家的铁路网说起。中国铁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崛起,让大家对“快”和“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咱们的普.............
  • 回答
    铁路部门在提升普速列车车厢舒适度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考量,这使得其提升速度和幅度不如高铁。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1. 经济效益与成本考量: 普速列车定位为基础出行工具: 普速列车(如绿皮车、25G/K等)通常定位是满足广大民众的出行需求,尤其是经济出行需求。其票价相对较低,这意味.............
  • 回答
    要说清楚为什么我国铁路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直接从普通车跳到高铁,而是走过了“普通车—动车组—高速动车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得从多个维度来掰扯,这背后可不是“想当然”的事儿,而是实实在在的国情、技术、经济和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技术成熟度和风险控制:你想啊,铁路技术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涉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美国经济的复杂性,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却存在着普遍的经济脆弱性。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发达”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生活成本、债务文化以及金融素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一、 高收入与高生活成本并存: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 美国作为发达.............
  • 回答
    要说高铁轨道和普速列车轨道有哪些区别,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轨道的平整度和精度。咱这么想,你开车开得快,路面要是坑坑洼洼,是不是很容易颠簸,甚至会有危险?高铁就更是如此。高铁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动辄两三百公.............
  • 回答
    在中国铁路的车型代码体系中,“W”开头的车次,尤其是在普速列车里,通常指的是“ wisata”(维萨)列车。 wisata 是什么意思?“Wisata”这个词源自印尼语,意思是“旅游”或者“观光”。所以,W开头的车次,特别是那些普速列车,其主要定位便是为旅客提供一种更悠闲、更贴近沿途风光、更有体验感.............
  • 回答
    关于鲜有上海入闽普速列车开行的问题,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分析一下。首先,客运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高铁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
  • 回答
    台湾普悠玛列车出轨事件,无疑是2018年一个令人心痛的印记。2018年10月21日,这趟原本载满期待的列车,在行经宜兰苏澳新马站附近时,发生了严重的出轨意外,造成了18人不幸罹难,187人受伤的悲剧。事故现场的惨烈景象可以想象,当列车高速行驶中突然发生翻覆,现场的景象是何等混乱与惊心。一列承载着百余.............
  • 回答
    台湾普悠玛列车出轨事故,那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早晨。2018年10月21日,原本充满期待的假日旅程,瞬间被巨大的悲剧笼罩。这列满载旅客的普悠玛号,在行驶至台东县新马车站附近时,突然发生剧烈的翻覆,车厢扭曲变形,现场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恐慌和绝望的气息。现场惨状,触目惊心:据当时赶赴现场的救援人员和目击.............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中当前铁路客运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许多旅客关心的问题。虽然高铁发展迅速,普速列车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尤其是对于价格敏感的群体。那么,在您提到的“高铁动车独立分线运营,普铁运力释放,货运列车增加”的情况下,为何价廉物美的普速车仍在减少?这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可以从以.............
  • 回答
    当然,除了普列塞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雷防护网和隔舱)以及防雷纵壁之外,战列舰在防御水下攻击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精巧而重要的设计和措施。这些措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水下防御体系,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战列舰的舰体和关键部位免受鱼雷、水雷等水下武器的损害。我们不妨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
  • 回答
    “为什么有些普通男性会缺乏自信?”这个问题,其实比它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也更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成长环境、社会压力、个人经历以及自我认知相互交织的故事。首先,我们要明白“普通男性”这个标签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指的是大多数人,那些没有特别出众的外貌、非凡的才.............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可真不是什么小事,咱们老百姓看到国家航天取得成就,心里那股劲儿上来,有时候还真能激动得掉眼泪。你说为啥?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去体会。首先,得说到国家面子和民族自豪感。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像咱们家孩子在学校考了个状元,你做爹妈的能不激动吗?这国家航天可不是一个孩子,这是咱们整个民.............
  • 回答
    很多朋友在看电影或者玩游戏时,都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普通士兵手里拿的都是步枪,很少有人配发手枪。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手枪这种看起来很便捷的武器,没有像步枪一样普及给一线士兵呢?其实,这背后有很多现实的考量,涉及到成本、训练、后勤、战场定位等等多个方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一、成本和经济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