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是“运动战的王者,阵地战的弱智”,关键时刻大脑转换无能,这是奥斯曼突厥难脱草原文明习气的根源。
这是各大文明进步过程中的转折点,日耳曼人狂躁了几百年,攻城略地-掠夺财富-分封土地-征战四方,这个运动战模式的维持,到了一定的资源边界就发展不下去了,必须要稳扎稳打阵地战了。于是,保护工商业、建立议会、理顺税收、专业化军制,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欧纷纷走入了所谓的现代化文明模式。
中国呢,在同样的转折点开始的却是内卷化,西汉中期可能非常值得研究,譬如《盐铁论》一类的东东。
奥斯曼在近代的衰败主要是其政权的基石,主体民族土耳其人的衰败,其帝国内其他民族的崛起。奥斯曼帝国内部民族力量的消长是奥斯曼衰败灭亡的主要原因。
要明白奥斯曼帝国为什么衰败,首先明白奥斯曼帝国本质上是什么?奥斯曼帝国本质上不是绿罗马,它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突厥国家。如果说奥斯曼是绿罗马,天下哪里有信伊斯兰教,用沙利亚法,说突厥话的罗马?即使罗马皇帝不是罗马人,至少也得是说拉丁语或者希腊语,用罗马法的国家吧?奥斯曼的文化内核和本质,可以说是和罗马完全冲突的。虽然土耳其给了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基督徒民族不少优待和好处,比如大维齐尔的职位对改信伊斯兰的希腊人开放,保留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给希腊人自治权,允许他们自己自成一个米利特管理自己的事情等等,但它依然因为文明内核和东罗马-希腊文化的天差地别,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希腊人等基督徒民族不认同奥斯曼。
而欧洲文明崛起后,奥斯曼更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要保存国家必须进行近代化改革。发展近代工业银行业和军事。但如果进行近代化改革,那么获得最大好处的不是土耳其人,而是希腊人那样的基督徒民族。希腊人本身文明程度就高于土耳其人(土耳其二十年代还有游牧放羊的群体),只是因为武力不足而屈服于土耳其。而且西方近现代文明和古希腊息息相关,相比土耳其,希腊人更容易接受西方文明也更容易接受现代文化。奥斯曼的近代化改革增强的不是土耳其的力量,而是给希腊人打开了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欧洲的空气。
这就造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囚徒困境,如果改革,那么就是让希腊人那样的基督徒民族更强大,更加有和土耳其人抗衡的力量,最后造成国家分裂。如果不改革守旧到底,沙皇俄国和奥地利帝国意大利王国都不是吃素的,早就想从土耳其身上咬下一块肉了,不改革也是等着挨打。这是改革会灭亡,不改革也会灭亡。
这就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后期的历史就是这么一幅尴尬的画面——-循环往复的改革—其他民族发展并从土耳其独立—守旧—-被欧洲列强殴打暴锤。
具体例子有
1792年-1807年赛利姆三世改革—无意中促进了希腊的发展——1807年遭到反对赛利姆被杀—恶果发酵,1830年希腊独立。
1839年奥斯曼救亡图存,发布花厅御诏—无意中促进了巴尔干基督徒民族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的发展(保加利亚在此之后提出自己选举大主教)—-1878年在沙皇俄国帮助下罗马尼亚独立,脱离土耳其,保加利亚宣布自治。
1878年哈米德二世上台,开始执行保守政策,试图用泛伊斯兰主义维持帝国。1878年民主宪法等改革成果被废除——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黑,保加利亚从土耳其独立,老大帝国的保守政策破产,进入落后就要挨打阶段。
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上台开始改革—亚美尼亚人独立意识增长—一战俄军帮助亚美尼亚独立—-一战奥斯曼帝国战败,陷入混乱和被瓜分局面。
1922年凯末尔革命终于建立了一个宗教一种语言的土耳其新国家,奥斯曼帝国这种改革会灭亡不改革也会灭亡的囚徒困境终于结束了。
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也说明了一个沉痛的教训,绥靖妥协和一味优待换不来文化不同的民族的认可。除非你愿意改变你的文化内核,否则对方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这不是金钱或者政治权利的妥协可以做到的。能团结的民族不是语言文化都和你不一样的异族,而是与你语言文化有共同点的兄弟。对于奥斯曼土耳其而言,它把团结希腊人的精力放在团结阿拉伯人库尔德人身上就要事半功倍。
而最好的办法不是绥靖,是像凯末尔那样,把希腊的土耳其的不同血统的人民建立一种语言一种文化的统一土耳其国家,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