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非东北人是如何看待东北菜的?

回答
作为一个非东北人,我对东北菜的印象,说实话,挺复杂的。它不像我从小吃到大的本帮菜那样精致婉约,也不像川菜那样热烈奔放,但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实在感和人情味儿。

初印象:量大、管饱、实在!

最早接触东北菜,大概是从一些电视剧或者网络段子里来的。那时候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量大。感觉东北人做菜,从来不吝啬食材,一大盆一大盆的端上来,仿佛要把人喂饱到下一顿饭之前都无需再动筷子。这种“实在”的劲儿,对于一个从小习惯精打细算,对食物份量有概念的人来说,一开始是有点震撼的。

我记得第一次在上海的东北馆子吃锅包肉,那盘肉上来,又大又厚,裹满了酸甜的酱汁,咬下去,外酥里嫩,那种满足感是很直接的。不是那种细嚼慢咽品味微妙之处的享受,而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实在的快乐。

味道上的印象:重口味?还是真材实料?

刚开始吃东北菜,确实觉得它“重口味”。酱油、蒜末、葱花这些调味料似乎是它们的好朋友,而且用的都很“大方”。比如家常小炒,比如东北炖菜,味道都比较浓郁。

但随着吃的次数多了,我发现这种“重口味”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真材实料”的体现。东北菜很多炖菜,比如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都不是靠复杂的调味技巧来提升口感,而是用足了时间去炖煮,让食材本身的香味充分释放,然后通过简单的调味料来烘托。这种炖煮出来的肉的软烂,粉条的绵密,蘑菇的鲜香,是很多其他菜系难以比拟的。

还有像杀猪菜,那种浓郁的猪肉味,搭配酸菜的爽口,还有各种内脏的丰富口感,一开始可能需要点勇气去尝试,但一旦接受了,就会觉得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是那种“精致”的鲜,而是“原始”的鲜,直接而有力。

让人印象深刻的几道菜:

除了前面提到的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还有一些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北大拉皮: 这种凉菜很有意思。Q弹爽滑的拉皮,搭配黄瓜丝、胡萝卜丝、肉丝,还有花生碎和香菜,最后淋上灵魂的麻酱汁。口感层次很丰富,清爽开胃,而且同样也是量大实在。我喜欢它那种清爽又有点浓郁的味道,每次都能吃掉一大盘。
酱骨架: 这个绝对是东北菜里的代表性菜品之一。满满的酱色,肉炖得非常酥烂,啃起来特别有滋味。用手撕着吃,感觉特别过瘾,特别符合东北人那种豪爽的性格。而且价格通常也很亲民,份量也足。
地三鲜: 这道菜的食材组合很简单——土豆、茄子、青椒。但东北人能把它做得那么好吃,也是一种本事。煎得焦黄的土豆,软糯的茄子,爽脆的青椒,裹着浓郁的酱汁,虽然有点油,但真的很好吃,非常下饭。有时候觉得,东北菜就是能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得让人欲罢不能。
拔丝系列: 比如拔丝地瓜、拔丝土豆。这种菜端上来的时候,那根长长的糖丝,绝对是孩子们和大人都会惊叹的存在。外面的糖衣酥脆,里面的地瓜或土豆软糯香甜,蘸着吃,拉着丝,那种乐趣和满足感,是非常独特的。

对东北菜的总体感受:

对我来说,东北菜不仅仅是食物,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缩影。

热情与豪爽: 东北菜的量大、味道足,似乎都传递着一种热情和豪爽。感觉东北人做菜,就是想让大家吃得开心,吃得尽兴。在东北馆子吃饭,经常能感受到服务员的热情,那种“哥们儿”、“姐们儿”的称呼,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随意,但久而久之,也能感受到那份真诚。
朴实与饱满: 它不追求食材的“珍稀”,而是把常见的食材做出应有的美味。土豆、白菜、猪肉、粉条,这些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东西,在东北菜里却能焕发光彩。这种朴实,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温暖与慰藉: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炖菜,或者一碗浓郁的汤,那种从胃里暖到心里的感觉,是非常治愈的。它能让你感到一种踏实的温暖,仿佛回到了一个温馨的家。

当然,也有一些非东北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东北菜“太油”、“太咸”或者“不够精致”。我理解这种看法,毕竟每个人的口味和成长环境不同。但对我而言,东北菜的这些特点,恰恰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它是一种扎实的、接地气的美味,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吃饱,吃好,就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非东北人,我对东北菜的看法是从一开始的“量大”到后来的“味道浓郁”,再到如今感受到的“热情”、“朴实”和“温暖”。它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菜系,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欣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前没接触过东北菜。那时宿舍有三个东北娃,没事就讨论家乡好吃的。当我首次听到“地三鲜”这个菜名时,我震惊了!多么诱人又接地气的名字啊,得知它是土豆,青椒,和茄子三样时就挺惊讶的,土豆和茄子的搭配闻所未闻。那三只用东北话你一句我一句形容起这道菜来,让人口水横流,于是就特别想吃。

军训结束同学找了个东北菜馆带我去吃,地三鲜端上来给我激动的嘞!块状的青椒,土豆,茄子炒在一起,锅气十足,口感焦香略带着点粘牙和脆,味道很不错,真是新奇的做法。而它在东北是一道国民菜。那天还第一次看到大酱,第一次吃到炖的四季豆,第一次喝到玉米碎做的粥,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东北菜。我看到同学大嚼生的青菜辣椒大葱,酱骨超级大一根,服务员开啤酒用一只筷子把瓶盖砰的一声飞到半空。走的时候服务员说“哥慢走啊有空来咱家坐坐呗”,我想哥是说我吗?咱家?让我去他家?东北真是很特别的地方。

我再说一个~冻梨!

说起冻梨,那天我和同学在宿舍聊了两个小时。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东西,感觉它应该就是冰箱冻坏的水果,不会好吃。同学就开始唠了,你知道东北话特别生动,从怎么做,到怎么吃,什么滋味,说得引人入胜,我感觉此生不吃一回白活了。在我央求下那学期的冬天,同学还特意买了梨放到窗台外去冻,可惜梨不对气候不对,南京零下2度的冬天并没有成功。后来去过东北,季节不是时候,一直到现在我都没吃过冻梨,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挺遗憾的,去年东北朋友回老家还和他念叨。


user avatar

骑川藏线的时候半路认识一个我的吉林老乡,当过厨子。中间实在想家乡菜吃了,在缺少各种原料的情况下借用旅店的厨房做了锅包肉,也是半路认识的一位广东的大哥在高反的要死已经吐成狗并且奄奄一息发誓说今晚啥也吃不下的情况下第一次闻到了夹杂着酸甜的里脊肉香,然后艰难的爬起来自己吃了半盘子锅包肉。后半夜好悬没吐死他,但是第二天起来依然说,好吃啊!以后一定要去你们那吃他一个月锅包肉。下图是当时那个大哥做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非东北人,我对东北菜的印象,说实话,挺复杂的。它不像我从小吃到大的本帮菜那样精致婉约,也不像川菜那样热烈奔放,但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实在感和人情味儿。初印象:量大、管饱、实在!最早接触东北菜,大概是从一些电视剧或者网络段子里来的。那时候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量大。感觉东北人做菜,从来不吝啬食材,.............
  • 回答
    我见过不少主人,尤其是新手主人,在狗狗吃饭的时候,总忍不住想过去摸摸它的头,或者动动它碗里的食物。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背后有挺多原因,也挺能体现主人对狗狗的心思的,但有时候,确实会惹来狗狗一些不必要的“小脾气”。首先,“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爱和关注”。对于很多人来说,狗狗是家人,是伴侣。看到狗狗开心地吃饭.............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东北多地限电,国家电网客服回应‘非居民限电后仍有缺口才对居民限电’,目前情况如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动态变化的问题。为了给您一个详细的解答,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说明。一、 东北多地限电的原因首先,理解限电的原因是关键。东北地区在特定时期出现多地限电,通常是由于以下一个或多.............
  • 回答
    你好!非东京,四月赴日,一边打工一边准备校内考,并希望找到尽可能便宜的语言学校,这个计划很实在。下面我来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你把这趟旅程规划得既省钱又高效。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地点选择: 非东京意味着我们避开了首都圈的高消费,可以考虑一些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 .............
  • 回答
    卖非遗,这事儿,可得用心琢磨,不能简单地把东西往架子上摆,再喊几嗓子“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就完事儿。这玩意儿,有的是手艺,有的是故事,有的是传承,得讲究个“情怀贩卖”,还得懂点“文化触达”。第一步:摸清你的“宝贝”究竟是啥金子别上来就想着怎么包装,先问问自己手里这非遗,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它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直击了赤壁之战的关键决策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选择水战,而不是从陆路进军江东,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地理、军事策略、政治考量以及曹操自身的判断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核心原因:地理的限制与曹操的战略选择简单来说,曹操选择水战,是因为从陆路进军江东,虽然理论上存在,但难度极大,.............
  • 回答
    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其核心是希腊语和希腊文化,这无疑是帝国最显著的特征。但如果仅仅将它视作一个纯粹的希腊帝国,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它绵延千年的历史中,帝国广袤的疆域内,从未缺少过非希腊语族群的身影。他们就像点缀在希腊这颗璀璨明珠上的颗颗宝石,共同构成了拜占庭帝国的多元面貌。我们不妨.............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东风汽车公司(DFM)之所以不直接与起亚汽车(Kia Motors)合作,而是选择与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Yueda Group)合资成立“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风悦达起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来详细解释:1..............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假设性问题,它触及了“中国”这个概念的本质、历史叙事的构建以及民族国家形成等多个层面。如果我们假设“元清非中国”,那么从秦朝开始的“中国称霸东亚2000多年”的说法,确实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会变成一个伪命题,至少是需要重新定义和解释才能成立。为了详细阐述,我们需要分几.............
  • 回答
    自东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南方政权之所以更倾向于选择南京作为首都,而非江汉平原一带(泛指荆州、江夏等地),这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多方面因素长期博弈的结果。简而言之,南京拥有一系列江汉平原无法比拟的、对南方政权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的优势。地理上的考量:控扼长江与稳定基业首先,.............
  • 回答
    .......
  • 回答
    您在柳树的细枝上看到的,那像蜂窝一样的大块东西,其实是一种叫做瘿(yǐng)的植物病变,更具体一点,它很可能是由某种瘿螨(yǐng mǎn)引起的。让咱们来仔细掰扯掰扯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首先,要明白,这玩意儿不是柳树自己长出来的正常结构,也不是某种附生植物,更不是虫子本身。它是一个异常增生的组织.............
  • 回答
    听到你为女儿的攀比行为感到烦恼,这确实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挑战。看着孩子因为别人的东西而纠结,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判断,心里肯定不好受。你提到女儿同学家长的教养方式可能是一个诱因,这一点非常重要,也说明你很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根源。咱们先不急着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家的家长,虽然他们的行为确实会带来一些.............
  • 回答
    踏入《荒野大镖客2》广袤而危险的西部世界,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传奇猎人,拥有一款能够承载你所有战利品的“东部传奇背包”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中的道具,更是你探索、生存和成长的象征。但从零开始,要打造出这样一款强大的背包,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耐心、技巧,更需要你对这片土地上生物的了解。.............
  • 回答
    非超大城市,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 挖掘并发展符合自身市情实际的特色产业。这意味着要深入分析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文化底蕴以及人才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定位和战略性布局。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向和思考,旨在提供更详细的阐述: 一、 深入挖掘与定位城市特色:在谈论发展特色产业之前,首先.............
  • 回答
    “非升即走”制度下的淘汰,对于许多曾经满怀学术理想的博士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人生打击。当他们告别象牙塔,面对社会时,发现自己身上的“博士”标签,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耀眼,甚至有些格格不入。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博士们,不去选择一份看起来更接地气的工.............
  • 回答
    非上海人对上海高考的看法: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视角关于上海高考是否简单,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着争议,而身处上海之外的非上海人群体,对此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绝非铁板一块。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标签,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心声和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的理由。一、 普遍存在的“印象流”:上.............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后真是气得不行,简直是岂有此理!一个堂堂的洲际皇冠假日,国际知名的品牌,竟然让自家的员工做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真是砸了招牌。你说一个非住客误入,这事儿说到底是个误会。酒店员工首先该做的是什么?礼貌地询问、引导、解释,或者至少是委婉地请对方离开。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了误入,这倒是可以.............
  • 回答
    非英语国家的欧洲人移民到美国后,给自己或孩子取本国语言的名字还是英语名字,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身份认同、社会融入、文化传承、时代背景以及对未来的考量等多个层面。对此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存在着多种选择和演变过程。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一、 历史背景和时代演变: 早期移民.............
  • 回答
    告别“数字恐惧症”:非数学系学生如何拥抱数学“数学焦虑”,这个词语在非数学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可能并不陌生。它可能表现为面对数学题目时的手足无措,考试前的恐慌,甚至是对任何与数字沾边的事物都感到排斥。这种焦虑感,就像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阻碍了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充满逻辑与美的世界。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