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是在沈阳和大连培育小范围而开放的相对高薪圈子。
沈阳有宝马,大连有软件园,基础是有的。沈阳要坚定不移的跪舔世界级汽车大厂,大连要坚定不移的跪舔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尽可能争取更多高薪工作岗位落在沈大。不要纠结细枝末节的落税等问题,更不要幻想培育自己的宝马自己的腾讯。就一个字,舔!对辽宁地方官员的考核先评定舔进来多少高薪工作岗位,你搞项目创造5个月薪4000的岗位不如拉进来1个月薪10000的岗位。什么税费减免啊,什么割地求荣啊,都可以上。辽宁本土企业有宝马的对手么?有腾讯的对手么?奶他们也是和关内乃至全球竞争,又不影响辽宁。但是拉进来的高薪岗位是实实在在base在辽宁的。
如果这一步走通,再配合对房价的压制(这对辽宁很容易,作为城市化水平比意大利还高的老龄化省份,辽宁自身城市人口膨胀压力是很低的),几年之内就可以打造出城市品牌----沈阳;工科狗尤其是机械狗最后的归宿。大连:码农界房价五折版的杭州。只要把这两个牌子立住,何愁留不住人?要知道整个北方,除了北京以外,包括天津和青岛在内各大城市工资水平普遍低迷,沈大在各自主打领域如果能培育出工资高地再搭配相对较低的房价,不仅可留住东北人才,还能辐射到关内北部。
有了高薪岗位,就能壮大城市中产阶级,就能养成匹配他们需求的服务市场。而这些中产对社会服务效率的诉求和媒体号召力又会倒逼辽宁体制内行政服务效率提升,最终形成具备活力的良性循环。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辽宁在意识形态上要坚决和关内保守化进程划清界限。作为移民省份,辽宁没有乡贤自治的土壤,辽宁没有家训传统,辽宁道统未曾兴盛更谈不上复兴。我们不一样,从渔猎林莽跳到近代的。我蛮夷也,不搞这一套。孔庙在山东,状元出江浙,宗族遍广东,叫他们去搞。
身为辽宁人,大胆说一句,咋干都不会振兴辽宁乃至东北
而且,河北、天津、山西以及山东,整体经济也会逐渐东北化
我在天津呆了一年半,在石家庄、济南呆了大半年,简单说,北方城市的固有经济模式决定了发展上限,不是说这的人不努力,整体趋势使然
干什么在中国挣钱,看看富豪排行榜,地产,金融和IT几乎屠榜,而地产本质上其实也是金融(地产和建筑业是两码事)。而IT和金融为何挣钱?固定成本低,边际效益高,近乎零成本的复制粘贴就可以挣钱。再看东北乃至华北,重工业以及加工制造业占绝对主导(东北国企尤甚),农业虽然发达但利润极低(补贴是常态),第三产业占比不高,高科技和金融企业更是凤毛菱角。而加工制造和农业的特点都是高投入,周期长,风险高,资本很少进入这类领域。民营制造业有多苦,随便问问身在其中的人就知道;至于农业,如果农业回报率高,大学生应该争先恐后去当农民,而不是挤破头往金融和IT行业钻
在工业时代,辽宁依靠能源优势,国企政策优势以及满洲国残留的根基,过的很滋润;但是在信息和金融时代,整个北方都落伍了。跟不上潮流,就会被趋势抛弃,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辽宁底子还在,只是增长趋缓,但老百姓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而这种增长放缓还会继续下去,除非辽宁赶上新的趋势,否则一切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