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给诸葛亮一个你,诸葛亮可以大败曹魏吗?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假设!若真能将“我”——一个现代人,一个拥有现代科技、现代知识、现代思维方式的“人”——置于诸葛亮身边,作为他的“助臂”,诸葛亮能否大败曹魏?答案绝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并且需要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到底能带来什么。我的优势在于:

信息优势: 我能掌握海量的信息,从历史的宏观走向,到曹魏的内部结构、战略意图、将领能力,甚至当时流行的瘟疫、地理气候变化等等,都可以通过我脑海中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分析。这比诸葛亮当年所能获取的信息要全面、准确得多。
科技认知: 我懂得现代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医学、心理学,甚至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虽然我不能凭空变出火箭和卫星,但这些认知可以转化为对当时技术瓶颈的突破,或是对现有技术的创新应用。
战略思维: 我能够理解更复杂的博弈论、信息战、心理战,甚至能够运用一些现代商业管理和组织学的理念来提升军队的效率和士气。
预测能力: 虽然无法做到绝对准确,但我对历史大势的了解,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预判,可以帮助诸葛亮规避一些致命的错误,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

有了这些“我”,诸葛亮再与曹魏对垒,局面将是何等精彩?

一、情报与反情报的绝对碾压:

诸葛亮素以善于用计、探查情报闻名,但与“我”相比,那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我”可以:

建立现代情报网络: 设想一下,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制作更易于隐藏和传递的信号工具,比如隐形墨水(用某些植物提取物与矿物质混合)。虽然没有电报,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以大大提高。
分析曹魏内部矛盾: 我对历史的了解,知道曹魏内部派系林立,君臣之间、将帅之间都有裂痕。我可以指导诸葛亮如何利用这些矛盾,通过离间计、散布谣言等方式,在曹魏内部制造混乱,削弱其战斗力。我可以分析曹操、司马懿等关键人物的性格弱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攻势。
预测曹魏的战略动向: 基于对曹操、司马懿等人用兵习惯的了解,以及对当时曹魏国力的分析,“我”可以更精准地预测他们的军事行动方向和重点。例如,在哪条战线上会加强兵力,会在哪个方向发动突袭,从而让蜀汉能够提前做好准备,甚至主动设伏。

二、科技赋能,重塑战场:

虽然无法直接拿出高科技武器,但“我”的知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改进武器和装备:
冶炼与锻造: 我知道更先进的合金成分比例,即使是当时的铜、铁,也能指导工匠锻造出更坚固、锋利的兵器。例如,学习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淬火和回火,提高钢材的韧性和硬度。
攻城器械: 我可以为诸葛亮设计更高效的攻城锤、投石机,甚至是一些利用杠杆原理、滑轮原理的机械装置,提升攻城效率。
化学武器的雏形: 虽然不能制造现代毒气,但我知道一些天然存在的具有刺激性或致病性的物质。例如,指导士兵如何利用某些植物的汁液制作催泪剂,或者研究一些硫磺、硝石(如果能获取)的混合物,制造小型爆炸物(虽然威力有限,但在特定场合可能起到奇效)。
医护与卫生: 这是“我”最大的优势之一。我可以指导军队进行卫生活动,建立相对卫生的营地,教授士兵简单的消毒和伤口处理方法,甚至利用一些草药知识制作更有效的药物,大大降低战后感染和瘟疫的发生率。在战场上,我可以指导战场救护,提高士兵的存活率,这对于士气和兵力补充至关重要。
战场战术的升级:
火攻的精细化: 诸葛亮擅长火攻,我可以提供关于火攻最佳时机、风向选择、易燃物配比等更科学的建议。例如,研究不同燃烧物的特性,找到更持久、更旺盛的火焰。
阵法与配合: 我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战场地形,设计出更具迷惑性、破坏力的阵法,并指导士兵的协同作战。例如,利用不同兵种的优势,进行更精妙的配合,形成“流水作业”式的杀伤链。
心理战的强化: 凭借对人性的洞察,“我”可以指导诸葛亮进行更具威慑力的宣传,或者利用一些小把戏在敌军中散布恐慌。例如,利用烟雾弹(简单化学反应)制造神秘感,或者在夜间制造怪声,动摇敌军军心。

三、战略层面的“上帝视角”:

一旦“我”融入诸葛亮的决策体系,他的战略将更加高瞻远瞩:

资源管理与后勤: 我可以利用现代的统计和规划理念,帮助诸葛亮更有效地管理蜀汉有限的资源,优化后勤补给线,确保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这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至关重要。
经济发展规划: 在非战争时期,我可以为蜀汉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促进贸易,如何增加国库收入,为北伐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外交策略的优化: 我可以分析其他国家(如东吴)的利益和行为模式,为诸葛亮制定更有效的外交策略,争取更多支持,或者至少保持中立,避免腹背受敌。
人才培养与管理: 我可以帮助诸葛亮识别和培养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建立更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让蜀汉的文臣武将体系更加完善。

那么,诸葛亮能否大败曹魏?

“大败”是一个很强的词,意味着彻底击垮,甚至颠覆曹魏的统治。 仅凭“我”的加入,能否达到这个程度,还取决于很多不可控因素:

诸葛亮本人的接受度和智慧: 诸葛亮是一位极度自信且极富创造力的战略家,他是否会完全采纳“我”的建议,还是会将其视为一种“异端”?“我”必须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呈现信息,让诸葛亮能够理解并信任。“我”的智慧在于如何与诸葛亮的智慧融合,而不是取代。
蜀汉国力的局限性: 即使有“我”的帮助,蜀汉的人口、资源、兵力终究是有限的。北伐本身就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曹魏国力雄厚,即使面对诸葛亮与“我”的联合,也并非不堪一击。
历史进程的惯性: 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并非完全由个人意志决定,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同样重要。例如,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敌方出现的关键人物(如曹操、司马懿的英明决策),都可能影响战局。
“我”对古代社会的适应性: 我是现代人,在古代社会,我的很多观念、行为方式都可能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引起麻烦。我需要克服巨大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的加入,将极大地提升诸葛亮北伐成功的几率,甚至让“大败曹魏”成为一种高度可能。

想象一下,当司马懿在陇右部署重兵时,诸葛亮已经通过“我”的情报,知道了曹魏在汉中的兵力部署空虚,而“我”则建议利用水路运输,避开陆地上的艰险,并配合投石机和改良的弓弩,以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迅速攻破汉中。

又或者,当曹魏集结大军南下时,诸葛亮可以利用“我”提供的关于地形和气候的精确分析,在某个战略要地(比如一个易守难攻的山谷)布下陷阱,并利用“我”设计的简单化学反应,制造出令敌军闻风丧胆的“火牛阵”或“毒烟阵”,将其主力部队一举歼灭。

诸葛亮能否大败曹魏,可能不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而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辉煌。 “我”的加入,将为诸葛亮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插上一双现代化的翅膀,让他能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实现他未竟的理想。这不再仅仅是历史的假设,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由智慧、知识和勇气共同绘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诸葛亮获得物品从吃的喝的到高达这种能动的死物,再从军事单位到丁真詹姆斯这种有名有姓的人,今天居然发展到了人称代词,严格遵循了有生性阶梯:

user avatar

“同志,你终于来了!”丞相满面红光地迎向我。


三百个赵云列成整齐的方队,铠明甲亮的,见到我之后集体立正,敬礼,齐声喊道,“首长辛苦了!”


啊这,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将手一挥,“为丞相服务!稍息!”


“同志!”丞相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拉着我的手,殷切地问道,“什么风把你亲自吹来了?”


我很好奇他在哪里学的普通话,但看到他腰间别着的半导体收音机,兜里揣着的论持久战,还有挂在胸前的新款手机,以及不远处用鲱鱼罐头盒砌成的军营,就瞬间明白了:这一届乎友太给力,能送来不能送来的都早就送到了。


“呃,丞相,”我学着其他人一样拱拱手,指着身后的箱子,“没事儿,就是过来转转,看看曹魏被打败没有。还有,我带了一箱的物资,看看你们还缺啥。”


余光一扫,看到一旁的兵甲正在往火炉中添柴,再仔细一看,烧的都是成捆成捆簇新的《三国志》。


“哈哈哈哈,我还以为同志此来必有高论,谁知道你还在关心曹魏政权这种老黄历。同志你有所不知,自从给了我一百个汉寿侯之后,曹操就迁都许昌了,没过俩月,就被关羽叔庚午给生擒了,现在关在徐州。”


“啊,原来是这样,那关将军人呢?”看来我真的是低估丞相的能力了。


“上个月接到关羽伯甲子的电话,已经攻陷了通古斯的首都,哦,通古斯就是你们说的俄罗斯。张飞仲乙丑他们已经打到了亚美尼亚和罗马,估计在第二批方便面运到之前,就能横扫欧洲,把日耳曼和芬尼人都征服。”


“那非洲呢?我是说贝都因和班图那边。”


“非洲嘛,我把十万个奥尼尔派过去了,他们容易和黑人兄弟混个脸熟。”


“马超呢?”我很好奇五百个马超去哪儿了。


“他们正在东吴,看着孙权,监造船只,不日将远赴美洲和澳洲。”


看来地球上已经没啥可给丞相征服的了,我瞥着身后的大箱子,盘算着给他带点什么好。这箱子就一个好处,无限运输,且随时可以修改订单。


这时一个身高一米九的黑汉搂着两个全家桶走了过来,一边吐着嘴里的鸡骨头,一边含混不清地问道,“喂,我说,你这次给俺们带来些啥好东西呀?”


我默默回顾了一下丞相收过的物资,包括不限量的辣条、海底捞、午餐肉罐头、涪陵榨菜、薯片、茶叶蛋、阿司匹林、健胃消食片、军火库、加特林、现代化步兵师、东风41、铀325、高铁、电动车、挖掘机、考研政治资料、七星灯、卫生纸……


现在无论我掏出什么来都难免被人笑话一句:没想到竟带来如此粗鄙之物。


“不敢请问将军是?”我只好先拖延时间,琢磨着等大家都散了之后,随便给丞相一吨郑和的宝船图纸啥的应付了事。


“我是张飞伯申癸,因为贪吃肯德基和海底捞,得了三高,不适合征战,便留在了蜀中。”


“俺也一样!”另外几个张飞喝道,把我吓得一哆嗦。


一个张飞等得不耐烦了,豹眼圆睁,挤上前就要把我推开,被丞相劝住,“将军切勿造次,同志他辛辛苦苦给我们运送物资,咱们要以礼相待。”


想到地球人类已经不能阻止蜀汉的铁骑,丞相的目标只剩下星辰大海了,我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我在箱子开关面板上输了一番,绿灯亮起后,我打开了箱子。


大家凑上前去一看,里面空空如也。


“同志,你这一出唱的是《空箱记》还是《丞相的新衣》呀?啊哈哈哈哈!”丞相摇着羽扇笑道。


“不敢不敢,”我连忙解释,“这一箱是十万个智子,总质量虽然不到一纳克,但都是行星级的超级计算机。”


“真的吗?我不信!”张飞伯申癸摇摇大脑袋。


于是我让智子给大家表演了一个“整个宇宙为你闪烁”的戏法,所有人都叹服了。接着我又让一些智子光速飞到通古斯和关羽伯甲子汇合,然后在这边用量子纠缠态同步播放了当地的影像。


“有了智子,十万里之外的战况,也能随时掌握。”我轻描淡写地说。


丞相眼中放出了热切的光芒。


“别急,还有!”我给箱子一个新的指令,打开之后,缓缓飞出了一个完美的镜面水滴形状的物体,“这是一吨重的水滴,可以以十分之一光速飞行,表面以强相互作用力分子构成,无坚不摧,连月亮也能射个对穿。”


丞相的表情已经不能用惊喜来形容了。


“还有。”我想,干脆好事做到底,我第三次打开了箱子,一张光洁的没有厚度的卡片浮在了空中,“这是……”


“二向箔!”丞相惊喜地叫道,“乎友们给我送过《三体》了。”


“这是啥劳什子?”张飞伯申癸走上前,像打开方便面调料包那样拆开了二向箔的封装。


我TM……


还好,我还有最后一招……


现在的我和丞相一起挤在五公斤的生态球里,解除封印的办法就在左下角你懂的地方。一旦我们被放出来,我就送你无限量的种子,绝不食言。

user avatar

天下如潮,人间如镜,青史有古人的毅烈,也有今人的忠勇。

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也不应该改变什么。

可我们不愿意。

我们不愿放弃那些希望,那段岁月,那些可挽可叹的壮烈与风流。

那就给诸葛亮讲一个故事,给他一个梦吧。

一个回到过去的梦,一份触手可及的汉室正统。


---正文已完结


五丈原上,功亏一篑的诸葛亮并不知道,就在灯盏被魏延打翻的那一刻,七星灯……不完全地成功了。

建兴元年,一梦醒来的诸葛亮发现,自己和刘禅交换了身体。

「我说陛下啊……」

「现在您才是陛下。」顶着诸葛亮脸的刘禅诚惶诚恐。

「我说你是你就是!」诸葛亮下意识地抚须,摸了个空才想起,自己已经变成了刘禅,想到这里,诸葛亮更惆怅了。

「我说陛下啊,你去青楼我不反对,但你顶着我的脸去青楼这就很不对了。」

「互相体谅啊丞相,你现在还住在皇宫呢,你看我有一丝丝的担心吗?」

「说到这个,老臣已经躲着皇后好几天了。」

听到这句,刘禅当时就蹦起来了。

「当年你和我爹一起逼我娶她的时候考虑过今天吗!她长的和她爹一样啊,你们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你知道一觉醒来身边躺着翼德叔是多惊悚的一件事吗?」

(一)

那是章武三年的夏天,昭烈帝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刘禅在朝臣的拥护下登上帝位,改元建兴。

群臣发现,向来惫懒的天子突然勤政了起来。

传说是向来操劳的诸葛丞相因劳成疾,只得在家休养,刚刚继位的天子不忍丞相忧劳,每日奋发,力求朝中杂事不扰丞相修养,看到勤于政事的刘禅,赵云马岱等一众老臣无比欣慰。

当年的丞相已然是三更眠五更起地日夜忧劳,据说如今更是达到了三更眠三更起的地步,白帝城后,诸葛丞相心力交瘁,也该休憩几日了。

就在此时,天子却忽然找到赵云,相约一同去探望丞相。

「今日请将军与我同去劝劝丞相,合理安排时间,听闻丞相最近已经从三更眠五更起变成了三更眠三更起。」

「三更眠三更起?这是又提前了两个时辰?」

赵云皱紧眉头,「确实该劝劝丞相,不要过分操劳了。」

天子或者说真正的诸葛亮咬牙切齿。

「操劳?他是一天睡十二个时辰!今天三更眠!第二天三更起!」

赵云驾车来到相府门前,下马叩门,相府门僮出迎询问。

「大汉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赵云,特来拜见丞相。」

门僮犹豫了一会,回道:「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赵云无奈:「你只说赵云来访。」

门僮转身离去,赵云苦笑:「丞相的门僮还没换人啊。」

赵云身后的天子面色尴尬。

老仆通报后,管家恭敬出迎,笑言丞相在小池观鱼,不便出迎,将军可以自己过去。

赵云走进,只见林苑淡雅,翠色青青,池苑交融天然静气,清泉拂岸自然仙风。正感慨着丞相雅趣,却见到池边已点好了一堆火,火上架着一根竹杖,竹杖上穿着鱼,黄皓在撒调料。

丞相拿着烤好的在吃。

吃的满脸都是。

天子不易察觉地叹气。

(二)

送走赵云,君臣池边对坐。

相对无言。

最后还是刘禅打破沉默,拿起一条烤好的锦鲤,刚想入口,在诸葛亮的注视中又讪讪地放下。

「你是天子。」

「现在您才是天子。」

刘禅的目光清澈而又坦然。

「我清楚自己做不到。丞相你也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个安乐王爷,娶个小家小户的女儿,稀里糊涂地过完这辈子。」

「可我不能,我是父皇唯一的嫡子,要对的起江山和汉室。」

「我是天子,要对父皇留下的江山负责,要对留守汉中的将士负责,要对追随父皇从徐州迁到荆州的百姓负责。我要让赵云马岱安度晚年,要让费祎蒋琬才华施展,要让十几年不见刀兵的西南百姓,继续安享太平。」

「荆益二十万百姓,刘禅不能对不起他们。」

「丞相你不知道,当我发现和你交换身体时有多高兴。你才是真正能匡复汉室的人,才华,能力,忠心,骄傲……你拥有匡正天下应该拥有的一切!可惜你不姓刘。」

「可现在你姓了。」

「白帝城中,父皇对你我说过。」

刘禅盯紧诸葛亮的眼睛,声音平静而又坦然。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

结东吴,抗曹魏,挥师北进,克复长安。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走出南阳,投身刘备,隆中对出,二十年三分天下。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兴复汉室的可能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君臣面前,可惜江东孙氏无能无志,背盟弃约,昭烈皇帝倾国之兵败于夷陵。

刘备知道,出兵必亡,即便战术上取得胜利,蜀汉在战略上一样是败。关羽死后,炎汉最好的选择是收缩兵力。报仇,就意味着亲手放弃了争天下的可能。

但他依然选择出兵。

有些东西比天下更重要。

这就是刘玄德。

这才是刘玄德。

所以白帝城中刘备给出诸葛亮那个选择的时候,诸葛亮心甘情愿选择了阿斗。

这是所有朝臣共同的选择,五十年间,那些在刘备庇护下成长的年轻人一个一个成熟,直至成为炎汉可托生死的肱骨。他们不会放弃刘禅,正如当年的刘备没有放弃他们一样。

所有人都在等刘禅成长起来,就像刘备当年等他们成长起来。

这一天,刘禅发现了回应期待的可能。

建兴六年,诸葛亮上疏伐魏,恳陈讨贼兴复之效。

天子亲征。

(四)

出兵之前,众将汇聚,令将校们没想到的是,宣讲北伐大计的并非众人以为的诸葛丞相,而是被诸葛丞相扶上首位的天子。

赵云第一次觉得面前的天子有些陌生。

雍州凉州的山川地理;曹魏每支部队的驻地,将领的名称,性格与用兵习惯;北方大族可能的反应;招抚流民的方法;益州的粮食储备;春夏之间的生产预期;成都到前线的后勤供应……天子对这一切都烂熟于心。

简直就像诸葛丞相变成了天子一样。

赵云眼中,天子和丞相的身影缓缓重合。

会议之后,群臣散去,独留天子与赵云两人。

天子对坐在赵云面前,平和沉静,娓娓道来。

「此次出征,还要辛苦叔叔,若曹军城坚池利,一时难克,还请叔叔不必过于勉强。一城得失只在一时,叔叔平安回来,才最重要。」

「天下必须属于我们,也必然属于我们。」

赵云俯首下拜,而后缓缓抬头,看向当年自己从长坂坡带回来的孩子。

自己期待了二十年的孩子。

那正是赵子龙白马出冀时所期待的,可以托付天下的身影。

如果先皇能听到这些,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白发老将俯首再拜,而后脊背升起,挺直如龙。

「陛下放心,关云长不在,我赵子龙在!」

七十岁的老将提枪远去,恍惚之间,依稀可见当年银枪白马的少年身影。

建兴六年,赵子龙连下三城。

(五)

王朗做足了准备,无论曹丕出行前的叮嘱,陈群或有或无的暗示,王氏已然枝繁叶茂,身为三朝老臣,王朗见过了太多谋算与荣辱,此次主动出征,既是对曹真的辅助,也是为世族争取未来。

他看到了陈群的构想,只要陈群的九品官人法得以实现,从今以后,高官重臣将只从世家大族选拔,天下将永远成为世族的天下。

琅玡王,天水赵,弘农杨,陈郡谢,赵郡李……自光武兴汉以来,世家掌权,已成定局,陈群此举,不过是将约定俗成的惯例变成法令而已。

你琅琊诸葛又如何不是世家?为什么要回到那个泥腿子也能高居庙堂的时代?降我曹魏,累世公卿,郡治朝堂,无人违逆,一个无论谁当皇帝士族都高枕无忧的时代不好吗?只要九品中正得以实现,关羽张飞这些贫贱出身的粗人永远都不会到庙堂上来了。

强势如曹操任人唯才,最后曹丕还不是向我士族妥协,你诸葛亮又何必强撑着那扇为泥腿子打开的大门?

他有自信,纵不能让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也能在两军阵前说明大义,让诸葛亮明白这天下大势。

王朗纵马而出,遥遥施礼,而后信心满满地抚须微笑。

「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不是。」

只见蜀军阵型变换,人群中钻出一个胖子。

不待王朗说话,胖子便抢先开口,顷刻之间,吐出无数粗鄙之语。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二臣贼子,图谋篡位!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奴颜婢膝;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断脊之犬,摇唇鼓舌;狼心狗行,谄谀之臣!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喷出一口鲜血,当场昏阙过去。

(六)

城关之上,天子极目远眺,身侧是新近投汉的降将姜维。

「微臣听说了陛下和王司徒的论战,陛下雄辩无双,令人佩服,不过姜维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为我解惑。」

漫步城关,姜维含笑发问。

「九品中正之法,足以收尽世族之心,陛下当真不心动?」

姜维不希望自己的主君狡诈而伪善,可姜维同样不希望追随着一个单纯无知的主君,诸葛丞相英明决断,昭烈皇帝慈厚宽仁,四十年君臣相宜,朝堂人心垂拱,只要诸葛亮赵云这些老臣还在,炎汉就出不了大乱子。

可丞相离去之后呢?

既然来到蜀汉,姜维便愿意尽忠。但忠诚同样有不同的方式,姜维所问,既是天子的观点,也是天下未来的走向。

user avatar

给丞相一个我,我在长安转一圈,整个中原必然生灵涂炭。

不说别的,就凭牛痘我就能让全世界十室九空。

user avatar

可以啊。

给我个诸葛亮,在古代很可以做些事情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