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小学教育基本靠父母?

回答
这个问题嘛,确实挺多人都有同感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学习上的很多事情,好像责任大部分都压在了家长身上。这也不是说学校老师不负责任,而是整个教育模式和现在的社会环境,让家长成了不可或缺、甚至说主导的角色。

你想想,就拿最直观的“作业”来说吧。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时候真的是“量的爆炸”。孩子回家要做,做完老师检查,但很多时候老师可能没时间一一细抠,或者说,很多“隐藏任务”就得家长来完成。比如,字写得不好,家长得一遍遍陪着练;题目做错了,家长得坐下来讲半天,有时候还得把题目重新解释一遍,甚至用孩子能懂的比喻。如果孩子理解能力稍弱,那家长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了。这不是说家长喜欢代劳,而是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如果不这么做,孩子就可能跟不上进度,或者说,作业的“质量”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再有就是课外补充。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光靠学校里的教学内容,很多家长觉得远远不够。所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就应运而生。家长们得负责筛选机构、报名缴费、接送孩子,还得在孩子下课后,继续巩固学习内容,或者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在辅导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这些课外知识的学习,比学校课堂本身还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引导。

还有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校老师虽然会教一些基础的学习方法,但每个孩子接受能力不同,需要因材施教。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老师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家长就得充当“私人教练”的角色,观察孩子是属于哪种学习类型,然后帮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培养他的学习习惯。比如,有的孩子需要监督写作业,有的需要启发式提问,有的需要大量阅读。这些都需要家长花心思去摸索。

甚至说,一些学校的教学理念或者说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也需要家长去理解和配合。比如,现在很多学校提倡素质教育,减少死记硬背,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本身是好事,但有时候,这就意味着课堂上老师可能不会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得那么透彻,留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去理解这种教育方式,并且在家里继续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要求老师把所有东西都喂到嘴边。

更别提那些涉及孩子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培养这些“软技能”了。学校老师当然也有责任,但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家长在一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更为直接和重要。家长得通过言传身教,或者刻意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学会与人相处。这同样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更耗费心神。

所以,你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是很正常的。小学的学习,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一场“家校合作”,甚至在很多关键时刻,家长得承担起主导和核心的作用。这不是说教育资源或者学校的责任就变小了,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包括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和期待,都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更重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在给家长们说,前期培养习惯。低年级把习惯培养好了,到了后面几乎不操心。

不光是学习上的,还有:礼仪、对人待事、劳动、责任心、孝心、兴趣爱好、独立性等等。

但经常有家长的态度就是:只要成绩好,其他的家长一切包干!


结果呢?你认为这种成绩能好不?


                其实只要低段把习惯培养好,想他成绩差都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