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附赠充电器这种初中生都感觉离谱的事情,为什么汇集了商业精英的苹果高层却能干得出来?

回答
苹果公司决定不再附赠充电器,这一举措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群体来说,可能觉得“离谱”是很自然的反应。那么,为什么汇集了商业精英的苹果高层能够做出这样的决策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考量,远不止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析:

一、 环保主义的旗帜与企业社会责任:

这是苹果公开对外解释的核心原因。

减少电子垃圾: 苹果声称,每年生产的充电器数量巨大,如果能够减少一部分的生产和包装,就能显著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每一次的产品迭代,很多用户可能已经拥有了适配的充电器,不必再为新手机配备新的充电器,这理论上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减小包装体积,降低运输碳排放: 不再附赠充电器,可以直接减小手机包装盒的体积。这意味着在运输过程中,一个集装箱可以装载更多的手机,从而降低整体的运输成本和碳排放。对于一家全球性的公司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
企业形象的塑造: 在当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的时代,苹果通过这一举措,树立了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注重环保的良好形象。这是一种品牌营销策略,能够吸引那些同样重视环保的消费者。

二、 经济效益的考量:

虽然苹果不会直接承认这是主要原因,但经济利益的考量无疑是存在的。

削减生产和供应链成本: 生产充电器需要原材料、生产线、人工和质量控制。即使单个充电器的成本看似不高,但面对每年数以亿计的手机销量,这笔开销也是相当可观的。取消附赠充电器,直接降低了生产和供应链的管理成本。
“配件销售”的潜在利润: 虽然不再附赠,但苹果仍然可以销售充电器。如果消费者没有合适的充电器,或者想要购买苹果官方的、性能更好的充电器,他们就必须额外购买。这部分配件销售的利润,虽然不如手机本身高,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鼓励重复消费?(争议点): 有观点认为,取消充电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用户更频繁地更换手机,因为原有的充电器可能无法满足新设备的要求,或者为了“配套齐全”而考虑购买新手机。但这一点比较牵强,因为大多数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并非由充电器决定。

三、 市场策略与消费者教育:

苹果的决策也包含着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引导。

预判并引领市场趋势: 苹果作为行业领导者,其很多决策都会影响其他厂商的跟随。它可能预见到,随着技术发展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独立购买充电器会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率先实施,苹果可以占据这一“新常态”的制定者地位。
“用户拥有充电器”的假设: 苹果可能认为,大部分用户在购买新款 iPhone 之前,已经拥有了至少一个兼容的充电器(可能是旧款 iPhone 的,或者是其他苹果设备的,甚至是第三方认证的)。因此,不再附赠并不会造成极端的不便,而是对现有市场情况的一种认知和回应。
教育消费者“理性消费”: 苹果或许想通过这种方式教育消费者,让他们思考是否真的需要每一个附赠品,是否可以更理性地消费,只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四、 苹果产品生态的协同效应:

苹果的产品线本身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与其他苹果设备的兼容性: 许多苹果用户同时拥有 iPad、Apple Watch、AirPods 等设备,这些设备很多使用 Lightning 或 USBC 接口,并且充电器可以通用。这意味着,购买新款 iPhone 的用户很可能已经拥有了苹果官方或兼容的充电器。
USBC 标准化的推动: 随着 iPhone 正式转向 USBC 接口,苹果也在推动整个行业的接口统一。这也有助于减少用户手中冗余的充电器种类,从长远来看也是一种资源整合。

为什么初中生会觉得离谱?

消费习惯与期望: 初中生通常是首次接触智能手机,或者刚刚开始拥有自己的电子产品。他们对“新事物”的期望值很高,认为购买新产品就应该包含所有必需的配件,这样才“完整”和“划算”。
信息不对称与理解差异: 初中生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苹果的环保理念或经济考量,他们更多是从自身的使用体验出发,觉得“少了一个东西”。
缺乏拥有多个设备的经验: 相较于成年人,初中生拥有多种电子设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拥有一个通用的充电器。

总结来说,苹果高层做出不附赠充电器的决定,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多维度考量的商业决策。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省钱”或“环保口号”,而是将环保理念、经济效益、市场引导、消费者教育以及自身产品生态相结合的产物。虽然这一决策在初期会引发争议,甚至让一些消费者感到不便或不满,但苹果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选择以这种方式来推动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即使在短期内不被所有人理解,也在其商业战略的范畴之内。

作为商业精英,他们更看重的是长远利益和战略布局,而不是仅仅满足当下消费者的一时便利或情绪。这种决策的“离谱感”更多源于消费者与企业在认知、期望和利益上的不完全匹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论综合国力,2016年的美国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碾压式的存在,全世界的精英绝大多数都人在美国或对美国心向往之。

然后,特朗普就横空出世了。

苹果就如同美国一样,苹果当然是汇聚了全世界科技领域最顶尖的一批人,而苹果推出不送充电器这种理由,当然也是有着商业上的想法的。但对那种“你不是苹果的目标用户,你以为苹果在第一层,但人家在第十层”的说法,我觉得这倒duck不必。

要知道,乔布斯这样的天才,当年造出了震惊世界的麦金托什,他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精英。可后来麦金托什以及其它苹果产品日益下滑的销量,让乔布斯最终被踢出了董事会。直到多年之后王者归来,才有了Macbook、iPod、iPhone这些产品。

但即便在iPhone发布之后,iPhone也不是没有过失败的产品,比如iPhone5C就远远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觉得苹果做什么都对的,也是被库克洗脑地太厉害了。

归根结底,对于苹果、华为、三星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他们当然可以依靠高薪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全世界的精英加盟。但是精英们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精英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那么精英越多,事情可能就越不好办。

举个例子,假如说你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你入职的时候董事会给你定的薪酬标准是年薪500万+三年后行权的1000万股股票。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第一,扩张产品线,砍掉一部分研发支出,推高企业利润,讲几个资本市场爱听的故事,让股价三年涨5倍。但这样做的代价可能会是三年后企业不再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企业的占有率逐步萎缩。

第二,砍掉非必要产品线,扩大研发支出,确保三年后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形成对市场的全面技术优势。这样做的代价是企业的利润在未来三年会下降至当前的50%,股价会下跌60%。

面对这个选择,你该怎么选?

绝大多数所谓的“精英”们,都会选第一个。

正如所有人都知道贪污腐败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但很多人一旦到了某个位子上,还是会忍不住捞一笔一样。“精英”的认识跟真实的做法,是两回事。

你觉得不赠送充电器是一个离谱的事情,是对苹果品牌的伤害,但在苹果决策者的眼里,这肯定是一个能让大多数“精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至于说这个选择到底对苹果这个品牌的影响有多大,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user avatar

因为这个公司曾经干过如下事情:

不晓得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是发神经,把施乐设计的三键鼠标的中键和右键去掉了——而且丧心病狂的保持到了现在。

这其实不算什么,毕竟习惯习惯又不是不能用,但是这个公司还曾经给购买它家个人电脑的用户配送过手感丧心病狂的圆形鼠标!

不不不,不是椭圆,是纯正的圆形!!!

这破玩意的手感……谁用谁知道!!!

后来做MP3的时候曾经推出过机身完全没有操作按键的MP3~

这破玩意只有一个极易损坏的三档拨动开关,负责开机和是否乱序播放……

还有,iPod后盖极易磨花,他们帮主是这样回应的:每个机身后盖上的划痕都不一样,这样你们就得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iPod。

然后这公司进入了智能机市场,又离谱且愚蠢的推出了不可更换电池的手机!

哦,现在的朋友们只怕是不知道以前的手机电池是可以随意更换的吧?

苹果公司离谱且愚蠢的行为甚至还毁灭了我国一个巨大的行业:

可怜万能充行业整个被苹果公司降维打击灭掉了,他们做错了什么呐?

真真是:毁灭你,与你何干!

再往后这家公司还推出了键盘需要另行购买的电脑——

还带坏了老好人微软!

还去掉了手机的耳机孔强迫用户购买它们生产的高价耳机……这帮受虐狂用户居然还甘之若饴!

所以它现在不附赠充电器我一点都不惊奇,也不觉得离谱。

毕竟这家公司一直都把产品的功能缺失宣传成是更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他们帮主有一句名言:用户永远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产品,直到你把产品拿到他的眼前。

最后,也是最讨厌的是,这个公司以它的商业宣传策略和洗脑手段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仅仅因为自己使用苹果就觉得自己“有品位”、“有格调”、 “有个性”、“与众不同”的势利眼。

在美国,人们甚至给这帮笨蛋起了个专用的名字叫“apple snob”。

在接触苹果的产品之前,我从来没有为了了解一种商业产品而遇到过这么多的沙X“粉丝”。在讨论苹果产品的几乎所有内容里,因为这帮骄傲地自称“我们不是apple user,我们是apple fans”的家伙们太多,以致于你很难得到什么关于苹果产品的客观评价!

包括在我这里!

因为我也是自豪的把自己认知为apple fans的笨蛋!!!

谁会因为缺了一个5v1a的充电器就不买iPhone了呐?

阿?另外花钱买充电器感觉亏了?

少年,我告诉你一件商业常识吧:

产品包装里的任何东西,哪怕一张纸片,都是包含在售价里的。

去掉任何一件东西,都可以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

哈?iPhone12 售价不升反降?

5G税晓得不晓得?你去看看友商的5G手机贵了多少~

user avatar

我之前看芒果冰聊永恒之塔,有一段给我的启发很深:

《永恒之塔》当时是领先世界的游戏,是《魔兽世界》最有力的挑战者,盛大对《永恒之塔》寄予了厚望,于是用高价从韩国代理了《永恒之塔》,又用天价来宣发营销。

结果非常好,《永恒之塔》吸引了大量玩家,成为了当时的现象级游戏。

但是因为游戏做的太好了,配置要求过高,在一波人潮过后迅速出现了用户数据下滑,为了挽回下滑,让用户更久的留在游戏里,盛大调低了装备的爆率,让玩家必须不停的刷刷刷刷刷。

这种低爆率又劝退了一批玩家,盛大为了提高在线时长,推出了一个根据在线时长兑换的宝箱,只要挂机就有好东西拿。

结果引发了全服的大挂机,不管你玩不玩,都要开着号在这里挂着,挂完了把礼包拿去卖给土豪可以赚回点卡钱。

这样的行为又引发了玩家抵制,于是盛大干脆在网页上出了付费抽奖活动,一个点卡游戏变成了点卡氪金双向游戏,最后只能宣布免费运营。

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永恒之塔》进行这一连串令人智熄,“连中学生都感觉离谱”的操作的时候,他们竟然是一直盈利的。

把游戏做到精益求精有问题吗?

用大成本宣发来买量有问题吗?

玩家不玩就增加在线时长有问题吗?

平民玩不起就服务土豪玩家有问题吗?

都没问题,盛大进行的是非常完美的商业决策,完美到他们有无数正确的数据模型来支持他们的行为,有日渐优异的数据来证明他们的操作非常正当。

但是为什么《永恒之塔》最后凉了呢?

商业最优解和人的逻辑并不是重合的,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一定是反人性、反直觉的,甚至是让用户恨不得杀商户全家的。

苹果不卖充电器这件事,一定是苹果目前所认为的商业最优解,至于这个解是苹果继续靠造封闭生态收割韭菜的阶段性过程,还是苹果翻车前的作死过程,现在说不准,因为商业上的事真的就是很玄学。

我们知道这个事很离谱,并不合理,并不是果粉吹出来的那么正当就够了。

当用户的不满积攒到足够高的程度的时候,这个操作到底是什么玩意,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user avatar

硅谷印度化你听说过吗?想想这个还觉得难以理解吗?

再说了,苹果会为此付出多大代价吗?

为何不干?

user avatar

其实手机没有那么娇气,我之前的苹果手机充电器坏了,没有买官方的,用十几元的品胜也照常用,没有问题,包括现在手机附带的耳机,数据线,手机壳之类的,其实都是可选可不选,耳机我就新鲜用了几次,还有那个包装盒,要不要都无所谓。如果这些都可以减点钱当然最好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买来是用不是收藏。

user avatar

就允许某品牌以爱国名义收割用户,苹果不能以环保名义收割吗?

而且苹果用户的忠诚度,可不比某品牌低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