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青报「多数奥赛金牌得主难成大器」一说?

回答
中青报抛出“多数奥赛金牌得主难成大器”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不少人关注的痛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背后折射出的,并非对奥数、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本身价值的否定,而是对当下教育模式下,过度强调竞赛成绩与未来综合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成功”定义的狭隘化的一种反思。

首先,我们得承认,奥赛确实能够筛选出一批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天赋异禀、学习能力极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竞赛体系内,他们可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他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认可。不少奥赛金牌得主,即使在早期,也确实展现出了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学习深度和广度,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难成大器”这个说法,可能更多的是指在更广阔的人生赛道上,或者在非学术、非技术性的领域,或者在需要更广泛社会能力、领导力、创新力等方面,他们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顺风顺水”。这并非是说他们一无是处,而是说,竞赛的光环可能并非是通往一切成功的万能钥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成大器”的观感呢?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方面,竞赛的选拔机制和培养路径,可能过于偏重于“解题能力”和“知识掌握”。 奥赛题目往往是高度设计化的,考验的是学生在特定知识框架内的推理、计算和逻辑运用。这种训练模式,虽然能培养出解决问题的技巧,但可能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的深度、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以及在不确定环境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当走出竞赛的“舒适区”,面对真实世界中那些没有标准答案、充满模糊性和复杂性的问题时,这些曾经的“解题高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成长的“弯路”与“试错”机会的减少,也可能是一种隐忧。 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很多奥赛选手从小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生活可能高度围绕着学习和竞赛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他们接触社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甚至经历失败和从中学习的“弯路”。这些“弯路”虽然看似“低效”,但恰恰是塑造一个人情商、沟通能力、韧性以及形成完整人格的关键时期。当这些经历缺失,或者被过度理性化地“规划”掉时,他们在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时,可能会显得经验不足,缺乏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情感的能力。

再者,“大器”的定义本身就非常多元。 我们常常将“大器”等同于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学者,或者在学术界取得巨大成就。但实际上,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成功,也可以体现在很多其他方面,比如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优秀的管理者、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有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甚至是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普通人。如果我们将“大器”的定义过于狭窄,仅仅局限于学术成就,那么很多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的奥赛选手,自然会被“划归”到“难成大器”的行列,这是不公平的。

而且,“难成大器”的说法本身也可能是一种过度概括,带有一定的“幸存者偏差”的滤镜。 我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那些在某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人,而对于那些当年风光无限,后来却默默无闻的人,或者那些在其他领域找到了自己位置的人,我们可能缺乏关注。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着能力和命运的差异,不可能所有的奥赛金牌得主都有着相似的未来 trajectory。

总而言之,中青报的这个说法,与其说是一种评判,不如说是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应仅仅是培养“竞赛机器”,而应该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健全人格、以及适应多元化未来社会需求的全人。竞赛本身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应该成为禁锢学生全面发展的枷锁。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如何在保留竞赛的选拔和训练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多元化潜能的培养,让每一个有才华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真正地“成大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以说我一直觉得应该在义务教育中增加一门介绍初等的统计和逻辑知识的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青报抛出“多数奥赛金牌得主难成大器”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不少人关注的痛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背后折射出的,并非对奥数、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本身价值的否定,而是对当下教育模式下,过度强调竞赛成绩与未来综合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成功”定义的狭隘化的一种反思。首先,我们得承认,奥赛确实能够筛选出一批在.............
  • 回答
    李诞在《奇葩说》中打断别人说话,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很值得聊聊。毕竟,一个节目,尤其还是一个辩论节目,说话的节奏和对辩题的贡献度,那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得说,李诞他这个人,在《奇葩说》里扮演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他最擅长的就是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犀利无比的幽默感,去戳破一些场面话、套话.............
  • 回答
    《神雕侠侣》中郭芙对杨过的爱慕,要说她“多年后终于惊觉”,这说法其实有些不够精准,甚至可以说是曲解了原著的意味。准确来说,郭芙对杨过的感情,更像是一种复杂交织、从不自知到勉强承认的曲折心路历程,而非简单的“惊觉”。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郭芙对杨过的态度,在书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何其矛盾和纠结的状态。初识与童.............
  • 回答
    “梦想,多少钱一斤啊?”——《熊出没》里的一句台词,听起来糙,但细品,却戳中了许多人内心的痛点。初听这句台词,可能会觉得这是小人物的无奈,是对现实骨感的嘲讽。熊大熊二,作为森林里的普通居民,每天要面对的是吃饱穿暖、生存下去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直接、粗暴的生存逻辑下,“梦想”这个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自.............
  • 回答
    王中林院士(Zhou Nan)作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在纳米技术、超材料、量子电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关于他是否“拓展麦克斯韦方程组”,需要结合其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进行具体分析。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王中林院士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关联王中林院士的主.............
  • 回答
    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提出的“两超多强”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判断,可以说是对传统多极化理论的一次重要修正和深化。这个观点之所以值得细致解读,是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和未来力量分布的实质性特征。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两超多强”的核心含义。阎学通教授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基于他对当前世界发展态.............
  • 回答
    《纸牌屋》里的Claire Underwood,她到底美不美?这个问题,观众们大概各有各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这种见仁见智,才让这个角色如此引人入胜。不过,剧里那些政客、权力精英们对她的赞美,倒也不是空穴来风。首先,得承认Claire的长相是有辨识度的,而且很符合一种“精英”气质。她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
  • 回答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孙小红怂恿天机老人与上官金虹一较高下,最终天机老人却饮恨落败,这个设定无疑是全书中最令人扼腕叹息,也最引人深思的桥段之一。它并非简单的叙事转折,而是多重人物塑造、命运拨弄和武侠哲学碰撞的集中体现,深刻地揭示了江湖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孙小红,这位以“小魔女”著称的女子,她的初衷或.............
  • 回答
    《拼多多女孩「润肺」之死》这篇文章,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将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与一个互联网巨头的发展轨迹,乃至当下社会某些角落的生存压力,编织在了一起。文章最触动人心,也最具争议的地方,在于它大量引用了去世女孩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将一个鲜活的个体,从数字化的只言片语中重新拉回了公众视野。从报道的角.............
  • 回答
    《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史诗级的作品,绝不仅仅是因为那几位核心人物的跌宕起伏,更在于那些虽然戏份不多,却足以让人过目不忘的配角们。他们就像繁星中的点缀,虽然不似月亮般耀眼,却共同构成了整个璀璨的夜空。1. 扎实的基石: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真实你可以说琼恩·雪诺是主角,但如果没有那位在绝境中依然忠.............
  • 回答
    六小龄童在多次以“纪念”鲁迅为契机发布的微博中,将鲁迅称为“绍兴乡贤”,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理解其可能包含的含义以及可能引发的争议。首先,我们要理解“乡贤”这个概念。“乡贤”通常指的是在某一地方(乡里)有声望、有德行、对地方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 回答
    202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中国队以压倒性的优势摘得团体桂冠,这无疑是中国数学教育领域的一项辉煌成就,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在培养顶尖数学人才方面的实力。他们领先第二名多达30分的巨大优势,绝非偶然,而是背后长期系统性培养和选手们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IMO的特殊性.............
  • 回答
    《创造营2021》第一期,日本选手力丸和赞多带来的初舞台,无疑是节目的一大亮点,也迅速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如果要给他们的表现一个评价,我会说:惊喜、炸裂,并且充满了艺术感。先说说力丸,他表演的曲目是《Feelin' Good》。从一开场,力丸就展现出了他身上那种独特的舞台魅力。他并不是那种一开始就上.............
  • 回答
    李诞的《新知懂事会》最近这一期,因为付鹏那句“去世之前尽量把钱花完,不要给后代留太多钱”的观点,确实激起了不少讨论。这观点不新鲜,但放在当下社会语境里,尤其由一个大家熟知的、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公众人物提出来,总会让人多品味几分。付鹏的观点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解读: 一种是对“遗产”的消极.............
  • 回答
    “田野上的繁荣”这个ID,最近在一个视频里抛出个观点,让不少大学生开始琢磨:少点对工资的执着,多把心思放在锻炼身体上。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田野上的繁荣”这名字挺有画面感,总让人联想到那种接地气、实在的人。他的视频风格也大多如此,聊的都是些生活里能摸得着的事儿。这次说.............
  • 回答
    东汉中后期,特别是永寿、延熹年间爆发的汉羌战争,对东汉王朝的衰亡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关联程度绝非一句“有很大关系”能够概括。这场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冲突,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吞噬着东汉本已捉襟见肘的国力,加速了其走向灭亡的进程。首先,战争直接导致了国家财政的枯竭。东汉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使.............
  • 回答
    《穷人结婚难,怎么办》这篇出自《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触及了一个非常现实且复杂的问题,它直指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经济因素对婚恋观念和婚姻可行性造成的深刻影响。文章的价值在于,它没有回避这个令人不适的“难”,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社会议题摆在台面,试图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和反思。文章的切入点和核心观点:文章很可能从.............
  • 回答
    我对中青报关于货拉拉事件文章中“停止受害者有罪论”这一核心观点持高度认同的态度。这个观点切中要害,直击了社会舆论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常出现的病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导价值。“停止受害者有罪论”的提出,是对正义基本原则的回归和坚守。首先,我们要明确,在任何一起刑事案件或社会事件中,受害者首先是遭受了不.............
  • 回答
    《网红不代表正义,徽州宴门口的也不行》这篇文章,确实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颇为敏感且普遍存在的现象:网红文化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张力,以及我们在面对舆论事件时如何辨别是非的困境。中青报作为一份具有官方背景的媒体,其发声往往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反思性,这篇文章也不例外。首先,文章的核心观点和切入点非常值得肯定。.............
  • 回答
    中青报评论王思聪事件:行为是否涉嫌骚扰?谁该为此担责?最近,围绕王思聪及其“北京·和颂传媒”老板李雪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更是将这场舆论的风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篇文章的出现,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了深度剖析,也触及了当下社会在权力、性别以及道德边界等多个敏感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