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去世了,新凤霞老师又上了热搜。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新凤霞老师,毕竟评剧没那么大众。
但相信大家都看过春节晚会赵丽蓉老师的小品吧。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
这一段便是出自评剧《花为媒》中的《报花名》选段。
在评剧《花为媒》中,赵丽蓉老师饰演阮妈,新凤霞老师饰演女主张五可。
新凤霞老师演出《花为媒》时已经36岁了,她饰演的张五可,扮相俊美,身段优雅,唱腔润滑,堪称戏剧舞台中的经典角色。
新凤霞老师是一代戏曲大师+当年的流量小花。
那么,张少华和新凤霞老师又有什么恩怨呢?
前几年新凤霞老师的儿子吴欢在微博上爆料,说当年张少华作为造反派队长,带着一群人抄了新凤霞的家,抢走家中珍藏的齐白石的画。
新凤霞老师在她的自传中,也有相对应的描述。图中的张慧宝就是张少华的丈夫。
张少华本人对这件事回应了,但从回应的内容来看,这应该是“郑爽体”的前身,就是巴巴拉拉说了一堆,避重就轻,还理直气壮的说是栽赃。
随后新凤霞老师的儿子吴欢又对张少华的回复进行反驳。
有人说这是那个时代的错,但那个时代不是所有人都去打人,都去抄家吧,这说明不是时代把人变坏了,而是坏人本来就坏。
犯错不要紧,因为纠错改错是我们优良传统。那个时代都已经道歉了,连欢脱的宋彬彬,在2014年都为文革时的作为道歉了,虽然受害者的丈夫表示拒绝接受,但起码表明了自己的姿态。
而张少华呢?到死都没有听到她的一声道歉。
张少华是个好演员,演出了不少经典的荧屏形象,比如《大宅门》中李香秀的妈,《武林外传》中李大嘴的娘。有些人呀,在荧幕中能演好别人,但在现实中做不好自己。
题目里称为她为“艺术家”,讣告里称她为“先生”,我觉得这俩称呼她都不配,还是直呼其名吧。
张少华今天去世了,那就写首诗吧,愿这些恶人少一点,愿那个疯狂的时代不再来。
当年小将尽奔忙,粉墨当中谁上场。
岂是凶年添罪恶,只因老妪本肮脏。
假公济己心存歹,为虎作伥势更狂。
地下若逢张五可,花名羞报愧残香。
现在这个时间点,有标准答案的:
是个好演员,但诸如“艺术家”、“先生”、“德艺双馨”等称呼就免了。
别说什么死者为大,更别提什么时代洪流。
齐白石老先生和评剧皇后新凤霞走的更早,怎么不以他们为大?
中国这么多人,你可以选择向时代妥协,但变本加厉地去做就不是“时代”二字能解释的了。
使我想起来了以前有一个在办公室大吵大闹的老年女性患者。她指着我们办公室里的所有医护人员破口大骂。
你可能要问她哪来的底气?
她大声嚷道:“我六几年的时候,连我们学校校长的办公室都砸烂过,还收拾不了你们这些个小大夫?”
所以,人性的善恶真的不能归咎于时代。
“不是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我们不是经常这么说吗?
其实我从来没觉得她的演技有多好,可能与她塑造的角色都多少带着些刻薄有关吧。
没想到她还会拿赵丽蓉老师来给自己增光添彩。在她所说的这几出戏里,其实都还有一个更出彩的主角,那就是被她迫害的新凤霞老师。
我们可以看看,在十年浩劫后的文艺界聚会里,已经残疾的新凤霞老师,还是跟赵丽蓉老师很亲热,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这里是没有张少华的。
唉~真正的艺术家早已离我们而去,当年的“造反派”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奉为“艺德高尚”的老艺术家,如同生活中老实人总是吃亏,善于钻营者总是顺风顺水一样。
细细思量,只能是一声长叹罢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丑娘,,通过小小的大屁股电视机边看边抹眼泪。
但是作品终究作品,演员只是演员,还是请大家不要忘了新凤霞
张少华当年带头抄了同行对家——新凤霞的家
抢走了人家的很多古董
还打断了人家半月板
这辈子都没法从事演艺工作
虽然有时代原因,但是行事过于出格,还是不值得原谅
另外,我不认同死者为大,只认同公道自在人心
当一个人去世时
总会有人总结他/她一生的功业和品德
张少华女士的精湛演技给我是赞同的,我愿意称她一句老艺术家
但是她年轻时的那些事也的确存在,以品德来说德艺双馨是算不上的
最后用一句评价吧,她是个好演员不是个好人
她也配“先生”这个词?
时代在裹挟着她,她躲在时间的保护下。
利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所谓的原谅,都是身不由己的妥协。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把齐白石的画交出来吧,或许人们会宽恕你
张少华先生就是那种逼疯了叶文洁,召唤三体把太阳系压成纸片的人。。。。
就不要提什么“特殊历史时期身不由己”了,在某个被现在大批小孩认为公平,很有必要的年代,可以说大多数人都做错过事(多数人不承认),但有的人起码私下和被害人道歉了,更有勇气的如巴金,公开反省自己的罪过,并试图把荒谬的事实留下,让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失败),这才叫做“先生”。
看了这个问题,忍不住想歪个楼,讲点关于仓鼠家那位大艺术家——仓鼠二大伯的故事。
十年大乱期间仓鼠家也遭了冲击,虽然有爷爷奶奶坐镇,红卫兵造反派没打进家里,但在外头的子女除了清华附中红卫兵骨干的大伯和少不更事的鼠爸,都未能真的幸免于难(T ^ T)
其中受伤最重的就是二大伯。当时作为傅雷再传弟子的得意门生,马院长已经被打倒,他和后来的胡指挥、瞎(夏)指挥两位被同班不相上下的一名叫花正开(发音是这几个字)的同学举报,说他们是阴谋勾结外国势力、企图从音乐上实现变天计划的黑手╮(╯▽╰)╭
二大伯有口难辩(那时与大伯对立),姓花的上来就一顿武装带,打得都跪下了,还不够,又泼凉水、扒校服扔厕所、吊起打大杠子,摆明了要废了二大伯的手让他以后没法指挥;好在胡夏二位拼命拦着,姓花的没得逞,又没问出什么“口供”,气急败坏将这三位关进柴房,还不给饭吃,好在二大伯人缘好,有些同学冒险来送饭,也把消息告诉了爷爷(;´д`)ゞ
爷爷大怒,一改往日造币厂车间主任和气生财形象,闯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质问姓花的是不是想杀人?姓花的胆气不足,躲起来让手下去轰爷爷,不想爷爷也有备而来,带了一帮厂子工友,学音乐的哪儿是这帮人对手,只好放了人,但扬言二大伯他们几个敢回来,就“代表人民就地正法”。
爷爷看看一身是伤的二大伯,问他还要坚持吃音乐这碗饭?二大伯说自己没能耐,就音乐学得好,过去老爹您说我就学那吹拉弹唱的不务正业,现在都这样了更没法子放弃呀……(T ^ T)
爷爷叹气,送二大伯去帝都乡下躲了俩仨月,直到中央音乐学院政治斗争风向变了,二大伯才逃回来,那时姓花的已经跑别处闹运动去了,于是二大伯就躲学院里不出来,熬过了十年大乱剩下的岁月╮(╯▽╰)╭
十年大乱刚一结束二大伯立即高考,成了恢复高考之后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批大学生之一;胡夏二位也考上了,至于姓花的,走后门入了学,虽然人品烂到阴沟里了,但水平还在,勉强在学院里呆着,但当年教授们不是吃干饭的,刻意孤立他,还不给办这那证件……
数年后二大伯顺利毕业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首席指挥(现在退休了),跟时任某驻外大使家千金结婚(第一次婚姻),胡夏二位也有所成就;至于姓花的,他还赖在学院不走,被领导找茬调到外地去了╮(╯▽╰)╭
自那以后,姓花的在外地也混得还好,但之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不给调回帝都就永远低人一等,且始终没有结婚,单身倒也快活,只是与二大伯不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大约一年前本仓鼠拜访二大伯,无意中从二大妈(军艺女高音兼歌剧演员)那儿了解了这段往事,还听说了姓花的也退了休,住在大兴的乡下,立即提出想“打扰”一下(╯‵皿′)╯︵┻━┻
二大妈摇头。
“过去的都过去了,犯不上靠一腔热血去找那老鬼不痛快,给人再打进医院不好。你二伯说都三十年前的事儿了,该忘就得忘。”
姓花的,很抱歉,这是本仓鼠第一次决定曝光其真实姓名的人,因为人格之卑劣,手段之下作,区区文字很难说清,当年又没有图片留下,已经不能追索什么了。
与刚刚故去的张少华相比,花正开,同一时代的同命运之人,靠踩咕、残酷迫害自己嫉恨的同行或同学求取荣升之路,求取不义之财;人性中最卑劣的阴影全数曝光,完全可以避而不见,却要把獠牙露出来咬了人还给人看,下作至极(╯°Д°)╯︵ /(.□ . )
与张少华不同,他没有求取到真正的荣升之路,在穷乡僻壤颠沛流离大半生,孤独终老;
与张少华相同,他也并非一介寂寂无名的小卒,在音乐和艺术上也颇有成绩,荣辱各半。
张少华早走了,地下不知有何面目去见新凤霞;花正开还苟活,终生不得面对昔日同窗好友恩师。
不过这俩人都等来了被迫害人的原谅。
但和张少华的情况又不同,本仓鼠拒绝原谅姓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