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罗马皇帝卡利古拉死后,罗马没有重回共和制而是继续了元首制?

回答
卡利古拉的死,对于罗马来说,确实是一次震动,但它并未能撼动已经深入人心的元首制(Principate)这棵大树,而是促使它朝着更巩固的方向发展。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政治体制本身演变的必然性,也有当时罗马社会现实的烙印。

首先,我们得明白,卡利古拉的死并非源于对共和制的怀念。他被杀,纯粹是因为他的暴虐统治、疯狂行为以及对元老院和近卫军的漠视。刺杀他的,正是那些曾经是共和制残余力量,后来又成为元首制重要支柱的近卫军。换句话说,元老院和近卫军当时的目标是移除一个糟糕的皇帝,而不是推翻整个皇帝制度。他们想要的,是恢复秩序,并且继续享受元首制带来的稳定和权力。

其次,罗马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内战和政治动荡后,早已厌倦了共和制的混乱。从格拉古兄弟的时代开始,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就已摇摇欲坠,党派倾轧,暴力频发。马略和苏拉的内战,凯撒的崛起和遇刺,奥古斯都的“第一公民”地位的确立,这些都标志着罗马人对旧有共和体制的信任已经破灭。奥古斯都建立的元首制,虽然名义上保留了共和制的某些外壳,但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君主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内乱,带来了相对的和平与繁荣,也就是历史学家常说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

在卡利古拉死后,接替他的克劳狄乌斯(Claudius)并非共和制的倡导者,他甚至是一个意外被推上皇位的政治新手。但恰恰是他的登基,证明了元首制已经形成了一种继承机制。近卫军在皇位继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拥立了克劳狄乌斯,并以此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这种近卫军的“拥立权”成为了元首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后世皇帝需要笼络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元首制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统治体系。奥古斯都精心设计了皇帝的权力结构,他掌握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拥有对行省的直接管理权,并且在司法、财政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虽然名义上元老院依然存在,但它的实际权力已经被大大削弱。皇帝成为了罗马政治生活的绝对中心,没有一个强大的个人或政治团体能够挑战这个中心。

卡利古拉死后,元老院确实一度考虑恢复共和制。但正如前面所说,这并非普遍的愿望,更不是当时的政治现实。元老院本身也分化严重,很多元老更关心个人的利益和安全,而非虚无缥缈的共和理想。他们担心如果废除皇帝制度,又会陷入新一轮的内战,而这次他们很可能无法掌控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近卫军的选择就显得尤为关键。他们是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决定谁能成为皇帝的实际力量。他们发现,拥立一位皇帝,比恢复一个早已失效的共和体制,更能直接地保障他们的利益和地位。克劳狄乌斯的登基,正是近卫军对元首制的一次“确认”。

此外,罗马帝国的疆域已经辽阔,管理也变得异常复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也就是皇帝,才能有效地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并维持各地的秩序。共和制那种分散的权力结构,在面对帝国层面的治理时,显得力不从心。元首制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的统治工具,尽管这个工具的质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所以,卡利古拉的死,并未带来对元首制本身的否定,而是对那个糟糕的统治者的否定。罗马社会已经适应了由一位最高统治者来掌管帝国,这种适应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制度上得到了固化。元老院的力量已经不足以逆转这种趋势,而近卫军则成为了维护元首制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卡利古拉之后,罗马并没有回归共和,而是继续在元首制的轨道上继续前行,直到最终发展成更为明显的君主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能够在历史记载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摘自《十二帝王传》

不多一会儿,由于听到谋杀的消息而感到十分恐怖,他偷偷离开这里溜到旁边一座坚固的阳台上,躲进门帘里。当他卷缩那儿时,一个普通士兵从这里走过看到了他的脚,想知道那是谁,于是把他拖出来而认出了他。当克劳狄恐惧万分地跪在士兵的脚下时,这个士兵却高呼他为新皇帝。然后,这个士兵把克劳狄带到自己的伙伴那里,那些人当时正在那里瞎闹,却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好。由于克劳狄的轿夫逃散了,士兵们只好让他坐在肩舆里轮流抬着他,嘻嘻哈哈地把他抬到营房里。克劳狄本人则怕得发抖,群众看到他时都可怜他,以为他是一个被拉去处死的无辜者。在壁垒里,他在士兵的保卫中度过了一个夜晚,虽然生命安全已可放心,但当皇帝的愿望却觉得渺茫,因为执政官、元老院和罗马城的步兵大队已经占据了罗马市中心广场和卡庇托尔,决心宣布普遍的自由。当库里亚会议让保民官召唤他去发表对时局的主张时,他捎去一句话:“我被武力和强制截留住了。”第二天,由于持不同政见的人互相争吵,元老院延迟了计划的实行,而聚集在会场周围的老百姓又要求个人统治,并明确地点了克劳狄的名字。这时,他才允许武装的士兵集会宣誓效忠他,并答应发给每人15000塞斯特尔提乌斯。

——————————

摘自《犹太古史》

Now there was already gathered together about Gratus a great number of the guards; and when they saw Claudius carried off, they looked with a sad countenance, as supposing that he was carried to execution for the mischiefs that had been lately done; while yet they thought him a man who never meddled with public affairs all his life long, and one that had met with no contemptible dangers under the reign of Caius; and some of them thought it reasonable that the consuls should take cognizance of these matters; and as still more and more of the soldiery got together, the crowd about him ran away, and Claudius could hardly go on, his body was then so weak; and those who carried his sedan, upon an inquiry that was made about his being carried off, ran away and saved themselves, as despairing of their Lord's preservation. But when they were come into the large court of the palace, [which, as the report goes about it, was inhabited first of all the parts of the city of Rome,] and had just reached the public treasury, many more soldiers came about him, as glad to see Claudius's face, and thought it exceeding right to make him emperor, on account of their kindness for Germanicus, who was his brother, and had left behind him a vast reputation among all that were acquainted with him. They reflected also on the covetous temper of the leading men of the senate, and what great errors they had been guilty of when the senate had the government formerly; they also considered the impossibility of such an undertaking, as also what dangers they should be in, if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me to a single person, and that such a one should possess it as they had no hand in advancing, and not to Claudius, who would take it as their grant, and as gained by their good-will to him, and would remember the favors they had done him, and would make them a sufficient recompense for the same.

————————————

我不认为我能够比苏埃托尼乌斯和约瑟夫斯解释的更好。

————————————

说实话,我要是禁军,我都觉得糟心啊。是禁军的人动手杀了卡里古拉,结果元老院的人跳出来说要恢复共和?你们想要恢复共和咋不自己动手呢?

————————————

至于皇帝的权力问题,我几乎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够比卡里古拉继位时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期待。同时,我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人在当皇帝之前,混的比克劳迪还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卡利古拉的死,对于罗马来说,确实是一次震动,但它并未能撼动已经深入人心的元首制(Principate)这棵大树,而是促使它朝着更巩固的方向发展。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政治体制本身演变的必然性,也有当时罗马社会现实的烙印。首先,我们得明白,卡利古拉的死并非源于对共和制的怀念。他.............
  • 回答
    穆里尼奥(Jose Mourinho)从皇家马德里到曼联,再到热刺和罗马,这三个执教经历确实呈现出一种“走下坡路”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足球理念是否过时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穆里尼奥的执教生涯回顾与“下坡路”的迹象: 皇家马德里(20.............
  • 回答
    关于查理曼是否“合法”的罗马皇帝,这其实是一个涉及到历史、政治和法律等多重概念的复杂问题,并非一概而论就能得出定论。与其说“不合法”,不如说他的“合法性”来源与古代罗马皇帝截然不同,并且始终伴随着争议。首先,我们要明确“罗马皇帝”这个头衔在查理曼时代是什么意思。当查理曼在公元800年被教皇利奥三世加.............
  • 回答
    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存续了千年之久,这本身就是一段传奇。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能够登上皇帝宝座并享受相对长寿的皇帝,相比于其他许多时代和地域的统治者,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相对长寿”这个说法是建立在比较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世纪欧洲政治与宗教的复杂交织,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神罗)的独特地位。简单来说,普鲁士国王需要神罗皇帝的册封,是因为他所统治的领土(早期主要是条顿骑士团的领地,后来是普鲁士公国)在神罗体系内拥有一定的法律和政治地位。而教皇虽然在精神上至高无上,但在世俗权力方面,尤其是对神罗皇帝权力构成制.............
  • 回答
    北意大利城邦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军队的较量中屡次获胜,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历史现象,其背后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并非单方面的武力优势,而是经济实力、政治策略、军事组织、地理环境以及时势造英雄等多种因素的巧妙结合。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北意大利城邦能够屡次击败神罗皇帝军队的原因:一、 强大的.............
  • 回答
    说实话,要说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教皇那儿的“待遇”差距,那得从头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进程里一点点掰扯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一个能跟教皇掰腕子,另一个却常常得看脸色。首先,得把“教皇”这个概念弄清楚。早期,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就那样,主要是精神上的领袖,对世俗权力的干涉.............
  • 回答
    皇马在20162018年实现了欧冠三连的伟业,这三年中,皇马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冠军底蕴。而巴塞罗那在这段时间也一直是欧洲顶级强队,拥有梅西这样的超级巨星,从纸面实力上看,巴萨与皇马的差距似乎并不明显。那么,为什么C罗在那三年欧冠淘汰赛中的表现,会比梅西更为突出,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得从多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像四皇这样站在海贼世界顶端的人物,似乎对妮可·罗宾这个能力者个人,并没有像对其他一些稀有能力或潜在盟友那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罗宾的果实能力——花花果实,在直接对抗层面,并不是那种能够一锤定音的“压制型”能力。 “复制”的局限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仔细想想,皇马当初对贝尔和罗本的态度差异,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玻璃人”标签能概括的。这俩球员在某种程度上都受过伤病困扰,但他们在球队的定位、对球队的影响力、以及更衣室和球迷的态度,都有着天壤之别。咱们先从贝尔说起。贝尔: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但“出工不出力”的争议皇马当初引进贝.............
  • 回答
    在古罗马,奴隶制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其复杂性体现在继承子女身份的规定上。尤其是关于奴隶主与奴隶所生子女的身份问题,更是引人深思。你提出的问题触及了这一核心:为何罗马时期男奴隶主与女奴隶的孩子是奴隶,而女奴隶主与男奴隶的孩子却不是奴隶?这背后其实有着多层原因,既有法律层面的考量,也有当时的社会.............
  • 回答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末期,特别是经过了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的洗劫,国力日渐衰微,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了组合姓氏家族的兴起。这并非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现象,而是多重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拜占庭帝国早期和中期的姓氏状况。在帝国早期,姓氏的概念并不.............
  • 回答
    理解中国汉朝崩溃后的走向与欧洲罗马帝国瓦解后的差异,关键在于探究两者在政治制度、文化认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结构上的根本不同。这并非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两种截然不同文明演进路径的深刻体现。中国汉朝崩溃后的“收束”与再统一:强韧的制度与文化基因汉朝的崩溃,特别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黄巾起义,.............
  • 回答
    一个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问题是,在西方罗马帝国轰然倒塌的混乱时期,为什么犹太人没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背后牵涉到深刻的历史、政治、社会以及犹太民族自身的核心特质。要解答它,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那个时代的复杂图景,细致地剖析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
  • 回答
    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古罗马,需要我们跳出线性发展的思维,深入理解罗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工业革命所需的那些关键催化剂在罗马是否存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为什么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历史机遇、社会结构和技术路径的复杂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工业革命是什么。它不是一次孤立的技术发明,.............
  • 回答
    罗马教廷在主教任命权问题上对中国、俄罗斯和英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逐一分析这三个国家与教廷在这一议题上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廷的立场是如何形成的。一、 中国:复杂的历史遗留与现实挑战在主教任命权问题上,中国与教廷之间存在着历史悠久且极为棘手的矛盾.............
  • 回答
    在古代军事史上,冷兵器时代弓弩的运用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对比。我们看到在同时期的中国,弩这种高效的射击武器早已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战场,甚至组成了强大的弩兵部队。然而,放眼古罗马和古希腊,弩的出现虽然不晚,但却始终未能像在中国那样形成规模化、体系化的部队。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中国和西方戏剧发展路径上的巨大差异。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一点点剥开来聊。首先,你说“中国戏剧在元代才形成”,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更准确地说,是元代标志着中国古典戏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杂剧”,达到了一个集大成、繁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高峰期,可以看作是中国戏剧的成熟和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民族主义、历史叙事和国家认同建构的深层逻辑,将土耳其和希腊与中国做对比,确实能看出一些有趣的差异。简单来说,土耳其和希腊在推翻奥斯曼统治后,并没有将自己视为“罗马”的继承者,主要是因为:1. “罗马”在他们历史中的象征意义与实际控制是脱节的。2. 民族主义的兴起更多地是基于语言、文.............
  • 回答
    阿庇安的《罗马史》在浩如烟海的古罗马历史著作中,确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常常被后世的史学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们视为一份珍贵的遗产。那么,它是否是“最”值得读的那一部呢?这个问题颇有探讨的余地,因为“最”这个字眼总是带有主观性,取决于我们阅读历史的出发点和偏好。但无可否认的是,阿庇安的作品拥有独特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