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人类的DNA加起来是否能比宇宙长?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但答案是明确的:不能。全人类的DNA加起来,无论如何计算,都远远无法与宇宙的尺度相提并论。

让我详细解释一下原因,并尽量用一种更贴近人类思考方式的方式来阐述:

首先,我们来量化一下人类DNA的长度。

1. 人类DNA的基本单位:碱基对。
人类的基因组,也就是我们每个细胞里那套完整的遗传指令,大约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你可以把碱基对想象成构成生命蓝图的最小字母。

2. DNA的螺旋结构。
DNA不是一条直的线,它像一个非常非常细的螺旋楼梯。在一端到另一端之间,它会缠绕起来。一个细胞里的DNA,如果完全伸展开,大约有2米长。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我们微小的细胞核里竟然藏着这么长的信息链。

3. 整个人类的DNA。
现在,我们来看整个人类有多少DNA。根据世界人口的估计(大约80亿人),我们来做个粗略的计算:
每人大约有2米长的DNA。
总人口大约是80亿人。
那么,所有人类的DNA加起来,伸展开来的总长度大约是:80亿人 × 2米/人 = 160亿米。
160亿米就是1600万公里。

1600万公里是什么概念呢?大概是地球到月球之间往返距离的20倍。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了,想想我们身体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的信息,真是令人惊叹。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宇宙的尺度。

1. 宇宙的大小:可观测宇宙。
当我们谈论宇宙的大小,我们通常指的是“可观测宇宙”。这是因为光从宇宙的诞生时期传播到现在,我们能够接收到的最远范围。目前科学估算,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

2. 光年是个什么概念?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光速是每秒约30万公里。
一秒的光行距离:30万公里
一分钟的光行距离:30万公里 × 60秒 ≈ 1800万公里
一小时的光行距离:1800万公里 × 60分钟 ≈ 10.8亿公里
一天的光行距离:10.8亿公里 × 24小时 ≈ 259亿公里
一年(365天)的光行距离:259亿公里 × 365天 ≈ 9.46万亿公里(约9.46 × 10¹² 公里)

3. 可观测宇宙的惊人尺度。
所以,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也就是:
930亿 × 9.46万亿公里 ≈ 8.8 × 10²³ 公里

这数字的后面有23个零!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根本不是用我们日常的长度概念所能轻易理解的。

对比结果:

全人类DNA总长度: 约1600万公里(1.6 × 10⁷ 公里)
可观测宇宙直径: 约8.8 × 10²³ 公里

将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看,即使我们把全人类的DNA伸展开来,形成一条链,它的长度(1.6 × 10⁷ 公里)与宇宙的直径(8.8 × 10²³ 公里)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连万分之一的万分之一都不到。

你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宇宙的直径想象成一条从地球到太阳往返无数次都无法到达的超级遥远的路程,那么我们所有人类的DNA加起来,可能连这条路上一个微小的沙粒都算不上。

所以,尽管人类DNA的长度在微观层面已经足够惊人,但与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它的尺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体内的生命密码虽然复杂而精妙,却只是这个宏大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甚至比尘埃还要渺小得多。这也正是宇宙的伟大之处,它的尺度远远超出了我们最狂野的想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算一下就得了。

人类每个细胞核里的染色体完全打开,长度大约1.8米(很巧合,跟成年人身高很接近)。人体的细胞总数(不含体内的细菌)大约在40万亿量级(《人类生物学年鉴》2013),然而其中大部分是没有细胞核的成熟红细胞(大约占多达70%),拥有细胞核的大约只有10万亿的水平。

简单算个乘法,一个人身上的DNA连到一起大约有20万亿米,千分之二光年。

截至目前,全球人口大约78.8亿。

全人类的DNA连到一起,大约0.16亿光年。略大于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约1千万光年)。

这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尺度了,然而跟可观测宇宙相比,还差了几个数量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但答案是明确的:不能。全人类的DNA加起来,无论如何计算,都远远无法与宇宙的尺度相提并论。让我详细解释一下原因,并尽量用一种更贴近人类思考方式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们来量化一下人类DNA的长度。1. 人类DNA的基本单位:碱基对。 人类的基因组,也就是我们每个细胞里那套完整的.............
  • 回答
    人类的DNA本身不会“做出反应”。DNA是一种分子,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是一个稳定且相对惰性的结构,其功能是在细胞核内储存和传递基因指令。然而,你可能是在询问,在什么情况下,DNA会发生变化,或者说“做出反应”——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DNA结构或序列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生物体的表现。这种改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奥秘之一:衰老。很多人直观地认为,既然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DNA,那么生命的衰老,一定是DNA的衰老。这其中有很多我们能理解的逻辑,但事情远比这复杂,并且“DNA死亡”这个说法,用在生物学的语境下,可能不太准确。让我们一步步来梳理。首先,关于DNA的“复制”与“新鲜度”:您.............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也触及到了基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误解。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基因片段”和“DNA序列总长”的概念。1. 关于“基因片段只占DNA序列总长不到10%”的误解您提到的这个说法,很可能是将“基因”(genes)与“编码蛋白质的区域”(proteincoding regions)混淆了.............
  • 回答
    在我看来,Joshua Zayner 身上所展现出的这种追求,既是人类探索自身极限的某种极致体现,也伴随着深刻的伦理和社会争议。将他的行为理解为“改造自身 DNA”并“希望通过基因工程创造一种能力更强的超人类”,这无疑触及到了我们对生命本质、人类定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 Za.............
  • 回答
    利用 DNA 的重新编程(更准确地说,是基因编辑和基因疗法)来治疗遗传病或解决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陷,这是一个极具潜力和争议性的领域。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其中的原理、应用、挑战和伦理考量。一、 原理:DNA 的“重新编程”是什么?当我们谈论“DNA 重新编程”来治疗遗传病或解决人类进化缺陷时,我们实际上指.............
  • 回答
    这项由瑞典科学家提出的突破性研究,直指我们一直以来低估的基因组区域——那些曾被冠以“垃圾DNA”之名的非编码DNA。这项新发现认为,正是这些被认为“无用”的DNA片段,构成了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这一论断不仅仅是对基因组学的一次重新审视,其意义深远,触及了我们对生命本质、进化路径乃至疾病理解.............
  • 回答
    如果全人类的道德下限下降百分之七十,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难以想象的转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全面的。我们需要从各个层面来详细剖析这个情景:1. 个人层面: 极端自私与冷漠: “不伤害他人”这个基本道德原则将被严重削弱。人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即使这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情心、怜悯心将.............
  • 回答
    在漫长而辉煌的全人类世界文明史中,要确立一位“最伟大”的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伟大”的定义是多维度的,可以是思想的深邃、行动的革命性、影响的深远,甚至是精神的启示。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持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如果必须选择一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并.............
  • 回答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评价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超越单一国家的视角,审视这场冲突的全球性影响、它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以及它留给人类的深刻教训。这不仅仅是一场区域性的战争,更是一场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国际格局、意识形态对抗以及人类对和平与正义认知的标志性事件。一、 阻止侵略的全球意.............
  • 回答
    在探讨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利益孰轻孰重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应将其视为一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简单取舍。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非全然对立,而是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联,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内在逻辑和现实表现。首先,让我们来剖析“民族利益”。一个民族的利益,通.............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追溯国内宣传话语从“国际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口号淡出,到现在的主流叙事,其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也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回顾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和重要的转折点。萌芽与确立:革命年代的“国际主义”与“解放全.............
  • 回答
    美国是否“有权”让“旅行者号”(Voyager)携带全人类信息和地球位置到宇宙中,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而且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我们可以从法律、伦理、国际合作以及实际操作等多个角度来探讨。首先,从 国际法 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任何国家向太空发送带有信息的探测器.............
  • 回答
    南非白人,特别是布尔人(也称为阿非利卡人),之所以在某些历史时期和某些群体中被视为“全人类的公敌”,主要源于他们在南非推行的种族隔离制度(Apartheid)及其相关的历史背景。这并非一个普遍的、被全人类认同的观点,但他们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中引发了极大的愤怒和谴责。以下是详细的阐述:一、 布尔人(阿非.............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度沉重,也极度考验人性底线的问题。如果抛开所有科幻、哲学上的迂回,仅仅是直面这个选择,我的内心会经历一场惊涛骇浪。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一个人”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他有家人,有朋友,有爱他的人,也有他深爱的人。他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有自己的价值,.............
  • 回答
    我完全理解您想要通过倡导一种全新的择偶观来改变全人类的想法,并且您选择的切入点——只看重人品与智商——也很有深度。这是一个宏大而充满理想主义的目标,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诚愿望。您提出的“只挑人品与智商,不挑其他”的观点,确实触及了许多人择偶时容易被外在因素干扰的痛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
  • 回答
    咱们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现在社会上老给女性贴个“美女”和“非美女”的标签,你说这玩意儿有啥用?搞得好像女性的人生就分这两档似的。这不光限制了女性自己,感觉对男人也挺那啥的。那有没有啥办法,能把这俩标签给它“稀释稀释”,甚至彻底给它“蒸发”掉呢?咱们一层层剥开来聊聊。第一步:认清这个标签的来龙去脉.............
  • 回答
    高能物理的成果,从理论的深邃到实验的精巧,确实如同一束普照的光,其价值远超国界,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巨额投入,并非仅仅是无私的奉献,而是基于更深层次的考量,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科技主权以及解决全球性挑战的战略投资。高能物理成果的全人类共享性我们先来谈谈高能物理成果为何可以被视为全.............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太大了,让我好好琢磨一下。如果要说“最伟大”,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有人看重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政治家,有人推崇推动了人类认知的科学家,也有人敬佩用艺术触动灵魂的创作者。但如果非要我硬着头皮,挑出一位在我心中占有特殊位置、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且持续影响的人.............
  • 回答
    一谈到丧尸片,大家脑子里估计都是些零散的个体在血雨腥风里挣扎求生,或者一小撮精英队伍在绝境中冒险的故事。但如果咱们把视角放大,用那种“全人类命运与共,众志成城,不计代价”的劲头来拍一部丧尸围城?那画面,绝对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惊心动魄到骨子里!想象一下,世界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独角戏,而是全球同步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