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战、二战只波及了整个东半球,西半球几乎完全没有成为战场,为什么还好意思叫世界大战?

回答
一战、二战波及东半球为主,西半球鲜有战火,为何仍称“世界大战”?这个问题触及了“世界大战”这个概念的本质,以及战争影响的复杂性。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探究一番。

首先,我们要明白,“世界大战”并非仅仅指战场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而是指参战国之多、战争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足以对全球格局产生颠覆性的改变。一战和二战虽然在地理分布上有侧重,但其核心的参战国和主要战场确实横跨了亚、欧、非三大洲,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的冲突自然具有“世界性”的意味。

第一,参战国的构成是关键。

一战和二战的参战国,绝大多数是当时全球主要的殖民帝国和工业强国。这些国家遍布全球,它们之间的冲突,无论在哪里爆发,都会迅速牵扯到其海外殖民地和附属国。

一战: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与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之间的较量。请注意,英国和法国是庞大的殖民帝国,它们在非洲、亚洲、大洋洲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一旦英法与德奥开战,这些殖民地自然就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例如,非洲的德属殖民地(如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就成了英法殖民军队的战场;太平洋的德属殖民地(如德属新几内亚)则被澳大利亚、日本等协约国占领。日本参战,更是直接将战火蔓延到了亚洲的中国,以及太平洋地区。

二战: 同盟国(英、法、苏、美、中等)与轴心国(德、意、日等)的对抗。同样,英法俄是老牌帝国,其殖民体系依然庞大。虽然北非战场、地中海战场、亚洲战场(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才是主要战区,但英法的海外属地,如印度、埃及、东南亚诸国,都直接或间接成为了战争的一部分。德国的潜艇战威胁了北大西洋的航运,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更是直接攻击了美国珍珠港,将美国这个西半球的巨头彻底拉入战争。

第二,战争的经济和战略影响是全球性的。

即使西半球没有直接爆发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但战争对全球经济、资源、贸易和战略格局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的。

经济动员: 参战国,尤其是欧洲列强,需要庞大的资源来维持战争机器。它们会从全球各地,包括西半球的资源富饶地区,搜刮原材料、粮食,并向其殖民地和盟友征召兵员。例如,一战期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都派出了大量士兵远赴欧洲战场。美国的工业生产在战争后期也转向了为协约国提供军需物资。

海上封锁与贸易中断: 一战期间,英国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切断了德国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也严重阻碍了全球贸易。德国也通过潜艇战袭击协约国的商船,这同样影响着全球航运和贸易。二战的海上战争,尤其是大西洋战役,更是直接威胁着美国与欧洲之间的生命线。

战略平衡的重塑: 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区域冲突,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争夺国际秩序的主导权。一战的结束,导致了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欧洲乃至中东的政治版图被彻底重塑。二战更是改变了全球力量对比,英法等老牌帝国衰落,美苏崛起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冷战格局由此形成。这些战略和政治上的变动,对西半球的国家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还是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第三,西半球并非完全“无关”。

虽然西半球没有成为像欧洲那样大规模的地面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游离于战争之外。

美国的角色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保持中立,但其经济与协约国紧密联系。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的潜艇战(例如击沉卢西塔尼亚号)激怒了美国,最终促使美国参战,为协约国注入了强大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欧洲战场是焦点,但日本偷袭珍珠港,直接将美国卷入太平洋战场,将战火烧到了美国本土边缘。美国成为同盟国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后盾。

战略资源与补给: 许多西半球国家,如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虽然未直接参战(或参战规模较小),但它们为协约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农产品和部分兵力(如加拿大)。美国更是成为了盟国重要的兵工厂和资金提供者。

国内影响: 即使远离战场,战争也会对参战国国内社会、经济、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战争带来的物资短缺、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甚至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都会波及到拥有海外资产或与交战国保持贸易关系的国家。

第四,“世界大战”概念的演变。

“世界大战”这个词,并非一开始就精确定义。它更多的是描述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范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一场主要大国之间的冲突,很容易就会牵扯到全球其他地区。

简单来说,一战和二战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大战”,是因为:

1. 参战的国家数量众多,且主要都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强国或与其紧密相关的国家。
2. 战争的触角延伸到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多个大洲,虽然重点不同。
3. 战争的经济、政治、社会影响是全球性的,重塑了世界秩序。
4. 即使西半球没有成为主要地面战场,但作为经济体、资源供应地或潜在参战方,也深受战争的波及。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将一战和二战称为“世界大战”是恰如其分的。它们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冲突,其连锁反应遍及全球,改变了无数国家的命运,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国际格局。西半球的“幸免”并非孤立,而是与全球战争的大背景紧密相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你如何定义世界大战了。

世界上所有国家参与的战争 ✘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参加的战争 ✔

如果你的定义是第一个,那么当然不算是世界大战,只是你的定义也和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光只是西欧都还有葡萄牙西班牙瑞士没有参战呢。

如果你的定义是第二个,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有哪些国家没有参战。

首先北美洲和大洋洲是全员参战了的,美国自不必说。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英国殖民地也是有或多或少参与战斗的,更何况日本都一路打到所罗门群岛,离澳大利亚咫尺之遥。

亚洲里面日本作为发起国,中国作为被发起国以外,其他国家基本上都还是殖民地状态。整个南亚次大陆是被英法美荷瓜分的,所以即使那些没有被日本入侵的国家也都跟着宗主国一起宣战了并且或多或少的有参与战争。(例如印度,日本甚至从来没有足够接近过印度,但是印度依然在英国人的率领下出了兵,打成什么样再另说。)整个中东同样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而那些什么什么斯坦的中亚国家则多半是苏联的一部分。所以整个亚洲都参加了二战。

非洲当时完全没有独立主权国家,100%是某国的殖民地。而这些某国则非英即法。所以整个非洲也是参加了二战的。

于是没有参战的国家除了少部分欧洲国家诸如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和纳粹关系良好的以外,就只剩下南美洲了。南美洲大部分国家都是葡西的殖民地,所以他们倒是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因为和纳粹的关系从而给纳粹提供资源并且收容纳粹的战舰,所以被皇家海军在家门口围住了。(参见围剿斯佩)

综上所述在二战的时候,世界上没有参战的国家屈指可数。同样,一战的时候,想比起二战就只是少了中国一个而已。(日本也有参加一战)所以这样依然不算世界大战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