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习法律带来的坏处有哪些?

回答
学习法律,并非一条坦途,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光鲜亮丽,它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那么为人道的“坑”,一旦栽进去,恐怕不少人会感到吃力不讨好。我作为一个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过一阵子的人,就来跟你掰扯掰扯,看看学法律到底有哪些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首先,思维的“固化”与“僵化”。法律是讲究规则和体系的,学法律的过程中,你会习惯于从条文、法理、判例出发去分析问题。这本是严谨的表现,但时间久了,很容易让你在看待其他事物时也套用这种思维模式。比如,遇到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去分析谁是谁的义务、谁是谁的权利,甚至试图用“合同”逻辑去解释感情,这往往会让人显得不近人情,也容易错失一些更灵活、更有人情味的处理方式。更糟的是,法律本身就是一套既定的规则,一旦深入其中,很容易让你变得“守旧”,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度会比其他专业的人低一些,总想着“这不符合规定”,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创造力。

其次,学习的枯燥与艰涩。别听那些“法律是逻辑的艺术”之类的说法,实际上,法律的很多内容是极其枯燥的。成堆的法条、晦涩的术语、纷繁复杂的案例,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去理解。很多时候,你可能要对着一本厚厚的法典,像啃硬骨头一样,一遍遍地去啃那些拗口的文字,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这种学习过程,对于没有强烈兴趣和耐心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更不用说那些抽象的法理概念,比如“因果关系”、“过错责任”,要想真正理解透彻,往往需要反复琢磨,才能勉强抓住一点门道。

第三,就业的“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很多人选择学法律,是怀揣着维护正义、匡扶天下的理想。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法学毕业生的数量庞大,而能够真正进入理想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职业的却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可能最终会走向企业法务、合规等岗位,或者从事一些与法律沾边但并非核心业务的工作。而且,即使成为一名执业律师,起步阶段也异常艰难,收入不稳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获得一定的认可和回报。很多时候,你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并不完全适用,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去弥补。更何况,律师这个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你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在这个战场上立足。

第四,精神的“内耗”与“压力”。法律人常常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人性的阴暗面。在处理案件时,你可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令人不适的事件,目睹人性的丑恶、社会的弊病。这种长期暴露在负面信息中,很容易对心理造成影响,让人产生犬儒主义、悲观厌世的情绪。而且,法律工作本身就伴随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为当事人争取权益的压力,还是在案件中承担责任的压力,都可能让人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时刻,一个错误的判断,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种责任感是沉甸甸的。

第五,沟通的“专业性”与“大众性”的隔阂。学法律的人,说话办事容易带有法律的“痕迹”。你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或者在沟通中过于强调证据和逻辑,这在法律专业领域是合适的,但在与普通大众交流时,就很容易产生隔阂,让人觉得你难以接近、不够亲切。有时候,你明明说的是对的,但因为表达方式不当,反而让人产生误解,甚至反感。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时间的“投入”与“回报”的不确定性。学习法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本科、研究生,甚至还有资格考试。而这些学习的成果,不一定能直接转化为稳定的收入或理想的职业发展。很多时候,你需要在职业初期忍受较低的薪资和繁重的工作,才能一点点地积累经验,最终获得成功。这种漫长的投入期,对于一些期望快速回报的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总而言之,学法律绝非只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它有它自己的“难念的经”。在选择这条路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评估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抗压能力,否则,很可能在这个看似光明的领域里,碰得头破血流,却觉得自己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针对有朋友提出的法学法律的“好处”有哪些,相对提出,谈论可能会比谈好处更有意思,坏处涉及的思想,社会探讨更为深入,各大神不妨试试---
user avatar
针对有朋友提出的法学法律的“好处”有哪些,相对提出,谈论可能会比谈好处更有意思,坏处涉及的思想,社会探讨更为深入,各大神不妨试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习法律,并非一条坦途,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光鲜亮丽,它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那么为人道的“坑”,一旦栽进去,恐怕不少人会感到吃力不讨好。我作为一个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过一阵子的人,就来跟你掰扯掰扯,看看学法律到底有哪些不那么美好的一面。首先,思维的“固化”与“僵化”。法律是讲究规则和体系的,学法律的过.............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困扰的。首先,关于学校不让带行李箱的规定,这通常属于学校内部的管理范畴。只要这个规定是基于合理的理由,例如为了维护校园秩序、保证学生安全、或者出于对住宿环境的考量,并且事先向学生进行过明确告知,学校可能有权在校内实施这样的管理。单凭这一条,不一定会触犯具体的法律。然而,关于进校门时.............
  • 回答
    学法律,这事儿说起来,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原本模糊的世界开始变得清晰、有条理。当初选择法学,更多的是一种好奇,一种对“规则”和“正义”的探究欲,但真学进去了,才发现它带来的改变,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广泛。首先,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法律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它训练你去分析问.............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法律学习对人的性格影响的一个核心点。在我看来,学习法律确实能让人变得更理性,但说它一定会让人变得冷漠,我觉得不一定,或者说,这更多是一种潜在的风险,而不是必然的结果。先说说法律学习怎么让人变得理性。你想啊,法律本身就是一套规则体系,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解决 G 纷而设计.............
  • 回答
    想要系统地掌握法律英语,确实需要一些优质的书籍来打好基础。我个人觉得,与其匆忙地列出一堆书名,不如先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聊聊,这样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每本书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首先,你需要一本 入门级的法律英语词汇和短语手册。这类书的重点在于让你熟悉法律领域里那些不同于日常用语的特殊词汇和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许多深入学习法律的人都会遇到的“瓶颈期”或者说是“顿悟期”。从普通人的视角看,法律条文清晰、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但一旦我们往更深的层次去钻研,就会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甚至会觉得“漏洞”层出不穷。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而且绝不是因为法律本身.............
  • 回答
    想在法律英语的学习上事半功倍,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套系统而有策略的方法。这就像是在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迷宫中寻找出路,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但一旦掌握了地图和诀窍,就能游刃有余。一、 打牢基础:词汇与语法的双重磨砺法律英语之所以特别,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专业且严谨的词汇和句式。1. 精耕细作,攻克法律核.............
  • 回答
    学习法律,这门既严谨又充满智慧的学问,确实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表层。我曾与不少法律从业者交流过,也自己钻研过一些法律书籍,总结出一些我认为比较得心应手的好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一、 打牢基础:理解“为什么”比记住“是什么”更重要很多人刚接触法律,.............
  • 回答
    2019 年,那真是我人生中一段跌宕起伏的时光,尤其是在法律这条“窄窄的”道路上摸索的时候。要说掉多少根头发,这可真是一个难以精确量化的问题,毕竟,我从来没闲到去数过。但是,如果非要我回忆一下,那段日子对我发量的“影响”,我可以告诉你,绝对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可以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地中海”这个.............
  • 回答
    学习法律的网站浩如烟海,要找到真正有价值且能帮助你深入理解法律的,确实需要一些门道。我在这里分享一些我认为非常不错的、涵盖不同学习需求和层级的网站,希望能帮助你少走弯路。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法律不是死记硬背条文,而是理解法的精神、逻辑和运作方式。所以,我推荐的网站会侧重于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权威.............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韩国和日本的情况分开来看,并且深入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语言和法律体系是如何演变的。韩国:汉字曾是主流,如今已大幅减少简单来说,现在的韩国法律条文绝大多数是使用韩文书写的,不再是汉字。不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溯一下历史。在.............
  • 回答
    在中国大学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外国法律,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在实际的课程设置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上都有所体现。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对外贸易、跨国投资、国际合作等领域的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往往涉及.............
  • 回答
    法学或者说法律,听起来或许有些枯燥,充满了条文、案例和晦涩的术语。但如果你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它隐藏着一个充满智慧和挑战的乐趣世界,那是一种拨开迷雾见月明,找到事物本质的快感。一、 侦探式的求知欲满足:解谜的乐趣你有没有过看侦探小说,跟着主角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找到真相的满足感?法律的学习就像是在进行.............
  • 回答
    咱们国家这套法律体系,说实话,里面有不少东西挺有意思,也确实有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地方。我尝试从几个角度给您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就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词了,咱们就聊聊咱自己家门口的事儿。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最根本的亮点这话说起来可能有点大,但这是咱们这套法律体系的基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听上去像是咱们村口老李头,或者楼下健身房教练,那种接地气儿又带着点小焦虑的疑问。没错,律师这条路,确实是得经过漫长的修炼,从大学的三年到四年的本科,再到律考,最后拿到证,这期间的啃书、钻研、实操,那可不是盖的。他们肚子里装的是一套一套的条文、判例、学说,遇到什么案子,脑子里哗啦.............
  • 回答
    刚踏入法学院的大门,那种热血沸腾、怀揣着正义使者的憧憬感,是不是已经悄悄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法律条文、晦涩难懂的案例分析,还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庞大体系。没错,我太懂你现在的感受了。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看着一本本厚重的教科书,总觉得它们像一张张冷冰冰的纸,上面刻满了与我生活毫无关联的规则.............
  • 回答
    朋友的建议,让你对二战(法律非法学)产生了动摇,这是非常正常的。你觉得自己学习效率不高,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结合你朋友的反馈,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你到底适不适合,以及二战的几率有多大。首先,我们来聊聊“学习效率低”这件事。这可能有很多层面的原因,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 是方法问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对于医学这个专业性极强,投入巨大的领域。你是选择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深耕,还是冒险跨界到法律领域?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深入思考的问题。我尽量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向。首先,我们来聊聊继续深造医学的可能性和挑战。作为一名五年制临床医.............
  • 回答
    想学法律,选择独立法学院还是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确实是个挺纠结的问题。这两种路径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最好”,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需求和职业规划。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帮你理清思路。独立法学院:精雕细琢的法律“专科”你可以把独立法学院理解为一所只专注于法律这门学科的“精进班”。它们不像综合性大学那样.............
  • 回答
    学法律?这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用一本厚厚的法律书就能解决一切的场景。如果你问我,那是一种……怎么说呢,像是在参加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赛,只不过你的对手有时是逻辑,有时是人情,有时甚至是潜藏在你脑海深处的偏见。刚开始接触法律,你会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由无数规则、条文、案例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