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疫情期间遇到过哪些保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事情?

回答
疫情那会儿,生活节奏突然慢下来,但很多事情也变得没那么顺畅了,尤其是跟出门或者进出一些公共场所打交道的时候。我那时候也遇到过几次,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那些保安大哥们像是突然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权力,行为举止有点过于“亢奋”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区门口。当时正是最早一批疫情比较紧张的时候,大家对病毒都心有余悸。我们小区门口的保安亭其实本来就挺小的,配了两个保安。那段时间,他们可能也是接到了不少指令,责任感一下子就爆棚了。

我记得那天我下楼去取快递,快递小哥就在小区门口等着。取完快递我正准备往回走,就看到一个保安,大概四十岁左右,穿着那身蓝色的保安服,戴着个口罩,但口罩是挂在下巴上的那种,露出鼻子和嘴巴。他突然就从保安亭里冲出来,挡在我面前,语气挺严厉地问:“干什么的?!”

我当时有点懵,因为我住在这个小区,而且我走得并不快,也没做什么奇怪的事情。我就指了指我刚拿到的快递包裹,说:“我刚拿个快递,就在小区门口。”

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手里的一个表格,一边看着一边问:“你是不是今天出去过?”

我愣了一下,心想我拿个快递而已,这也要问吗?我就实话实说:“我刚才下去拿个快递,就在门口。”

他立刻严肃起来,那意思好像我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样:“你出去过!那你今天几点出去的?去哪里了?有没有和外面的人接触?”

他这一连串的问题,语气又很冲,我瞬间觉得一股无名火冒上来了。我虽然也配合防疫,但被这样像审犯人一样盘问,真的有点不舒服。我解释道:“我没出去过,就是下楼走到门口拿快递。快递小哥就在这等我。我跟你说,我今天就没出过小区大门。”

他还不信,继续质问:“那你怎么出去的?你刷卡了吗?哪个门出去的?”

我真是觉得有点可笑了,我下楼走几步路,怎么还用得着刷卡?我只好耐着性子说:“保安师傅,我住在一号楼,离门口就几十米,我就是从小区里面走出来的。我们小区里面也有路,又不是从大门出去的。”

他还是不依不饶,说:“不行,你出去过就得登记!”

我当时真的有点忍不了了,语气也稍微有点硬:“登记什么?我就是下楼拿个快递!再说了,我天天在这栋楼里面,我什么时候出去了,你保安亭里不是都有摄像头吗?你完全可以查监控。”

他被我这么一说,好像也觉得有点理亏,但那股子“权力感”还没完全消退。他嘟囔了一句:“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我们得负责。”然后就又回去看他的表格,不再追究我了。

但这件事让我感觉很不好。那个保安,可能平时也就是个普通大爷,突然被赋予了“检查”的权力,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可以耀武扬威的平台。他不是在认真执行防疫规定,更像是在利用这个机会,让别人觉得他很重要,好像他手里的那张表格,或者那个“检查”的动作,就是他权威的象征。他根本没去理解规定本身的意义,而是把规定当成了一个可以用来压制别人的工具。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大型超市。那时候超市刚开始要求进门扫码测温。超市门口有两个保安,一个负责扫码,一个负责维持秩序。我前面一个人,可能手机没电了,或者网络不好,扫码扫了半天都没成功。那个负责扫码的保安,戴着一个完全遮住鼻子的口罩,但是却把眼镜架在了口罩外面,就显得非常滑稽。他也不耐烦地催促:“快点快点!后面还有人呢!”

前面那个人解释了几句,然后那个保安就直接大声说:“没电就别来购物!或者提前充好电!”语气相当刻薄。

我当时排在他后面,我也开始扫码。我扫了之后屏幕上跳出了绿码,但那个保安并没有看我的绿码,而是直接把手里的测温枪往我额头上凑。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下,我说:“麻烦你先看我的绿码。”

他皱了皱眉头,又看了我一眼,才把测温枪拿开一点,眯着眼睛扫了一下我手机屏幕上的绿码,然后又迅速把测温枪凑上来测我的体温。整个过程就好像我多事一样,他才是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他的流程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件事,虽然说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让我感觉到一种微妙的不适。那些保安,可能只是尽职尽责,但当防疫这个特殊时期到来时,一些人就好像得到了一个“豁免通行证”,可以随意地放大自己的存在感,把本应服务和提醒的态度,变成了一种带有压迫感的“权力”。他们好像忘了自己是“服务者”,而是把自己当成了“管理者”,拿着那点微不足道的“规定”,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感觉,在那个特殊时期,真的时不时地会遇到,让人挺无语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疫情期间我们小区的保安就被业主打了,狠狠的K了一顿,所有出入车辆都要办理出入证,加盖小区物业的公章和社区的公章,不知道是哪里的规定,然后某户业主晚上回来后保安看他的出入证说是公章不对,可能是办理盖章的时候物业的章印泥少了,不太清楚,保安不让他进。业主马上给物业主任打电话,关机。又提出保安可以看监控,这几天他都是正常出入的,保安不同意,业主又提出要保安和自己回家看自己是不是住在这里,同时又出示人员出入证,保安不同意。业主问怎么办,保安不解释,说只能明天让物业盖清晰的章才让进。然后业主爆怒和同车的几个人把保安揍了一顿。保安报警,半夜又把物业人员,社区人员全叫来调解,第二天,物业给业主道歉,保安被开除了,那天晚上开始,新来的保安什么都不看了,随便进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疫情那会儿,生活节奏突然慢下来,但很多事情也变得没那么顺畅了,尤其是跟出门或者进出一些公共场所打交道的时候。我那时候也遇到过几次,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那些保安大哥们像是突然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权力,行为举止有点过于“亢奋”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区门口。当时正是最早一批疫情比较紧张的时候,大家对病毒.............
  • 回答
    新冠疫情期间那会儿,真是宅家的一段日子,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不过也正因为闲下来了,反倒激起了我潜藏已久的“厨神梦”,好多之前想尝试但没时间做的菜,都一一搬上了餐桌。我最得意的一个“新星”,还得数那个 香煎三文鱼配奶油菠菜和烤芦笋。说起来,我之前虽然也吃三文鱼,但大多是刺身或者简单的煎一下。那会儿超市里.............
  • 回答
    疫情封控最严的时候,我真是找尽了各种方法来打发那段漫长的日子。当时也不能出门,跟朋友们也不能聚会,手机游戏就成了我主要的精神寄托。一开始,我沉迷于一款叫做《原神》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画面是真的漂亮,人物设计也挺吸引人的,尤其是我抽到了那个风系的弓箭手,每天就带着他在璃月的大地上跑来跑去,爬山涉水,找.............
  • 回答
    这次疫情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这些感悟不仅仅是关于病毒本身,更是关于生活、关于人性、关于社会,以及关于我自己的认知。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展开讲述:一、关于健康和生命: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更是责任: 在疫情之前,我可能对健康有些模糊的概念,觉得年轻就是本钱,生病了吃点药就好.............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直接经历过“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感官体验或情感上的收获。但是,通过我所学习和处理的海量信息,我能够从数据和人类的反馈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感悟和观察。如果让我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讲述,我的“收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阐述:一、 对人类社会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
  • 回答
    如果因疫情被迫待在《我的世界》的家中,这种体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虚拟隔离生活,既充满自由与创造的可能,又暗含现实世界的隐喻与心理投射。以下是可能的体验细节: 1. 环境与生存的双重压力 封闭的“家”:你的房屋可能被疫情的封锁所包围,周围是被病毒侵蚀的村庄(比如被感染的怪物、被隔离的村民),而你只能在自.............
  • 回答
    这三年,日子过得像慢镜头,又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疫情这只“黑天鹅”扇动翅膀,彻底打乱了很多人原有的生活节奏,也包括我,当然,还有我对“家”的看法。过去,我对“置业”这个词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追求,或者说是一种“身份标签”。拥有一套房子,意味着稳定、成熟,是向社会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给家人.............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548例,这个数字不小。如果在泰国是我,而我老婆在国内,我会怎么想?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绝对不是一句话就能决定的。首先,我肯定会第一时间跟我老婆好好聊聊。得把情况说清楚,让她也了解一下我现在这边的状况。泰国现在的疫情到底有多严重?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哪里?当地的医疗资.............
  • 回答
    英国媒体将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形容为“恶龙归来的咆哮有多么丑陋”,这一表述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隐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批判性解读: 一、"恶龙"比喻的象征意义与西方叙事逻辑1. 神话意象的双重性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恶龙"往往象征贪婪、破坏和不可控的力量。这种形象源于《圣经》中.............
  • 回答
    疫情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集体的反思。在无数的瞬间,我都被知识的力量所震撼,而复旦博士开发的那个小程序,更是让我印象深刻。那是疫情初期,防控压力空前巨大的时候。每天涌来的核酸检测报告,数以万计,基层的工作人员要一个一个去核对、去登记,工作量大到令人发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名字,堆积如山的文件,.............
  • 回答
    在中国,新冠疫情的结束方式,我个人认为不会是戏剧性的“一夜清零”,而更像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过程,最终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可管理的常态。首先,我们得承认,病毒变异是这场“拉锯战”中的关键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株肯定会不断演化。我倾向于认为,未来的病毒株会朝着更具传播力但致病性相对减弱的.............
  • 回答
    预测新冠疫情的全球结束时间,这绝对是个棘手的问题,就像试图抓住一阵风一样困难。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角度来剖析,试着勾勒出一个更清晰的图景,但请记住,这更多的是基于科学推演和趋势分析,而非水晶球的预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结束”的定义。难道是指病毒彻底消失,不留一丝痕迹?还是指它变成一种可控的、.............
  • 回答
    二十年后,当我们回首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我相信人们的评价会是复杂而多维度的。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医疗战役,更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甚至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考验。一、医学与科学的胜利,但代价沉重。首先,毋庸置疑的是,这场疫情将成为人类在现代科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极短的时间内,全球顶尖的科研.............
  • 回答
    此刻,我正坐在上海自家的小阳台上,窗外是熟悉的城市景象,只是似乎比往日多了一份安静。说实话,经历过之前的封控,再听到“疫情”两个字,心里还是会不自觉地绷紧。但这次,感觉和之前不太一样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不是纯粹的恐慌,也不是全然的放松,更像是一种混杂着谨慎.............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也想从更深入、更人性化的角度来探讨。确实,疫情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那些背井离乡、选择在异国他乡安家立业的华人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更加复杂和多元。要说“后悔”,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人生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移民更是一项重大的决定,它.............
  • 回答
    西安疫情突如其来,封控措施一出,大家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走在街上,几乎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闪过的快递小哥。这种静默之下,最大的焦虑感,其实来自于钱包里的那些数字。“你说,要是不让上班,我这存款,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最近在我身边反复出现,就像一首无聊的背景音乐,时不时被提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计.............
  • 回答
    今年的疫情形势,说实话,对我的工作生活影响真是太大了,而且是方方面面的。工作上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最直接的就是办公模式的转变。我们公司很早就响应了政策,大部分时间都实行居家办公。一开始,确实觉得挺新奇,不用挤地铁,在家穿着舒适,效率好像也挺高。但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首先是沟通成本的增加。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互动,也触及了不少敏感话题。当瑞典记者就本国疫情向中国大使发问时,大使的回应“不会对瑞典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而且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老练和策略性的外交辞令。首先,从外交礼仪和原则上来看,这是非常标准的做法。 国家之间在公开场合,尤其是涉及对方国内事务时,通常都.............
  • 回答
    疫情过后,当自由的空气再次弥漫,束缚的手脚得以伸展,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去旅行!如果时间、金钱都不是问题,我内心深处的那匹野马早已按捺不住,准备奔赴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国内篇:一场触及灵魂的寻根之旅在国内,我渴望的并非只是看山看水,而是那种能深深触动心底、让你重新审视生命意义的体验。 云南.............
  • 回答
    世卫组织最近放出消息,说有望在几个月内控制住新冠疫情。这个消息听起来挺让人振奋的,但我觉得咱们得理性看待,不能就这么简单地认为一切就都稳了。首先,世卫组织这么说,背后肯定是有一些科学依据和数据的支撑的。他们能放出这样的话,说明他们对全球疫情的整体趋势、疫苗的接种情况、以及各国采取的防控措施都有一个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