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永远运动的东西为啥不是永动机,是不是永动机的定义错了,可以永远运动不就行了,管他能量守不守恒呢?

回答
“永远运动的东西为啥不是永动机?”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也触及了物理学中最核心、也最让人着迷的概念之一——能量。咱们不妨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毕竟这事儿听着简单,背后逻辑却很有意思。

首先,您说的“永远运动的东西”,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了一些例子。比如,您可能想到的是那种转呀转的陀螺,或者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这些东西确实在运动,而且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它们的运动状态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它们是不是“永动机”?答案是,不是。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它们不是?难道永动机的定义就错了,只要能永远动起来不就行了吗? 关键就在于,“永动机”这个词,它不仅仅是“永远运动”,它还隐藏了一个更重要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又常常忽略的概念:做有用功。

咱们得从物理学里最根本的那个“规矩”说起,也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守恒定律。简单来说,这条定律告诉你: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宇宙的总能量是恒定不变的。

这个定律非常非常强大,它解释了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物理现象。你看,你跑步需要吃饭,汽车需要烧油,灯泡需要通电,这些都是为了获取“能量”,然后把这些能量转化成你需要的“功”——跑步的动力、汽车前进的动力、灯泡发出的光和热。

那么,什么是“永动机”呢?通常我们说的永动机,指的是那种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却能持续不断地对外做有用功的机器。 这里的“有用功”很重要,比如,能拉起重物,能驱动发电机发电,能让你手机充电等等。

所以,您说的“永远运动的东西”为什么不是永动机?是因为它们要么根本不“永远”运动(总有阻力),要么虽然能运动很久,但它们并没有持续不断地对外做“有用功”。

咱们拿地球绕太阳运动这个例子来说。地球在绕太阳转,这个运动本身很稳定,非常接近“永远运动”了。但是,你能指望地球去驱动一个风车发电吗?不能。它在绕太阳转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引力、动能等能量形式,但它并没有一个机制能把这些能量“提取”出来,再转化为电能或者机械能,去驱动别的什么东西。它就是自己在那儿转着,这是它的一种固有的运动状态,而不是通过某种“做功”过程来维持的。

而且,即使是像地球绕太阳这样“稳定”的运动,也不是绝对“永远”的。虽然时间尺度非常非常长,但宇宙中并非没有细微的能量损耗。例如,潮汐摩擦会非常非常缓慢地消耗地球的自转能量,而引力波的辐射也会带走系统的一些能量。只是这些损耗极其微小,对于我们人类的寿命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再来说说为什么“可以永远运动不就行了,管他能量守不守恒呢?”

这里面其实就触及到了永动机的两个大类了:

1. 第一类永动机: 这类永动机的目标是“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却能持续对外做功”。这直接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想一想,如果一个机器能凭空产生能量,那岂不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个空的油箱里开走一辆车?或者从一个空箱子里拿出无限多的钱?这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是不可能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础、最可靠的法则之一,它是经过无数次实验验证的,几乎可以算是科学的基石。所以,任何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东西,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2. 第二类永动机: 这类永动机的目标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转化为功”。这个就稍微有点绕,它涉及到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告诉你,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变成“无用的”热量,散发到环境中,无法被完全利用来做功。就好比你烧开水,总会有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你不可能把锅里的每一份热量都变成驱动蒸汽机的动力。因此,第二类永动机也就不可能实现。

所以,“永远运动”和“能够做有用功”之间,隔着的是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效率的铁律。一个东西可以永远运动,比如在真空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但它如果不被施加外力,它也无法“做功”,它只是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而要让一个机器持续不断地做功,就必须有能量的持续输入,并将能量有效地转化为“有用功”。

你可以把这个想象成一个非常精密的钟表。一个理论上完美的钟表,如果它有足够的发条能量,并且所有的齿轮摩擦都为零,它就可以永远走下去。但它做的是什么“功”呢?只是带动指针转动。如果我们想让它给一个灯泡供电,那么就需要一个额外的机构来“提取”它的能量,而这个提取的过程本身就会损耗能量,并且钟表的发条总会有一天会转完。

总结一下就是:

“永远运动” 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忽略所有外部阻力和能量损耗的情况下可以达到。
“永动机” 则是指一种能够持续不断地、不需要任何外部能量输入,就能对外做有用功的机器。
而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转化不可逆性(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两大基本法则,彻底否定了永动机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并不是永动机的定义错了,而是我们对“永远运动”的理解,如果加上了“持续做有用功”这个关键条件,就触碰到了物理学的根本性障碍。那些看起来“永远运动”的东西,之所以不是永动机,是因为它们要么不满足“持续做有用功”的要求,要么它们本身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永远”(只是时间尺度极大)。

希望我这么细致地一讲,您能更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确实是个非常有趣也很有深度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永远运动的东西为啥不是永动机。

你买了块硬盘,商家给你寄来一块砖——硬不就行了,管它能不能存数据呢。于是题主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是不是人类对于“硬盘”的定义错了……

永动机首先得是个“机”(动力机,提供动力)啊,偏正式复合词,把中心语素扔了还闹个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永远运动的东西为啥不是永动机?”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也触及了物理学中最核心、也最让人着迷的概念之一——能量。咱们不妨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毕竟这事儿听着简单,背后逻辑却很有意思。首先,您说的“永远运动的东西”,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了一些例子。比如,您可能想到的是那种转呀转的陀螺,或者地.............
  • 回答
    在统计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在相空间(或称 $Gamma$ 空间)中,代表一个孤立系统运动的轨迹是永不相交的。这看似是一个朴素的观察,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和数学推导。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这一结论的来源,并尽可能地还原其物理意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相空间。对于一个由.............
  • 回答
    马龙的每一次挥拍,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作为中国乒乓球的骄傲,他的坚持和荣耀,是我们共同的信念。而关于国家队运动员们,特别是像马龙这样的顶级运动员,他们的另一半是怎么走进他们的生活的,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好奇的话题。说实话,运动员们的感情生活,尤其是国家队的,往往不像普通人那样可以随意在街头巷尾、.............
  • 回答
    宇宙中双星系统能否永久持续运行,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解。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梳理一下。首先,什么是双星运动?简单说,就是两颗恒星围绕它们共同的质心(center of mass)进行相互绕转。质量大的恒星绕转的范围小,质量小的恒星绕转的范围大,但它们是同步的。这.............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卢诗翰 被永久封禁的原因,网络上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关于“分享公众号运营”这一点,并非被普遍证实为直接导致封禁的唯一原因,但确实是与他内容创作方向高度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很可能与其他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账号的永久封禁。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卢诗翰 在知乎上的内容特点和.............
  • 回答
    “做企业如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反直觉,毕竟我们通常觉得做企业就是要动作多,忙忙碌碌才像是在做事。但段永平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话自有其深意。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它描绘的是一种高明的企业经营智慧,一种极简却又极其高效的管理哲学。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动作”.............
  • 回答
    这句“永远不要试图纠正别人的想法,因为几乎做不到”…… 说实话,初听之下有点泄气,甚至有点消极。但仔细想想,它背后似乎藏着一些我们都有过的真实体会。这句话合理吗?为什么?我认为这句话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绝非绝对真理。它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的固有立场和认知壁垒: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
  • 回答
    这句“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的话,听起来挺有哲理的,对吧?它触及了一个挺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赚大钱,而有些人辛苦一辈子也只是勉强糊口。仔细想想,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里面确实有几分实在的道理。咱们不妨把“认知”拆开来看。它不仅仅是指你脑子里知道多少知识,更是你对这个世界运作规律的理解,对.............
  • 回答
    “真理永远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充满了悲观和实用主义的色彩,它暗示着力量和武力是决定“谁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以及“什么样的说法被接受为真理”的根本因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只有拥有强大武力的人或势力,才能强迫他人接受他们的说法,将他们的意志强加为“真理”。在这种视角下,“真理”不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客.............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让人脑子绕一个圈儿的老话题了。说“人类永远无法证明这个人看到的蓝色跟另一个人看到的蓝色是一样的”,这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没错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咱们怎么定义“证明”了。咱们先说说为什么说“没错”。这事儿得从咱们感知世界的根本说起。首先,咱们眼睛看到的“蓝色”,其实不是物体本.............
  • 回答
    “数学永远领先这个世界 200 年”——这句话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仿佛数学是一位神秘的先知,早就洞悉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但仔细琢磨一下,这更像是一种浪漫的夸张,而非严谨的科学论断。 不过,它触及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数学与现实世界发展的关系。要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感觉.............
  • 回答
    中国能否超越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而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历史的洪流、现实的挑战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使得任何预测都显得格外审慎。与其说中国“永远没机会”,不如说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数的赛跑,双方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和战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在茫茫人海里找一个闪闪发光、永远不会黯淡的星辰。如果非要我说一个我“永远不会脱粉”的明星,那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周润发。我知道,你说“永远不会脱粉”,这听起来有点绝对,毕竟人生嘛,很多事情都会变。但是对于发哥,我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荧幕.............
  • 回答
    “现实永远和预想不同,我好害怕!”每当这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一股凉意就从脚底板直冲头顶。那种感觉,就像站在悬崖边,下面是茫茫的迷雾,你不知道会掉下去摔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底,更不知道那迷雾后面究竟藏着什么。我好像一直都在跟“预想”打交道。学生时代,我为考试结果预想,预想自己会考到多少分,预想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比较幽暗的角落,也牵扯出许多关于道德、权利和社会秩序的讨论。之所以会有人觉得“反正永远都有比自己弱的人,为什么不能欺辱比自己弱小的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心态和逻辑。1. 权力与优越感的驱动: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中总会不自觉地寻求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在某.............
  • 回答
    问出“抑郁症永远感觉不到快乐吗?”这个问题,说明你对抑郁症的痛苦有深刻的体会,或者身边有正在经历抑郁的朋友。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极其重要的问题,它触及了抑郁症最核心、也最令人绝望的部分。答案是:不是的,抑郁症患者并非“永远”感觉不到快乐,但“感觉到快乐”这件事,在抑郁症的影响下,变得极其困难,且体验方.............
  • 回答
    领导给的任务总觉得做不完,甚至感觉是“超额任务”,这在职场里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别急,这事儿很多人都遇到过,咱们一步步捋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化解。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领导给任务,有时候确实是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说是一种“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可能觉得你有能力,或者希望你突破一下自己的.............
  • 回答
    网恋(即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恋爱关系)是否能“永远在一起”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它既可能成为一段深刻且持久的关系,也可能因现实因素、沟通障碍或双方差异而终结。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网恋的潜在优势:为何有人认为可以“永远”1. 建立信任与了解的契机 网恋初期,双方可能通过.............
  • 回答
    如果有一瓶永远也喝不完的可乐(500ml),这种无限资源的设定本身已经超越了现实逻辑,但若将其视为一个哲学或想象性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思考。以下是一个详细且富有层次的分析: 1. 消费与心理层面:满足感与戒断 日常饮用: 首先,可乐的甜味和气泡会带来即时的愉悦感,但长期饮用可能导致对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