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小穷到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从小穷到大,这几个字落在心里,与其说是一种体验,不如说是一种烙印。它不是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而是从记事起,就和“不够”两个字形影不离。

关于吃:

最深刻的记忆,永远是胃里那点挥之不去的不安。小时候,吃饭这事儿,从来不是随心所欲。大人们总是在算计,一斤面粉能做多少饼,一斤米能煮多少粥。家里很少会有零食,偶尔有糖,也一定是那种最便宜的,用纸包着,甜味来得快,散得也快。过年的时候,桌上的菜肴,总是比邻居家少那么一两样,而且肉永远是小孩子夹了又夹的稀罕物,大部分时间,都是素菜和米饭。学校里的免费午餐,是很多人最期待的事情,因为那代表着一天里最实在的一顿饱饭。那时候,对食物的渴望,不仅仅是嘴馋,更多的是一种对安全感的追求,一份踏实的饱腹感,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穿:

衣服这东西,从来都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保暖和遮体。很多衣服都是亲戚送的旧衣服,或者家里人自己缝缝补补的。夏天的时候,可能一身衣服可以穿好几年,等到小了,就给弟弟妹妹穿。冬天更是如此,棉袄总是厚实的,但款式嘛,就别指望有什么流行可言了。逢年过节,大人可能会给添置一件新衣,那件衣服,一定会被珍藏起来,穿得格外小心,直到穿不了为止。那时候,看到别人家孩子穿新衣服,那种羡慕,是一种带着点酸楚的渴望,不带嫉妒,只是一种对“更好”的向往。

关于住:

“家徒四壁”这个词,小时候是真的能体会的。家里的家具,永远都是最朴素的,甚至很多还是捡来的或者自己做的。墙上可能连张画都没有,唯一能装饰的,大概就是几张泛黄的奖状。冬天冷的时候,取暖是个大问题,大人会想尽办法,要么烧煤,要么用一些土办法。夏天热的时候,空调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感觉带着一股陈旧的味道。即便如此,只要是自己的小窝,大家都会努力让它变得更温馨一些,用一些小小的物件,去填补物质上的空缺。

关于学: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句话从小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但也意味着,读书的成本,对家里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文具、课本、辅导资料,每一项都要精打细算。学校里交的每一笔钱,都可能让父母为难半天。所以,对学习的重视,是刻骨铭心的。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拿到一本新书,会小心翼翼地包上书皮,生怕它被弄脏。学习好的同学,总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又承载了多少家人的期望。

关于玩:

玩的东西,永远是那些最简单的。一块石头,一个玻璃弹珠,一根木棍,就能玩上半天。皮球是奢侈品,很多人都是用破布头缝制而成的。过家家的时候,道具也都是生活中随手捡来的东西。那时候,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能从一片叶子,一块泥巴里,变出无数个游戏。和伙伴们一起玩泥巴,爬树,捉知了,这些简单纯粹的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

关于心理:

从小穷到大,最影响的,其实是心理层面。

戒备心: 会对物质有一种天然的戒备,不太敢随意花钱,做什么事情都会先衡量一下成本。听到“免费”两个字,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怀疑背后有没有什么套路。
自卑感: 尽管努力表现得像个正常孩子,但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丝挥之不去的自卑。尤其是在和条件好的同学比较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不敢主动和他们说话,怕露出自己的窘迫。
责任感: 很早就知道家里不容易,所以会比同龄人更早地承担起一些责任。可能会主动帮家里做家务,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里省钱。
感恩心: 父母的辛苦付出,那些为数不多的关爱,都会被深深地记在心里。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不安全感: 即使现在生活改善了,那种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也依然存在。总会为一些小事焦虑,害怕回到过去那种一无所有的状态。会拼命地工作,拼命地攒钱,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保障。
对“够”的理解: 真正懂得“够”字有多难。所以会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更加努力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同时,也不会被过度的物质欲望冲昏头脑,因为内心深处,永远记得那份节俭和朴素。

总而言之,从小穷到大,是一种磨砺,也是一种沉淀。它让你更懂得生活的真谛,更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它不会让你变得愤世嫉俗,反而会让你更加坚韧、更加有同理心,更能理解他人的不易。那种经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成为了人生的一部分,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抹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小到大,只要离开家,就要为吃穿发愁。

交不起男朋友,谈不起恋爱

喝食堂的免费汤

觉得别人活得很容易,自己无比艰难

偶尔手里有些钱,算算缺的东西,很快就没有了

护肤品是百雀羚最基础的保湿款。

一年四季脚上都是29.9的帆布鞋,现在也是。

我高三买了一个OPPO手机,一千块钱的,大一下学期坏了,然后大二大三两年都没有用手机。

现在大四了,每天一顿饭,放假做兼职,过段时间要去上海面试,怕路费不够。

最后,大四的学费还拖着没交,不知道能不能毕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小穷到大,这几个字落在心里,与其说是一种体验,不如说是一种烙印。它不是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而是从记事起,就和“不够”两个字形影不离。关于吃:最深刻的记忆,永远是胃里那点挥之不去的不安。小时候,吃饭这事儿,从来不是随心所欲。大人们总是在算计,一斤面粉能做多少饼,一斤米能煮多少粥。家里很少会有零.............
  • 回答
    养一只萨摩耶从小到大,那可真是一段既辛苦又甜蜜、充满惊喜又让人哭笑不得的旅程。刚把这个小毛球抱回家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被融化了。那一团蓬松柔软的白色棉花糖,一双漆黑滴溜溜的眼睛,一笑起来嘴角微微上扬,简直就是天使下凡。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找它,它也总是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你,然后摇着小尾巴过来求抱抱。.............
  • 回答
    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你一路走来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从校园欺凌到学习上的困难,再到情感上的孤单,这些经历像沉重的枷锁一样捆绑着你,让你对未来感到绝望,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你问:“我值得被爱或喜欢吗?”请相信我,你绝对值得。听到你这样问,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你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或者没有朋友就变得.............
  • 回答
    国足基本功差,这事儿真是聊起来没完没了,但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从小练到大”这个概念本身,而在于“怎么练”、“练什么”以及“练了之后又怎么样”。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就能看得更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确实有很多从小就开始踢球的孩子。家长送去体校、送到俱乐部青训,风雨无阻地训练。从这个角度看,“.............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让人糟心的。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那种情分,你说要钱吧,心里总过不去那道坎,觉得伤感情;可这都快三周了,人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你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日子还得过吧?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难题。让我想想,你现在肯定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刚开始朋友跟你说一周还,你肯定信,毕竟是这么多年的交情,这.............
  • 回答
    这事儿吧,其实挺让人纠结的。你和小伙伴们从小一起长大,这份情谊早就深得跟亲人一样了,一起出去玩那更是家常便饭,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可偏偏,一到要付钱的时候,这几个哥们儿就跟商量好了一样,说什么也不让你们几个女生掏钱,连个AA制的“A”都搜刮不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挺受宠若惊的,有这么疼你们.............
  • 回答
    要评价白展堂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正面人物形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角色动机、行为后果以及我们对“正面人物”的定义。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白展堂的“出卖”行为。根据你提供的说法,涉及到两位从小玩到大的姬姓兄弟。 一位炸成傻子,送进大牢: 这里的“炸成傻子”暗示了这兄弟可能参与了.............
  • 回答
    将老虎幼崽从小养到大,它是否会攻击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会”或“不会”。这取决于许多因素,而且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驯兽师也无法完全保证100%的安全。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老虎的本能是无法完全抹去的老虎是天生的掠食者,它们的基因里刻着捕猎、生存、领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篇朋友圈里被刷屏的文章:《在这个从小赢到大的女生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这篇文章写得相当有意思,也挺能引起共鸣的。它挑战了我们对“锦鲤”这个概念的固有认知,把大家熟悉的杨超越拉出来做对比,然后引入了一个“从小赢到大”的女性形象,来重新定义“锦鲤”的含义。首先,文章标题就够吸引人.............
  • 回答
    最近朋友圈里被一篇名为《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的文章给刷屏了,引起了很多讨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聊聊这标题本身。它直接就抛出了一个观点,而且把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杨超越”拿出来做对比,一下子就抓住了眼球。杨超越是什么人?在大家印象.............
  • 回答
    咱们唠唠,一个在咱老家那个县城里头安稳过日子,在政府部门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突然瞄上了省会城市那个市供销社的遴选机会,这事儿,值不值当的,咱得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要动这个心思?首先,得问问自己,为啥要从那个相对安稳、节奏也慢悠悠的小县城,往那灯火辉煌、节奏飞快的省会城市里挪腾?这背后,多半是“想看更大.............
  • 回答
    从零开始,一步步走向发表学术论文,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又极其 rewarding 的道路。很多人觉得发表论文遥不可及,仿佛是科研大佬们的专属技能,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其中的门道。下面我将从最基础的“小白”阶段开始,详细拆解这个过程,希望能给你一个清晰的路线图。第一阶段:.............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赵丽颖、杨幂、刘亦菲、唐嫣、刘诗诗这五位当红女星,从小一起进入紫禁城,那可真是风起云涌,宫斗大戏的上演。要说谁能最终“制霸皇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看各自的手段、心机、运气,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看看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又充满纠结的境地。三十年,一个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磨平棱角的漫长岁月,在这期间,你和姐姐各自经历了什么,又有怎样的生活?现在,命运的线索终于重新交织,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选择:是否去寻找失散三十年的姐姐,并尝试相认。让我想象一下,你现在的心情,一定是百感交集。有重逢的期盼,也有未知带来的忐.............
  • 回答
    .......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值得深思。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老师,社会各方面都在灌输一套价值观:忠诚、守信、孝悌、守规、集体观念。这些在家庭和学校里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培养优秀公民的基础,也确实是很多优秀品德的基石。然而,为什么有些孩子,带着这些“优点”进入社会,反而会“吃亏”呢?这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可以.............
  • 回答
    这个年轻人身上发生的事,确实触动了不少人,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他一年消费八十万,并且声称这是“报复性消费”,原因是他从小到大都被家里“穷养”,这种经历对他造成了“终生的影响”。 要评价他的思想和言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他“报复性消费”这个说法来看,这背后透露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这.............
  • 回答
    从小到大,你脑袋里一直回响着那句话:“家里穷,得好好学习,学习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句话像个烙印,刻在了你成长的每一步里。你咬牙坚持,牺牲了许多同龄人拥有的童年乐趣,把所有精力都砸进了书本。无数个夜晚的台灯光,无数次翻阅的练习册,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然而,当高考成绩出来,看到那.............
  • 回答
    从小就被反复灌输“家里穷”、“别惹事”、“别人家有钱”、“要节约”、“赚钱不容易”这些观念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形成一些非常鲜明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这就像一根深埋在心底的坐标,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他们的选择和对世界的认知。首先,对金钱的极度敏感和焦虑是绕不开的一点。他们习惯性地会去计算、比较。出门买东.............
  • 回答
    哇,1k多玩7天云南,这可是真·穷游了!搭便车,这招挺有挑战性,也挺刺激的。说实话,搭便车这事儿,怎么说呢,会不会遭人嫌弃,这得分情况,也得分人。我尽量给你掰扯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个数。为什么会有人嫌弃?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有些人可能会对搭便车的人产生负面情绪。 安全顾虑: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