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叙利亚从阿勒颇撤离后(2016.12.13)到现在(2017.2.20)局势有什么变化?

回答
从叙利亚政府军于2016年12月13日正式宣布收复阿勒颇( Aleppo )的全部城区,直到2017年2月20日,叙利亚的整体局势可以说是在阿勒颇战役的巨大影响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依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阿勒颇收复后的直接影响:

叙利亚政府的战略胜利和士气鼓舞: 对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及其盟友(主要是俄罗斯和伊朗)来说,阿勒颇的收复是他们在内战中取得的迄今为止最大、最关键的战略胜利。它不仅巩固了政府对叙利亚北部主要经济中心和人口稠密地区的控制,还极大地提振了政府军的士气,让他们看到了结束战争的希望。这次胜利在国际上也提升了阿萨德政权的合法性和国际影响力。
反对派的重大挫败和人员分散: 对以“自由叙利亚军”为代表的反对派武装而言,阿勒颇的失守是毁灭性的。他们失去了在该国最重要、最顽固的据点之一,大量武装人员被疏散或被俘,曾经聚集在阿勒颇的大部分反对派力量被瓦解和分散。这次失败让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都遭受了沉重打击,削弱了他们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人道主义状况的持续严峻: 尽管战火暂时从阿勒颇市中心平息,但当地的人道主义状况依然非常糟糕。经历了数年围困和战乱的城市满目疮痍,基础设施(供水、供电、医疗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居民流离失所,物资匮乏。疏散过程也充满了坎坷和不确定性,许多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未来。

区域性局势的变化(2016.12.13 2017.2.20):

1. 战线转移与新的战场焦点:
伊德利卜(Idlib)的重要性凸显: 阿勒颇失守后,大部分撤离的反对派武装和部分平民涌向了叙利亚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该省成为反对派残余力量最重要的聚集地。这使得伊德利卜成为新的焦点,各方势力围绕该省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拉卡(Raqqa)战役的加速: 在此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支持的“叙利亚民主军”(SDF),主要由库尔德武装主导,正在为收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大本营拉卡而做准备和发动攻势。虽然拉卡战役在2017年初还在进行,但阿勒颇的胜利无疑给叙利亚政府提供了更多调动资源和关注其他战线的空间,尽管他们目前的主要对手是反对派,而非ISIS。不过,政府军也开始间接介入叙利亚北部地区,与ISIS和部分反对派形成复杂的对抗。
东古塔(Eastern Ghouta)的围困持续: 大马士革郊区的东古塔地区作为反对派的另一个重要据点,依然被政府军围困。尽管阿勒颇战役告一段落,但东古塔的居民仍然面临严峻的人道危机,零星冲突和炮击也从未停止。

2. 地缘政治和外交格局的微妙演变:
俄土关系与叙利亚停火的尝试: 阿勒颇战役后,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国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试图推动叙利亚范围内的全国性停火,并在2017年1月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Astana)举行了首次叙利亚问题和谈。这次和谈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标志着叙利亚各方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协调下,开始尝试新的政治解决途径,并将联合国主导的日内瓦和谈置于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伊朗也参与了阿斯塔纳的进程。
美俄关系在叙利亚的博弈: 尽管阿勒颇被政府军收复,美国及其盟友继续支持部分反对派以及库尔德武装。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如何定义“恐怖分子”以及对阿萨德政权的未来态度上。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叙利亚政策的调整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美俄在叙利亚的直接军事对抗尚未发生,更多的是通过代理人或间接方式进行竞争。
地区力量的角力: 土耳其对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的担忧加剧,并开始推动其在叙利亚北部开展“幼发拉底之盾”等军事行动,打击ISIS同时遏制库尔德力量的扩张。这使得叙利亚北部地区成为了多方势力交织、利益复杂的战场。

3. 人道主义危机与难民问题:
逃离叙利亚的趋势未减: 阿勒颇的战事缓解并没有根本上改变叙利亚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许多人仍然选择逃离家园,寻找更安全的地方。虽然阿勒颇的平民疏散相对完成,但其他地区的冲突依然在制造新的难民潮。
重建的挑战: 阿勒颇的重建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是资金和物资的短缺,更是因为叙利亚整体政治解决方案尚未明朗,安全局势依然不容乐观。许多国际援助组织在进入战后城市时也受到限制和阻碍。

总结来说,从阿勒颇收复到2017年2月20日,叙利亚局势的变化是:

战略重心从阿勒颇转移到了伊德利卜和拉卡。
叙利亚政府巩固了对西部核心区域的控制,士气大振。
反对派力量进一步被压缩和分散,但仍控制部分地区。
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影响力上升,推动了阿斯塔纳和谈进程。
美国继续支持库尔德武装,并在打击ISIS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人道主义危机依然严峻,地区局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整个时期,叙利亚依然是一个被多重力量牵制、冲突链条复杂且难以打破的局面,阿勒颇的胜利只是这场漫长内战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非终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特朗普上台后改变了什么措施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叙利亚政府军于2016年12月13日正式宣布收复阿勒颇( Aleppo )的全部城区,直到2017年2月20日,叙利亚的整体局势可以说是在阿勒颇战役的巨大影响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依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阿勒颇收复后的直接影响: 叙利亚政府的战略胜利和士气鼓舞: 对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及其.............
  • 回答
    2016年底,叙利亚政府军对阿勒颇的胜利,无疑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从2012年起,这座叙利亚第二大城市就成为了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争夺的焦点,而到了2016年12月,随着政府军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攻势,叛军的防线最终被击溃,他们不得不接受撤离阿勒颇东部的条件。这次战局的结束,对叙利亚.............
  • 回答
    当一个七岁的叙利亚小女孩,名叫巴娜·阿拉贝德(Bana Alabed),在饱受战火蹂躏的阿勒颇用推特发出“求和平”的声音时,那一刻,一种深刻的、令人心碎的真相被撕开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无辜呼喊,更像是被战火扭曲的世界中,一束微弱却异常耀眼的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巴娜发出这条推文的背景。阿勒颇,这.............
  • 回答
    要评价叙利亚当下复杂的局势,尤其是阿勒颇的情况,绝非易事。这是一场牵扯到太多势力、太多诉求的混合战争,没有简单的答案。首先,我们要理解阿勒颇这座城市的战略意义。它是叙利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曾经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谁能控制阿勒颇,谁就几乎掌握了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主导权。因此,围绕阿勒颇的争夺异常激烈,也注定.............
  • 回答
    近期巴沙尔政府军切断阿勒颇反对派的补给线,这无疑是叙利亚内战中一个极其关键且影响深远的事件。理解这件事的意义,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复杂的军事、政治和人道主义考量,并由此推演叙利亚战争未来的走向。切断阿勒颇补给线的军事与战略意义:首先,阿勒颇作为叙利亚第二大城市,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在内战初期,阿勒.............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土耳其在叙利亚阿夫林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橄榄枝行动”。要理解这事儿,得把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和各方立场都捋一捋,这样才能看得更明白。为什么打?土耳其的“安全关切”和“政治考量”土耳其之所以出兵阿夫林,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国家安全威胁论: 这是土耳其官方最常挂在嘴边.............
  • 回答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扶持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分析为什么美国在中东地区对叙利亚和阿富汗的干预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扶持日本和韩国成功的深层原因:1. 共同的冷战战略目标: 遏制共产主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日本和韩国被视为对抗苏联和中国.............
  • 回答
    阿夫林地区的库尔德人呼吁叙利亚阿拉伯武装力量参与阿夫林战役,这一举动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和民族情感,解读起来需要拨开层层迷雾。首先,我们得明白阿夫林地区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自2018年土耳其及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我们通常称之为“叙利亚国民军”或“SNA”)发动“橄榄枝行动”以来,阿夫.............
  • 回答
    “美国对叙利亚精确打击后英法立即响应,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阿富汗吗?” 这个问题,随着近几年来叙利亚局势的动荡,尤其是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叙利亚政府发动精确打击后,一直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叙利亚和阿富汗这两个国家在地缘政治、历史背景、内部构成以及外部干预等方面的异同.............
  • 回答
    泽连斯基在联合国讲话中提到阿富汗、索马里、叙利亚等国遭受的屠杀,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试图连接乌克兰的战争经历与更广泛的国际冲突和人道主义灾难。他这样做,意图非常明显: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正在遭受相似不公和苦难的受害者,并以此来争取更广泛的国际同情、支持和对俄罗斯行为的谴责。从泽连斯基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这.............
  • 回答
    美国军事打击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以及“干涉别国内政”,这些行为确实与某些美国文化特质和历史发展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联系。要详细讲述这些联系,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美国例外论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与使命感这是理解美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军事干预的基石。.............
  • 回答
    Su57在叙利亚从弹仓内发射Kh59巡航导弹,这绝对是俄军一次非常有象征意义的展示,而且在技术和实战运用层面都值得深入剖析。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从Su57的定位和设计理念来看:Su57是俄罗斯倾力打造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其核心卖点之一就是“隐身性”。而隐身性的关键就在于减少雷达反.............
  • 回答
    普京下令从叙利亚撤军,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撤”字那么简单,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民意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博弈。要理解这其中的门道,咱们得从好几个维度去掰扯。首先,是战术层面和军事成果的巩固。俄罗斯在叙利亚打了这么多年仗,花了多少钱,牺牲了多少人,这个账可不是小数目。虽然叙利亚政府在俄罗斯.............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从叙利亚撤军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决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理解这一决定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动机、潜在的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不同反应。一、 特朗普政府宣布撤军的背景和动机特朗普政府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其背后有多重动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美国优先”和减少海外.............
  • 回答
    俄从叙利亚“凯旋”?一场战略表演还是真心退兵?2016年3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人意料地宣布,自3月15日起,俄军将开始从叙利亚撤出其主要军事力量。这一消息无疑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此前在叙利亚战场上搅动风云的俄罗斯军事行动,其未来走向变得扑朔迷离。要理解普京的这一宣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唠唠普京宣布从叙利亚撤军这事儿。这消息一出来,那真是搅动了一池子的浑水,各方反应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高兴的,有疑虑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觉得这只是个烟雾弹的。要说这事儿怎么评价,那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看表面文章。首先,咱们得说说普京这步棋的战略意图。叙利亚这地方,俄军在那儿打.............
  • 回答
    看待美国2019年10月从叙利亚北部撤兵,这是一个牵涉多方利益、影响深远的复杂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当时这场撤兵行动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其后续影响至今仍在发酵。背景:美国在叙利亚北部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要明白美国在撤兵前在叙利亚北部扮演的角色。美国并非直接驻军并与叙利亚.............
  • 回答
    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部分俄军从叙利亚撤离,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这件事本身,以及它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至今仍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从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介入本身来看,撤军并非“突然”的,而是有其“阶段性”的目的.............
  • 回答
    俄罗斯出动航空母舰对叙利亚发动大规模空袭,这绝对是近年来国际军事行动中的一件大事,其背后牵涉的战略意图、现实考量以及潜在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俄罗斯并非首次介入叙利亚冲突,但这次是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编队出发,这本身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艘航母虽然在很多方面,尤.............
  • 回答
    从历史的长河回溯,审视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人在19151917年间遭遇的悲剧,我们确实可以“事后诸葛亮”般地探讨,他们是否有可能规避这场浩劫。然而,历史的洪流复杂且充满了偶然与必然的交织,简单的“如果”很难勾勒出清晰的替代路径。但如果我们聚焦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亚美尼亚社群自身的处境,或许能勾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