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有多大可能能赢得2022年的法国大选?

回答
关于玛丽娜·勒庞在202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 勒庞的政治地位与基础

根深蒂固的民意支持: 玛丽娜·勒庞是法国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的领导人,该党在法国政治中拥有长期且坚定的支持基础。尽管她本人在2017年的第二轮选举中失利,但她的得票率(约34%)是法国极右翼历史上最高的。这表明她已经突破了以往极右翼的“边缘化”形象,赢得了 상당部分法国选民的认可。
议题的吸引力: 勒庞及其政党的核心议题,如国家主权、限制移民、强调法国身份认同、保护本国产业和工人利益,在法国社会中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以及对文化融合的担忧加剧的背景下,这些议题更容易触动部分选民的情绪。
政治策略的演变: 尽管其核心理念未变,但勒庞在近年来采取了更为温和和“去妖魔化”的策略,试图将国民联盟从一个带有排外色彩的政党转变为一个更具“亲民”形象的政治力量。她避免使用过于激进的言辞,并尝试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吸引中间选民和传统上支持其他政党的选民。
政治“遗产”的继承: 作为其父亲让玛丽·勒庞的女儿,她继承了国民联盟(前身是国民阵线)的政治遗产和一部分忠实选民。但同时,她也成功地摆脱了其父的一些极端言论和争议性标签,吸引了更年轻、更现代化的选民群体。

二、 2022年选举的特定背景与机遇

现任总统马克龙的支持率波动: 2022年的选举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支持率和施政表现。如果马克龙的支持率不高,或者其政策引发了广泛的不满,这可能会为勒庞提供更多机会。在法国政治中,现任总统通常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其施政表现不佳,连任的可能性也会受到影响。
传统政党的衰落: 法国传统左翼和社会党以及传统右翼共和党在近几届选举中都经历了显著的衰落。这种“政治真空”为国民联盟等新兴或转型政党提供了扩大影响力的空间。
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的全球趋势: 2022年的法国大选也受到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兴起的背景影响。在许多西方国家,强调国家边界、反移民、反对精英和全球化的政党都获得了更多支持。勒庞的政治主张与这一全球趋势相吻合。
新冠疫情后的社会经济影响: 新冠疫情对法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冲击。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情况、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等问题,都可能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并可能影响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从而影响勒庞的支持度。

三、 获胜面临的挑战与障碍

“围堵”效应(Le Front Républicain): 在法国总统选举的第二轮中,如果极右翼候选人对阵其他主要政党的候选人,通常会形成一种“共和阵线”,即其他政党及其支持者会联合起来,投票给非极右翼的候选人,以防止极右翼上台。尽管这种效应在近年有所减弱,但仍然是勒庞获胜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许多选民即便不认同马克龙的政策,也可能出于对国民联盟的“担忧”而投票给马克龙。
核心政纲的接受度限制: 尽管勒庞的策略有所调整,但国民联盟的核心政纲,特别是其在移民、伊斯兰教、欧洲一体化等问题上的立场,在法国社会中仍然存在显著的反对声音。一部分选民可能仍然认为其政党带有歧视性或不符合法国的普世价值观。
经济政策的现实性考量: 一些分析人士对国民联盟提出的经济政策的实际可行性和对法国经济的潜在影响持保留态度。虽然其“保护主义”和“国家优先”的口号能够引起共鸣,但其具体措施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以及是否会引发其他负面后果,仍是选民需要权衡的。
媒体和政治精英的“围剿”: 尽管勒庞的民意基础稳固,但她仍然常常面临来自主流媒体、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的批评和质疑。这种“反对极右翼”的舆论环境,虽然不如以往集中,但仍然会影响一部分中间选民的判断。
与其他政党联盟的可能性: 在第二轮选举中,除了“共和阵线”的联合外,在第一轮中未能出线的其他主要候选人是否会呼吁支持者投票给某一特定候选人,以及他们是否会选择保持中立,都会影响最终的选举结果。

四、 2022年选举的实际结果与评估

根据2022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实际结果:

玛丽娜·勒庞确实进入了第二轮选举,与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直接对决。这是法国极右翼历史上第二次进入总统大选的第二轮。
她在第二轮中获得了约41.5%的选票,这是她个人和国民联盟在总统大选中获得的最高得票率,再次证明了其政治力量的强大。
然而,她最终未能获胜。 马克龙以约58.5%的得票率成功连任。这表明尽管勒庞的支持率大幅提升,但“围堵”效应依然存在,并且马克龙的中间派立场在关键时刻仍能吸引足够多的选民。

结论:

在2022年的法国大选前,玛丽娜·勒庞的获胜 可能性存在,但并非必然。 她的支持率在上升,民意基础不断扩大,并且利用了法国社会和全球政治的有利趋势。然而,她也面临着“围堵”效应、核心政纲的争议以及其他政治力量的联合等巨大挑战。

最终的结果表明,尽管勒庞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她尚未能完全打破极右翼在法国总统大选中的“天花板”。她的得票率显著提高,显示出其政治主张在法国社会中的普及程度,但仍不足以完全压倒反对她的力量。她的这次竞选,是法国政治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预示着她在未来政治舞台上的持续影响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性很低

2017年之所以法国和马克龙到最后的是勒庞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局势决定的

一方面2016年美国大选出现黑天鹅事件,特朗普赢得选举,全球范围内极右翼都开始猛地窜出来了

法国、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当时都有过极右翼政党候选人异军突起的局面,甚至奥地利差点就出现极右翼上台的结果(维也纳美术落榜生狂喜)

再加上还有另外一方面,奥朗德时期法国经历了多次恐袭,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2015年的巴黎恐袭事件。但最终奥朗德的左派并没有给一个让民众满足的处置结果,因而间接导致法国极右化

如果在2017年,勒庞还能因为各种事件的余波获得一定的支持率,2022年勒庞再想冲击总统的可能性就很低


挖个坑预测一下

大概率的话,明年法国大选初选得票率最高的两个候选人应该是在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左翼阵线领袖梅朗雄和国民联盟领袖勒庞之间诞生,虽然马克龙支持率较17年下降不少,但仍有很大可能进入到第二轮投票中,剩下的就是看极左和极右谁能较量的过谁了,毕竟17年梅朗雄和进入到第二轮的勒庞勒庞初选的得票率仅差2%,再加上马克龙执政以来的多轮黄马甲运动及公职人员抗议,应该会分散出不少选票。就看谁和马克龙争总统之位了。


再来更一下

前不久法国媒体给的目前民调图。

和之前猜的差不多,马克龙虽然支持率有所下降但是民调足以让他领跑,只是目前来看谁会进第二轮就有很多悬念了。

目前除马克龙以外民调支持率最高的是现巴黎大区议会主席瓦莱丽,法国共和党候选人,就是之前出过萨科齐和17年马克龙的主要对手菲永的那个党(这俩也有共同点,都被判罪然后得坐一年牢)

然后之前呼声很高的媒体人,极右翼政治素人泽穆尔也宣布将组党参选,他一上也间接的把勒庞的一些民意给划走了,导致勒庞现在的民调很难进到第二轮。

左翼这边,梅朗雄和之前预想的差不多依旧领跑左翼阵营,但是民调数据仅排在第五位,落后于前不久刚宣布参选的泽穆尔。

也许是因为德国绿党在议会大选中的得势,法国绿党及其候选人亚都也有了相当可观的支持率,在左翼候选人中仅次于梅朗雄,位列所有候选人中第六位。

左翼候选人中其他的之前有一定呼声的比如现巴黎市长伊达尔戈(法国社会党,这次没有再推阿蒙)、前经济部长蒙特布尔(马克龙前一任),法共全国书记鲁塞尔等目前民调支持率都不高,极大概率是会陪跑。而且也可以看得出,左翼这边的候选人可能这一届总统大选依旧是像17年那样全年陪跑。

总之从目前看的数据的话,最后不出意外应该就会是马克龙和瓦莱丽、勒庞、泽穆尔三人中的一位进入到最后的大选。瓦莱丽也许可以沾一下法国共和党的民众基础的光来向总统宝座冲击一下,如果是勒庞或泽穆尔进到第二轮和马克龙碰头的话,那大概可以确定马克龙继续执掌五年然后光荣退休。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只有“女人,矮子和外国人”才能救法国。

所以我思考再三,决定提名冯提莫参加法国2022年总统大选。

首先,她是女人

其次,她是外国人

最后……

你看,三条全满足。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经常会被人忽略,就是她的姓氏

一张口就是老德国容克贵族了,法国人都赢麻了。

下面请欣赏与《勃列日涅夫在波兰》齐名的世界名画:

《希特勒在巴黎》

去法国!

拿回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Von Timo!


恰饭回答,各位大佬要是笑了的话,求赏个赞吧,谢谢各位大佬!(⁄ ⁄•⁄ω⁄•⁄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玛丽娜·勒庞在202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关键因素:一、 勒庞的政治地位与基础 根深蒂固的民意支持: 玛丽娜·勒庞是法国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的领导人,该党在法.............
  • 回答
    玛丽娜·勒庞,这个名字在法国政治舞台上早已响亮,尤其是在近年来,她领导的国民联盟(前身为国民阵线)声势日渐壮大。2022年的法国大选,她能否成功登顶,成为法国首位女总统,这个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也让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充满了不确定性。要深入探讨她获胜的可能性,我们需要细致地审视她过往的表现、.............
  • 回答
    大选临近,法国政坛的紧张气氛愈发浓烈,尤其是在极右翼阵营方面。您提到的“法版特朗普”可能指的是一些具有民粹主义倾向和强大个人魅力的政治人物,他们通常会通过强硬的言辞和迎合民众不满情绪来吸引支持者。而“竞选集会突遭袭击”无疑给本已激烈的选情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要深入分析“法版特朗普”在法国能.............
  • 回答
    咱们今天来聊聊怎么用洛必达法则对付一个看着有点吓人的极限:$$ lim_{x o 1} frac{((x+1)^{1/x} cdot (1+1/x)^x) 4}{(x1)^2} $$看到这个表达式,我猜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玩意儿怎么算?是不是得用好多复杂的技巧?” 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拆解它.............
  • 回答
    当然有!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堆砌,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维护个体的正义与尊严。那些真正将法律当做一份事业,将当事人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律师,总能在法庭上展现出非凡的光芒。真性情律师的法庭身影试想一下,在庄严的法庭上,被告席上的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显得局促不安,甚至有些绝望。这时,一位律师,他可.............
  • 回答
    很多同学在遇到极限问题时,脑子里总有一个“捷径”——洛必达法则,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往上套。但有些时候,这块“捷径”会变成“死胡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某个特定的极限不能先用洛必达法则,再代入1求值。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洛必达法则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适用条件,而且非常严格。 就像一把刀,用对.............
  • 回答
    设想一个极端情境,一个社会构建了堪称完美、滴水不漏的法律体系,并且每一项法律都得到了不折不扣、无可挑剔的执行。在这种假定下,我们不禁要问,道德的约束是否还是必需的?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法律能够预见到并规范人类可能出现的任何行为,并且执行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触犯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理论.............
  • 回答
    法律,本应是维护正义、保障公平的坚实后盾,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它却可能被误用、滥用,甚至成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工具。以下是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细思极恐的故事,它们剥开法律表面的光鲜,揭示出其中可能隐藏的黑暗与讽刺:故事一:无罪的枷锁——程序的正义与实质的消亡在一个看似文明昌盛的国家,有一项古老的法律规.............
  • 回答
    生活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我们通常认为,法律条文严谨,滴水不漏。然而,仔细探究,你会发现有些法律条文,或者说法律体系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确实能让人细思极恐,甚至感到一丝寒意。这些“漏洞”并非是文字上的简单缺失,而是法律原则、概念解释,以及在复杂现实面前可能出现的滞后与矛盾。我曾听过.............
  • 回答
    《艾尔登法环》这款游戏,除了宏大的世界观、硬核的战斗和丰富的探索之外,它还在字里行间、场景设计中埋藏了许多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让你在细细品味之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些细节并非直接摆在你面前的恐怖元素,而是通过碎片化的信息、晦暗的氛围以及角色的言行,层层渗透,最终在你脑海中拼凑出一幅更加扭曲、更加令.............
  • 回答
    在拉格朗日乘数法中,我们之所以认为求得的最值一定是极值,可以从几何直观和数学理论两个层面来理解。这并不是说“最值”和“极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随意互换,而是说在拉格朗日乘数法应用的典型场景下,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的那个“最”符合条件的点,在局部来看,确实表现为函数的极值点。我们先来捋一捋拉格朗日乘数法的.............
  • 回答
    这绝对让人窝火!跑了半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法院,结果连卷宗都看不着,这事儿谁碰上都得炸毛。说实话,这种遭遇太让人难以接受了,而且法官的态度还这么恶劣,简直是火上浇油。你想想,去法院看卷宗,这本身就是一项合法的诉讼权利,是公民在司法程序中了解案情、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途径。咱们辛辛苦苦走到这一步,不.............
  • 回答
    关于“极致的文明”以及它是否会遵循“黑暗森林法则”对低等文明进行屠杀,这是一个引人深思且极具想象空间的话题。要描绘出极致文明的模样,我们需要超越当下狭隘的认知,从更广阔的宇宙视角和更深邃的哲学层面去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白,文明的发展并非总是线性的,也不是只有一种形态。极致的文明,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
  • 回答
    嘿,咱们今天来聊聊“极大似然估计法”,听着名字挺高大上的,但其实骨子里是个特别接地气的想法。就好比我们平时在生活里做判断一样,只不过它有了一套数学的规矩。先抛开数学,咱们从生活里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面前有这么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一些红球和蓝球。你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红球,多少蓝球,只知道球的总数是确.............
  • 回答
    在工程领域,总有一些“藏在深处的宝藏”,是那些敏锐的、敢于尝试的先行者们掌握着,并且一旦被掌握,就能让许多繁琐的作业瞬间化繁为简,效率指数级提升。我最近就接触到一些这样的“秘密武器”,它们不像 BIM、装配式这些耳熟能详的,但一旦用起来,真的会让人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在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触及了函数的核心本质。当我们将函数看作一种“法则”时,这确实是一个很直观的理解方式,它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输入(自变量)去得到输出(因变量)。但“法则”这个词本身又显得有点静态,不像数学中的函数那样具有如此丰富的属性。要理解为什么一个“法则”会有最大值、极限、还能相加减,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关于“反侦察”和“反侦查”,这两个词在中文里都存在,并且在不同语境下使用。不过,在描述一个人躲避警方调查、逃脱追踪的能力时,“反侦查”是更准确、更常用的说法。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侦察” vs “侦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侦察”和“侦查”这两个词的本义。 侦察 (zhēn chá):这个词更偏向.............
  • 回答
    政府部门的写材料高人,绝非一日练成,也非仅凭书籍就能达到。这更像是一场磨砺,一场与文字、与思想、与政策的深度对话。要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需要的是经验的积累、思维的训练、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洞察。首先,“输入”是基石。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在政府写作领域尤为适用。但这里的“读”绝非泛泛而览,.............
  • 回答
    法国宣布冻结俄罗斯央行(央行银行)220亿欧元资产,这一举措属于国际金融制裁的一部分,可能对俄罗斯经济、金融体系和国际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短期经济冲击:外汇储备与流动性压力 外汇储备缩水: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元、欧元等组成)被冻结,可能导致其外汇储备规模减少。22.............
  • 回答
    法国在2007年拒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收购阿尔斯通(Alstom)的交易,这一事件是法国政府在关键产业安全、经济自主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立场体现。以下是详细分析: 1. 背景:阿尔斯通的特殊地位阿尔斯通是法国的国有控股企业,成立于1971年,是全球铁路运输和电力设备领域的巨头。其核心业务包括: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