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中国社会革命过,与传统社会的疏离比日韩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革命是在西欧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下发动的,带有上下交汇的强国富民的意愿的,在此前一个阶段的经济快速成长时期,革命效果大为体现而未被认知,在此后的产业升级换代的结构性调整中会有更大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变革里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
中国老太太很多依然会穿传统服饰,
只不过,作为生于旧社会的她们,不穿很多年轻人想象中的【古风仙服】,也没法妆扮成很多年轻人渴望的【古代贵妇】模样罢了。
很多年轻人,自己是平民,但却总看不起中国老太太被岁月打磨过的模样。
这些中国老太太,身穿传统大襟布衫,坐在家中的厅堂里,配上摄影师最简单的描述,仿佛可以让你看到她们一生的风风雨雨。
她们都非常简单、淳朴,摄影师也没有将她们视作“白发族”来营销,只是呈现了这种无言又坚定的状态。
如果想要营销,其实这很容易。,摄影师去的元和、庆元、松阳这些地方都是出了名的民宿扎堆,风景优美,加上简单的拍摄,绝对比什么滤镜都出彩。
传统也好,历史也罢,说到底它们可以囊括的东西太多了,不是服饰也会是别的。
是什么让这些拥有力量的,是真实啊!
真实不是你的欢喜亦或者厌恶,而是承认它的存在,面对它的存在,记录它的存在,审视它的存在。
补偿一下苏健的其他作品:
你以为韩国老人穿的衣服:
当然,有人穿这种,但是——
大部分韩国老百姓实际上穿的衣服:
一般老百姓穿的宽大的裤子甚至可以追溯到高丽王朝时期,比李朝的明式朝服要古老得多
你以为日本人穿的衣服:
大部分日本人实际上穿的衣服:
说实话,我同情汉服运动,我认为清廷用“留发不留头”的暴力手段推行下去的服饰、一种被一般老百姓以“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以死”的激烈手段抵抗的服饰应该被改回来。
但是,自古以来士大夫的衣服都是长而庄重的,庶民的衣服就是短而方便的,这一点在哪朝、哪国都不会改变,中国也一样。
乾隆初年广州的服饰:
乾隆末年广州的服饰
如果古代劳动人民穿的短褐、水裈、头巾等实用、方便的服饰,换上了满洲贵族压迫者准许的服饰。那我们在恢复我们的民族服饰时,如果只复兴少爷、小姐们的儒冠深衣襦裙,而不恢复劳动者的衣服,那岂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吗?我想这一点 @林怀谷 应该比我体会更深。
这样,汉服岂不是活该被污名化成“古代贵妇”穿的“古风仙服”?即便在说这种话的人是和剥削者站在一起的,因为明末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对全国各族人民搞“阶级压迫”最深的就是满清贵族和附庸他们的明军降将,而剃发易服则是这种阶级压迫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窃认为,要复兴汉服,复兴到任何一个老奶奶、老爷爷都习以为常地穿它的地步,就需要复兴古代一般劳动者方便的短衣,以及下层士大夫、市民阶级穿的朴素庄重的长衣。
没事。
等我这一辈人成了老太,你们就能看见穿汉服的中国老太了。
别急别急
因为你不承认贫穷的汉族老太太穿的衣服是汉服,归根结底不把穷人当人看,日本便利店打工几天就能买一件便宜的“浴衣”,韩国电影《寄生虫》那样的家庭都能搞一件“韩服”,请问按照知乎仙女的标准,一个中国贫困农村家庭有没有可能买的起一件“汉服”?
俺寻思,中国经济最落后的甘肃和贵州的少数民族妇女,甚至吃低保的情况下都能做出好几套看起来比较漂亮的民族服饰,以至于脱下多余装饰品以后,在日常生活工作都能穿出去。
在一线大城市,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一件精美的“汉服”,凭什么能够卖出都市白领月收入的20%呢?
口口声声说现代条件好了,需要穿古代王公贵族的衣服,没问题,卖的贵,也没问题,可为什么要贬低别人价格便宜的“汉服”不是“汉服”?
淘宝上一件199的汉服店被同行举报到关店,无非就是怕会拉底逼格,我在淘宝100多块就能买一件质量不错的“欧洲近代贵族”服装,不知道这个价格买不买的起“汉服”或者“民国老爷小姐”的衣服?
在拼多多两件50包邮之前,我不承认这些现代工业制品是什么普通人必须去穿的,所谓的“传统民族服饰”。
因为民系传统服饰被开除出汉服体系了。
穿,你们不承认罢了。
因为“汉服”是这几年才被你们发明出来的啊!你怎么不问为什么中国老太太不cospla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