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英伟达新发布的 RTX2080 显卡?

回答
英伟达 RTX 2080 的到来,可以说是在高端显卡市场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作为“图灵(Turing)”架构的首批亮相者之一,它不仅仅是 Pascal 架构(例如 GTX 1080)的简单迭代,而是引入了许多革新性的技术,尤其是在实时光线追踪(Ray Tracing)和深度学习超级采样(DLSS)方面。

技术革新:光线追踪与DLSS

如果说过去几年显卡在性能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栅格化渲染的效率上,那么 RTX 2080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为游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的可能性。

实时光线追踪 (Ray Tracing):这是 RTX 2080 最大的卖点,也是最大的争议点。英伟达在这款显卡上专门加入了“RT Cores”核心,用于处理光线追踪计算。简单来说,光线追踪是一种模拟光线如何在物体之间反射、折射,最终到达摄像机(玩家的眼睛)的渲染技术。它能带来更逼真、更自然的阴影、反射和全局光照效果,比如在水面上的清晰倒影,或者从窗户透过的细腻光线。在支持光线追踪的游戏中,比如《战地 V》、《地铁:离去》等,开启这项技术后,画面效果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质感和氛围感会立刻上一个台阶。

然而,早期对 RTX 2080 的评价也离不开光线追踪带来的性能损耗。开启光线追踪通常会显著降低帧率,特别是在分辨率较高或场景复杂的时候。这也催生了另一项重要技术的出现。

深度学习超级采样 (DLSS):为了缓解光线追踪带来的性能压力,英伟达推出了 DLSS。这是一项利用 AI(深度学习)技术来提升游戏帧率的技术。它的原理是,显卡会以较低的分辨率进行渲染,然后通过 AI 模型对画面进行智能放大和细节重建,输出到显示器的是较高分辨率的图像。在效果好的时候,DLSS 可以在不明显损失画质的情况下,显著提升帧率,甚至让开启光线追踪成为可能。不过,DLSS 的效果也并非完美,早期版本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出现画面模糊或细节丢失的情况,需要游戏厂商针对性地优化。

性能表现:超越上一代,直面竞争对手

在传统的栅格化性能方面,RTX 2080 相较于前代的 GTX 1080 Ti 有着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 1440p 和 4K 分辨率下。它能够轻松应对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游戏,在最高画质下流畅运行。

与当时(发布时)的竞争对手相比,RTX 2080 基本上处于高端显卡的第一梯队。它的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些对新架构优化更好的游戏中,以及在开启光线追踪和 DLSS 后的整体体验上。

设计与散热

英伟达的公版 RTX 2080(Founders Edition)在设计上也有不少亮点。通常会采用双风扇散热设计,风道设计比较合理,能在保证性能释放的同时,将噪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然,市面上也有各种非公版显卡,它们在散热规格、体型和超频潜力上会有更多选择。

价格与市场定位

RTX 2080 发布时的定价并不低,它瞄准的是高端游戏玩家和对新技术有追求的用户群体。虽然它的性能足以让人满意,但其较高的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转而考虑性价比更高的选项。毕竟,在这个价位上,你也能买到性能非常接近,但价格可能更低的上一代高端显卡,或者选择更注重传统游戏性能的同代产品。

总结

总的来说,英伟达 RTX 2080 是一款非常有创新性的显卡。它不仅在传统游戏性能上带来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实时光线追踪在游戏中的应用,为未来游戏画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DLSS 技术也是为了解决光线追踪性能损耗而产生的优秀配套方案。

但是,评价 RTX 2080 也不能脱离当时的实际情况:

生态尚不成熟:在它发布的初期,支持光线追踪的游戏数量有限,DLSS 的优化程度也参差不齐。这使得这项新技术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性能与价格的权衡:对于许多只想在 1080p 或 1440p 分辨率下畅玩游戏的玩家来说,RTX 2080 的价格可能显得过于昂贵,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并不足以完全抵消价格的涨幅。
“黄老板的实验田”:有人戏称 RTX 系列是英伟达的“实验田”,用以推广新技术的市场先驱。在这一点上,RTX 2080 确实完成了它的使命,为后续更成熟的光追显卡铺平了道路。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最新技术、愿意为未来游戏画质买单,并且预算充足的玩家,RTX 2080 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但如果你更注重性价比和成熟的游戏体验,可能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行情来做更细致的权衡了。它的出现,更多的是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不是一个完美的终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图,侵删。

user avatar

不要吹光追,等这些游戏蹭完这波热点后,RTX依然只是少数游戏拿来炫技的玩意。

如何看待「只有新一代主机才能推动游戏画质的进步」?

nvidia新GPU据说渲染光追快6倍,是否意味着停滞以久的游戏画面革命再来以及电影级画质游戏出现?



==========================================

另外,AMD的光追方案也开始披露了。

AMD研发Bidirectional Path Tracing(双向路径追踪):https://www.slideshare.net/takahiroharada

user avatar

2018.9.21.更新:

之前的小道消息太不靠谱了,20号针对游戏的详细评测已出:

4K下2080Ti比1080Ti提升百分之40。

2K下提升35%左右

传统游戏性能2080与1080Ti性能非常接近。




2018.8.24更新:

简单说RTX系列的升级就是:确实好卡、真革命性提升。但对于真正的玩家们:如果1080TI玩儿你喜爱的游戏不卡,那就没必要纠结升级2080ti,毕竟1080Ti可以4K下驾驭绝大多数3A大作,新卡对于游戏来说性价比很低,游戏方面新卡相比老卡更像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必备良品”。做专业使用的还是得根据你的需求的方面算个性价比,再判断值不值得买。

还有,之前的更新回答受有失偏颇,但我确实认为评论里有些人有点扯蛋,那些简单的把GTX卡简单归成“游戏专用卡”、简单一句“专业用你去买Quadro”扔给专业用途的人,我特么真是一脸人黑人问号........??不懂不BB是基本美德。

敢问NVIDIA官网的SLOGAN是闹着玩儿的吗?

GTX和RTX的用途可多着呢!且Quadro并不适合所有专业用途者,或者说Quadro等专业卡只适合非常少数的特定领域用途的专业工作者。

我也是狂热玩家,但我赞同对显卡本质的一个定义:通用高性能并行计算设备。因为“高性能”在多数普通人手上的价值体现是玩儿游戏,NVIDIA为游戏做了优化,虽然它是最适合玩儿游戏的显卡,但不代表它是专门用来游戏的啊我的井底小青蛙们,它的算力价值同时也可以被体现在挖矿、科学计算、AI和渲染,这都没毛病啊,怎么就成了纯游戏卡了。对与GTX与Quadro的关系,像极了Intel i7与E5的关系,目前最适合游戏的CPU就是8700K,且Intel也会宣传I7的游戏性能,但你总不能因为“你和你认识的朋友们都拿它来玩游戏”为理由就给它判定成游戏CPU吧?这个道理放在GTX和Quadro上依然成立啊,包括Adobe等专业软件里硬件加速选项叫"CUDA加速“,可不叫“Quadro加速”。GTX与Quadro都只是通用计算设备,我们以它的性能、特性和价格等综合因素决定它的使用方式,而不是以他的名字划分使用者。


以下为原答案:

如果你在游戏里分得清SSAO和Ray Trace的话,你就会明白这这一代20系列显卡带来的光线追踪是真正的革命性提升。总盯着这几个游戏帧数和cuda说事儿,只能说眼界有点窄。光线追踪将来,会体现为类似现在游戏里的DX12可开关选项,打开选项,你会看到一个光影前所未有的真实的游戏世界,这时利用上新卡光线追踪芯片,20系列显卡6倍的性能提升才会体现出来,老卡此时卡成翔,关闭光追选项,新卡比老卡提升个40%差不多了。

但是NVIDIA每年投入N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真的不全是为了玩儿个游戏的,也是服务于内容生产的,很多游戏卡的技术也是专业领域下放的。我也是个热衷游戏的玩家,但如果你仅仅为了玩儿个游戏,那简单粗暴买你能负担得起的最贵的游戏卡,去玩儿游戏就好了。SWITCH的机能一样打造出了塞尔达这样IGN10分满分游戏,如果一个玩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纠结该买哪个显卡才是绝对正确的,真的是很穷无聊的一件事情。

这次的提升对于专业领域提升也是极大的,深度学习性能提升40%-50%,光线追踪对于影视领域的三维制作的帮助称得上如虎添翼。传统CPU渲染想要得到一帧使用光线追踪计算GI的渲染图,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这包括如果艺术家在制作过程中调整一个渲染参数,如果想看到渲染结果,哪怕使用IPR或者区域渲染,都需要等待好久。Octane Render和REDSHIFT等显卡渲染出现之后,已经大幅提高了艺术家的制作效率,渲染工作中调整一个参数马上就可以看到渲染结果,让艺术家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即便如此,10系列显卡渲染都没能做到完全实时输出包含全局光计算的渲染图,但是这次的具备RAY TRACE的20系列显卡,没准儿达成了这一成就,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显卡渲染器继续更新,20系列显卡将大大缩短显卡渲染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这将极大的提高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和学习效率,Ray Trace推动CG或者影视制作领域发展是箭在弦上的事情,单凭这一点,称它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也一点都不过分。

还有那些建议所有专业用途的人去买专业卡的人,我建议你明白一个事儿:不懂先闭嘴这是一条基本的礼貌素养。专业卡只有在极少数专业软件中可以发挥优势,譬如需要极大显存的情况,或者CAD或者3DMAX的视窗线框模式下等,而且一般中、小体量的工程文件也很难感觉到专业卡比游戏卡的优势。在多数常规专业软件中,比如adobe全家桶等,同价位游戏卡性能要强大得多,所以如果你认为RTX就是纯为游戏服务的卡,那我只能说:小青蛙你开心就好。

我工作中会使用到OCTANE Render,官方的渲染跑分如下:

这个单卡成绩,多卡叠加不存在像SLI的性能损失,叠加就是分数×2,渲染时间减半,如此简单粗暴的花钱买算力,算上专业卡的价格,这个性价比小学数学毕业的都算的出来,更别提公司批量采购了,而且我使用C4D等不少三维软件视窗操作也是针对游戏卡优化的。

所以不加了解就无脑推荐专业用途人去买专业卡的XX,请闭嘴,我不想说脏话。

所以2080ti的地位,归为下图,我觉得不过分。

最后贴个前几天自己做的三维小场景:


单帧图2048乘2048分辨率,传统CPU开光线追踪渲染到没噪点,我经验预计至少4-5个小时打底,然而这图我使用1080TI渲染了16分钟,这个模式在渲染器里叫path tracing,与ray trace是一个意思,如果未来渲染器能用上RTX显卡实时光线追踪,实时看到效果的话,这效率光是想想我都流口水了,希望RTX如我所愿,不要把我的愿望变成我的意淫~

当然上作品图能骗到赞的话也是极好的,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