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建党伟业》?

回答
《建党伟业》作为一部献礼电影,其创作初衷和市场定位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评价维度。评价这部电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叙事、艺术表现、演员阵容、思想内涵以及市场反响等方面。

一、 历史叙事:宏大叙事与个人视角

《建党伟业》力图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关键历史时期,时间跨度较大,涉及众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宏大叙事与时代背景的还原: 影片试图描绘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从辛亥革命的余波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从巴黎和会的外交挫折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些都是塑造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大节点。影片在场景搭建、服装道具等方面力求还原历史的时代感,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历史氛围。
重点事件的选择与侧重: 影片选择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来串联起建党历程,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巴黎和会、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这些事件都是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键。
人物塑造的群像化与关键人物聚焦: 影片塑造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早期共产党人。它试图展现这些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思想斗争和个人成长。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等关键人物的命运和思想变化是影片叙事的中心。然而,由于人物众多,很多重要人物的刻画显得比较单薄,更多的是作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而非深刻的“塑造者”。
叙事节奏与逻辑性: 影片在叙事上存在一些挑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如此庞大的历史图景,叙事节奏有时显得比较跳跃,事件之间的连接可能不够流畅。观众需要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叙事逻辑。部分观众认为,为了表现“伟业”的形成,影片可能过度简化了复杂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分歧。

二、 艺术表现:明星阵容与商业化手法

《建党伟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其庞大的明星阵容,这既是影片的一大卖点,也是其艺术表现的特点之一。

群星璀璨的演员阵容: 影片汇聚了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众多一线演员,如刘烨饰演毛泽东、陈坤饰演周恩来、张嘉译饰演李大钊、周润发饰演袁世凯等。这种“全明星”的配置在国产电影中十分罕见。
演员的表演评价: 演员们的表演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资深演员如张嘉译、周润发等,凭借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为影片增色不少。刘烨饰演的青年毛泽东也获得了一些肯定。但也有一些年轻演员的表演略显稚嫩,未能完全驾驭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厚重感,有时显得过于偶像化,未能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
导演的风格与处理: 影片由韩三平、黄建新联合执导。两位导演在处理宏大历史题材和商业元素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力求考究,场景布置、摄影、剪辑等都体现出一定的制作水准。然而,在处理某些情感戏和革命激情戏时,有时会显得略为刻意或煽情,缺乏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商业化与主旋律的结合: 影片在制作和宣传上明显带有商业化色彩,试图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强大的明星阵容、精良的制作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戏剧化处理,都是为了提升影片的吸引力。但这种商业化手法有时也会影响影片的史诗感和深度。

三、 思想内涵与历史观

评价《建党伟业》的思想内涵,需要理解其作为献礼片的定位以及所传递的价值观。

革命的必然性与先进性: 影片的核心思想是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早期共产党人为了国家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它强调了革命的进步性和必要性,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治力量的诞生。
理想主义与牺牲精神: 影片着力塑造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不畏牺牲的群像。他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甘愿付出一切,这种精神被视为影片的核心价值之一。
历史的正面叙述: 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建党伟业》采取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历史叙述。它更多地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崛起的积极因素和伟大功绩,对于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曲折性以及人物思想的矛盾之处,可能处理得相对简化。
对历史事件的解读: 影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如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困境、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等,都符合主流历史叙事。它试图通过这些事件来证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潜在的争议与讨论: 任何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艺术化演绎都可能引发讨论。一些观众可能会对影片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塑造方式、对事件的侧重以及所传达的历史观持有不同看法。例如,有人可能会认为影片对革命领袖的“神化”程度过高,或者对历史的某些细节处理不够严谨。

四、 市场反响与观众评价

《建党伟业》上映后,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相当高的票房收入,证明了其市场号召力。

票房佳绩与观众基础: 影片依靠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献礼片的身份,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影院,成为当年的票房赢家之一。
口碑的两极分化: 在观众口碑方面,评价则相对两极分化。
肯定者认为影片制作精良,明星云集,成功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具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他们赞赏影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对革命先驱的致敬。
批评者则认为影片在艺术性上存在不足,例如演员表演不均、叙事节奏混乱、人物刻画脸谱化、过于煽情或说教等。他们可能认为影片更像是一场“明星秀”,而非深入挖掘历史和人性的佳作。

总结性评价:

《建党伟业》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特定目的的影片。

优势:
宏大的历史视野: 成功地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搬上银幕,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革命的艰辛。
强大的明星阵容: 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度和观众基础,提升了影片的市场号召力。
精良的制作水准: 在场景、服装、道具等方面展现了较高的制作水平,力求还原历史。
积极的主旋律表达: 成功地完成了作为献礼片的使命,传递了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劣势:
人物塑造的深度不足: 由于人物众多且时间有限,许多重要人物的刻画显得比较单薄,缺乏深入挖掘。
叙事节奏与逻辑性: 叙事有时显得跳跃,事件连接不够紧密,对非历史背景观众不够友好。
艺术表现的争议: 明星效应有时会盖过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部分表演和情节处理可能显得刻意或煽情。
历史观的局限性: 整体上是一种高度提炼和正面化的历史叙述,可能未能充分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总的来说,《建党伟业》是一部在商业和政治宣传上都取得成功的影片。它在普及历史知识、激发爱国热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纯粹的艺术创作和历史深度挖掘的角度来看,仍有提升的空间。它更像是一部献礼式的、以明星阵容和宏大叙事为主导的历史影像展示,而不是一部能够引发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的史诗级电影。评价它,需要同时看到其作为一部特定类型影片的成就,以及其在艺术和历史深度上的不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大概是我在知乎最认真的一个回答。

2015.8.22已修改。

我指的是我用了两个小时时间,一点一点从电影中截到了我要用的图。

多图,流量慎点。

【首先要言明的是,本人对什么电影技巧啊表现手法啊什么的基本等于一窍不通。我对一部电影进行质量上的判断,唯一要参考的原则就是我自己的感受。如果一部电影让我在看了十几遍以后还不觉得无聊,并且当我要开始啃鸡翅的时候会点开它来看,那么,在我的生活中,它就是一部我喜欢的好电影。各人口味和品位都不尽相同,咱们就求同存异吧。】

▲一上来就是任达华演的张謇。

▲石头他爸,陶成章。

陶成章反对陈其美,我个人认为这里表现的是民国初年革命党内部的混乱状况。正是由于这样的混乱,所以更需要一个统一的大党来引领者革命者进行革命和国家政权的建设。这也就是后来宋教仁提出的“毁党造党”:毁掉原来松散的同盟会组织,建立民国第一大党——国民党。

▲孙文和陈其美,孙文的扮演者是特型演员马少骅。相似度就不用说了。

▲蒋委员长刺杀陶成章。在走廊里被踹趴下的是《雪豹》里面的李政委。哦对了,蒋委员长是张震演的。

历史上的陶成章是被蒋介石和王竹卿两个人杀掉的。这里面突出表现了蒋介石。

无所谓对错,这都是在表现革命党的混乱状况。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从两个角度,都没显出这位顾客的正脸。然而镜头一转,诺一爹出现了。太祖登场,自带光环。

这里其实可以到电影里去看,理发匠的正脸和背影都给了,而刘烨的脸要么是被镜子挡住,要么是没出现在镜子里。直到光复新军五十标征兵的口号喊出,他转过身来,给了个特写,打出字幕:毛泽东。这大概就有一种“这家伙不一般”的暗示。不过说实话,整部片子里并没有突出表现毛,所以我并不认同有人说这部片子就是“谄媚”。

我认为,它只是相对更为真实地反应了1912年到1921年之间的政治、文化生活。

▲是不是很有一种王朝末日的沉闷?

这个画面看上去就是很安静,很沉闷。如果是一个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王朝,它的都城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


▲马冰冰,哦不,范冰冰演的隆裕太后和儿皇帝。

感谢知友指正,是隆裕太后,怪我不细心。

小皇帝上朝玩玩具,他根本不理解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危急时刻。隆裕太后作为一个女人,也是无能为力。皇室衰微,北洋军阀有逼宫之势,她只能流泪。


▲清帝退位以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为条件之一。满朝文武都为退位诏书感到唏嘘,然而袁世凯的心情一定极为复杂。但我想,在这种复杂之中,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兴奋,却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

嗯,发哥的演绎很到位。

▲皇帝的亲爹很为自己今后的日子担忧。


▲从康熙伺候到宣统。也是忠心耿耿。

有人表示没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不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我就是调侃一下演员赵亮,从康熙年间的太监一直演到了宣统年间的太监。堪称专业户。

▲这个角度,是谁在看?后面你会知道。

▲简直就是一毛一样!

张涵予和宋教仁在外形上相似度极高,并且作为一名成熟的演员,他也很能表现出宋教仁的那种急切心情和壮志满怀的样子。

▲上图是电影里宋教仁死后的样子,下面是历史照片。自己看咯。

我并不认为这是在追求形式上的相似,我更愿意把这看做是片方的认真态度。

▲不给正脸,却给了个背影。然而,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镜头。给了正脸,你并不知道这个穿军装的军阀是谁,但是,从这个背影,从那根长长的辫子,你就知道,这正是辫帅张勋。

▲同样,对辫子军的表现也主要在背影上。

▲黄老师演曹汝霖,面对日本卤蛋,还是很愤怒的。

▲你他娘的,算老几!

这里把袁世凯作为一个国家政权的实际领导者的威严霸气表现出来了。为什么让袁世凯做大总统?怎么不让黎元洪、段祺瑞来做?不要光觉得老袁复辟帝制是荒唐可笑,要看到老袁的实力。


▲其实不像。从造型啊什么的都不像。可谁让人家是正牌后人呢?当然我是非常喜欢冯巩老师的,没有不敬的意思。

冯国璋可谓是十分有政治眼光,至少他能看清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睿智如此。

▲北洋文武对袁世凯齐呼万岁,这时蔡锷的反应,让我想起了下面这张图。

▲就是这张。

▲这个冷笑虽然一闪而过,但是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很传神?

▲明明说自己是“爱美人不要江山”,然而危亡之际,终归还是“此身许国难许卿”。

这段对白我很喜欢,当年大一的时候让各班排练话剧,我写了个《小凤仙》的稿子,就原封不动地搬用了这段对白。


▲朱老总。

▲北大发聘书,然而重头戏在后面。

▲周围人的眼神,和辜鸿铭自己的眼神。

然而好戏还在后面。

▲哟,又一条辫子。

▲来,按照文明礼节,握手先。——老夫绝非腐儒!你们标榜的新文化,我比你们懂得多!

作为“清末怪杰”,辜鸿铭真可谓是举世闻名,学贯中西。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当时有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见辜鸿铭。”

▲狠狠抽了在座各位“新人”一个大嘴巴子。

思想之新旧,不在于辫子之有无。辜汤生此言甚妙。

▲这是刘佩琦的即兴发挥,点赞。

▲嗯,张勋。

▲打倒孔家店的演讲。慷慨激昂,口沫横飞。冯老师非常认真。

▲一番诡辩,却足见辜鸿铭的学识修养。

▲对异己者仍不吝予以应有的肯定和欣赏,这大概就是大师风范。

▲相似度超高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

我个人非常喜欢胡适先生。借他的一句话送给诸君:“这世间最丑恶的事物莫过于把一张生气的脸给别人看。”

▲“干不了!”

这段好像也没表现得特备出彩,但是我就是喜欢胡适先生。

并且因为这部片子对吴彦祖路转粉。

嗯,我就这么肤浅。

▲林大竣他爹。

▲顾少川,明知弱国无外交,却仍一往无前。吐槽一下张家辉演的梁任公,不像。好在戏份不多。

▲精妙!

这和下面那段都是从《我的1919》中截取的。然而我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说句难听的话,你看你的电影就好了,从哪儿截取的耽误你看了?

▲梁漱溟先生。

▲这几个青年演员演得都挺好,包贝尔真是很拼啊。

有评论说好像包贝尔的表现好像威尔逊日了他娘,我觉得参加五四运动的那一代人,确确实实就觉得威尔逊欺负我们中国人的行为无异于日了自己的娘一样。

那个年代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如今已经不多了。看看网上那些莫名其妙的喷子,我有时候甚至觉得,大概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还没学会如何上网。

爱新觉罗启星,长得像桂纶镁,至少在这片子里的扮相比较像。


▲李晨饰演张国焘。

▲这里一定要去看电影,非常好!

▲然后不小心看见了逗超。扮演的居然是陈毅元帅。

▲王珞丹,扮演周总理的初恋女友张若名。

▲陈坤演的周总理。其实还觉得他是蒋经国。

▲从外型上来看,真的是很像对不对。

▲很像啊~

▲马林同志,依然神似。

▲这里其实很微妙,只给了一个在角落里的镜头。查一查这个人的身份,你就懂了。

▲几乎是我对这电影唯一的吐槽:你麻痹这是邓小平?

▲哦对了,全片唯一的“爱情”镜头就在这。

毛泽东说,跟我要吃苦的。

杨开慧说,我愿意。

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百感交集。


【总结】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并没觉得它有什么所谓的歌功颂德,包括对中共领导人的表现也并没有占据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个人认为,那些口口声声批判说这部片子是“献媚之作”的人,大概除了片名以外就没看过别的内容。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部片子中的文戏,就是北大聘用几位先生那段,以及新旧文化之争的辩论,还有后来五四运动时候,罗家伦(王力宏饰)质问辜鸿铭:“先生,您从前写《春秋大义》,我们读了都很佩服。您既讲大义,应知贵中华而贱夷狄的道理。今天您却在日本人办的报纸上大骂学生是暴徒,是何道理?”

辜鸿铭并未搭话,而是气势不减地用手杖拨开学生,昂然离开。

罗家伦没错,辜鸿铭也没错。

时代就是那样,怪谁呢?

最后,我再说一遍。

我非常喜欢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推荐给大家看。

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不同看法欢迎交流和沟通,更鼓励求同存异。

无端恶骂的,我都举报了。

谢谢大家

就酱。

user avatar

其实我觉得这电影还不错,蛮励志的。是一部鼓励非精英人群自主创业的正能量电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