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那边方言我是听过的,听大学室友跟家长通话,我是听半天没听出来他在说什么。
一个4和10分不清的大爷,一个可以参加普通话考试的女子,这是山东方言吗?
况且两个人吵架,要么国骂要么阴阳怪气,该片吵得还不如三岁娃娃吵架激烈。
还有就是苹果手机中国这套吵架话术好几次了,能不能换个套路,我已经看腻了。
1.下次剧本要写的好一点,这场戏演技我给零分,你这吵架吵得太假了,建议加几个武打戏,比如最后大爷那个踢腿就很有灵性。
2.下次地域黑黑山东不要加语音,你这一听就不是山东人说话的声音,你这像极了两个外地人专程坐飞机跑到山东吵架,是黑山东呢还是黑别的城市呢?
3.冲突要紧跟时事,外国手机中国人这套都玩好几次了,老百姓都看腻了,你就不能整点花里胡哨的东西吗?你就不能搞点花样吗?
我来给你抛砖引玉:某女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坐公交车时,竟然遭到大爷抨击辱骂:“你是不是中国人?怎么能找外国男友?”双方发生冲突。
这个就很结合时事,男女矛盾,中外矛盾,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大爷,该有的全有的,最好再加几个武打戏,让大爷秀一下中国功夫太极拳,你还能找外国留学生配合你演戏,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促进加速发展(当然地域黑你就别想了,你要想地域黑你就不能保证大家听懂你的吵架),多么完美的事。
总之,编剧不行。
无非是烟台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两只短视频爱好者不远千里来蹭一波流量罢了。
可惜太不敬业了,谩骂这种事情,不用方言是出不来那种味道的,烟台话又不难学,《鹿鼎记》里韦小宝说他妈:真是当那啥都不用心。
《大话西游》里有段台词挺应景:
你化这个装就说自己是孙悟空啊,给点专业精神好不好,你那些毛通通都开叉了,头上像戴了两块年糕似的,出来混饭吃也要花点本钱嘛。
看什么看?你化的装是恶心嘛。
生我气我也这么说。
作为一个在京生活多年的烟台老城区人,我就一个疑问:为什么视频里两个人吵架时都说普通话,而不是烟台话?烟台本地人一般都说烟台话的。何况这中年大叔这年纪,如果是本地人,更不会用普通话吵架,多不解气啊!
不排除有少小离家偶尔回烟台还说普通话的人的可能。然而,我们这些在外地待久了的,偶尔回趟老家,为了节约在老家的宝贵时间,一般都是坐出租车,不会浪费时间等公交车。质朴如我,虽然17岁上大学就离开了烟台,现在回去了也一般都说烟台话。
所以强烈怀疑这视频就是炒作。
一段“掐头去尾”的视频!一番“精心”的录制!一个敏感的话题,以及某些媒体的“带节奏”操作.......就引发了一个“热门话题”的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吸引了“流量”!真的是好手段!
我们暂时抛开“用苹果手机还是不是中国人”这个话题不谈!
当大家在抨击视频中的这个“中年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争论是如何引起的?”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很显然,很少有人关注!而视频的拍摄者,只是把这个“中年人”的所谓“谩骂”拍了一下来!
另外,“用苹果手机是不是中国人”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吗?或者说,当有人说你:“你用苹果手机还是中国人吗?”这算是谩骂吗?这是道德绑架?
还有一个问题,包括我们这个城市,经常在公交车上会遇到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我想问一下,当遇到这样的人,说一些像题目中这样的话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拍下来?把他们放到网络上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我是一个旁观者,我并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只看到了一段视频,看到了一个中年人职责视频拍摄者:“你用苹果手机还是不是中国人?”然后,那个中年人换了个座位,接着说着什么(听不清)........至于“尾随”........很遗憾,谁尾随谁,还真不一定,我只听到视频里说:“你看他还在骂我,还在骂我.........”
而这一切又被媒体用来“炒话题”..........
原本一件“争执”的小事,却被用来“吸引流量”.........把你个“中年人”树立成了一个“活靶子”..........当有些人在号称自己被“道德绑架”的时候,她做的事情,炒作这个事情的媒体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吗?
还是提醒各位,别被媒体带了节奏.......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