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山东烟台发生矿难,企业瞒报晚报事故一事?

回答
看到山东烟台栖霞金矿发生事故,企业瞒报晚报,这事儿真是让人心头堵得慌。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事故,更暴露出一系列触及灵魂的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

首先,这背后最让人痛心和愤怒的是生命的漠视。

矿难发生,本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沉重打击。本应是第一时间启动救援,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员,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希望。然而,这家企业却选择了“瞒报”和“晚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可能在评估事故的严重性,在权衡自己的责任和损失,而不是把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每一分每一秒的耽误,都可能是在和生命赛跑,而企业的行为,无疑是在给生命设卡。那被困在黑暗中的矿工们,他们的家人在焦急等待,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只希望能平安归来。而企业的瞒报行为,就是剥夺了他们得到及时救援的可能性,就是在践踏生命的尊严。

其次,这是对法律和监管的赤裸裸的挑战。

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上报。企业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这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更是法律赋予的责任。瞒报、晚报,既是对法律的蔑视,也是对监管部门的欺骗。这种行为如果得不到严惩,会形成一种恶劣的示范效应,让其他一些同样存在侥幸心理的企业,觉得事故发生后可以“压一压”,可以“捂一盖”,从而导致更多的悲剧发生。这会让那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变得形同虚设。

再者,这反映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严重缺失和企业文化的反思。

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这不仅仅是口号,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的制度、管理和员工的培训中。这家企业的行为, clearly indicates that在利益和安全之间,他们选择了利益,或者说,他们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敬畏心,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没有做好充分的预案和应对。当事故真的发生时,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掩盖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安全生产体系存在着致命的漏洞。这种企业文化,是危险的,是不可持续的。

更深层次地看,这折射出了一些地方在安全监管方面可能存在的“灯下黑”或者“人情网”问题。

为什么企业敢于瞒报?是因为他们觉得有人会为他们“兜底”,或者说,监管部门在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督存在不足,才给了企业这种胆子。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这样的事件发生,也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监管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事后处罚,更重要的是事前的预警和事中的严格监督。如果监管的链条不够严密,如果责任追究不够到位,那么这种“瞒报”现象就难以杜绝。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1. 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对于瞒报、晚报事故的企业,必须依法给予最严厉的处罚,包括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追究,让其付出惨痛的代价。这种行为是对社会底线的挑战,必须用法律的利剑去捍卫。
2. 深挖根源,堵塞漏洞: 相关部门必须深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企业瞒报晚报的具体过程和原因,找出监管上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这包括加强对高风险行业的安全检查,提升监管的科技含量,让监管更加精准有效。
3. 强化问责,层层传导: 对于在安全监管中存在失职、渎职的部门和个人,也要严肃追究责任。让每一级监管都有压力,每一环节都有动力,形成一个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安全责任体系。
4. 提升公众监督力量: 鼓励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畅通信息公开和举报渠道,让企业不敢违规、不能违规。当公众的眼睛成为“显微镜”,企业的任何小动作都会无所遁形。
5. 重塑企业安全文化: 通过宣传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企业真正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生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烟台栖霞金矿的这起事故,以及企业的瞒报行为,是一次沉痛的教训。它让我们看到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旦忽略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法律的尊重,最终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何等惨重。我们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也希望每一个在基层一线辛勤工作的人们,都能平安回家。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命有多不值钱?

在02年左右,煤矿上死了人是赔2万,或者让孩子顶班;

后来慢慢涨到了十几万;

一直到了07年,山西那一次透水,场面太过于恐怖,国家也重视了,煤矿为了平息事端给了70,这在当时是天价了;

到了12年,一次跑车事故发生,家属领到了一堆碎肉,赔偿过百万了;

这几年,慢慢涨到了150,中间还有一次冲击地压把人拍进墙壁,直接拍成一张大饼,自那次以后,赔偿金额有一次较大上升;

现在就算是150吧,30个人,一共金额4500,这一个产能过百万吨的煤矿,大概也就是半个月的利润,放在金矿上,可能更少。

与之相对,从地面打到一口到-600米深度的竖井,井口宽度是5米,在15年的成本大概是3亿,就算是宽度1米,成本也不可能低于1亿,如果加急,成本可能会是两倍甚至三倍。

怎么算,都是人死了,不上报,资本是赚的。

话说回来,事故为啥会发生?

大事故,无非通风、顶板、透水,说到底,要么是明知风险却因为利润在那里不停工,或者是节约成本不上好设备,或者是节约人力成本,或者就是管理混乱,逃不了就这几件事。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跟矿山老板,矿工,包工头打过二十几年交道的,来说一个大家不愿意直视的问题:

为什么迟报?是根本不愿意报好吗。在几百米的井下救一个人,花费的人力物力,折算成金钱是以亿计数,很容易几十亿的。但是死一个人,赔钱不过百万级别。

简单讲,死人赔钱和救人比,花费可能不足百分之一。如此,就算死一个赔一千万,老板们也宁愿让被困矿工死在井下的。

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只有我们国家的政府。所以最后都是国家层面出来救人,这时候压不住了才会报道出来。

由此,理解什么叫资本吃人,一条命值多少钱,这个问题除非法律规定事故瞒报一分钟企业按人头罚款一千万,再加负责人的刑事责任,死亡赔钱要按照平均救援成本加倍计算,才有可能督促企业及时报告,并且要把救援成本分摊给企业。

但是,为了防止有矿工为了巨额赔偿主动制造事故,大部分赔偿金最好是作为罚款了收入国库,用这笔钱作为基金来研发安全设备,以及矿工遗属的定期抚恤。

user avatar

矿山事故不上报私了,这是常态、惯例,家乡有矿的基本都是耳熟能详了。那这次为什么上报了?

是因为核心层之一按规矩也跟着下井,据说是企业法人的父亲,一块砸里边了,不救不行了啊。

(自己的脑袋别在腰带上,也拦不住这些老板克扣安全成本啊……)


为啥北派媒体一上来定位非常高:直接定调与XX为敌,但是南派媒体一直很诡异,沉默+全平台限流?这可是山东的恶性事件啊,居然没开黑。

因为金矿大股东是沪系复星系,砸在里边的老板本人也是温州人。

PS:这些金矿一般招工都找外地矿工,因为出事了处理起来不容易翻车。虽然烟台金矿多,但说烟台本地甚至山东本省汉子,下井的的确不多。


为什么井下传来纸条后,各种传媒的讨论被渐渐放开了?

个人猜测啊!个人猜测!矿老板就在被发现存活的一批人里面,甚至那个写纸条的就是老板本人。成功升井后需要造势洗白甚至丧事喜办,给自己洗白了,再通过舆论运作把锅推到当地,当然这也只是猜测。


更新:以上均为非官方渠道消息,个人只是转述,就事件中存在的诸多疑云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对特定企业和特定地区没有先入为主的恶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山东烟台栖霞金矿发生事故,企业瞒报晚报,这事儿真是让人心头堵得慌。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事故,更暴露出一系列触及灵魂的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首先,这背后最让人痛心和愤怒的是生命的漠视。矿难发生,本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沉重打击。本应是第一时间启动救援,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员,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希望。.............
  • 回答
    关于山东烟台开发区累计排查车辆 114514 台次这一数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背后可能折射出的信息。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极具冲击力。114514台次,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烟台开发区这个区域,在一段时间内,有超过十一万辆次的车辆接受了排查。这个“台次”的.............
  • 回答
    山东平邑一家六口除夕夜灭门惨案,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悲痛的事件。这起案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更触及了社会多重敏感的神经。要全面看待这起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深入探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案件的基本情况(根据公开报道梳理):根据媒体的报道,事件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某村庄。除夕夜.............
  • 回答
    山东政协推出的干部职工子女照看班是一个旨在解决年轻干部职工面临的“育儿难”问题的社会化服务举措。要全面看待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积极意义、潜在挑战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意义:1. 缓解工作与家庭压力: 这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许多年轻的干部职工面临着工作职责重、加班多的现.............
  • 回答
    如何看待山东菏泽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山东菏泽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 这一政策,无疑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期中一个重要的信号和举措。要全面看待这一政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出台的背景、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一、 出台背景:为何菏泽会.............
  • 回答
    山东拉面哥(本名程国强)十几年坚持一碗拉面卖三块钱不涨价的行为,无疑在当下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现象级的。要理解这种行为的背后逻辑和意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拉面哥行为的现象性解读: “不涨价”的稀缺性: 在物价飞涨的年代,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块钱的售价,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
  • 回答
    苟晶事件无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公平事件,其影响深远,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高考公平性的广泛讨论。 对于山东两次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农家女苟晶事件,以及最终调查结果称“第二次高考不存在冒名顶替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事件的来龙去脉(详细梳理)1. 第一次冒名顶替(1997年): .............
  • 回答
    这件事很有趣,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位新郎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1. 新郎的出发点和行为动机: 对妻子的爱和保护: 最直接的动机是对新娘和婚礼队伍的安全考虑。在冬季下雪或结冰的天气里,路面湿滑是司空见惯的,他担心新娘在前往婚礼现场或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所以想尽力保证路面.............
  • 回答
    关于山东枣庄一位67岁女性自然受孕并产女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例。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意义和影响。1. 生理学角度:打破常规的罕见案例 高龄生育的难度: 一般来说,女性的生育能力在35岁以后会显著下降,40岁以后更是大幅降低,自然受孕的几率变.............
  • 回答
    山东辱母案,也被称为“于欢刺死辱母者案”,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和讨论。案件本身和随后的舆论发酵,都呈现出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层面。对于所谓的“反转”,需要结合案件的细节、法律的适用以及舆论的影响来理解。案件回溯与核心争议点:首先,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案件的起因和经过: 起因: 2016年4月1.............
  • 回答
    关于山东高利贷黑社会人员当儿子面凌辱其母,其中1人被儿子刺死一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事件,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挣扎。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细节猜测(基于报道的可能情况): 高利贷的性质: 事件的起因很可能是受害者家庭因某种原因未能按时偿还高.............
  • 回答
    “山东疫苗案”未冷藏疫苗流入24省事件,无疑是中国近年来最为触目惊心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之一,它不仅暴露了疫苗流通环节的巨大漏洞,更严重损害了公众对国家疫苗管理体系的信任。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山东疫苗案”的起源: 2016年初,山东济南警方破.............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挺让人感慨的。一个护士,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辛劳工作之后,凌晨下班,匆匆赶回家里,第一件事居然是化妆,为了赶上自己的婚礼。这画面感十足,也足够让人心疼和思考。首先,我们得为这位护士的付出和坚持点赞。护士这个职业,加班加点是常态,尤其是在特殊时期,那更是连轴转,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可想而.............
  • 回答
    齐河县纪委常委在东莞办案期间遇刺,这一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折射出当前反腐工作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潜在风险。这绝非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其背后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权力较量与利益纠葛。事件本身的回响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事件的残酷性。一名基层纪委干部,在执行公务、查办案件的过程中遭遇不测,这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是.............
  • 回答
    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威海古寨大润发发生顾客排队打架事件,这绝对是一件让人感到痛心和费解的事情。我从小在威海长大,对大润发这个超市也算是熟悉得很,以前在那里购物,印象中大家都是规规矩矩的,很少出现这样的状况。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情的发生,背后可能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也折射出一些社会情绪的暗流。.............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挺糟心的。山东科技大学两位女生把男生抓伤,这事儿本身就挺触动人的,毕竟大学校园应该是文明和谐的地方,出现这种事儿,肯定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说说这件事的性质。无论怎么说,暴力行为都不该被提倡,尤其是在校园这种教书育人的地方。两位女生对男生进行抓挠,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沟通范畴,属于肢体.............
  • 回答
    这件事情一出,舆论的讨论热度可以说是爆炸式的。山东那位考生顶替上大学的事儿,一下子就把多少年积压的一些关于教育公平、身份信任、权力滥用等等的社会情绪都点燃了。当事人出面回应,说全是“舅妈办理”,而且“舅妈已去世”,这说法一出来,感觉就像是给本就复杂的事件又添了一把“迷雾”。首先,这件事本身触及了大家.............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山东成年公民疑似被亲属雇佣“假警察”强制送往戒网瘾机构,并可能遭受非法拘禁和强制“医疗”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且令人担忧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如果属实,不仅违反了法律,更侵犯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尊严。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定性与法律定性: .............
  • 回答
    山东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愤怒的教育公平事件,它不仅暴露了基层教育和户籍管理中的漏洞,更触及了社会深层次的公平与正义问题。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经过(基于公开报道): 主人公的困境: 事件的主角是山东省冠县的一位农家女孩,她勤.............
  • 回答
    山东“苟晶被冒名顶替”一案的调查结果公布,15人被问责,并且部分事实出现了反转,这无疑是一个牵动人心且复杂的问题。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事件的背景与公众关注点: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背景。苟晶,一位来自山东聊城的普通女性,在2023年夏天,通过媒体曝光,讲述了自己高考被冒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